第216章 【人物篇】希特勒1
【人物篇】希特勒(1):他有犹太血统吗?
在他的追随者看来,阿道夫·希特勒是一个英雄,一个失败了的救世主。wenyunme在其他人眼中,他是一个疯子,一个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蠢才,不可救药的杀人犯。绝大多数人对他的认知过于简单化,他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更矛盾。他被剥夺了去天堂的道路,所以选择了地狱,他清楚两者有什么区别,仍然选择成为一个罪恶的天使。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说:“最伟大的圣人,历来是那些具有超凡作恶能力的人们,最凶恶的人有时也难免有点圣洁之情。”
阿道夫·希特勒的身世要从他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开始说起,因为这涉及前者出身的传闻。阿洛伊斯生于1837年,他的母亲(也就是阿道夫的祖母)是一个有钱的犹太人家的女佣。女佣未婚先孕,当时人们猜测孩子的父亲是主人家的小儿子。根据这个传闻,阿道夫应该有1/4的犹太血统。
阿洛伊斯5岁的时候,母亲嫁给了一个叫“希德勒”的人,他们都来自曾经属于罗马尼亚的摩尔达维亚(今摩尔多瓦)。在沙俄夺占了那里后,这一族群西迁,来到了奥地利西北部的林茨。
青年的阿洛伊斯很争气,自从10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后,他的继父将他留给了自己的兄弟抚养,而后他选择了流浪。13岁那年阿洛伊斯离开家独自谋生,又是一个5年后,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24岁时通过考试,当上了一名海关监管,工作地点就在多瑙河畔,对面是德国的巴伐利亚。能有这样的工作在当地已经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所以希德勒家族正式接纳了这个有前途的年轻人,出于免遭流言蜚语,把“希德勒”这个姓氏改成“希特勒”。
1889年4月20日,阿道夫出生在奥地利的林茨。他是阿洛伊斯与第三任妻子克拉拉所生,论辈分阿洛伊斯是克拉拉的叔叔,两人相差27岁。以上就是关于希特勒身世中“近亲”和“犹太血统”传闻的由来。显然两种传闻是互斥的,而且不排除有第三种可能。
克拉拉一共生下了6个孩子,阿道夫是第四个,其中4个孩子都早年夭折。阿洛伊斯一家最后活下来的孩子一共有4个,老大是第一任妻子留下的男孩,叫小阿洛伊斯;老二是个女孩,叫安吉拉,是第二任妻子所生;阿道夫排行第三,最小的女孩与阿道夫同父同母,名字叫保拉。
也许是前三个孩子都没能活下来,当阿道夫出生后,克拉拉对他十分溺爱。在别人眼里,阿道夫很健康,身体发育得很好,可克拉拉总是抱怨孩子太瘦小,体质虚弱。他的父亲阿洛伊斯是一个工作兢兢业业、对子女管教严厉的人。这让希特勒一家过着还算殷实的生活,同时要忍受平日来自父亲的家庭暴力。
1895年,年满6周岁的阿道夫进入当地的一所小学。这所小学很简陋,只有两间教室,一个给男生用,一个给女生用。由于父亲是一名海关官员,阿道夫会经常到多瑙河对岸的德国,他在那还认识了很多小伙伴,所以德国对于他来说丝毫不陌生。阿道夫和姐姐安吉拉每天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学校。在老师的印象中,阿道夫“思维敏锐、服从师长、性格活泼”。
但哥哥小阿洛伊斯则不这么看,在他1948年接受采访时回忆那段时光时说:“我的继母总是袒护阿道夫,他常常想入非非,却又能逃脱惩罚。如果不按照他的想法行事,他就会大发雷霆。他没有朋友,对谁都不喜欢,冷酷无情。为了一点小事,他都会暴跳如雷。”
