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太平洋战场】鏖战
【进程篇-太平洋战场】鏖战:盟军在太平洋战场逐渐取得主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海军在南方各个战场上频频得手,取得了巨大胜利,1942年春季以前,提前一半的时间完成了战前拟定的太平洋战争第一阶段作战计划,大大超过了日军大本营的预期,英、美军实力在作战中遭到严重削弱。cuiqiaome相比之下,日军海军的损失却很小。截至1942年5月1 口,日本仅损失23艘军舰,总吨位26441吨;运输舰和商船的损失较大,总吨位约31万吨;作战飞机损失数百架;以及数千名士兵和水手。这个损失也比战前日军大本营预计的20至30小得多。基于此,日本统率部队对太平洋上的后续作战变得乐观,抓紧着手制定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
在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时,日本陆军和海军再次发生分歧,陆军认为:“第一阶段作战的巨大战果,使日本在今后2年内可以称霸西太平洋,太平洋正面的持久不败的态势已基本形成,而且日本也不具备直接攻击美国本土的能力和手段。”因此,陆军主张:“在占领南方资源和战略要地之后,应利用美国海上力量一时难以恢复的有利时机,立足于战前确定的持久战方针,迅速转入对日本本土、“满洲”、中国以及南方占领区的战略调整,培植国家战争力量,从根本上确立长期持久的战略态势……对东面太平洋方向的美国,采取旨在确保已占领区域的抑制作战;同时,将陆海军主力转用于西面的印度洋和中印缅大陆地区,通过控制印度洋、击败中国以及与德意相呼应,强行打通印度和西亚等行动,首先击败美国的盟友英国和中国,达成孤立美国的目的。尔后,再转向东面与美国进行海上决战。”
日本海军则认为:“战前确定的战略指导方针(即第一阶段攻占南方的资源与战略要点,第二阶段消灭来犯的美国海军主力),已经不适应战争形势顺利发展的需要。由于开战初期重创了美国海军,原定第二阶段歼灭美海军主力的任务已经完成一半,因而,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应该是在美国的实力恢复之前,在太平洋与美国展开积极作战,尽可能缩短战争时间。”
海军内部鼓吹这一观点的最大势力,是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联合舰队。早在战前山本就认定:“与拥有雄厚战争潜力的美国进行持久战,对日本不利,应该采取连续不断地积极进攻,迫使美国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难以恢复……以美国为直接打击对象、在太平洋方向实施连续主动进攻的决心……拖延时间,不仅将丧失以往战果,而且会使敌人增强实力,使日本陷于就地待毙的被动地位……虽然应认识到长期战争的可能,但主动追求长期战争是愚蠢的……消灭了美国舰队和英国海军,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干任何事情,这是结束战争的最佳捷径。”
1942年3月4日,日军大本营最终确定了对陆军、海军意见的折中方案,颁布《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规定:“为迫使英国屈服,使美国丧失战争意志,继续扩大既得战果,不断整备长期不败的政治军事态势,并相机采取积极对策;努力确保占领地区的主要交通线,促进重要国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确立自给自足的体制,并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更加积极的战争指导具体方案,在研讨国力、战况的演变、德苏战况、美苏关系、重庆的动向等各种形势之后再确定。”这份大纲的内容和措辞极其含糊、抽象,让陆军和海军都可以从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解释和依据,所以对日本今后的作战指导没有起到作用。
在随后制定具体作战目标上,日本海军提出了三个方案,一个是向西进攻锡兰(斯里兰卡)、印度,击败英国舰队,前提是需要德意的配合;一个是向南进攻澳大利亚,拔除盟国在太平洋反攻的基地,并诱使美国舰队增援,日本海军借机歼灭美国舰队;另一个是向东攻占中途岛,进而攻占夏威夷,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促使美国丧失作战意志。
陆军对海军方案的态度并不积极,尤其是南进攻取澳大利亚,据陆军估算,这个方案需要陆军12个师团,陆军没有这样的兵力,除非抽调对苏备战的关东军和在中国战场的军队,而这样会使整个战略态势陷于极大的被动。
