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进程篇北非战场】火炬计划
【进程篇-北非战场】反攻:盟军在北非的火炬计划
在北非、地中海战场,随着交战双方的兵力兵器及补给线或改善或恶化,战局一直胜负不定。wenchanme1942年初,在德军的突然反击下,英军退至加扎拉,昔兰尼加机场重新落入德意联军之手,地中海的马耳他岛也在重重围攻下陷于瘫痪,轴心国再次夺得地中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从而保证了其海上交通线的畅通。
1942 年1月和4月,轴心国海运的损失率不到1,是北非战场交战期间最低点。其间,轴心国为北非陆海空三军运抵126万吨弹药、粮食和给养,另外还有1万名补充兵和1800辆汽车及火炮。在得到充足的补给之后,1942年5月26日,德意非洲集团军抢先发起进攻。半个月后,英军加扎拉防线各支撑点前沿线失陷,英军被迫退往利埃边境。托布鲁克守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仅一天时间便被德、意军攻破。为夺取这一胜利,德意联军也耗尽绝大部分攻击力量。随着部队继续向埃及境内推进,补给线越拉越长。到6月30日,隆美尔的部队进抵亚历山大港以西100公里处的阿拉曼地区时,全军可以用于进攻的兵力仅剩55辆坦克和步兵2000余人了。部队与最近处的补给基地托布鲁克也相距约500公里之遥。
在此期间,盟军重新恢复的地中的海、空军优势,压制轴心国的运输船使之无法靠近港口,即便卸货上岸,卡车在向阿拉曼地区运货的途中,也会不断遭到盟军飞机的轰炸。7月,在英军的顽强抵抗下,已成强弩之末的德意联军终于被阻挡在阿拉曼阵地前。自此,双方展开一场聚集兵力、物力的竞赛,准备在北非进行最后的决战。
早在1941年12月华盛顿召开的阿卡迪亚会议上,美英对反攻进入欧洲大陆的入口有两个计划:一个是美国提出的、从英国本土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的“围歼”计划,另一个是英国提出的、在北非渡地中海进入意大利或巴尔干半岛的“体育家”计划。经双方协商,美英确定实施“围歼”计划:“以美国30个师、英国16个师,经英吉利海峡最狭窄处渡海,登陆法国加莱至勒阿弗尔地区,时间为1943年春季。”同时该计划还规定如果苏德战场局势恶化,该行动计划则提前至1942年9月实施。为体现美国对该计划的重视,在阿卡迪亚会议期间,一支美军就出发前往北爱尔兰。
在英国看来,美英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减轻苏联方面的压力,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德国和苏联两国能够持续地消耗下去,而且任何一方都不能击败另一方。所以,英国对“围歼”计划并不积极,之所以同意这个计划,是因为英国不愿意在欧洲战场失去美国这个盟友。丘吉尔更关心的是北非和亚洲的殖民地,所以在和美国推进“围歼”计划时,时常提醒美国,不要忘记在北非登陆的“体育家”计划。
1942年春季,英国军政决策机构着手细化“围歼”计划。经过分析,英国军政领导人的意见趋向一致,认为:“1942年无法实施在法国的登陆,因为登陆部队兵力与德国西线守军处于近1:3的劣势,即便登陆成功,在德国空军占优势的情况下,后勤保障将占用和消耗大量的盟军资源。”
1942年6月18日,丘吉尔得知罗斯福已经承诺到访华盛顿的莫洛托夫将于年内登陆欧洲大陆,决定亲自飞往美国,说服美国改变决定,双方就登陆法国还是北非争论不下。6月21日,托布鲁克被德军攻占,北非局势急转直下,美英最终就紧急救援北非达成一致意见。同时,双方也决定“在法国登陆问题上,如果能制定出健全而明智的计划,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付诸实施。”
1942年7月24日,美英制定在西北非沿岸登陆作战的“火炬”计划,准备于1942年12月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东抢占突尼斯,再待机与北非的英军协同作战,消灭在北非的德意部队。
