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
【苏德战场】十次打击之七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各怀鬼胎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是苏军1944年十次打击中的第七次打击。yingqiume在这一年的东线,德军的四个主要重兵集团从北到南依次遭到打击。
1944年1月,苏军的第一记重拳砸向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屈希勒尔的防线很快被苏军撕碎,接下来就是一路溃败。苏军不仅打通了列宁格勒与莫斯科的铁路线,还将德军向西南驱赶了200多公里,退守波罗的海沿岸的楚德湖一线。如此糟糕的表现,让人很难相信他们曾经是一支钢铁雄狮。
1944年6月,苏军的第二记重拳砸向战线中段。240万苏军如摧枯拉朽一般突破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集团军群所属4个集团军中的3个遭受毁灭打击,不得不退守波兰境内。
第三记重拳砸向的是南线的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1944年7月,苏军发起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仅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向西推进400公里,歼灭北乌克兰集团军群30万~40万人,彻底将德军赶出乌克兰。
到了当年8月,苏军将目标锁定在主要战线南端的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身上,他们是从苏联境内撤出的最后一支尚保有相当战力的重兵集团。
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成立于1944年3月底。在1944年春季第聂伯河右岸攻势后,南方集团军群第8集团军、a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退守喀尔巴阡山东麓、苏罗边境地区,并在雅西至基什尼奥夫一线构筑了新的防线。希特勒撤销了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战斗序列,以上述3个集团军组建了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不久之后,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也编入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
集团军群首任司令是希特勒的新宠舍尔纳,后来因为北方集团军群形势更加危急,希特勒于1944年7月24日下令,将舍尔纳和北方集团军司令弗里斯纳对调,由后者担任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
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担负的任务名义上是进攻苏联的乌克兰地区,可那只是希特勒的一厢情愿。该集群更实际的任务是守住罗马尼亚,阻止苏军进入巴尔干地区。巴尔干的重要性在以前已经多次介绍过,抛开这个地区地缘的重要性,战时的巴尔干地区也在给德国提供着实实在在的利益。
首先是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是德国战时最重要的石油供应地。仅在1943年,罗马尼亚就给德国提供了250多万吨石油。不仅如此,德国还要求罗马尼亚出巨资在摩尔达维亚(今摩尔多瓦)修建机场和油田设施,罗马尼亚统帅安东内斯库也一并照办。
罗马尼亚的第二个价值是他处在苏联进入巴尔干的通道,守住了罗马尼亚,苏联就不会染指巴尔干地区。在战时,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巴尔干地区国家是德国重要的粮食供应地,还向德国提供铜、铅、锌、锑、铁矾土等工业原料。
罗马尼亚第三个价值是为东线输送了大量的兵员,虽然罗军的战斗力有限,可将他们部署在相对次要的地区,能够节省德军兵力。更何况罗军的战斗虽然远不及德军,可在仆从国中(不包括芬兰),罗军的表现已经算是好的了。
作为回报,德国给罗军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并派遣顾问团指导、训练罗马尼亚军队。此外,德国还向安东内斯库承诺,在打败苏联之后,罗马尼亚不仅可以收回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还可以得到第聂伯河右岸的大片乌克兰领土。
拿石油和粮食换来的东西似乎并不丰厚,武器是罗军急需的,可第聂伯河右岸的土地还只是一张大饼。为了让自己少吃亏,罗马尼亚提供给德军的石油在1944年之后开始减少。