1942年2月1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出动航母特遣舰队,对马绍尔群岛、2月24日对威客岛、3月4日对南鸟岛等地实施奇袭,击沉日本运输舰4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4月18日,特遣舰队进至距东京1200公里海域,舰载飞机起飞轰炸日本东京、神户等地。由此,日本陆军不得不承认日本在太平洋上的防御存在严重的缺陷。陆军转而支持海军的主张,消除美国海军的威胁。
美国在遭受珍珠港袭击以及随后的打击下,西太平洋上的战略要点纷纷失守,在太平洋上已经退缩到以夏威夷为中心、北至阿留申群岛、南至澳大利亚的弧线上,倘若这条防线被突破,美国本土西海岸将暴露在日本海军面前。根据罗斯福和丘吉尔确定的“先欧后亚”方针,加之对整个战争形势的判断,美国决定坚持在太平洋暂时采取守势。
1942年3月9日,美国召开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会议期间,海军将领仍然主张将海军主力、包括在欧洲地区的海军转向太平洋战场,把日军赶出拉包尔,解除其对澳大利亚的威胁;陆军将领则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并准备承受失去澳大利亚的后果。最终,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基本采纳陆军的意见:“以保证太平洋方面承担目前的任务为限度,派遣有限兵力保卫夏威夷和澳大利亚的安全。”按照美国海军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的说法,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战略是:“该守则守,能攻就攻。”即便如此,美国太平洋舰队还是获得了大量舰船、飞机和部队,以巩固那里的重要阵地和交通线。
1942年3月3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太平洋战区划分为西南太平洋和太平洋两个战区,其中西南太平洋战区包括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新几内亚、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并任命陆军麦克阿瑟上将为战区司令,受美军参谋长马歇尔领导;太平洋其他地区全部划归太平洋战区,任命海军尼米兹上将为战区司令,受美国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金领导。又因太平洋战区面积辽阔,遂将该战区细分为北太平洋战区(北纬42度以北)、中太平洋战区(北纬42度至赤道)和南太平洋战区(赤道以南)。
西南太平洋战区对于如何保卫澳大利亚存在争论,有人提出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布里斯班至南部阿德莱德构筑防线,保卫澳大利亚核心地区,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否定了这个偏于保守的防御策略,他认为这样会形成日军长期围困澳大利亚的局面,盟军应该采取“境外防御”策略,在澳大利亚东北方向的新几内亚构筑防线,以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为补给基地,这样不仅可以保卫澳大利亚,还有利于以后的反攻。
在太平洋战区,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金给战区司令尼米兹的任务是:“保护夏威夷至中途岛一线,保护美国西海岸与澳大利亚的交通线。”
因太平洋战区的力量不足,美军加强了夏威夷至澳大利亚的防御力量,中太平洋战区驻有4个师4个航空队145万人,南太平洋战区3个师5个航空队91万人,西南太平洋战区2个师10个航空队11万人。不仅如此,鉴于太平洋地区局势危急,美国虽然没有改变“先欧后亚”的战略,仍然将海军主力暂时集中在太平洋地区。
珊瑚海海战
珊瑚海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海域,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以东,所罗门群岛以南,在1942年春季,珊瑚海成为太平洋的主战场。日军在第二阶段作战的第一个目标是莫尔兹比港,攻占这里就可以威胁同盟国的主要反攻基地-澳大利亚。
