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第160章 【欧洲战场】斯海尔德河口战役

第160章 【欧洲战场】斯海尔德河口战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欧洲战场】斯海尔德河口战役:战场上的另一个焦点-安特卫普

    1944年的秋天,西线战场的焦点无疑是蒙哥马利指挥的市场花园行动。qinghuime此战英军几乎毁掉了整个第1空降师,却没能从阿纳姆迂回到德国本土。在此期间,隶属于第21集团军群的加拿大军第1集团军在英军第1集团军的左翼担负着辅助方向的进攻。在经过2个多月的连续作战后,加军第1集团军肃清了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对面的大西洋海岸。

    1944年9月1日,加军攻占了比利时港口城市安特卫普。让盟军感到惊喜的是这座港口的设施完好无损,可以立即投入使用。但盟军并没有高兴多久,横穿安特卫普的斯海尔德河最终流入大西洋,它的出口处水面狭窄、两侧的半岛和岛屿向大西洋延伸出几十公里。而在半岛和岛屿上,仍然驻有大量德国军队,封锁住了斯海尔德河口出海口。也就是说要想把安特卫普港运转起来,就必须肃清河口两侧的德军。

    9月初,西线盟军总司令部明确了以第21集团军群担任主攻并享有物资补给的优先权。同时,第21集团军群领受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作战:其一是从荷兰攻入德国本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市场花园行动”;其二是肃清法国和低地国家沿海岸驻守的德军,夺取更多的港口,特别是肃清斯海尔德河口的德军,尽早让安特卫普港投入运行,以改善盟军严峻的后勤补给困难;其三是肃清德军在荷兰境内的导弹发射基地,以解除其对英国本土的袭击。

    上述作战任务中,加军第1集团军负责实施后面两项任务。该集团军下辖加军第2军和英军第1军,共7个师又2个旅,指挥官是加拿大陆军中将克里勒尔。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加军第1集团军确定首先肃清法国西北部和比利时境内大西洋沿岸德军。由于加军第1集团军在此前的作战中主要在追击撤退的德军第15集团军,沿岸地区仍然有很多要点没有被攻克,其中包括迪耶普、加莱和敦刻尔克等地。

    迪耶普是法国西北部的一座小港,正好在巴黎和伦敦连线上的中端。这里是加军的伤心地,盟军曾经于1942年8月在迪耶普实施了一次规模不大的两栖登陆行动。这次登陆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对德军“大西洋壁垒”实施一次试探性进攻,为日后大规模登陆积累宝贵的经验;其二是夺取德国最新研制的四转子恩尼格玛密码机或是其相关资料,以便英国谍报部门破解。

    此次行动盟军共投入6100人,其中加军第2步兵师是登陆的主力,共投入4900多人;英军投入一个海军陆战突击队,共1000余人;美军则从第2游骑兵营抽调一个约50人的观察组。

    按照行动计划,加拿大的1个团和英军突击队首先在迪耶普东西两侧的4个地点登陆,摧毁那里的德军炮兵阵地。在发起侧翼进攻半小时后,加拿大军队2个步兵团和1个坦克团将在迪耶普海滩登陆。

    8月18日夜,加军和英军乘坐登陆艇驶向迪耶普。次日清晨,登陆部队在准备登上滩头的时候,意外地遭遇了德军巡逻艇,双方交火惊动了附近的德军守备部队。

    英军突击队乘坐的登陆艇遭到德军炮火的致命打击,所有登陆艇都被击沉。仅有20多名落水的敢死队员游上岸,并冲至距离德军炮兵阵地不足100米处,用冲锋枪与德军炮兵展开激战,使之无暇顾及迪耶普滩头。这些敢死队员坚持战斗了两个半小时,最后得到其他部队登陆艇的接应安全撤离。

    加军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他们登陆地点的两侧都是悬崖,海滩面积狭窄,完全处于德军火力控制之下。加军唯一的获胜希望就是趁着夜色发动奇袭,但由于行动拖延,登陆时天已经亮了。早有准备的德军居高临下,用机枪疯狂扫射,加拿大军队伤亡惨重,220人阵亡。残余的加拿大军队难以撤回登陆艇,最后全部投降。