在罗马尼亚内部,国内的各方势力与德国、英法和苏联构成了复杂的关系,各方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都在争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罗马尼亚国内的政治势力主要有四股,他们是以霍里亚·西马为首的绝对亲德派;以国王米哈伊一世为首的保皇派;以玛尼乌为首的罗马尼亚国家农民党和以安东内斯库为首的民族派。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军事行动,所以在介绍战役前,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罗马尼亚当时所处的国内外局势。
一战结束后,罗马尼亚脱离奥匈帝国,成了主权独立的国家。在对外关系上,国王卡罗尔二世和他的继承人米哈伊一世都亲英美,这让德国和苏联心存芥蒂。
影响罗马尼亚政局稳定的是与邻国的领土纷争。首先,罗马尼亚与西北面的邻居匈牙利都是从奥匈帝国分离出来的国家,他们都宣称对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拥有主权,这个地区被罗马尼亚实际控制着。
罗马尼亚和苏联在比萨拉比亚地区也存在领土纷争,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罗马尼亚人。在1812年,沙俄从奥匈帝国手中夺取了比萨拉比亚。一战结束后,新生的苏联内部陷入纷争,罗马尼亚趁机以“民族自决”的方式将比萨拉比亚吞并。当时的苏联还无暇顾及边疆地区,可一直没有忘记这段恩怨。
二战前,罗马尼亚国内的法西斯势力抬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组织是“铁卫军”。后来的罗马尼亚领袖安东内斯库也曾经加入该组织。铁卫军首领霍里亚·西马是一名极端的亲德派。
二战爆发初期,苏德之间有一段短暂的蜜月期,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开始向巴尔干地区渗透。德国的方式是拉拢匈牙利,并逼迫罗马尼亚将特兰西尼亚归还给匈牙利。在德国的武力威逼下,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不得不屈服。同时,苏联于1940年6月侵占了比萨拉比亚,并寻找借口将“北布科维纳地区”也并入苏联。
时任国防大臣的安东内斯库和铁卫军首领西马对皇室的软弱无能非常愤怒,一向仇视苏联的二人对斯大林更是恨之入骨。不过,他们都选择性无视了德国人的从中作梗,把丢失特兰西尼亚的怨恨算到了匈牙利的头上。西马甚至宣称:“罗马尼亚不需要地理上的统一,只要接受大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保护就可以了!”他的这番言论激怒了坚决反对割让领土的安东内斯库。
1940年9月,在希特勒的逼迫下,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授权安东内斯库组阁,后者随即逼迫卡罗尔二世将皇位传给了自己19岁的儿子米哈伊一世,其本人则自封领袖,成为罗马尼亚的独裁者,西马则出任新政府的副首相。
此后,西马因为仍然指使铁卫军在国内制造恐怖,安东内斯库于1941年取缔了铁卫军,西马也暂时离开了罗马尼亚,流亡德国。
在这次事件中,希特勒没有站在“无底线亲德”的西马一边,这主要是因为西马领导的铁卫军在罗马尼亚国内不得人心,更具有政治智慧的安东内斯库更具备领导罗马尼亚的能力,所以他默许了安东内斯库的行为,而把西马这条哈巴狗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准备日后生变所用。
被推上皇帝宝座的米哈伊一世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一个“只知道享受生活”的公子哥。安东内斯库执政后,他识趣地退居幕后,凭借着皇室势力,安东内斯库至少在表面上完全效忠米哈伊一世。
战后执政罗马尼亚的国家农民党在这个时候还比较弱小,他们是罗马尼亚国内的亲苏派。对于苏联侵占罗马尼亚领土一事,他们的主张也相对温和,希望通过外交协商解决争端。随着苏军反攻的炮声距离罗马尼亚越来越近,玛尼乌领导的国家农民党的作用越来越大。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所有的仆从国中,罗马尼亚是最积极的一个。他们渴望收复自己的国土,也对富饶的乌克兰地区垂涎三尺。但战争远比他们想象的残酷,1943年初,罗军第3和第4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苏军后续实施的冬季反攻中被歼灭。安东内斯库与芬兰统帅曼纳海姆一样,看到了为期不远的失败,开始转变态度。
1943年4月,他在一次会面中,向希特勒建议与英美停战,转而全力对付东线的苏联。希特勒自然没有采纳安东内斯库的意见,同时他也察觉到德国和罗马尼亚之间,已经出现英美的影子。在此后的几个月,德国和罗马尼亚的关系也趋于冷淡。
1943年秋,德军再次兵败第聂伯河沿岸,苏军距离罗马尼亚边境越来越近。为了让罗马尼亚继续输送兵员,希特勒主动和安东内斯库修复关系,并说了很多肉麻的话。尽管内心极不情愿,安东内斯库还是顶着国内巨大的压力重新组建第4集团军,交给了希特勒。1944年4月,当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撤到罗马尼亚边境后,安东内斯库又把重建的第3集团军编入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