1942年1月,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攻占新几内亚东北部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以此作为下一步作战的出发地。莫尔兹比港位于新几内亚东南部,澳大利亚的海军和空军在这里设有基地,是澳大利亚北部海域首要战略要地。日军企图占领莫尔兹比港,摧毁澳大利亚北部的空军基地,同时保护日本在拉包尔的基地。
1942年1月,日军攻占拉包尔后,曾经尝试攻占莫尔兹比港,但没有成功。3月8日,日军攻占新几内亚东部的莱城和萨拉马瓦,尔后继续进攻莫尔兹比港,但因日军海军航母已经调往印度洋,在进攻莫尔兹比港时遭到美国航母舰载机的猛烈轰炸,攻取该港口的作战只能中断。
4月日本海军返回太平洋,遂决定第4舰队和第5舰队2艘重型航母和1艘轻型航母配合日本陆军第55师团继续实施对莫尔兹比港的作战。日军的作战序列中包括3艘航母、11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60余艘期间舰船和第55师团5000余名陆军部队。
美军因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电码,所以提前获取了日军的作战意图。据此,太平洋战区司令兼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与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决定,正在西南太平洋战区执行任务的太平洋舰队第17特遣舰队(包括“约克诚”号航母)于4月底进入珊瑚海海域;正在珍珠港的第11特遣舰队(包括“列克星敦”号航母)立即出发,于5月1日与第17特遣舰队会合,两支舰队统一由第17特遣舰队弗莱切海军少将指挥。同时,澳大利亚一支巡洋舰舰队也划归弗莱切指挥。此外,尼米兹命令完成空袭东京即将返回珍珠港的“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母,进港完成补给后立即开赴珊瑚海海域。
4月28日,日军第55师团从拉包尔出发。4月30日,日海军第4舰队启航前往莫尔兹比港。美军第17和第11特遣舰队获悉日寇动向后,于5月1日在珊瑚海东南海域完成集结。当日,日军攻占图拉吉岛。5月4日,“约克诚”号航母编队在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秘密抵达瓜达尔卡纳尔岛西南100海里海面,舰载飞机对图拉吉岛实施轰炸,击沉日海军驱逐舰1艘,随即撤离,日海军随后南下搜寻美海军舰队无果。
5月6日,正在路易西亚德群岛集结的日海军舰队被美军发现。次日上午,弗莱切命令两艘航母上的93架飞机起飞,另有47架作为预备队和空中警戒。11时,美军飞机集中轰炸“祥凤”号航母,13枚炸弹和7枚鱼雷命中目标,半小时后该舰沉没,美机全部返航。下午,弗莱切命令舰队向西移动,以避免被日寇锁定。日军舰队司令井上成美在获知“祥凤”号沉没后,命令运输船队向北后撤,机动舰队南下追击美国舰队。
5月8日8时,双方飞机几乎同时起飞,10时30分,美军飞机先发现日军舰队,但因天气原因,日“瑞鹤”号航母无法捕捉,美机遂全力攻击“翔鹤”号航母。11时攻击开始,2枚炸弹集中航母甲板,“翔鹤”号随即起火,致该舰失去作战能力退出战斗。
与此同时,日机也对美舰发起攻击,2枚鱼雷和2枚炸弹击中“列克星敦”号,随后损坏部件电路点燃舰底渗出的油料,该舰再次发生爆炸,当晚10时,弗莱切命令驱逐舰将“列克星敦”号击沉。在当天的攻击中,“约克诚”号同样遭到攻击,因其舰体较小,转舵灵活,仅被1枚炸弹击中,损伤较轻。
此役,美军击沉日海军1艘轻型航母(12万吨),重创1艘重型航母,日军损失飞机77架;日军击沉美舰队1艘重型航母(42万吨),美军损失飞机66架。日军因南下遭遇挫败,没有继续进攻莫尔兹比港。此外,“翔鹤”号航母和“瑞鹤”号航母因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没有能够参加接下来的中途岛战役,而且日军错误的判断“约克诚”号也被击沉,导致随后中途岛战役对美军航母实力的评估不足。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西距东京2250海里,东南距珍珠港1135海里,由东岛和沙岛两个环礁组成。沙岛面积稍大,东西长约3000米,南北宽约2500米,地势平坦,北部有一个港口。东岛约为沙岛的一半大小,呈三角形。岛上驻有美军飞机,可警戒半径600海里的区域,港口可作为美军航母编队的补给和前进基地。
对于日军来说,占领中途岛可以大大向东推进防御圈,利用岛上基地还可以警戒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行动,也可以作为进攻珍珠港的跳板。