北非、地中海本是意大利的主战场,但是单靠意大利的努力,无法保证战场优势。有限的军事实力和落后的军工产业,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在1940年1月至1943年9月,意大利共建造约24万吨的军舰。陆军和空军军备生产状况更差,除了轻武器外,意大利没有统一规格的大规模武器生产流水线。飞机生产量在1941年达到顶峰之后便一直呈下降趋势。1941至1942年,工厂已具备生产新一代火炮的条件,但由于缺乏原料,产量一直上不去。1942年2月,47毫米反坦克炮的月产能可达290 门,但在缺少原料的情况下,只能生产170门,刚能填补陆军的损失。整个武器弹药产量只能满足20个作战师的需要。
意大利军队就数量而言,基本能满足需要。1943年1月,陆军人数已达305万,但士兵主要成分是农民,缺乏训练,素质很差,海、空军更是极度缺乏受过专门训练的官兵和专业技术人员。所以,意军在北非战场不堪一击,几乎没打过胜仗。就是这样一支军队,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德国拖入苏德战场。意大利远征军派往东线后,隶属德国南方集团军群。1942年春、夏季,该远征军增加2倍,编为第8集团军,齐装满员时达11个师,216万人,归属斯大林格勒以北的德军b集团军群指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发起首次反攻后不到1个月,就损失115万人,仅剩一个军。
在希特勒眼里,北非、地中海战场是次要的、辅助性的战场,他重点要保证的仍是对苏作战的胜利,因而一直拒绝加强德国非洲军团的实力。而且北非战场远离轴心国本土,德国又不能从根本上掌握制海权,将有限的兵员物资等平安运往前线。特别是在1942年春季以后,轴心国放弃打击和攻占马耳他岛,盟军遂加强了该岛的海、空军力量,于1942年下半年重新恢复了地中海的海、空优势,德、意军的海上交通线再次陷入危机。1942年8月,轴心国向北非运送的补给物资的损失率上升到33,10月高达44。补给线受阻,直接影响了北非、地中海战场德意军事实力的补充与加强。
与此同时,意大利判断英国会在西北非登陆,届时德国非洲军团将腹背受敌。希特勒计划先占领埃及,全部消灭英国第8集团军,然后再掉过头来对付身后的盟军部队。而且,在希特勒雄心勃勃的计划中,进攻苏联高加索地区的德军,会南下进入伊朗、叙利亚,最终同德国非洲军团在苏伊士运河会师。
1942年7月,英美就共同实施北非登陆战役达成协议后,不仅开始为登陆西北非做准备,英国也着手在埃及抵御隆美尔的德军非洲军团的下一次进攻。
在埃及,英军加强从地中海向南至卡塔拉洼地64公里的阿拉曼防线,任命蒙哥马利为英第8集团军司令,并全力增强第8集团军的力量,尤其是装甲力量。英军新组建辖3个装甲师的第10装甲军,补充第8装甲师和第44步兵师。大批坦克、飞机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埃及。驻中东的航空中队从5月份的46个增至10月份的104个,与步兵的协同作战技能也得到改善。由此,北非地中海战场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盟军的明显变化。到1942年10月,英国第8集团军拥有相当于12个师的兵力,其中4个师又2个旅为装甲部队,大部分集中在第10装甲军内。兵力总数为195万人。
经过短暂的休整,德意联军虽然也得到一定的补充,但人数大大低于英军,为104万人。此外,武器装备方面因为不能得到补充也处于绝对劣势。即便如此,隆美尔在希特勒的严令下,决定向英军发起新的攻势,他计划:德军第164师和意军2个师对阿拉曼防线北部的英军第30军实施牵制性进攻。然后,以德军第90轻型装甲师、第15和21装甲师、意军2个师,向防守战线最南端英军第13军实施主攻。该地段是一个防御的薄弱点,阵地前仅由雷区加以封锁。隆美尔的作战意图是:“从南端突破英军防线,部分兵力向东推进32公里到达左侧的哈勒法山山脊,尔后迂回山脊,对英军主力实施包围。与此同时,部分兵力向北直插海岸,再向东突击,切断英军补给线,迫其原地抵抗、坐以待毙,或向西逃遁,放弃埃及。
蒙哥马利根据“超级机密”提供的情报,对隆美尔的作战部署了如指掌,遂将防守重点放在了南部。