作为一名极端反苏者,他无论如何无法接受苏军进入罗马尼亚哪怕一寸土地。与此同时,他还和希特勒达成协议,罗马尼亚军队不再完全听命于德军将领的指挥,而需要得到更多的指挥权,底气不足的希特勒也做出了妥协。
安东内斯库自然不会把自己的未来全部寄托在德国人身上,1944年3月,盟军地中海战区司令威尔逊亲王致信安东内斯库,要求他与德国断交,并向英、美、苏三国投降。安东内斯库给予了回复,他要求英美承诺派出空降部队进入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保护罗政府首脑机关。对此,威尔逊没有回应。在更早一点的时间,英国和苏联已经达成默契,罗马尼亚在战后划给苏联,英国则得到希腊。5月,安东内斯库主动中止了接触。
安东内斯库还跟苏联人建立了联系,本就对苏联反感的他收到了苏军的谈判先决条件后,没有急于答复,而是指示己方代表:尽量拖延谈判进度。随后,他赶往德国面见希特勒,提出德罗联军撤出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以换取苏军的让步。希特勒识破了安东内斯库的本意,表示德军一定和罗军一道保卫罗马尼亚每一寸领土。
国王米哈伊一世在此期间也有所动作,时年仅23岁的国王比安东内斯库更实际,他本人和皇室虽然亲英美,可眼下英美的手根本无法触及罗马尼亚。所以,米哈伊一世主动拉拢国家农民党领袖玛尼乌,通过后者与苏联方面取得联系。
苏联给出的先决条件大体是:驱逐德军;支付战争赔款3亿美元;承认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归属苏联;允许苏军驻扎罗马尼亚。尽管条件苛刻,米哈伊一世还是决定继续保持和苏联接触,但此后苏方在谈判中的态度越来越冷淡,不愿意与罗方代表更深入商讨具体事项。原来,斯大林给外交委员莫洛托夫交代的原则是:只有把罗马尼亚打疼,苏联才能在罗马尼亚获得更大的利益。
在雅西-基什尼奥夫防线上,德罗联军至少在兵力上绝不是不堪一击。1944年5月,德军在罗马尼亚边境驻守的兵力有60多万人,其中包括8个装甲师和1个装甲步兵师。罗马尼亚的2个集团军也有40多万人。
在罗马尼亚腹地,德军还有10多万部队,不过他们不归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部指挥。这些部队包括陆军顾问团、空军顾问团和陆空军后勤人员,具备一定战力的是负责油田防空的第5高射炮师。罗军在腹地还有近70万人的部队,两军在后方的部队加起来共80多万,但他们在战役开始后却没有支援前线。
进入1944年的夏季,苏军先后对东线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和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实施打击,致上述三个重兵集团损失惨重,特别是中央集团军群几乎全军覆没。为了填补战线上的缺口。希特勒在新任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的建议下,陆续抽调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部队北上,其中包括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绝大部分的装甲部队,只给新任司令弗里斯纳留下了一个战斗力只剩下一半的第13装甲师。德军在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兵力也缩水到不足40万人。
七二○事件后,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重要岗位也有人事变动,集团军参谋长温克被调回陆军总部,取代他的是格罗尔曼。算上刚刚到任的弗里斯纳,集团军群两位重要指挥官全部是新人,对防区的情况都不熟悉。除此之外,第6集团军司令换成了皮科,他的参谋长不久也阵亡,职务被格德克接任,后者直到战役开始前3天才到任,可以说连屁股都没有坐热。指挥官唯一稳定的是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勒,他的集团军在接下来的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的表现也相对最好。
根据安东内斯库和希特勒协商的结果,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划分为两个集团,西部集群包括德军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两个集团军由德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勒统一指挥。东部集群包括德军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由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司令杜米特雷斯库统一指挥。