阿留申群岛位于北太平洋、日本海以东,在进攻中途岛的同时,日军计划也占领该地区,建立北太平洋警戒基地。
4月20日,在日军进攻珊瑚海之前,日海军就已制定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作战计划,而且得到陆军支持。此战,联合舰队决定使用日海军几乎全部主力投入中途岛作战,以占领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并与美太平洋舰队决战。
在兵力使用上,日海军编成6个战术编队:
先遣队(1艘巡洋舰、15艘潜艇)进至中途岛和夏威夷之间,侦查中途岛天气和美军军情、攻击增援中途岛的美军舰队;第1机动部队(司令南云忠一,辖4艘重型航母)负责空袭中途岛并捕捉歼灭美军舰队;攻占中途岛部队负责输送登岛部队;主力部队(山本五十六指挥)于中途岛以北支援第1机动部队作战;北方部队负责攻占阿留申群岛重要岛屿;岸基航空部队负责攻取中途岛后,在岛上建立空军基地,并持续、广泛实施空中侦察、警戒。作战发起时间定为1942年6月5日(东京时间)。
美军在5月中旬从破译的日军电报中获悉日军将于6月3日进攻中途岛,并掌握日军的作战企图、兵力编成和进攻路线。但此时太平洋舰队可以调动的舰队不足以抵御日军的进攻,“列克星敦”号航母已于珊瑚海沉没;“萨拉托加”号在美国西海岸刚刚维修好,无法按时返回。可用于作战的只有“大黄蜂号”航母和“企业”号航母,以及在珍珠港内抢修的“约克诚”号航母。尼米兹决定:组建北太平洋舰队(5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6艘潜艇),并配属第11航空队前往阿留申群岛;第16、第17航母特遣舰队于5月28日离港,6月2日抵达中途岛,并要求美舰避免与日海军正面对抗,而采取侧翼伏击战术,突袭日海军航母编队,第16、第17舰队仍由指挥珊瑚海战役的弗莱切统一指挥。
6月3日,日海军北方部队提前攻击阿留申群岛,企图诱使美舰北上增援。同日,日先遣舰队潜艇进至中途岛与夏威夷之间,形成潜艇警戒线,企图预先探明美军动向,而美军已于6月1日通过该区域,并于3日当天在中途岛以西发现日军先头部队。4日,美军舰队进至距南云忠一第1机动部队200海里处,山本五十六亲自指挥的主力部队则位于南云舰队以西340海里处,所以,虽然日本海军占有绝对兵力优势,但因兵力过于分散,在中途岛作战的实际是美军的3个航母编队和南云忠一的4个航母组成的编队。
5时34分,美侦察机在中途岛西北发现日军第1机动部队,中途岛上美军飞机随即起飞轰炸日军舰队;早晨7时,第16特遣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少将命令“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117架轰炸机、鱼雷机和战斗机起飞;8时35分,弗莱切命令“约克诚”号35架飞机起飞。9时23分,中途岛岸基飞机开始对日舰发起攻击,被日军击退;10时10分,“企业”号航母轰炸机进入日军舰队上空,首先向“加贺”号航母实施攻击,4枚炸弹命中目标;10是26分,美机轰炸日“赤城”号航母,命中2弹;10时25分,“约克诚”号起飞的轰炸机攻击日“苍龙”号航母,命中3枚炸弹;3艘日军航母随后相继沉没。
10时58分,第1机动舰队仅剩的“飞龙”号航母18架轰炸机起飞,12时,日军飞机对美“约克诚”号航母发动袭击,命中3弹;14时40分,日第二波攻击机群继续轰炸“约克诚”号航母,该舰再次被2枚鱼雷击中,15分钟后舰长下令弃船,该舰于次日13时被日军潜艇沉没。
15时30分,美机发现“飞龙”号航母。16时45分,第一批次轰炸机开始实施空袭,4枚炸弹命中目标,该舰于次日沉没;第二批次轰炸针对第1机动部队其他舰艇,没有取得战果。
在第1机动部队身后的山本五十六在获知前方战报后,决定继续推进,与美军舰队决战。但南云中一错误认为美舰队尚有4艘航母,而且正在向西追击,因此南云不顾山本的命令,率领第1机动部队撤离了战场。6月6日,美舰队在追击后撤途中日舰队时,再次击沉1艘重巡洋舰。至此,中途岛战役结束,日军大本营鉴于此战损失过重,遂中止进攻中途岛的作战计划,同时也暂停了于7月第二次进攻莫尔兹比港的作战计划。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1942年7月,太平洋战场的主战场再次回到珊瑚海,日军为巩固占领区防御,坚持夺取莫尔兹比港及瑙鲁岛,企图得手后在这里阻止美军的反攻。
在中途岛取得胜利的美军此时还并没有在太平洋取得兵力上的优势,所以也无力在整个太平洋实施反攻,而且日军占领新几内亚的图拉吉岛,仍然严重威胁着美国至澳大利亚的航线。
美海军和陆军对下一步作战计划也存在分歧,麦克阿瑟主张对包括拉包尔和俾斯麦群岛的日军实施大规模反攻,将日军赶至700海里以外的特鲁克;欧内斯特金则认为,鉴于美军的实力还不够强大,贸然进攻俾斯麦群岛,可能损失美国的航空母舰,所以他认为应逐步推进,先夺取拉包尔。
