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伯宁公主
中秋晚宴如日到来,或许和灼灼突破儒道境界有很大关系,夏皇在中秋宴上宴请了很多世家小姐,和参加宴会的男士基本持平。
男士在一侧,女士在一侧,女士那一侧还有薄薄的纱窗阻隔,只能看到模糊的人影。
王清流第一次见这种架势,总感觉哪里不对。
王清流身为大儒,其实境界是不够的,但是他的名声却是场间最胜,毕竟《道德经》一书,现在仍被大家竞相研究。
他本身诗文镇国,诗文传天下,诗文万古,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在座的别说比了。甚至望其项背都难。
不过有着几位亚圣坐镇,倒也不显得突兀,而王清流的座位又是极为靠前的,在一群老爷子中十分醒目,自然吸引了不少目光。
能够参会的无不是心思通明之辈,自然能够猜到王清流的身份,所以对其关注更多。
尤其是对面队列的大姑娘小媳妇,眼神都快要将眼前的轻纱燃烧起来,她们早就被家里大人叮嘱今天的目的所在,他们之中有些已经结婚,但不外乎欣赏一下天下第一才子啊!
是的,自从王清流诗文万古以来,天下第一才子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响了起来,渐渐被人传唱,而且各国还没有人不服气,毕竟他人连比试的资格都没有,什么?你不服?不知道您有什么万古大作?
王清流久居深宫却是不知,总感觉好像被猎人盯上一般,浑身不自在。
听着对面女生的评头论足,巧笑嫣嫣,王清流已经有些后悔参加这次的晚宴了,有点来者不善啊!
坐在女生首位的是一位年方二八的清秀少女,一身素青色衣裙倒是和王清流的青色长衫十分适配,这小姑娘一边瞧着坐立难安的王清流一边轻笑,又随即掩饰。
“公主?那位就是驸马吧?”一旁伺候的是一个包子脸的小丫头,只是看上去并不聪明的样子。
“哼……胡说什么呢?看回了宫里我打不打你”小姑娘一句话就被说得脸红不已。
“绿儿才没有瞎说呢?大娘娘前几天给你说的时候我都听到了,公主殿下就该嫁人了”包子脸小丫头浑然不怕,继续出声调笑,想要让自家小姐窘迫。
“才没有呢?我让你胡说”端坐的好好的小姑娘再也忍不了这样的调笑,转身和包子脸小丫头打笑起来。
这位素青色衣裙的姑娘就是当今夏皇的小女儿,伯宁公主——姬玉秀,也就是夏皇有意让王清流尚公主的那位公主。
如今已是大儒境界的王清流自然听得一清二楚,一脸苦笑的同时,也不免好奇纱窗后面的那道倩影。
怪不得刚才大家齐齐向他祝贺呢,原来不是庆祝自己觉醒大儒文位,源头原来在这。
也难怪姬氏的几位亚圣频频对着自己微笑点头,原来是将自己当做一家人了。
想及此处,王清流收回五感,不再偷听,毕竟实在不雅,也挺尴尬的,万一再听到别的什么,再闹个红脸就闹笑话了。
或许是感受到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伯宁公主重新端坐好,怯怯地看向对面那道身影。
她今年年满十六,去年就已及笄,女子及笄便可出嫁,尤其是夏国如此局势,多数皇室女子都要为政治服务,也就是常说的联姻,其实她早就有数次的联姻机会,但是都被她拒绝了,也就是夏皇疼爱,否则肯定早早就嫁出去了。
她也知道自己应该担负起皇室子女的责任,但是她也只是个久居深宫的小女孩,也渴望爱与被爱,所以她也只能有限的进行抗争。
今年或许就是任性的最后一年,她自然不是白痴,自家老祖能不能坚持到年后都难说,此时也是她们这些皇室子女发挥作用的时候,这半年相继嫁出去了好几位公主,有的甚至提前及笄早早出嫁,她感到无比害怕。
那些公主有的嫁到秦国,有的嫁到商国,有的嫁往世家,她有理由害怕。
纠结,惆怅,抑郁可能就是她这段时间的代名词。
不过大娘娘告诉她,夏皇有意将她嫁给王清流,天知道她有多开心。
自从王清流诗成镇国战诗词之时,她就将这个名字深深记在心里,她的闺房里满是他的诗词,他每出一首诗,她总是写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下一首降临。
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喜欢,她更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诗词还是人?可是这些她都藏在心里不敢示人,毕竟她知道自己的宿命,皇室子女没有选择。
可是直到听到大娘娘的话,她好想哭,如果可以的话她真想说‘我愿意’。
可是她是女孩子,他只能说“全凭父皇做主”。
第一次看到可能将要成为自己夫君的王清流时,她竟一时有些看得痴了,虽然看不真切,但是她确信她会成为一个好妻子的。
想到这些羞人的东西,她的小脸更加红了,低着头时不时朝着对面瞅去,对于身边其他女子的讨论充耳不闻。
看到王清流正襟危坐的样子,她赶紧正了正身形,那样子好像不能给自家夫君丢人一样,小脸认真极了。
王清流却是不知道这丫头想得这么多,他现在只想赶紧回家陪陪家人,未来,战争打起来,他可能一点时间也没有,至于夏皇的赐婚,他也没放在心上,国家尚且危亡,儿女何苦情长。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婚恋自由,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自己已经大儒文位,但是父母健在,师长仍存,在婚姻一事上他还真没有多少话语权。
至于对面这个姑娘,那也只能看缘分了,他倒不是说喜欢不喜欢,只是尚公主总感觉吃软饭一样。
后世舔狗每个都说想吃软饭,但真正摆在面前的时候,你看他能不能经受住诱惑。
我只能说我不能!
王清流:俺也一样。
王清流只觉得夏皇办事磨叽,你早早安排不就完了吗?到现在我还是从别人口中知道,这效率实在是慢,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