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灾民中的蛆
张翰带来的县衙差官们,原本还站立着,脸上写满了疑惑,如同迷雾中的行者,试图从高阳的话语中找寻方向。
然而,当“世子”两字如惊雷般在他们的耳边炸响,整个县衙的气氛瞬间紧绷,仿佛一张无形的弓弦被猛然拉动。
世子,那是皇室的直系血脉,尊贵无比的存在,他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如同天边的星辰,虽然遥远,却影响着世间的万物。
此刻,这尊贵的世子竟然亲自驾临,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敬畏与忐忑。
再加上“奉旨办差”这四个字,更是如同圣旨降临,如同九天之上的神祇发出的命令,让他们无法不从。
县衙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他们的心跳声在寂静中回荡,如同战鼓在激荡。
“哦,世子殿下没跟你说吗,我们是奉皇上旨意前来办差的。”高阳故意提高声音说道。差官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公务,齐刷刷地跪下行礼,头都不敢抬。
一时间,大堂内只听见一片跪拜之声,气氛紧张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高阳见众官员跪下,心中却是冷笑。他瞥了一眼张翰,只见张翰也是一脸尴尬和无奈。高阳心想,张翰啊张翰,你也不过是个低贱的坯子,何必非要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呢?
如今好了,这些原本与你平起平坐的官员们,见到你都要下跪。
然而,就在此时,世子刘克俭却不肯罢休。他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书信上印有北地郡王爷徐潇鹤的印章。
刘克俭高举书信,大声说道:“此乃北地郡王爷徐潇鹤的亲笔书信,命我前来此地查办要案!尔等务必全力配合!”
他的话音刚落,大堂内又是一片哗然。北地郡王爷徐潇鹤,那可是朝中重臣,手握重权。他的书信,无疑给这次办差增加了更多的分量。
差官们听闻此言,更是惶恐不安。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全力配合世子殿下的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高阳看着这一幕,心中却是暗喜。
他深知,此次奉旨执行公差,有了世子和郡王爷的鼎力支持,必能一路畅通无阻。
那些曾对他们不屑一顾的官员,如今也只能俯首帖耳,听从号令。
“嗯,关于今晚世子主持的施粥事宜,我们得稍作调整。”高阳对刘克俭说道,“得让灾民们自己动手,学会自救。我们则重点加强外围安保,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他这番话,将原本的朝廷赈灾提升为一种转变——从单纯的救济,变为激发灾民自我救赎的力量。
毕竟,长久的救助不能只是单方面的施舍,更重要的是让灾民们学会自立,学会在困境中求生。
其实,高阳的这种思想在后几百年被证实,他的想法是错误的。灾民固然有可怜之处,但他们很容易被人控制。
这已经不是单纯用谁聪明、谁笨蛋就可以概括的事情了,此时的灾民最好是听话的,当然前提应该是在政令清明的前提之下。
参照曲阳县的办法,晚上的粥里面不仅有肉还有糖,当然,里面还添加了预防风寒的药物。
府兵被刘克俭借用了二百人,在城内和城外之间进行巡逻。
晚上城门不会关闭,但加强了警戒,府兵的伙食里还多了一个鸡腿。在这灾年当中,一个鸡腿就能打动人心的时代,高阳的手法是非常亲民的。
高阳要是知道你在夸赞他,他会鄙夷地朝你说:班组冰箱里的鸡腿多到没人吃,里面至少窖藏了有几十斤的鸡腿呢。
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张翰所得的无疑是刘克俭赏赐的酒,以及好几大块用火锅底料炖制的马肉。
虽说这只是一锅煮熟的食物,然而那久违的浓郁香味,却让这些官员忘却了城中刚刚经历的一场惨绝人寰的灭门屠杀,也忘却了世子等人的莅临视察。
“好酒,着实妙哉!”张翰抱着酒坛子,美滋滋地斜靠在温暖的火炕上。这些日子,他着实感到颇为疲惫,虽说他办事能力平平,可来回奔波也是十分耗费精力的。
欲问佳酿何处寻,世子捧来酒满斟。
一杯入喉愁云散,醉意朦胧心自欣。
一杯美酒入喉,所有愁云顷刻间消散,醉意朦胧间,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出愉悦之情。
今夜,一群久别肉味的官员,齐聚一堂,尽情享受着刘克俭为他们带来的欢乐。
城内的居民开始滋生不满之情。他们耳闻城外那些受灾的民众,竟然还能拥有煤炭以抵御严寒,更有加了肉食的粥品可品尝。
尤其是到了次日,传闻高阳率领的队伍,竟将马肉切割成块,每人都得以分得一块,每个灾民营的伙夫长都前去领取。
这般的待遇,无疑在城内居民心中掀起了波澜。
在高阳所率领的救援队伍中,伙夫长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不仅负责为众多灾民提供饮食,更是高阳用以观察与考验灾民中基础管理人员的一面镜子。
高阳深知,不能单凭某人属于自己的队伍就盲目认定其为好人,人性之复杂远超想象。
然而,在灾难面前,他至少可以确保,通过伙夫长之手,为那些急需救援的灾民们送上一口热饭、一碗热汤,暂时缓解他们的饥饿与困苦。
然而,在众多的灾民中,总有一些如饿狼般贪婪而残忍的人。他们不顾他人死活,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对于这样的人,高阳的态度是坚决而果断的。
他深知,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刻,一个团队中绝对不能容留这样的人。他们的存在,不仅会消耗有限的救援资源,更可能对整个队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因此,对于这类人,高阳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让他们走向死亡。
梁大柱,便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原本并非罪大恶极之人,但在灾难面前,他的贪婪与自私却暴露无遗。
他试图利用自己的地位,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对于这样的行为,高阳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他明白,一个团队要想在危机中生存下来,就必须保持纯洁与团结。因此,他决定对梁大柱进行严厉的惩处,以儆效尤。
在救援队伍中,这个消息迅速传开。人们纷纷议论纷纷,有的为梁大柱感到惋惜,有的则认为高阳的做法过于严厉。
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议论,高阳都坚定不移。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队伍的纯洁与团结,才能让更多的人在这场灾难中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