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重修旧好
(一)
次日,费之识代表费真一行,拿着拜帖和礼物,与徐敢、文明三人先去土司寨拜见拉珍。
拉珍依稀还记得文明和费之识的面貌,再次见到母亲的朋友,令之喜上眉梢,她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听说蜀王妃孟真还在寨外,她立马换上隆重的礼服,带着土司官寨的官员,一起到藏家迎接费真。
“贵妃娘娘,我怠慢了,快请进寨子,我好尽地主之谊。”拉珍颇有其母的风范,因此处离汉人居住地较近,汉藏双方贸易频繁,藏民大多会说汉话。
“二十年后能再见拉珍土司,真是三生有幸。”费真抱拳道,她侧身指着崔浩和丹珠给阿珍介绍。
“这是我的师兄崔浩”,“这是我结拜的长兄丹珠”。
“幸会”,“幸……”拉珍听到丹珠这个让之断肠的名字,不禁愣住了。
“你,你是丹珠?”拉珍上前两步,走到丹珠面前,盯着眼前这位浓眉浓须的人,问。
“拉珍妹妹,是我。”丹珠不善言辞,脸涨得通红。
“太好了,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拉珍笑道:“快,快进寨,我要与你们同饮三日三夜。”
一行人高高兴兴地回了大寨,拉珍命令关上寨门,烹牛宰羊,把酒言欢。
“感谢土司大人的盛情,若是卓玛知道,不知有多高兴。”酒席从中午一直喝到太阳西沉,费真借着拉珍高兴之机,故意把话题扯到卓玛身上。
“对了,卓玛阿妈还好吧?”拉珍方才想起,丹珠的母亲是藏人。
“谢土司大人关心,她挺好的。”丹珠老老实实地说,没有领会费真的用意。
(二)
“卓玛身体还行,只是有心病,我每次见她,她都会向我提起,她的老家,她说她羡慕那些落叶归根之人,她做梦都时常梦见这草原雪山。”费真只好自己接过话,说。
“阿妈想回草原,就回吧。”拉珍说:“我阿妈阿爸也去世多年,我欢迎她回家住。”
“只是她的房子?”费真问。
“我马上让人给她修好,丹珠哥哥,你娶亲了吗?你也回来住吧。”拉珍说。
“我在蜀国当差,等我辞了官再回。”丹珠回答,他终于想起来此的目的,因此,没有把话说死。
“感谢土司大人,你知道我这位仁兄不善言辞,等我回锦城,再问问卓玛本人的意思,可好?”费真说道。
“不用问,这次,听说我要经过此地,卓玛还托我,向你问好,她说她想回故乡,就不知她回不回得来。”费之识在一旁说:“这样看来,等卓玛的房子修好,她就可以搬回来了,土司大人,你的善心比太阳的光辉,更加让人温暖。”
“费大侠谬赞,卓玛阿妈随时可以搬回来住,若她的房子没有修好,就住在寨子里,从今后,她和你们一样,永远是我尊贵的朋友。”拉珍说。
他们在土司山寨待了三日,告辞回了蜀国,皇上没想到费真这次出宫,如此顺利。
费真一回来,皇上告诉她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说南唐和后汉两国,都答应结成同盟。
“北汉呢,派去北汉的使者有无回信?”费真问道。
“至今未回,可是,王大人说得对,欲把信送到北汉,大半路程都在宋地,小心一些,时间久一些,方才正常。”皇上回答。
(三)
“时间过了三四月,派去的人,一个也未回,太不正常了。”费真很是担心。
“说不准,不正常才是正常呢,太过正常反而不对。”皇上忧心忡忡起来。
“王大人怎么说?”费真问。
“王大人正在备战。”
当日晚间,兵部尚书费加紧急救见。
“楚国的故人,派人传了一封信,说楚王去拜见宋国皇帝,赵皇帝问他,要一统江山,首先打哪里好?他当时想我们蜀国有秦岭挡着,蜀道有‘难于上青天’的说法,于是就随口说打蜀国。”孟加把信奉给皇上亲阅,把送信之人带的口信讲与皇上听。
“楚王在开封待了一个月,其后又听说,赵皇帝正准备伐蜀,理由有两个,一是蜀国联合南唐、南汉、北汉,欲图宋国。”
“为何这么说?”皇上问。
“宋皇得到了我国给北汉的秘信,听说去北汉送信的两人,直接把信送到了开封。”费加回答。
“可恨”,皇上一拳头砸在桌上,怒道:“第二个理由呢?”
“蜀国20多年无战事,富得流油,打下蜀国,作为宋国一统天下的粮仓。”
“听说楚王本想让宋国知难而退,却不知他们已经开始行动,后方已在调剂粮草。”费加说。
“赶快通知王大人,高将军进宫,我在勤政殿等他们”,皇上去了勤政殿。
费真在身后叫住他说:“蜀国有30万大军,他们攻蜀国的也号称三十万人,蜀人作战英勇,只要运筹得当,我们也有胜算的把握,真儿的意思是重用高将军。”
“这个我知道,你回吧。”皇上走了两步,回头说:“做好之前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真儿明白”。
(四)
从此,勤政殿的灯,四个月都通宵达旦地亮着。
这之后,费真通知费之识和徐敢,把卓玛和她孙女送回藏区,但是月儿和丹珠赶也赶不走,他们自动留下来。
她还让月儿通知刘夫人进宫,让她带着儿子汤军一家回秦岭。
“我不走,大不了一死。”刘夫人说:“汤军也不会走的。”
“何苦呢,我知道你们讲义气,但是要先保住命,方才有机会讲。”费真劝道。
费真的弟弟费青城也誓死不回青城山,他振振有词地说:“蜀国若灭了,新皇帝要杀便杀,我不想过躲躲藏藏,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
战争在一月后打响,宋国从东和北两路攻向蜀地,大蜀也兵分两路,北路军由王朝义王大人指挥,东路军由高彦俦高将军指挥。
两军在秦岭以北,激战了一月,由于蜀国有充足的准备,战争初始,蜀国未像宋国预测的那样溃不成军,蜀国的北路军也有两次胜利。
东路军却没有那么幸运,顺江而上的宋军,在宋国名将指挥下,逐渐推进,我方士兵,浴血奋战,尸山血海,把东路军阻在白帝城以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