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中国战场】徐州会战
【中国战场】徐州会战:满腔热血的杂牌军
徐州位于黄河、淮河之间,津浦路(天津至南京)、陇海路(陕西宝鸡至连云港)交会处,有向四处用兵的交通条件。liufengme南京失守后,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徐州成为保卫武汉的重要屏障和前进基地。日寇为打通津浦路,威胁平汉路(北平至汉口)侧翼,为攻取武汉做准备,对徐州势在必得。
徐州会战爆发于1938年3月中旬,至6月中旬结束,中国军队第5战区先后投入60万人,日寇华北派遣军和华中方面军先后投入24万人,另有2个飞行团参与徐州会战。此役国军伤亡65万人,日寇伤亡26万人。其中在徐州东北、京杭大运河旁的台儿庄,第5战区击败日寇第5、第10师团,歼敌12000人,取得正面战场上第一次大捷,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淞沪会战后,中国抗战分为两个战场,在华东地区,日寇北渡长江占领滁县,并继续向北推进。在华北地区,日寇于1937年底占领山东大部,进至鲁南地区。日寇统帅部计划,通过南北对进以打通津浦路,使日寇南北两路部队形成整体。
同时,国民政府先后向第5战区调集60万部队,并重新调整部署。根据军事委员会“北攻南守”的作战方针,在北线以第3、第22、第2集团军(共14个师)展开于巨野、藤县、台儿庄一线,防御津浦路北段日寇的进攻;以1个师及海军陆战队部署于临沂附近,警戒青岛南下日寇。南线以第21、第11集团军和第51军分别布置于合肥、明光、蚌埠地区,担任津浦路南段阻击任务。以第24、27集团军布置于苏北、巢湖地区,牵制南线日寇。此外,另有第20、27军团作为机动部队,布置于徐州外围。会战总指挥为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淮河阻击作战
1938年1月15日,日寇上海派遣军第13师团由滁县出发,沿津浦路向北进攻。中国守军第11集团军(李品仙部)第31军(刘士毅部)奉命抵抗。1月21日,日寇渡过池河,第31军按李宗仁命令撤至蚌埠以西逐次抵抗。2月1日,日寇占领临淮关,2日占领蚌埠、凤阳、定远。同日,李宗仁调第51军(于学忠部)向南增援,其第113师(周光烈部)将已经渡过淮河之日寇击退,并就地构筑新的防线。2月8日,日寇再次渡过淮河,攻占小蚌埠,第113师第337旅向敌发起反击,激战至2月9日,将日寇赶回淮河南岸。10日,日寇第三次强渡淮河,第113师反击未果,小蚌埠失守。
同日,攻占蚌埠以东临淮关的日寇也强渡淮河,向第51军114师(牟中珩部)发起进攻。战至11日,日寇增援部队渡过淮河,第114师伤亡已达2000多人,无力恢复沿河阵地,被迫后撤,第51军军长于学忠令全军后撤至淝河一线。
2月13日,第1集团军第59军(张自忠部,由原第29路军第38师和特务旅改编)接替51军阵地,此时,日寇大部主力军进至淮河以北地区,淮河以南空虚。李宗仁令第21集团军(廖磊部)之第7军(周祖晃部)从合肥向明光、定远发动攻击,第59军趁势收复小蚌埠,将日寇全部赶回淮河南岸。
鲁南攻势作战
在北线为防止日寇南下,军事委员会于1938年2月4日下达“向济宁以北采取攻势”的命令,接替韩复榘职务的孙桐萱率第3集团军于2月12日开始向济宁进攻。第55军(曹福林部)并未实施主力进攻,而仅以一部兵力袭扰,因此尽管济宁仅有1500余人守军,第55军未能攻克。随后第3集团军第22师(谷良民部)到达战场,继续向济宁进攻。晚10时,第22师突入城内,双方展开肉搏巷战。不料,日寇援军赶到,并封锁住城墙缺口,将突入城内国军包围,经一昼夜激战,城内9个连国军全部壮烈牺牲。
2月17日,日寇第10师团组建长濑支队,于20日向运河沿线进攻,并将主力集结于济宁,第3集团军后撤。
在第3集团军与日寇激战于济宁时,国军第22集团军(孙震部)从商丘、砀山出发,进至邹县、藤县地区。第3军团(庞炳勋部)进至临沂布防。2月21日,日寇第10师团经潍县南下进攻莒(ju)县,第3军团之第40军北上迎敌,23日,莒县失守,日寇继续南下,庞部实施反击,日寇回撤,双方于汤头形成对峙。
运河前期作战
3月13日,日寇华北派遣军向第10师团下达“歼灭大运河以北之敌”命令,并命令第5师团配合第10师团作战,台儿庄战役开始。