8月30日,隆美尔开始向英军防线南端发起进攻,英军提前布置的雷区让德意联军的进攻受挫,第21装甲师师长俾斯麦阵亡,非洲军军长内林身负重伤,部队当天在雷区推进12公里。次日,德军通过雷区后提前调转向北,企图穿过哈勒法山脊,再次遭遇英军第23装甲旅及新西兰师的拦截。9月1日,英军第10装甲师投入战场,德军的进攻失败。9月2日,隆美尔命令燃料用尽的德军趁夜色返回进攻出发地。
阿拉曼战役
哈勒法山脊之战失利后,隆美尔后退至阿拉曼以西地区,构筑正面60公里、纵深15公里的防线,其南边是卡塔拉洼地,北边是地中海,两翼没有威胁。在这里,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仍然没有获得有效的补给,隆美尔只能让步兵坚守正面防线,同时大量布设地雷,装甲部队则配置在纵深地带,准备反击突入的英军。9月23日,隆美尔因病返回德国治疗。
英第8集团据的作战企图是突破德意联军的防御阵地后,迅速西进占领昔兰尼加和地黎波里塔尼亚全境,最终将德意联军全部逐出北非。为此,蒙哥马利决定第30军在北线担任主攻,在雷区为第10装甲军开辟出通道,之后第10装甲军迎战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在南线,第13军实施佯攻。此次作战,蒙哥马利还提出先消灭敌方一线步兵,同时阻止敌方装甲部队的增援,最后消灭敌方装甲部队的战术。在遭到部下普遍反对的情况下,蒙哥马利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10月23日21时40分,英军1200门火炮开始实施炮火准备,破坏了德意联军的通讯系统,意大利第62步兵团的部分士兵临阵脱逃。22时,英军第30、第13军同时发起进攻。次日凌晨5时30分,北线两条通道均打通,但在第10军和第30军通过雷区通道时,遭遇德军猛烈炮火的袭击,导致进攻受阻。下午,英军部分装甲部队冲过了雷区通道。
在南线,英军的装甲部队和步兵的进攻都遭遇失败,蒙哥马利命令南线部队停止进攻。
10月25日,隆美尔返回部队,随即改变步兵固守阵地的原计划,命令装甲部队投入反击,直到27日,隆美尔动用北线所有的装甲师和火炮没有能够将北部入防线的英军击退。28日,德军将南线装甲部队调往北线,被掌握制空权的英国空军发现,英国空军对德军实施了毁灭性的空袭,至此,隆美尔手中再也没有可以反击的部队。此后,隆美尔将德军全部部署在北线,南线则交给意大利军队防守。
11月2日,英军向德意联军残部发起第二轮进攻,重点在德意两军结合部。当天下午,隆美尔的坦克只剩下35辆可以作战,入夜后隆美尔命令部队后撤。
但在次日中午,希特勒命令非洲军团继续坚守,隆美尔不得不停止后撤,重新构筑防线。在英军随后的攻击中,意大利第20装甲军被全歼,德国非洲军团面临被包围的威胁。4日,隆美尔再次下令撤退,在途中得到了希特勒的准许。
11月5日起,英军相继攻占西迪拜拉尼、萨鲁姆、拜尔迪耶和班加西,至1943年1月23日,英军攻占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德军在利比亚和突尼斯边境构筑马雷斯防线,准备在非洲做最后的抵抗。
火炬行动
1942年8月14日,为实施火炬计划,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任命美军埃森豪威尔为盟军远征军总司令。在选择登陆地点上,联合部队指挥部先后否决了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前者因为距离意大利西西里岛机场太近,后者是因为担心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受到西班牙的干涉。最终指挥部确定了一个折中方案,在法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和法属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奥兰三个港口,登陆时间定为1942年11月8日。先期登陆部队包括盟军13个师,并由300艘战斗舰艇和370艘运输舰、编成3个特混舰队,空中掩护由英国东部空军司令部和西部空军司令部的1700架飞机保障。