    在海滩西端登陆的皇家汉密尔顿团的情况稍好一些,他们冲进了一家毗邻海边的娱乐场,与德军逐屋争夺。1个多小时后,该团占领了整个娱乐场,并从此处突破攻入迪耶普,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在获悉攻下迪耶普镇后,在军舰上指挥此次作战的加军第2步兵师师长罗伯特误以为上陆部队进展顺利,遂命令预备队实施登陆。预备队驶近岸边后,发现到处都是燃烧的登陆艇、被击毁的坦克和加军的尸体,遂立即命令部队返回。

    最终,登陆以惨败收场,加军阵亡907人、受伤568人、被俘1946人;英军伤亡和被俘247人。皇家海军损失1艘驱逐舰、33艘登陆艇和550名水兵;皇家空军牺牲了153名空勤人员。

    对于此次行动的得失,各方评价不一,其造成的结果是英国方面从此长时间反对在法国登陆。英军蒙巴顿上将对此次行动的评价最正面:迪耶普每伤亡一名士兵,就可以减少诺曼底十个人的伤亡。

    在此次行动的对面,德军负责指挥此次反登陆作战的是d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施泰特的参谋长蔡茨勒。其出色的表现受到希特勒的赏识,此战之后的一个月,他就接替哈尔德担任陆军总参谋长。

    时间回到1944年的9月,此次负责进攻迪耶普的仍然是加军第2步兵师。他们此次显然有报仇的心态,根据加军战前制定的计划,如果迪耶普的守军负隅顽抗,加军将召唤轰炸机将这里夷为平地。万幸的是守军指挥官没有接到坚守港口的命令,因此在加军第2步兵师进攻前,就撤离了这里。当第2步兵师的侦察团冲进迪耶普时,受到了淳朴的市民热情的欢迎。他们并不知道,撤退的德军挽救了全城人的生命。

    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就放弃迪耶普,让希特勒震怒。他于9月4日下令所有被孤立在大西洋沿岸港口的守军都必须将城市要塞化,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就必须死守。

    但希特勒的命令对于困守大西洋海岸的德军已经没有太多的震慑力,守军很清楚,继续抵抗是毫无意义的。除了少部分人选择执行领袖的命令,其余绝大部分人都已经无心恋战,就等待盟军到来时举手投降。

    在勒阿弗尔,加军于9月5日至7日实施了3天的空袭和舰炮火力打击,共消耗弹药近万吨。9月12日,城内守军11万人投降。他们在此前仅阵亡了600多人。在布伦,9500多人向盟军投降,他们在此前5天的战斗中,伤亡500多人。

    加莱曾经是德军重点防御的地区,此时第15集团军已经从这里撤离。仍然据守加莱的德军有7500多人,包括空军和海军官兵、步兵师残部、守备营和德意志籍志愿兵。这些部队大多老弱病残,能够适合拿起武器战斗的人员有2500多人,他们士气低落、厌战情绪强烈。

    守军主力据守在格里内角和勃朗内角,那里有德军修筑的大量永备防御工事,布设了铁丝网、雷区和机枪堡垒。要塞最令人生畏的是5个炮兵连,他们装备了4门406毫米火炮、4门380毫米火炮、4门280毫米火炮、3门170毫米火炮和27门150毫米火炮。

    9月25日,在发起地面进攻前,盟国空军和海军对要塞和加莱市区实施了猛烈轰击。随后坦克和步兵开始向市区推进。在桑加特地区,双方爆发激烈战斗。为了防止德军炮兵阵地向该地区实施火力支援,加军施放了3000米长的烟雾,成功地遮蔽了德军炮兵的视线,大大减少了进攻部队的伤亡。

    在勃朗内角,加军预计将有一场恶战,但守军只抵抗了2个小时就缴械投降。炮台上的德军投降后“如释重负”,所有人都喝得伶仃大醉、不省人事。

    在加莱东北方向不到40公里的敦刻尔克,加军3个旅和捷克斯洛伐克的1个旅包围了大批德军,他们分别隶属于德军作战单元中的5个步兵师和2个守备营,以及党卫军“赖内克”战斗群。由于敦刻尔克的守军数量众多,加军采取了围困的方式。守军曾数次发起突围行动,但均被盟军部队挫败。这种僵局持续到1945年5月8日,当德国宣布战败投降后,敦刻尔克守军才放弃抵抗,向盟军投降。