1944年4月,苏军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尾随德军进至喀尔巴阡山东麓、苏罗边境地区。在此后的2个月,双方在以雅西至基什尼奥夫一线的交战一直没有停歇过。这段时间德军的8个装甲师还没有被调走,时任集团军司令舍尔纳不断动用装甲部队冲击苏军,致苏军无法有效地组织进攻。至6月中旬,舍尔纳上报陆军总部,他的集团军群歼灭苏军40万人、击毁坦克1193辆,己方损失轻微。不知道是不是轻信了舍尔纳的报告,希特勒判断苏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战线最南端发动大规模攻势。后来古德里安建议抽走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部队时,他也应允了。
如前所述,舍尔纳不久调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把“不会发生战事”的南线交给了弗里斯纳。可实际情况如何呢?苏军没有专门的统计数字,西方学者估算苏军伤亡15万人,德军伤亡45万人。这些数字即便被缩小,也很值得商榷,因为1944年以来,苏军在战场上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伤亡比例。再结合不久后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双方悬殊的伤亡比例,苏军的损失也不应该这么大。
在这段时间,苏军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在战线的最南端德涅斯特河右岸基茨坎,苏军夺取了一处登陆场,经过不断渗透,这个登陆场扩大到18公里宽、6~10公里纵深。它在不久之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德军相似,苏军也调整了指挥系统。1944年5月,乌克兰第4方面军撤销,临时接替瓦杜丁担任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瓦杜丁大将于1944年2月遭遇乌克兰民族主义游击队袭击负伤,不久牺牲)返回统帅部。斯大林借机全部更换了乌克兰境内3个方面军的指挥员。原第4方面军司令员托尔布欣担任第3方面军司令员;原第3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担任第2方面军司令员;原第2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担任第1方面军司令员。
根据斯大林的命令,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承担了“巴尔干解放者”的重任。其中,乌克兰第2方面军和第3方面军首先要突破德罗联军的雅西-基什尼奥夫防线,围歼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达成上述目标后,马利诺夫的部队北上进入匈牙利,从南面威胁德国本土;托尔布欣的部队则继续南下,夺取巴尔干半岛除希腊以外的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苏军的战力的确被削弱了,不过不是德军造成的,而是苏军的主动调整。为了实施巴格拉季昂战役和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4个精锐集团军北调。他们包括罗特米斯特罗夫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波格丹诺夫的第2坦克集团军、扎多夫的近卫第5集团军,以及一直被统帅部和朱可夫青睐的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作为补偿,斯大林给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补充了大量的新兵。
苏军的2个方面军的兵力共计131万余人,装备有16万门火炮和迫击炮、2200余架飞机,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数量相对较少,也有1874辆。除了少量配属给步兵集团军,这些坦克主要集中在列柳申科指挥的第4坦克集团军和几个独立坦克军中。
为了协调2个方面军的作战,斯大林再一次启用铁木辛哥,他以统帅部代表的身份赶往前线,受铁木辛哥节制的还包括奥克佳布里斯基指挥的黑海舰队。对于这位已经失宠的元帅,几位高级将领都心照不宣,铁木辛哥在整个战役期间没有太多干涉前线指挥,只是扮演了前线和统帅部传话筒的角色;三个司令员也没有事事请示铁木辛哥,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向斯大林汇报,斯大林本人似乎也很受用。
苏军统帅部将战役发起时间定在1944年8月20日。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精锐部队不断地被抽调。之前已经提到,几乎所有的装甲师都被调走,仅剩的第13装甲师战斗力只有一半(迟迟没有补充坦克),集团军群实力最强的装甲部队是罗军第1装甲师,装备有70辆德制坦克和强击火炮。整个集团军群的坦克和强击火炮数量不足500辆。作战飞机也不足,德空军的飞机只有300多架,加上罗空军不到700架。只有步兵数量仍然可观,联军总兵力达到80多万,包括36万德军和40多万罗军。用放大镜观察,德军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30岁以上的超过半数,超过38岁的占20,按照德军的战斗标准,他们属于中老年人。