在盟军登陆地域,有法国维希政府的法国驻北非部队,共计14个师20万人和500架飞机。盟军判断如果法国决心抵抗,则盟军的登陆一定会失败,所以,罗斯福在登陆前两周,委派盟军副司令克拉克少将(在朝鲜战争中担任联合国军司令)秘密前往阿尔及利亚,与法国指挥官会晤,法国方面的积极回应为盟军实施火炬计划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10月22日、26日,东、中特混舰队从英国启航,10月23日,西特混舰队从美国启航。11月5日,东、中特混舰队同时通过直布罗陀海峡,随即被意大利海军发现,并判断盟军的目的地是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但希特勒认为盟军的目标是法国南部,或者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所以他命令德国和意大利的海军集中在西西里海峡,并通知西线德军司令伦德施泰特,准备执行占领法国南部的“阿提拉”计划。因此,盟军在地中海没有遭到德意军队的阻挠。
11月8日凌晨1时,东部特混舰队的23万英军和1万名美军在阿尔及尔三个登陆地点登陆,除在阿尔及尔港遭到法军激烈抵抗外,另外两处登陆点仅遭到法军象征性的抵抗,英美军队登陆后迅速向内陆推进。当天下午6时,当地法军指挥官下达停战命令,已经被包围在阿尔及尔港的盟军部队接管了港口。
中部特混舰队的39万名美军于8日凌晨1时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以西地域顺利登陆,但在向奥兰城和港口时,遭到法军的抵抗。11月10日,法国贝当元帅向北非所有法军下达了停火命令。
西部特混舰队于11月8日抵达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在美军乔治巴顿的指挥下,39万名美军在三处登陆地点实施登陆。在这里,同样遭到法军的抵抗,直到11月10日,法国军队停止抵抗。
至此,盟军在三处地点全部成功登陆,至12月1日,103万名英军和146万名美军在北非登陆,并占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至此,轴心国在非洲仅剩下突尼斯。
对于盟军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让希特勒始料未及,他此前坚持认为,盟军不会在那里登陆,因为这会让法国彻底导向轴心国阵营。11月9日,希特勒要求法国维希政府向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增援,以抵御盟军在北非的登陆,遭到贝当元帅的拒绝,次日,他要求北非法军停止抵抗。11日,德军执行“阿提拉”计划占领法国南部地区。27日,德军进攻法国南部土伦港,企图夺取法国的海军舰队。土伦港法国舰队司令德拉博德上将命令将港内70余艘军舰和60余艘运输舰、油船全部凿沉。
11月15日盟军推进到突尼斯境内,但遭到德军的反击,盟军企图快速夺取突尼斯的计划失败。
1943年2月,德意向突尼斯输送部队,以巩固马雷斯防线,德意联军的兵力增加到10万人,其中74万人是德国部队了,3月盟军向马雷斯防线进攻时,德意联军的兵力已经增至23万人。盟军为夺取突尼斯,组建第18集团军群,下辖英国第1、第8集团军和美国第2军,由英国亚历山大(此人在1942年缅甸战场对蒋介石信誓旦旦地保证坚守防线,随即带领部队撤往印度)担任总司令。
1943年2月14日,隆美尔趁盟军立足未稳,突然对美军第2军发动突袭,将第2军击退。3月6日,隆美尔袭击第8集团军,被蒙哥马利击败。3月9日,隆美尔被调回德国。
3月17日,刚刚被任命为美第2军的巴顿率部攻入突尼斯。20日,第8集团军也开始进攻突尼斯南部的马雷斯防线。3月28日,第8集团军攻占马雷斯防线。
4月20日,盟军向德意联军在非洲最后一道防线发起进攻,5月13日,德意联军275万人停止抵抗。至此,二战北非地区的战事结束。
在3年多的作战中,德意联军共损失95万人、240万吨舰艇、800架飞机、6200门火炮、2500辆坦克、7万辆汽车。盟国则伤亡26万人、其中英军22万人、法军2万人、美军19万人。在北非作战结束后,盟军开始谋划进入意大利的西西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