    至10月初,克里勒尔指挥的加拿大第1集团军基本上肃清了法国西北部沿海和比利时一部分沿海地区的德军。10月2日,加军第1集团军从安特卫普出发,开始实施“斯海尔德河口战役”。

    此时,刚刚结束市场花园行动的蒙哥马利已经将注意力西移,把斯海尔德河口地区的战斗作为集团军群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他命令英军第2集团军一部分向西挺进,扫清马斯河下游地区,以防止德军第15集团军向斯海尔德河口地区增援。

    加军进攻的第一个目标是翁斯特雷赫特,这里是河口的一处战略要地。10月6日,加军第2步兵师与守军展开激战。在洪泛区,加军艰难地在大雨、陷阱和雷区中战斗,伤亡惨重。其第5步兵旅的1个团在进攻中几乎损失了全部战斗兵力,直到另1个团参战,他们才从前线撤下来。10月16日,加军攻占了翁斯特雷赫特,将瓦尔赫伦岛和南、北贝弗兰岛的德军孤立。

    在此期间,加军第3步兵师向布雷斯肯斯地区进攻,目的是围歼河口南面地区守军,防止他们逃脱或得到增援。10月6日,第7步兵旅强渡利奥波德运河,第8步兵旅则搭乘两栖装甲运兵车发起强攻。在渡河的过程中,加军动用了装备有喷火器的机枪装甲车,两个旅很快在对岸各自建立了桥头堡。德军持续不断地反击都没能奏效。

    10月9日,加军第7和第9步兵旅将桥头堡连城一片。10月12日,加军向奥尔登堡公路进攻,对比利时海岸地区的城市逐个清理,至11月3日,基本完成了对布雷斯肯斯地区的清剿。

    第2步兵师在这段时间正加紧进攻瓦尔赫伦岛和南、北贝弗兰岛。然而泥泞的道路、密集的雷区和顽强抵抗的德军迟滞了第2步兵师的进展。在正面进展缓慢的情况下,盟军绕过德军防线,从其后方实施登陆,第6步兵旅乘坐冲锋舟渡过运河,并在运河上架设桥梁,最终攻占南贝弗兰岛。

    随后,加军用重型轰炸机炸毁了瓦尔赫伦岛水坝,用泛滥的海水孤立了该岛。11月1日拂晓,英军的一支突击队实施两栖登陆向德军发动奇袭。德军在经历短暂的混乱后,用20毫米高射机关炮和机枪还击。尽管如此,突击队还是成功上岸。与此同时,英军第155步兵旅从正面实施登陆,以损失两艘登陆艇的代价成功上陆。

    在1艘战列舰、1艘浅水重炮艇和27艘装备有加农炮和火箭炮的登陆艇的支援下,英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对德军发动了总攻。德军的岸防炮纷纷还击,与海上的盟军舰艇展开对射。27艘登陆艇有9艘被击沉,11艘丧失战斗力,人员损失惨重。剩下的登陆艇并没有退出战斗,他们继续抵近射击,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借着登陆艇的掩护,突击部队向德军发起冲锋,同样遭受严重损失。经过激战,盟军用坦克摧毁了德军的一处炮台,然后在水坝上消灭了4门94毫米岸防炮。在空军和海面舰艇的支援下,他们冲入德军阵地,将所有岸防炮炸毁。

    虽然失去了炮火的支援,仍然有不少守军凭借坚固据点抵抗。至11月2日夜,英军第155步兵旅替换前线各突击队,继续向守军进攻。又经过6天的战斗,守军才纷纷走出工事向盟军投降。瓦尔赫伦岛一战,盟军伤亡1400多人;德军伤亡1200多人,另有3000余人投降。

