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 第122章 形势迫先斩后奏 生死劫二虎相争

第122章 形势迫先斩后奏 生死劫二虎相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如亟整兵往战,并会丞相共击徐晃。至若曹彰之师,吾为公阻之,以此城为筹码,为公拖得一二日,不成问题。如此,纵不得全歼徐晃,亦好过为曹彰救去。”

    赵云道:“今上庸战事,皆决于丞相,我的僭越,恐乱丞相部署。”

    “曹彰一二日可攻城矣,依公之计,此城得拒之否?”

    赵云虽不愿承认,但事实如此,也难再辩,摇首道:“难。”

    独孤彻劝道:“是故此事不可为也。且丞相素来君子气度,而今事急,我等不得已而为之,日后亦无怪罪。”

    赵云听罢,亦以为然,遂与独孤彻联名上书道:

    至诸葛丞相示下:今曹彰为救徐晃,弃襄阳而不攻,转投房陵,势十万火急矣。不及待示,出此下策,还望丞相海涵。今讫以本部军西进,亦请丞相于六日间率部东出,合击魏军,以定徐晃之患。至若房陵,孤城一座,让之无妨。及定此战,吾二人自愿请罪。

    建兴元年七月四日

    赵云,独孤彻(这破番茄搞不了又对齐,空格也默认不显示,只能搞这个怪异的格式。)

    书毕,赵云辄又唤张翼道:“事出紧急,寻常人等吾不放心。只得委屈伯龚(张翼字伯龚)行此,方保万全。及至,亦便留于丞相帐下即可,莫再涉险往返。”

    张翼领命,连夜送出,赵云亦随即整兵备战。

    “博研如战曹彰,需留兵马?”

    独孤彻道:“五千人马,尽随公去,于某无补。”

    开玩笑!这种情况下,再讨论留兵三千两千的,实属没有必要,还不如全部梭哈。只要拿下徐晃,那曹彰再战无益,亦将退去。

    但还不待赵云发问,独孤彻狡黠一笑,接着说道:“不求子龙公留军,但求子龙公与曹彰大战一场。”

    赵云本欲问他脑子坏没坏,及闻此语,遂撤回脑中已编辑好的骂人的话,道:“愿闻其详。”

    独孤彻道:“子龙公威名素着。一来令曹彰知公驻此,彼惮于公之威,未便纵胆施为;二来书信送至,丞相尚需备战,亦是为此争得一日。随后吾狐假虎威,或诓得其一时亦未可知。”

    赵云惊异于此计划之大胆,担心问道:“可有把握?”

    独孤彻倒是实话实说:“无有。”

    赵云一愣:你玩呢?没把握?去送死啊?遂道:“如此,博研往战徐晃,吾原驻房陵。”

    独孤彻无奈道:“形势如此,徐晃得灭则全盘皆活,不然则非但吾等为歼,襄阳亦难保全。徐晃之勇,吾不敌也。但得公与丞相速破之,吾此间亦无忧也。”

    赵云心中一凛,再次感慨这个往年交没白交。叹道:“博研公义,天地可鉴也。”

    独孤彻笑道:“又非生死之别,何故伤感乎?”

    这倒不是独孤彻赌命,而是以庙算得之:既然打不了歼灭战,那就退而求其次,把徐晃留下。如今徐晃断粮十余日,必定士气低落。而诸葛亮赵云之军养精蓄锐多时,必成饿虎扑羊之势,徐晃断难久持。不过一二日间,便能见分晓。而自己耍耍演技和嘴皮子,或者干脆放进来打巷战,硬拖这一二日,也不是不可能。

    二人正论时,忽哨兵报:“魏军已至城外二十里处,不时将至。”

    赵云闻之,令高竖“赵”字大旗,随后点起三千步卒,出城列阵。

    却说曹彰远远就见到城上“赵”字大旗,猜是赵云守城。又见为首大将虽两鬓斑白,但阔面重颐,极其雄壮。当即眉头一皱,心中暗道又是一场恶战。但如今为救徐晃,必须迅速破城,故就算损失大些也得强攻。

    曹彰将列阵指挥一事交给田豫后,快马冲到三军阵前,挥戟大喝道:“来将可是常山赵子龙?”

    汉军这边同样是一声雄壮的回应:“既知吾名,何故来犯?”

    面对有能力的前辈,曹彰还是表现出该有的尊敬,拱手道:“同袍为公所困,今特来救之,如公网开一面,放吾过去,吾亦愿止兵戈。”

    赵云冷笑道:“笑话!尔等伐丧犯境,技不如人而受困,亦是活该,尚如此厚颜无耻乎?”

    曹彰见其直接揭老底,也不争辩,道:“既老将军不愿放行,莫怪晚辈戟下无情!”

    这看似恭敬的话语,反而是对赵云这等超一流高手的侮辱。而曹彰如此力求动武,一是对自己水平的绝对自信,二是田豫排兵布阵需要时间,正好借此挫敌锐气。

    赵云心中虽怒,但其一生贯彻能动手绝不动口舌的原则,此时亦懒得逞口舌之快,挺枪跃马,直取曹彰。

    曹彰亦倒提画戟,拍马而出。试试这闻名天下的五虎将到底如何,也是自己的夙愿之一。

    只见那枪去戟来,戟至枪回。长枪如银龙出海,玉蟒伸腰,画戟似猛虎下山,秃鹰掠阵。火花呲呲,残影阵阵。高手之间的对决,太令人眼花缭乱。

    曹彰借着自己年轻力壮,频频抢攻,欲先求一个势胜,打的刚猛无前。而赵云则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岗,始终将那七探盘蛇枪法耍的滴水不漏。二人战至四十余合,不分胜负。但曹彰之力已不复初时之壮,赵云却摸透了他画戟的路数。

    赵云随后陡然变招,飞速挑刺,逼迫曹彰撤戟防守。曹彰被这突变的攻防转换搞的手忙脚乱,已掉入赵云的节奏之中。

    但曹彰毕竟年轻的多,体力与抗击打能力远非如今日薄西山的赵云可比。见局势被动,竟以带甲之身硬吃赵云一枪,随后拼力送出一戟。赵云知此戟势大力沉,亦只得收枪,全力防守。尽管如此,仍被一戟连人带马击退数步。

    “好个曹家后生,着实威猛。”赵云叹道。

    “赵老将军名不虚传,晚辈好生佩服。”曹彰也打心底佩服。

    言罢,二人再次接战。又是四十余合,二人精神倍长,但此时的曹彰在赵云飘忽不定的忽悠试探与连番猛攻下彻底丧失了力壮的优势,气息已乱。反观赵云,仍是呼吸平稳,后劲绵长。又过数合,曹彰自知不敌,只得故技重施,以伤换节奏,脱战而回。

    棍怕老郎,何况枪乎?曹彰一开始就把力用老,毫不给自己留退路,时间一长,自然不是经验老到的赵云的对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