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第142章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2)

第142章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德战场】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2):你敢过来吗?你等着

    1945年1月,在泥泞的波兰平原上,战场上一片混乱。yixiame1月12日苏军发起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仅仅几天,苏军就已经粉碎德军在维斯瓦河左岸的防线,开始向西追击溃退的德军。1月17日,波兰第1集团军在苏军的配合下夺取波兰首都华沙,结束了这个城市5年多的苦难。

    此时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从1945年1月25日,a集团军群改称中央集团军群,舍尔纳出任集团军群司令)已经兵败如山倒,所属第9、第17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全线撤退。撤退下来的部队甚至来不及进入此前精心构筑的纵深防线和要塞据点,苏军就已经尾随而至,德军不得不继续向西溃逃。

    根据战前要求,沿途即便遇到有德军驻守的据点,苏军的坦克也不恋战,而是选择绕开他们继续西进,将这些据点留给后面的步兵解决。就这样,苏军的坦克部队每天至少推进30~45公里,他们要用最短的时间到达德国和波兰的边境-奥得河。

    在战线的北段,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于1月19日夺取罗兹。1月22日,苏军将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包围,朱可夫命令留下一部分兵力,主力则继续西进。1月28日,苏军突入波美拉尼亚。1月31日攻占梅瑟里茨,俘虏德军2万人。2月3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主力抵近奥得河,并在河西岸的屈斯特林构筑了一处登陆场,这里距离柏林已经不到70公里。

    波兹南位于波兰西部,在历史上就是一座著名要塞,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期间,这座要塞是波兰境内德军抵抗苏军时间最长的城市。防守波兹南的德军有正规部队22万人,还有军校学生、党卫军、警察治安部队和德裔“波兰国民突击队”,城内兵力共计约4万人(也有人认为是6万人)。守军指挥官原本是马特恩少将,后来改由军校校长克内尔上校担任。

    波兹南守军依托的防御工事非常坚固,拥有一系列堡垒群,包括墙壁和顶盖厚达18~2米的巨大五角星堡垒。德军还在城内外构筑了大量野战工事,城内的砖石房屋和半地下室被改造成街垒。

    奉命夺取波兹南的是包括近卫第8集团军、第69集团军和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各一部,上述部队统一由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指挥。战前,包括朱可夫和崔可夫在内的苏军将领并不清楚城内守军的数量,初步估计有2万人。在战役进行期间,德军在维斯瓦河和奥得河之间构筑了很多类似的要塞据点,都没有能够拖住苏军的进攻速度,所以在战斗打响前,苏军上下都认为这里很快就会被攻克。

    1月26日,苏军从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波兹南发动进攻。崔可夫特意给德军留出了从城西撤退的通道,希望德军能够弃城逃走。但德军并没有从这里撤离,而是选择坚守,双方在每一处堡垒都展开激战。1月28日,苏军的攻城部队增加到6个步兵师,仍然无法攻克该城。为此,崔可夫拿出在斯大林格勒要塞巷战期间积累的经验,组建由炮兵、坦克、工兵加强的步兵强击群,用重炮一个一个摧毁德军的堡垒。

    战至2月16日,德军只剩下瓦尔塔河东岸的一小块地区,一些绝望的德军选择投降,他们一部分人试图跑向苏军阵地时,却被自己人打死。2月22日,克内尔率领2000余人残部突围,被苏军击溃,克内尔本人在突围无望后举枪自杀。次日,还在包围圈内的德军约12万人在指挥官马特恩少将的率领下,向苏军投降。

    在波兹南争夺战期间,共有23万人被俘,5000多人被击毙,大量伤员则被德国空军运走。

    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左翼,从凯尔采败退下来的德国第24装甲军残部与大日耳曼装甲军于1月22日在瓦尔塔河附近的谢拉兹取得联系。两个军仍有为数不少的坦克,加上沿途搜罗的各路散兵游勇,他们在苏军重围内一路打一路撤。德军指挥部用无线电命令他们向格洛高方向突围。

    内林指挥的第24装甲军首先退到奥得河,在格洛高地区的东岸建立了桥头堡,随后大日耳曼装甲军也逃了出来。1月28日,德军统帅部向第24装甲军下达命令,在奥得河以西搜捕逃亡或掉队的德军官兵,然后把他们编成混成营或连后火速送往前线。与此同时,大量德国居民也从东部逃亡,2月1日人数达450万,至3月6日达到1000万人。在西里西亚,1944年2月尚有470万德国居民,到1945年4月中旬,只剩下62 万人,几乎逃了一个精光。