德罗联军驻守的防线大体呈东西走向,西面是喀尔巴阡山,防线从这里向东,经雅西到德涅斯特河,这一段是沃尔勒指挥的西部集群的防区。此后,防线沿德涅斯特河转向东南,经基什尼奥夫、在临近黑海入口处,是苏军不久前夺取的基茨坎登陆场。
对于苏方来说,突破德罗联军的防线不成问题,战役的关键是如何尽可能多地围歼敌军主力。如若达成战役目的,苏军需要尽快推进到距离防线身后100公里远的普鲁特河,攻占河岸的几处渡口,截断德罗联军的退路。所以,选择最佳突破口、最大集中优势兵力兵器突破敌军防线、大胆向敌军纵深突破成为战役取胜的关键。
在战线的西段的雅西地区,苏军部署的是马利诺夫斯基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下辖6个步兵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和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总兵力77万余人,坦克1283辆。当面是德军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组成的西部集群。
在这个方向,德军的部署西轻东重,重兵部署在雅西及以东地区。德罗联军防线的最西端是喀尔巴阡山余脉,地形对苏军不利,马利诺夫斯基只好将目光投向了雅西。
这里地势开阔,有利于苏军展开坦克机械化集团。不利因素是德军在马雷山构筑了第三道防线,这里不仅地势不平,在到达普鲁特河前,横在苏军面前的还有包括锡雷特河等几条河流。如果德军指挥得当,苏军有可能在这里与德罗联军打成胶着,丧失合围德军的目的。
所以,形势要求马利诺夫斯基必须比德军更快推进到马雷山防线。根据战前测算,步兵每昼夜至少前进20~25公里,坦克和机械化兵团每昼夜要推进30~35公里。为此,马利诺夫斯基将突破口限制到16公里,这样平均每公里可以集中76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240门。
对苏军有利的一面是德罗联军在战线西段的兵力相对薄弱,沃尔勒的第8集团军不到10万人,罗军第4集团军的兵力有20多万。由于德军兵力较少,如果将防线简单地一分为二,把大段地区交给罗军防守实在不让人放心。沃尔勒别出心裁地将德罗军队交叉配置,2个集团军所辖的8个军,德国师和罗马尼亚师混编。其中第4军(2个德国师、1个罗马尼亚师)部署在雅西以东地区。这种被沃尔勒戏称为“掺沙子”的方式经过实战检验,弊端将很快显现。
在战线东段的基什尼奥夫地区,苏军部署的是托尔布欣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方面军下辖4个步兵集团军、2个独立机械化军。总兵力55万余人,坦克591辆。当面敌军是德军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组成的东部集群,2个集团军由杜米特雷斯库指挥。
托尔布欣的方面军兵力和坦克都少于马利诺夫斯基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当面的德军数量则有24万之多,罗军兵力为10多万人。杜米特雷斯库没有效仿沃尔勒,他按照惯例将德军和罗军分开部署。在防线的左翼、靠近沃尔勒西部集群的地段,由皮科的第6集团军防守,在战线的右翼,也就是整个防线的最右翼,由罗军第3集团军防守。
通过战前侦察,托尔布欣发现了德罗联军防线的薄弱点在防线的右端。苏军在这里花费巨大代价夺取的基茨坎登陆场的作用凸显出来。为了集中优势兵力,托尔布欣把3个集团军和2个机械化军都部署在登陆场。由于,这里靠近黑海,奥克佳布里斯基的舰炮还可以为进攻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为了掩饰进攻主要方向,乌克兰第3方面军还实施了很多迷惑德军的措施。在非主攻地段,苏军制造重兵云集的假象,包括部队佯动和假无线电信号。在主攻地段,苏军也大张旗鼓地进行着战前准备,毫不掩饰自己的进攻企图。苏军到底从哪里实施主攻,德军还一时无法搞清楚。
1944年8月19日,综合各方情报,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弗里斯纳终于准确地判断出苏军的两个进攻方向,分别在雅西以西和基茨坎登陆场。美中不足的是他认为基茨坎登陆场是一次辅助突击。
为了应对苏军的进攻,弗里斯纳还制定了一项撤往普鲁特河的计划。又一个美中不足的是他认为这项计划不急于实施,德罗联军有能力在现有防线坚持一段时间。
弗里斯纳还忽略了一件事情,罗军在临战前调换了第4集团军司令。第8集团军前沿阵地也报告,晚上在罗军阵地会发现不明的火光信号和照明弹,似乎是罗军和苏军的一种联络方式。这个危险的信息没有引起弗里斯纳的警觉。如果他此时能够采取果断措施,德军也不会败得那么惨。1944年8月20日清晨,一万多门排列整齐的大炮对准了德罗联军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