小阿洛伊斯的怨恨有一部分来自父亲和继母。父亲退休之后生活变得百无聊赖,传统观念让他觉得儿子应该绝对听从父亲的话,所以稍有不顺从,他就会“用马鞭无情地鞭打”自己的长子。有一次父亲抓住小阿洛伊斯的脊背,将脑袋往树上撞,直到他晕了过去。在这种情形下,14岁那年,小阿洛伊斯选择了离家出走。
1897年,阿道夫8岁那年在学校的大考中得了12个“优”。他在这个时期很喜欢去学校附近的修道院学习唱歌。他的嗓音条件很好,指导老师很喜欢他。在修道院旁边有一座拱桥,上面刻着万字形图案,这应该是阿道夫对这个图案最早的认知。据他日后回忆,自己最早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牧师。他会常常把佣人穿的围裙借来,披在自己的身上当做神服,然后站在椅子上滔滔不绝地讲道。
不过,他的志向很快就有了改变,因为他开始迷上了绘画。1900年小学毕业时,他在全班合影里站在第一排的中央,也就是现在所说的c位,个子比其他同学高出很多。照片中他面孔朝上,双手叉在胸前,一副叛逆的神情。总的来说,阿道夫度过了一个幸福的童年,在老师的眼里,他是全班最聪明的孩子,而且开始在一些方面展露才华。
在结束小学的学业后,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进入预科学校,以备将来考进大学;另一个选择是进入技工学校,掌握一技之长。由于技工学校有绘画课程,所以阿道夫选择了后者。
1900年9月,阿道夫背上行囊离开家,来到几英里之外的林茨。他第一年的学业很糟糕,曾经的自信已经消失,身边的同学大多看不起这个乡巴佬。第二年的学业有些起色,这让他融入了同学圈。不过在同学们的印象里阿道夫是一个“安静的狂热者”。
他在技工学校读书期间,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绘画、读书上面,有一段时间甚至废寝忘食地迷上了研究地图。他的偶像是俾斯麦,发生在非洲的第二次布尔战争(1898-1902)唤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他开始注重自己的血统,并且为自己黑色的眼睛和棕色的头发感到自豪,转而轻蔑那些血统不纯正的同学。
家庭的变故开始于1903年1月,他的父亲阿洛伊斯因胸膜出血突然去世。根据奥地利的法律,希特勒的一家还不至于失去生活来源,政府发放的抚恤金仍然能让他们过上比较殷实的生活。而且对于阿道夫来说,父亲的离世就意味着没有人再能阻止他成为一名画家的梦想,母亲虽然也不赞成,可这并不管用。
阿道夫在技工学校的法语和德语老师休谟这样评价他:他在绘画方面很有天分,但认知面太窄,缺乏自我修养,而且缺少吃苦的精神。作为老师和班级顾问,休谟曾多次开导过阿道夫,可惜后者任性、傲慢、易怒,如果对他说话口气有些重,还会招来对方的敌意。所以即便阿道夫年纪尚小,也已经很难有人能够打进他的私人天地。
1905年的秋天,阿道夫认识了一位知己,两个年轻人都热爱艺术,这个叫库比席克的年轻人梦想成为音乐家,他们经常相约去听歌剧。阿道夫酷爱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歌剧《黎恩济》,剧中的主角是罗马的护民官,他率领民众反抗贵族,最后却因市民误解而被杀。在阿道夫的心中,他想成为黎恩济那样的悲剧英雄。
库比席克是阿道夫的倾诉对象,这是二人成为朋友更重要的原因。两个人在一起时,阿道夫经常会高谈阔论,并且像日后那样打着夸张的手势。每当这个时候,库比席克都不出声,只是张口结舌地听阿道夫讲。他意识到对方只允许你同意,不允许你反对,吸引库比席克的并不是阿道夫讲的内容,而是被对方的口才征服。
