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魏王陈兵长江岸 吴侯至书邀和谈
后世记载:建安二十五年春,孙刘争于荆州之野。孙桓不敌关羽,部曲损者近半,赖陆逊据豫章得免。
陆逊现在是有苦难言:关羽在下卞大败孙桓,自己又没能占到独孤彻便宜,接下来的谈判必定会困难重重,如果刘备集团狮子大开口,东吴现在也没有再战之力。何况,北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曹魏集团。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上也别想得到。
此时的邺城,曹操一边在群芳的歌舞陪伴下阅读孙刘两家会战战报,一边享用着曹彰北征军带回来的塞外美食,好不惬意。
“禀王上,孙桓已为关羽围困,攻破不过时间问题,陆逊并无消息。”主簿司马懿进殿呈上战报并汇报道。
“呵呵,关云长何许人也,岂孙桓小儿可敌者?”曹操并不惊讶当下的结果。
曹操挥了挥手,赶走一众舞女,慢慢走出大殿,观赏着自己一手打造的铜雀台。司马懿没得到退下的命令,此时也只能候着。
“仲达,依汝之见,孤当助蜀乎?助吴乎?”曹操背对着司马懿,冷不丁的发问。
司马懿吓一哆嗦,定神正色道:“属下未敢妄下定论,然私以为王上助蜀为上。”
“嗯。”低沉的声调,让人听不出这是肯定还是否定。
如果刘备就是想灭了孙权,那么帮刘备是稳赚不赔的营生,因为不光是自己可以分一杯羹,而且灭掉孙权后,刘备需要驻守漫长的边境线,这在当下南北人口比例一比四的情况下对刘备来说是致命的。但是刘备难道不清楚吗?不仅刘备清楚,孙权也清楚:汉中,江州,阆中和建业,庐江都有重兵防守,这是典型的防务任务的重心还在北方。万一自己贸然南下,孙刘两家罢兵,不论攻打长江天堑,还是蜀道天险,损失都不会小。
但曹操还是决定帮刘备。打破三分格局,和维持现状,哪个更优,基本不需要考虑。况且相较孙权,汉中一线刘备,诸葛亮,法正,张飞,赵云,那个都不是好惹的主,打建业的阻力会小的多。
“传令合肥,整兵备战,孤令文聘臧霸领青州兵相助。”
司马懿终于等来了曹操的命令,应道:“是,属下告退。”
蜀吴前线打的如火如荼,张辽军部署的十万火急。
陆逊和孙桓退入豫章不久就得到一封孙权亲笔,果然,最令他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孙桓十分自责,不仅是意识到陆逊有先见之明,对之前公开贬低陆逊的话语存在愧疚之心,更是对葬送东吴万余健儿的懊悔。这次失利使江东丧失了谈判筹码,而且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即将到来。当下虚心请教道:“都督明鉴,是桓误了江东。只是如今危局,该当如何应对?”
陆逊叹道:“安东固守豫章,万万再勿出战,逊即刻面见主公,以求解此倒悬。”
曹氏的加入让这简明的战争变成一场博弈:曹操拥有最大的筹码,以至于可以不付出就能坐吞战果,只需要陈兵江边,就能让关羽彻底占据优势,而这种优势随着关羽的推进会转化到张辽军上。并且可以让孙刘两家产生猜疑链,合力抗曹还是趁人之危将是双方想不尽的疑虑问题。但不能主动进攻,否则刘备不动,孙权全力防守,筹码立刻分崩离析;刘备则是面临着为他人作嫁衣的结局,就此退军前功尽弃,但不论继续进攻还是就地对峙,一但曹操突破长江天堑,那仅凭荆益两州,复兴汉室再无可能,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孙权作为餐盘上的活鱼,面临灭亡危局,但也不是毫无腾挪余地,亡命一搏,全力进攻蜀军,唇将亡,何顾齿乎?
孙权此时对陆逊是翘首以盼,毕竟他被张辽揍出的心理阴影还没散去。他现在只后悔当初让吕蒙去偷袭,好端端的,惹那个活阎王干什么?现在要面对两个活阎王了。
陆逊赶到后,见大殿中只有孙权一人,知道这是要完全放权给自己了。不等陆逊行跪拜之礼,孙权优先开口道:“此间诸事,想必伯言已知晓。今计策出汝之口,入孤之耳,再无他人得知,伯言大可放心。”
陆逊应道:“逊以为,重中之重,乃是与蜀军停战,若吴蜀休兵,曹操江岸之兵必不战自退。”
“倘彼不和,亦或待吾战长江之际,亦行偷袭之举,却该如何?”孙权还是疑虑。
“刘备心怀天下,诸葛亮智术无双,唇亡齿寒,彼焉能不知?”陆逊此时也只能尽量显得胸有成竹。
“天下皆言公才不亚周郎,孤信伯言定能力挽狂澜,转危为安。”孙权知道这次事情只能由军事上的专人去解决。
“逊以为,主公可至书关羽,言明停战谈判之意,再至书刘备,以求再修盟好。前者使曹军疑虑,后者保江东前程。”陆逊不再拐弯抹角。
“只是……”孙权还有一个顾虑:蜀军会开出什么条件呢?
陆逊清楚孙权在想什么,遂说道:“还请主公明示,若此去谈判,何为底线?”
孙权沉思良久,道:“六郡八十一县乃父兄基业,不可有一毫之失,交州为江东粮秣保障,亦不可轻弃。若彼有求,至多全荆州相送。”
东吴的核心利益一直是徐州,早期周瑜要荆州,是谋求巴蜀以成二分天下之计。然如今荆州乃四战之地,守备价值不是很大,不如收缩兵力,全力谋求北方。
陆逊听后,心里也压力骤减,道:“主公英明。”
两日后,关羽大帐前响起那声久违的通报:“东吴有使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