1942年7月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采取欧内斯特金的方案,下达“瞭望台”作战指令:“夺取图拉吉岛,尔后攻占圣克鲁斯群岛。”在美军准备“瞭望台”计划期间,获悉日军正在新几内亚以东、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机场,如该机场修建完成,则对美澳航线上的重要基地圣埃斯皮里图岛和埃法特岛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尼米兹于7月10日命令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戈姆利中将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
在南太平洋战区,美军部署第62两栖舰队(司令特纳)和第61特遣舰队,其中第61特遣舰队,由此前在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战役表现优异,并晋升中将的弗莱切指挥。
1942年8月7日1时,美海军陆战第1师分乘23艘运输舰、在航母编队(包括3艘航母及其他舰艇)的掩护下抵达瓜岛西北海域,随即开始登陆并歼灭日军驻岛部队大部,日军残部逃入丛林。至9日,美军16万人登陆上该岛和附近的图拉吉岛。
日军获悉美军登陆瓜岛后,即命令联合舰队主力(第2、第3航母舰队)结束印度洋的作战,与第4、第8舰队和第11航母舰队组成“东南方面部队”,企图夺回瓜岛,同时命令陆军第17军在拉包尔集中,协同海军作战。
8月7日至9日,日军驻拉包尔岸基航空兵对瓜岛美海军舰队实施攻击,美舰队为避免遭受重大损失,向南撤退,致使登陆部队和运输舰队失去掩护。
8月8日深夜,日海军第8舰队(7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抵达瓜岛以北海域,立即对美巡逻舰艇发起攻击,35分钟后,美军4艘重巡洋舰被击沉。正在瓜岛卸载物资的运输舰队随同掩护舰队于次日撤离,将瓜岛登陆部队丢弃在岛上。
8月18日,日陆军一个支队(约1000人)登陆瓜岛,在误判岛上美军仅有2000人的情况下,立即对岛上美军发起进攻,至22日,日军大部被歼。
8月24日,日海军第2航母舰队(包括3艘航母)在瓜岛以北200海里与美第61特遣舰队(包括2艘航母)遭遇。起初美军仅发现日军“龙骧”号轻型航母,弗莱切决定先发制人,出动30架轰炸机和8架鱼雷机一举将“龙骧”号击沉。随后,美军发现第2舰队主力,在第二次攻击中,未能取得战果。与此同时,日军也发现美军航母编队,并发动攻击,致使美“企业”号受伤。25日,瓜岛美军航空兵袭击日军登陆船队,迫使日军放弃登陆。此后日军无法实施大规模登陆,改用快速驱逐舰小规模向瓜岛输送兵力,至9月7日,日军登岛部队兵力达到8400人。
8月31日,日军1艘潜艇击伤美航母“萨拉托加”号,致使该舰在之后的3个月无法参战。
9月12日,日军向瓜岛机场进攻。美军凭借优势兵力和105毫米榴弹炮的火力支援下,击退日军进攻,日军伤亡1500人,其余退入丛林。9月14日,日海军再次撤退。
9月15日,“黄蜂”号航母被日海军潜艇击沉,第61特遣舰队仅剩“大黄蜂”号航母可以作战。
10月17日,日军通过“鼠式运输”向瓜岛增兵已达22万人,第17军司令也于9日登岛亲自指挥作战。同时,美军也不断向瓜岛输送兵力和物资,至10月23日,包括陆战1师第7团在内的部队登陆瓜岛,美军在瓜岛兵力达到23万人。
10月24日、25日,日军两次向机场发动进攻,均被美军击退。
10月26日,美日海军再次激战,此战美军“大黄蜂号”航母被击沉,刚刚修好的“企业”号再次受伤;日舰“翔鹤”号和“瑞鹤”号受伤。
此外,美军继续向瓜岛增兵,除陆战1师外,陆战2师第8团等部队也相继登陆该岛,美军驻岛兵力增加至29万人,还增加了大量大口径火炮及坦克,瓜岛机场驻有10个飞行中队。
为在瓜岛实现兵力优势,日军改变“鼠式运输”策略,决定再次实施大规模登陆。此时,美军也决定将美军6000名士兵送上瓜岛,双方护航舰队再次在瓜岛相遇。在11月12日至14日的海战中,双方舰艇均有较大损失。
至此,在长达4个月的瓜岛争夺战中,日海军虽然重创美军舰队,自身实力也遭受极大损失,在这场消耗实力的鏖战中,美军最终获得了胜利。1942年12月31日,日本大本营决定:“停止争夺瓜岛的作战,撤回登岛部队,将作战中心转向新几内亚方向。”然而,在美军优势兵力下,瓜岛日军已经无法全身而退。11月下旬,美军对日军形成包围,至1943年1月30日,瓜岛日军大部被歼灭,其余部队约12万人从该岛撤出。此役后,盟军在太平洋取得了太平洋主动权,进入全面反攻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