同日,日寇以第10师团第33旅团(旅团长濑谷启)为基础,组建“濑谷支队”,向藤县进攻。第22集团军在濑谷支队出发前,即已侦察得知日寇即将发动攻势,遂提前于3月10日调整部署,任命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统一指挥第41军第122师和第124师,移驻藤县。并命令第45军(陈鼎勋部)布置于藤县以北之界河、普阳山、龙山一线。
3月14日,日寇开始向第45军阵地发起进攻,守军凭借工事顽强抵抗,日寇进攻无果。15日,日寇加强两翼进攻,第41军急调藤县守军驰援,城内仅剩少量部队。黄昏界河阵地被突破,日寇逼近藤县县城。此时藤县以北之366旅回援藤县,途中与日寇主力遭遇,仅有一部分部队撤回城内。16日,日寇向藤县发起进攻,至下午4点,守军击退日寇5次进攻。17时,日寇组织第6次冲击,突入东门。当晚守军发起反击,将突入之敌全部歼灭。次日凌晨,增援界河的第41军第370旅、第372旅余部退入城内,第45军各部则向微山湖、峄县溃退。17日晨6时,日寇再度向东门发起进攻,仍未取得进展。下午将主攻防线转向南门,并以150毫米榴弹炮轰击城墙,南门守军大部分牺牲。15时,日寇由坍塌城墙处进入城内,并迅速向东、西方向扩大战果。不久守军仅剩北门一带据守,王铭章逐渐对部队失去掌握,遂决定率余部转移至西关车站继续防守,但在转移途中中弹牺牲。城中守军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人自为战,逐屋抵抗,至18日中午,藤县全部失守。
在第22集团军于藤县与日寇激战之时,3月14日,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就请示军事委员会,派军委会直属的第20集团军(汤恩伯部)之第85军从豫东出发增援藤县。当日夜,军事委员会复电同意,次日中午,李再次致电汤恩伯,催其东进。汤恩伯抱定“避免临城决战”的方针,没有向藤县增援,而是东进后将部队集结于藤县以南的官桥一带。17日,日寇向官桥进攻,第20集团军第85军退至峄县(枣庄南)。18日,第20集团军第52军(关麟征部)抵达运河南岸。
临沂作战
在鲁南地区,第3军团(庞炳勋部)于2月底与日寇第10师团一部对峙于临沂以北的汤头一带。3月9日,日寇第10师团为配合第5师团在运河一线的攻势,向临沂地区国军第3军团之第40军发动进攻。李宗仁急调刚从淮河返回的59军(张自忠部)增援临沂。3月11日,第5战区参谋长徐祖诒随张自忠从峄县急行军,于12日到达临沂城,三人经商议决定:由守转攻,击破当面之敌。
13日16时,第59军率先向日寇发起进攻,第40军随后也转入进攻。14日4时,第59军渡过沂河,日寇北撤,第59军第180师跟踪追击,至15日收复部分失地。第38师进攻沙岭,遭遇日寇顽强抵抗,双方在刘家湖一带展开激烈争夺战,刘家湖失而复得4次,崖头山失而复得3次。至17日,第59军伤亡达6000余人,营长伤亡三分之一,连排长全部易人,但部队仍然顽强战斗。此时日寇伤亡亦甚众,无力发动进攻。
入夜,张自忠利用日寇失去空中支援且不善夜战,组织部队继续向日寇发起进攻,日寇无力抵抗,向莒县撤退。此战,日寇第10师团第11联队伤亡3000余人,联队长长野佐一郎遗尸战场,未能带走。
18日,李宗仁令59军留一部协同第3军团防守临沂,主力回援津浦路,20日,第59军转移至临沂以西费县。22日,日寇继续进攻临沂,庞炳勋再次请求增援。24日,第59军二次回援临沂,25日,第40军左翼被突破,张自忠立即命令第38师渡过沂河乘夜向日寇发动进攻,双方在沂河反复争夺。此时第40军战斗减员至不足千人,59军也伤亡过半,张自忠电告李宗仁:“战事激烈前所未有,职军两日来,伤亡两千余人,连前次伤亡已达万余人……职一息尚存,决与敌奋战到底”。26日,李宗仁令第24集团军(韩德勤部)第57军一部增援临沂。此时,日寇第10师团濑谷支队情况紧急,日寇第2军司令部命令临沂方向的部队增援濑谷支队,遂决定停止攻击,临沂局势稍缓。
台儿庄作战
3月18日,日寇第10师团濑谷支队占领藤县后,19日击退国军第20集团军第85军一部,攻占韩庄、峄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根据战场形势,将第20集团军(汤恩伯部)、第2集团军(孙连仲部)划入第5战区。李宗仁随即调整部署,令第2集团军各部接替第20集团军运河防务,第20集团军集结峄县以东,抱犊崮山区一带,准备向日寇进攻。22日,第2集团军第110师布防于运河南岸,第31师进至台儿庄,担任正面阻击任务,第27师进至贾汪地区。