1907年对于希特勒是重要的一年。年初他的母亲克拉拉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作为家里唯一的男性,他听从了犹太医生布洛克的建议给母亲动手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阿道夫尽了一个儿子的责任,悉心照料病重的母亲。
也是在这一年,他结识了一个叫斯特芬尼的女孩。女孩有一头漂亮的浓发,梳成发髻,身材高挑、外表端庄。据库比席克回忆,阿道夫对斯特芬尼一见钟情。他给斯特芬尼写了很多情诗,却一首都没有交到女孩的手上。他跟好友库比席克说:“用不着说一句话,一切都会清楚的。”其实,斯蒂芬妮从来都没有意识到阿道夫喜欢自己,不久她还跟一名中尉订了婚。阿道夫知道这件事后相当失望,他打算和斯特芬尼一起殉情,还想让库比席克做他们的见证人。
品尝了初恋的苦涩,阿道夫决定离开家乡,前往首都维也纳,进入美术学院深造。1907年的秋天,经过母亲的允许,他提前从银行取出自己的继承财产,在所有人的一片反对声中离开了家。他身上有700克朗,这笔钱扣除美术学院的学费,还够他一年的开销。阿道夫在维也纳斯通帕大街29号的二楼租了一间小公寓。入学考试前,他很有信心,可结果让他大为震惊——应试画作不过关。
阿道夫没有立即回到家乡,他继续逗留在维也纳,因为他觉得自己适合做一名建筑师,所以每天在街头转来转去,欣赏维也纳这座城市美丽的建筑。可不久之后他收到了家里的来信,母亲的病恶化了。
在母亲克拉拉生命的最后一个多月里,阿道夫一直侍奉在身旁。白天他会给母亲做饭,晚上就睡在她的身旁。克拉拉最割舍不掉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她对前来看望她的库比席克说:“我不在时,继续做我儿子的好朋友吧,他没别人了。”
1907年12月21日凌晨,母亲克拉拉安然离世。天亮后,阿道夫给妈妈画了一幅画像。犹太裔医生布洛克过来安慰阿道夫,他后来回忆说,自己从未见过还有谁像阿道夫那样悲痛的。这位布洛克医生是日后唯一受到阿道夫·希特勒保护的犹太人。但阿道夫后来回忆说,他怨恨布洛克没能挽救母亲的生命。
结算清医疗费用,母亲克拉拉还给四个孩子留下了3000多克朗的遗产。按照母亲生前的遗嘱,最小的妹妹保拉和负责监护她的姐姐安吉拉分到了2/3的遗产。大哥小阿洛伊斯建议应该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两个妹妹,阿道夫也同意了这个意见。
阿道夫又向当地政府申请了孤儿津贴,根据当时的法律,失去父母且年龄不满24周岁的阿道夫和保拉,每人每个月可以领到25克朗的生活补贴。
姐姐安吉拉劝阿道夫留在林茨,学一样实用的手艺,然后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25克朗的孤儿津贴根本满足不了在维也纳最基本的开销。阿道夫仍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对姐姐的劝告感到厌烦,并连同对家乡也没有了眷恋。
阿道夫又踏上了前往维也纳的火车,这次与他同行的还有好友库比席克,他打算在那里再复习一年,准备次年9月份的入学考试。库比席克则要报考维也纳的音乐学院,将来成为一名乐手。
库比席克如愿以偿地进入了音乐学院,而阿道夫还是被拒之门外,他这一次甚至在报名时就被拒绝了,因为他提供的作品没人感兴趣。此时阿道夫已经花光了父母留下的所有遗产,25克朗(大约6美元)的孤儿津贴连吃饭都不够。1908年11月,他退掉了与库比席克合租的公寓(此时库比席克在林茨养病,阿道夫多次拒绝过好友的资助),结清了当月的房租,然后搬到了一个更小的单身公寓。
他宁可变卖衣物,也不想找一份工作,因为他觉得那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再后来他不得不露宿街头,或者在咖啡馆、酒馆里睡上一晚,再后来他加入赤贫行列,进入了犹如监狱一般的收容所。此时是1909年的秋天,他已经陷入了绝望。