    前面已经提到,朱可夫的兵力虽然一部分被牵制在波兹南要塞,可主力已经渡过奥得河,这里距离柏林只有60多公里。凭借德国境内优良的公路,柏林似乎已经是朱可夫的囊中之物。此时,被别人看作是贪恋功名的朱可夫下令部队停止西进,部队在奥得河一线巩固现有阵地,强化在奥得河左岸的桥头堡。

    之所以下这样的决心,是因为朱可夫感到了危险。就在苏军渡过奥得河以后,德军在自己的右翼、波美拉尼亚地区开始集结兵力。如果德军从这里南下,对于已经疲惫不堪的苏军来说将是致命打击。况且德国人又怎么可能轻易将柏林交给苏军,前面通往柏林70公里的道路上,必定会有一场恶战,苏军显然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2月初,朱可夫将4个步兵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和几个独立军北调,用来巩固自己右翼的。

    朱可夫的判断完全正确,德国统帅部于1945年1月底在波美拉尼亚成立“维斯瓦集团军群”。初期集团军群指挥部收容了从前线撤下来的第9集团,兵力52万人。不久希特勒从本土各个城市抽调城防部队加强给该集团军群,并且加强奥得河防线。

    指挥这个集团军群的并非德军将领,而是党卫队首领希姆莱。据事后猜测,希特勒之所以任命希姆莱担任集团军群司令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他想借此表达对德国陆军将领的绝望;其二是希姆莱兼任着后备军司令的职务,他可以更容易调动国内的资源。

    希姆莱办事果然利索,一些刚刚完成组训的部队,甚至一些正在训练的部队调给了第9集团军。除此之外,一些党卫军、警察部队也纳入维斯瓦集团军群的战斗序列。至2月下旬,维斯瓦集团军群的兵力一下子膨胀到52万人。

    当然,希特勒是不会让希姆莱准备太久的。2月初,维斯瓦集团军群所属第21装甲师、第25装甲步兵师、第303步兵师等部队开始发动反击。这些战斗没能把俄国人赶过奥得河,但也挫伤了他们的锐气。希特勒还下令用炸药和破冰船,加速奥得河浮冰的融化,以阻止苏军通过冰面渡河。

    在战线的南段,科涅夫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左翼于1月19日攻占波兰西南部的克拉科夫,然后进入波兰的工业区-西里西亚。由于担心炮火会破坏工业区的设施,科涅夫命令雷巴尔科的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1骑兵军不要对德军实施包围,而是让出德军西撤的通道。无心恋战的德军也“心领神会”,主动放弃西里西亚,撤往德国本土。

    1月30日,苏军攻占西里西亚工业区。第60集团军在此前几天还占领了一座集中营,该集中营建在一座小镇旁,小镇的名字叫奥斯维辛。

    在科涅夫的中路,苏军于1月22日在克本至奥伯伦地区抵近奥得河,随即组织部队强渡,在对岸的布雷斯劳南北分别建立了登陆场。在两处登陆场之间,则是德军重兵布防的布雷斯劳要塞。为了阻止过河的苏军,希特勒命令内林的第24装甲军和绍肯的大日耳曼装甲军向乌克兰第1方面军发起反击。两军虽然无力对抗强大的苏军,却不得不执行元首的命令。经过几天的激战,内林和绍肯的装甲部队败退。

    此时的中央集团军群,不仅是第24装甲军和大日耳曼装甲军损失过半,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在维斯瓦河防线和后撤的过程中都蒙受了巨大伤亡,一些步兵师永远地消失在波兰泥泞的平原和森林里。新任集团军群司令舍尔纳名义上有33个师,可很多师已经降级为“战斗群”。

    为了阻止苏军攻入德国本土,希特勒从东普鲁士和匈牙利抽调部队,以加强舍尔纳的中央集团军群。至2月10日,中央集团军群兵力恢复到18个步兵师、6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其中,坦克和强击火炮数量为728辆,75毫米反坦克炮418门、88毫米反坦克炮31门。根据统帅部的要求,他将用手中的兵力消除苏军在奥得河左岸的登陆场。

    根据舍尔纳的计划,德军将于2月10日集中第24装甲军和大日耳曼装甲军的残部,以及从匈牙利调来的第57装甲军(也是残部)向苏军在布雷斯劳北部桥头堡发起进攻。同时,他命令建制还算完整的第17集团军向布雷斯劳南部桥头堡发起进攻。

    科涅夫通过侦察得知德军正在对面集结新的部队,其实不用侦察他也清楚,苏军已经打到了德国的家门口,后面必然会遭到德军的强力反击。2月初,他首先挫败了德军2个装甲军的反击,自己的部队此时也已经相当疲惫。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方面军已经向西突击了600公里,战线越来越长,空军和后勤都没有跟上。