23日,日寇沂州支队(系濑谷支队一部)东援临沂,濑谷支队余部组成台儿庄派遣队由峄县出发向台儿庄攻击前进,第31师师长池峰城也令一部向峄县搜索前进,双方于獐山遭遇。日寇击退第31师先头部队,并占领北洛,从战俘口中得知,当面中国军队有第20集团军4个师的兵力,即决定调整部署,集结部队待与第20集团军作战。24日,汤恩伯第20集团军未按命令准时向日寇发动进攻。
24日,蒋介石抵达徐州,并前往台儿庄前线慰问第31师全体官兵。离开前令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次长林蔚、军令部第一厅厅长刘斐留驻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并调炮兵第7团一个营(75毫米野炮10门)、重炮兵一个连(150毫米榴弹炮2门)加强台儿庄防御火力,同时决定由孙连仲统一指挥台儿庄方面作战。
25日,推迟一天进攻的第20集团军第52军第25师一部与日寇沂州支队遭遇,经战斗歼灭日寇一个中队大部。同日黄昏,台儿庄派遣队开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第31师立即组织反击,日寇因连续作战,只能后退,并向在枣庄的濑谷启请求增援。
26日,日寇不待增援部队到达,即向台儿庄发起第二次进攻,一部突入城内,双方展开巷战,此时,第2集团军第27师从侧背向进攻台儿庄之敌发起侧击,以缓解第31师的压力。黄昏,日寇增援部队抵达台儿庄附近。
28日,日寇增援部队第63联队与前日突入城内的日寇汇合,开始向第31师发动第三次进攻,孙连仲一面严令池峰城坚守,一面令庄外第27师(黄樵松部)、第30师(张金照部)及独立第44旅向日寇侧翼及后方发起反击,使日寇无法取得进展。
29日,日寇第2军司令西尾寿造担心台儿庄部队有被国军第2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合围的危险,遂决定抽调第5师团进攻临沂的坂本支队增援台儿庄,并命令濑谷支队主力尽快赶到台儿庄。
30日夜,濑谷支队主力抵达台儿庄,31日与第2集团军激战无果。同日,经第5战区多次催促的第20集团军终于开始向台儿庄方向移动,并抵达台儿庄以北的甘露,但刚刚与日寇接触,汤恩伯就命令部队东撤。
4月2日,第20集团军撤离台儿庄以后,日寇得以全力进攻台儿庄,并向第2集团军其他各师发起进攻,激战至19时,第27师后撤。至5日,第2集团军各师,及台儿庄内的第31师始终遭受日寇的进攻,防线随时可能崩溃。5日12时,蒋介石致电汤恩伯,令其即刻出击。
6日,第20集团军第52军开始向台儿庄日寇发动进攻,同时,第2集团军第110师也前出至獐山,截断日寇后路,至此,濑谷支队处于国军三面包围之中。下午3时,濑谷启电告第10师团矶谷廉介:“暂撤离台儿庄地区,部队向后方集结”,未等回电,部队即开始后撤。7日,台儿庄内日寇全部被肃清。
4月17日,日寇在济南召开徐州作战会议,决定23日再次进攻徐州。此时,第5战区的兵力也得到加强,军事委员会于23日制定《徐州会战作战指导方案》,确定攻势歼敌的指导方针。
然而未等国军开始行动,日寇第10、第5师团即已开始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此同时,华中方面军第6师团从芜湖出发,至4月28日占领和县、含山、巢县,从南面迂回徐州
此时,国民政府还没有注意到徐州可能会陷入包围,仍然决定在鲁南和淮南地区采取攻势。但此时日寇第5、第10师团已经将进攻部队连成一片,第5战区不得不抽调第80军(卢汉部)、第46军(樊松甫部)、第2军(李延年部)、第22军(谭道源部)等部队担任阻击任务,双方进入胶着状态。
5月7日,东久迩稔彦接替西尾寿造担任第2军司令,9日,他命令第16师团从济宁出发,进至郓城。此时第5战区部队发现自己已经处于三面包围之中,但仍然积极准备向淮南和鲁西地区进攻。5月14日,日寇攻占合肥。15日,第114师团渡过微山湖,从西北方向攻击徐州。至此,日寇已经形成了四面包围徐州的态势。5月16日,李宗仁决定放弃徐州,令第59军(张自忠部)、第92军(李仙洲部)担任后卫,由张自忠统一指挥,其余各部向西撤退。
至此徐州会战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