    整个斯海尔德河口战役中,盟军伤亡累计12万人,德军的伤亡数字与盟军大体相当,另有4万余人被俘。

    此战役的意义在于安特卫普港可以很快投入使用。相比于诺曼底、布雷斯特和土伦等大型港口,安特卫普距离盟军的前线要近得多,受内陆交通不畅的影响也小得多,所以该港投入使用能够大幅提升盟军的补给能力。

    为了尽快让安特卫普港恢复运行,盟军夜以继日地清理河道的水雷和障碍物。至11月底,安特卫普港开始接纳盟军的运输船,物资补给和部队源源不断地被送上岸。

    德军也十分清楚安特卫普对于盟军的意义。在斯海尔德河口战役结束后不久,希特勒就下令向安特卫普发射v-1和v-2导弹,以干扰港口的正常运行。

    早在1932年,德国陆军就开始关注用液态燃料火箭作为远程攻击武器的可能性,并委派多恩伯格负责相关工作的推进。多恩伯格招募了年仅20岁的冯·布劳恩等人组建研究小组进入德国陆军兵器局,开始进行液态火箭推进的实验。同年,他们在柏林南郊的库斯麦多夫建立了火箭试验场。在此后的8年间,他们不断尝试,其第一代(a-1)和第二代火箭(a-2)最终因为设计不合理而失败。

    除了液态火箭以外,德国空军也在此地开始研发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研究工作。1942年fi-103研发成功后,纳粹宣传部部长戈培尔亲自将此种新式兵器命名为“v1火箭”。v指的是德文的vergeltungswaffe waffe(复仇武器)一词缩写,寓意是德国要用这种新兵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雪耻,并向战胜国复仇。

    在此期间,冯·布劳恩也没有停止研发的脚步。他的团队首先成功研发了a-3火箭,这一型号的火箭虽然实验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射程仍然没有达到研究团队的预期。1937年9月,德国陆军划拨2000马克巨款作为下一代火箭的研发经费。a-4火箭在吸取a-5(a-3改良版)火箭的研发经验与资料后,在1942年终于研发成功。随即量产制造,1944年9月正式命名“v2火箭”。

    1944年9月8日,德国向英国伦敦发射了第一枚v-2,炸弹在伦敦市区爆炸。这是v-2首次成功袭击英国本土,在伦敦引起了很大的恐慌。

    1944年10月7日,德军发射的1枚v-1导弹落在了安特卫普,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在随后的1个星期里,v-1和v-2导弹不断地落在安特卫普市区。相比之下,v-1导弹受天气影响较大,精度要低很多,所以造成的破坏比较有限。而v-2导弹作为弹道导弹,破坏力远大于前者,炸毁了安特卫普大量的建筑物。

    11月10日,盟军为了拦截德军发射的导弹,抽调3个高射炮兵旅部署在安特卫普周边,对德军发射的导弹实施拦截。虽然他们对巡航式的v-1导弹拦截效果比较理想,但对v-2导弹无可奈何。

    11月17日,1枚v-2导弹集中安特卫普的一座修道院,当场炸死32名修女。

    11月27日,1枚v-2导弹落在安特卫普市区的坦尼尔斯广场。这里是安特卫普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从运输船上下来的美军会经过这里前往列日,英军则开往荷兰。除此之外,4条有轨电车的轨道在这里交汇,车辆和行人往来频繁。

    爆炸炸断了经过广场的地下输水管道,使广场变成了一片汪洋。当时一队英军正好经过广场,26名官兵当场被炸死;途经这里的市民共有100人被炸身亡。除此之外,还有300多人在此次爆炸中负伤。现场一片狼藉,到处是车辆的残骸和人体的残肢。

    此后在长达170多天的时间里,德军向安特卫普发射了4000多枚v-1导弹和1700多枚v-2导弹。其中106枚v-1导弹和107枚v-2导弹落在安特卫普城区,共造成3700多平民丧生,6000多人负伤。盟军的高射炮部队在拦截导弹的行动中阵亡32人,298人负伤。

    被德军寄予厚望的导弹虽然给盟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远没有达到阻止盟军利用安特卫普港转运物资的目的。1944年冬,希特勒亲自制定的“阿登反击”,其最终的作战目标就是通过长途奔袭,重新占领安特卫普,从而打掉这座盟军最重要的后勤枢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