    但科涅夫渴望继续扩大战果,这一点他和朱可夫的想法不同。他希望自己的部队不仅要在奥得河建立桥头堡,还要继续渡过尼斯河,进入柏林以南,甚至拿下柏林。

    其实冷静地判断一下战场的形势,科涅夫也许会放弃上述想法。己方的进攻能力即将耗尽,当面的舍尔纳已经集结了新的兵力,虽然不够强大,但尚能一战。不仅如此,在科涅夫的左翼,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就驻守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边境,海因里希的集团军有14个师的兵力。当然,他们的当面是苏军乌克兰第4方面军,所以不会毫无顾忌地杀向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

    经过权衡,科涅夫下定进攻的决心。为此,他在布雷斯劳北部登陆场集结了4个步兵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和2个独立坦克军,进攻的目标是尼斯河西岸的科特布斯。在布雷斯劳南部登陆场,科涅夫集结了2个步兵集团军和2个坦克军,实施辅助突击。此外,南翼2个步兵集团军将从奥伯伦地区实施牵制性进攻。上述部队合计兵力为98万人。

    科涅夫为了实现上述计划,从1月29日德军2个装甲军发起第一次反击时就开始调整部署,大量部队集中到两处登陆场。就这样,苏德双方都完成了进攻的准备,一场大战在奥得河左岸展开。

    2月8日,苏军从奥得河左岸桥头堡杀出。在布雷斯劳北部桥头堡,苏军6个集团军猛攻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防线。2月10日,苏军的2个坦克集团军推进30~60公里,行进间将格洛高要塞包围。科涅夫命令除少量部队封锁格洛高要塞,主力则继续向前推进。

    北面的苏军第4坦克集团军超到德国大日耳曼装甲军前面,一路冲过博伯尔河,于2月15日进抵尼斯河,然后立刻渗透到西岸夺取了几个桥头堡。不过本该配合他们的第13集团军却落在后面,在博伯尔河一线被德军阻止住。

    中路的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也渡过博伯尔河,第52集团军在身后跟进。从布雷斯劳南部登陆场杀出的近卫第5集团军和第21集团军则试图包围歼灭布雷斯劳要塞的守军。

    苏军没能快速拿下布雷斯劳,德军躲在石墙围起来的农庄中顽强抵抗,而苏军没有足够的重炮将这里摧毁。为此,苏军调来近卫第3重型火箭炮旅,可经过激战,德军仍然牢牢地据守要塞,威胁着苏军攻击部队的身后。

    同时,舍尔纳调集预先准备好的装甲部队轮番实施反击,迫使科涅夫不敢大胆西进。2月12日,科涅夫命令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停止西进,掉头杀回布雷斯劳。同时命令第52集团军一部也参与布雷斯劳的封锁。

    战至2月16日,苏军的进展有限。此时,科涅夫意识到自己无法达到柏林,遂将进攻的目标限制在夺取尼斯河对岸桥头堡,占领尼斯河畔的交通枢纽纽格尔利茨。2月下旬,舍尔纳对企图攻下格尔利茨的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发起猛烈反击,差点将其包围。被苏第52集团军救出来的各坦克旅只剩下15~20辆坦克。

    科涅夫没能拿下格尔利茨,只好匆匆把受损严重的两个坦克集团军都撤下来补充。舍尔纳终于在尼斯河一线暂时阻止住了科涅夫。中路苏军也迟迟未能攻克布雷斯劳要塞,这里的战斗将持续很长时间。

    至此,苏军在维斯瓦河-奥得河一线结束了作战。从1月12日起,苏军从维斯瓦河登陆场出发,经过20天的进攻,向西推进了600多公里,抵达德国边境奥得河。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仅野战部队就损失兵力24万人,所有装甲师所剩坦克都不到一半,装备53辆虎式坦克的第424重型装甲营全军覆没。

    苏军在战役的头20天伤亡20万人,坦克损失略大,共有126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抛在战场上(少部分不可修复)。苏空军损失飞机343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德军高炮部队击毁。科涅夫在奥得河左岸的攻势损失了近10万人,2个坦克集团军,特别是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装备损失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苏军在德国境内对女性犯下大量罪行,受害者不仅包括德国人,还有从劳役工厂中解救出来的苏联女工。德军在撤退过程中的行为也同样不光彩,他们在波兰境内的所作所为与苏军无异。在战争进行到末期,东西两线的胜利之师们都犯下了大量兽性,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