阿道夫在收容所结识了同样落魄的艺术青年汉尼希,性格更活跃的汉尼希给两个人找了一条出路,他提议让希特勒画明信片,然后自己拿到大街上贩卖,得到的钱两个人平分。已经落魄到极致的希特勒这一次终于选择了妥协,两个年轻人的生活也开始有了一点起色。不久之后,他们搬进了一座政府出资建设的大型平民公寓,这里每个人可以有一间很狭小的房间,可以吃上很廉价但是分量十足的食物,还可以每隔几天在铺有瓷砖的浴室里洗澡。让两个人满意的是,这里有一间宽敞的工作室,可以让阿道夫安心地工作。
住在这座公共寓所的人来自社会各界,有“举止正派”的工人,也有对文学、音乐和艺术较为熟悉的知识阶层。人们会时常谈论政治,每当这个时候阿道夫都会放下手上的工作加入争论中,他痛斥当权者的腐败和丑恶,或者称赞卡尔·卢格这样的反犹太领袖。当汉尼希从外面卖画回来时,会把正在大喊大叫、两手挥动不停的阿道夫叫回来,刚刚还情绪激动的希特勒马上就安静下来,克制住自己,他觉得这样才像一个领袖。
这段时间的阿道夫开始对政治越来越感兴趣,他在这间公寓能够听到形形色色的辩论(甚至是叫骂声),渐渐地他开始有了一套自己观点的雏形,即泛德主义和对异端思想人士的谴责。据汉尼希回忆,他没有听到希特勒在这段时间有诽谤犹太人的言论。有一次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个国土上犹太人仍然是外人时,他的回答是种族不同,有不同的味道。
关于希特勒后来对犹太人的做法,他曾经和自己的秘书透露过,那是因为一些私事引发的。他把绘画方面的挫折归咎于犹太人掌控着艺术领域,此外他接触过的美术学院的官员、当铺老板,甚至是医治过自己母亲的布洛克医生都可能给敏感脆弱的阿道夫留下阴影。
在这段时间,他会经常阅读《东方天坛星》杂志。这本杂志极力美化雅利安人,预言雅利安人会统治这个世界,手段就是消灭其他劣等的种族。杂志里的标题也十分醒目:“你是金发碧眼白皮吗?如果是,那你就是文化创造者、支持者”“你是金发碧眼白皮吗?如果是,那危险就在威胁你”。
对政治的痴迷让希特勒耽误了“工作”,汉尼希总是埋怨他完成的画作太少,卖得的钱越来越少。在多次劝诫无效后,这对合伙人解散了,希特勒很快又陷入了财务危机。
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一笔遗产,之前反对他在维也纳“流浪”的婶婶于1910年的冬天去世了,她将自己攒下的3500克朗中的大部分分给了阿道夫。姐姐安吉拉知道这件事后认为这太不公平,自己刚刚丧夫,还要抚养3个孩子和未成年的妹妹保拉,所以他向法院要求得到更多,还包括阿道夫每个月可以得到的25克朗的孤儿津贴。
已经受够穷困日子的阿道夫这次没有表现出之前的慷慨,他拒绝拿出已经分给自己的遗产,只同意把孤儿津贴让给姐姐,用来抚养妹妹保拉。
阿道夫没有挥霍手上的钱,他仍然自己做饭,穿着以前破旧的衣裳,唯一奢侈的事情是他又开始像母亲还健在时那样,经常流连剧院。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绘画上,有些作品会有买主,偶尔还能听到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赞赏。平日里他学着对人彬彬有礼,这让他得到了周围人的尊重。当然一旦遇到有人谈起政治,他还会大喊大叫、指手画脚。有一次他惹火了两个参加了劳工组织的工人,结果是挨了一顿暴揍。
这样的遭遇让阿道夫举止变得稳重了些,他渐渐地学会了少说多听,尤其是那些反对意见。他发现要想控制更多人的内心,就不应该处处树敌。
1913年,阿道夫已经24岁。他决定离开维也纳去德国慕尼黑。汉尼希曾经无数次跟他提起那里,这让他十分向往。5月24日,阿道夫·希特勒和一个同伴(据汉尼希回忆,这个人好像是一个犹太人)踏上了一列开往慕尼黑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