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高考从赤壁赋开始单开族谱 > 第242章 师说

第242章 师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李云出现的瞬间,气氛瞬间被推到了高点,在这个炙热又伤感的午后,这一幕可能会被众人永远所铭记于心。

    来到台上,李云接过了北大的毕业证书和华夏文学社特别顾问的证书。

    没错,为了鼓励李云做出的贡献,为了让李云更好的为华夏发光发热,北大经过商讨最终以全票通过的公证,通过了李云的毕业。

    而华夏文学协会,作为社长的张迅更是喜不自胜,若是李云愿意他想当即就把社长职位传给东方宁。

    好在以后让李云接续位置将华夏文学发扬光大。

    而东方宁笑着递过毕业证书之时,眼中既有骄傲又有不舍,

    一年前的小孩子,短短一年之间,就已经成为誉满华夏名满全球的大文学家,恐怕比起自己也丝毫不差了。

    而这小子,也要毕业了啦!

    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小老头第一次在李云眼前双眼发红忍不住落泪。

    “老师!”

    李云担忧的抹去了东方宁脸上的泪珠,语气坚定的道:

    “老师,我永远是你的学生,只要你愿意,永远都是!”

    东方宁怔了怔,轻轻搂住李云拍了拍李云的后背,突然笑了。

    “老夫永远都是!”

    “你的老师!”

    ……

    两人悄悄说着,可这温情的一幕却被华夏文学社长张迅一顿现场解说,台下的阵阵哄笑也让这伤感的气氛冲淡了许多。

    东方宁倒也不在意,笑着从张迅手中夺过话筒,大声对着李云说了起来:

    “我,东方宁,和李云做师徒一年多的时间了。”

    “可这一年里,我并没有教会他什么,李云能有现在的成就,全凭李云自身的本事。”

    “我敢肯定,李云以后也肯定会超越我这个老师,但在此之前,李云亲口说了啊,他会一直是我的弟子的。”

    “这种好弟子,我东方宁是肯定不会放手的。”

    “不过这小子上大学一年多就从我的文学院毕业了,我作为文学院院长还是有点不舍的。”

    “既然如此,我就再最后让李云现场作篇文章给我,不好不让毕业,大家说好不好?”

    “好!”

    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震撼。秦墨烟美丽的脸庞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双手紧紧地围拢在嘴边,用尽全身力气呼喊着,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天籁一般动听。

    而一旁的程启龙三兄弟则显得格外兴奋和激动。

    他们瞪大了眼睛,不断大喊着“同意…”脸上满是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他们都在由衷的为李云开心着。

    整个场面气氛热烈和欢乐。

    张青远和刘迅点点头走到了一边,将舞台彻底留给了李云师徒两兄弟。

    “怎么样?愿不愿意为老师做篇文章,要知道这可是老师期盼很久的事了。”

    东方宁抹去眼角的泪水,转头笑看着李云。

    “能为老师写文,是李云的荣幸!”

    李云弯腰重重的对着东方宁鞠躬,东方宁也犹豫了一瞬,看着李云极为认真的神色,也就坦然接受了。

    李云接过话筒,就在全场瞩目的目光之中,轻咳两声,待台下热烈的气氛稍稍平息了一些,

    看着那穿着白色衬衫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们,脑中不禁回想起了当初东方宁和韩正阳来家里招他时的场景。

    那时的李云还略显稚嫩,可两人作为文坛的擎天巨柱,却丝毫不怀疑自己能成为文坛的希望,后来自己也算略有小成。

    不过东方宁却无时不在为自己的鲁莽举动而忧心,他所希望的只是希望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久一点。

    与东方宁的一幕幕出现,有开怀大笑,有忧心皱眉,有满脸骄傲……

    想到这,李云往前迈出一步,在阳光的照耀下朗声道:

    “《师说》”

    而名字一出口,东方宁就当即怔住,台下的学子们也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静静聆听了起来。

    而张清远和刘迅则看着东方宁满脸艳羡。

    《师说》仅仅只是听到这个名字,便能够知晓此篇佳作必定是为东方宁所做,而李云更是声名远扬!再观李云所着之文,其品质向来都是极佳的,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作品即便是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洗礼,仍旧会被世人传颂不衰、奉为经典。

    如此一来,这岂不意味着东方宁将会比他们更有希望与机会,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乃至千代。

    如此优秀的学生,想来还真是令人心生羡慕呢!

    只听,李云继续来说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而随着李云的话逐渐说出口,众人的神情突然一变,挂在脸上的笑意也变得突然深沉起来。

    作为华夏最顶尖的学子们,他们比常人更能懂得这些话的意义,学习是必须需要老师的存在的,而老师的作用则不止是答疑解惑,更是传道授业,解答道理。

    然后只听李云的声音继续响起,众人来不及继续多想,就接着听了下去。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而这一段话则仿佛隐约说出了李云如此成功的原因,要知道李云在此之前早已凭借一篇《赤壁赋》在文学界扬名。

    可在此之后依然还有很多高水平制作流传出来,不就是和他说的古之圣人与令之众人的对比嘛,是故圣愈圣愚愈愚。

    而尊师重道的原因则更加反应了当今社会,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天平的倾斜,使老师们更加避免去教授孩子们道理的原因嘛。

    而紧接着,剩下两段也依次被李云说了出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听完这篇完整无缺、字正腔圆且慷慨激昂的《师说》后,原本热热闹闹、人声鼎沸的毕业典礼现场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变得悄然无声。

    整个空间都好似凝固住了,时间也似乎停止了流淌。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一声惊叹:\"牛逼!\"

    这声赞叹如同导火索一般,点燃了全场的气氛。刹那间,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如潮水般涌起,响彻整个会场。同学们纷纷抬起头来,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了台上的李云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惊愕与震撼。

    他们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有些人甚至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还有些人则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高实在是高,不怪人家是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呢,就这写文章还能带给社会一点反思,一点震撼啊。”

    “师说,好一篇师说,这才是我们文学院学生该做的事,用文章反映社会,讲述道理,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新的榜样。”

    “666啊,没想到哥们有生之年也能两度出现在这种高水平文章之中,好了哥们一定会随着这两篇文章留名于世的。”

    “上一篇是少年中国说,这一篇是师说,为什么咱云哥能这么有文采呢?”

    “好好好,大家都是北大人,云哥这样作,整得我跟个乐色一样,我是人吗?我还是不是个人啊!”

    ……

    台下喧嚣激动不断,秦墨烟捂着嘴,望着台上的李云眼中满是爱意流转,李云,可是她的男人!

    她很骄傲的…

    台上,东方宁瞪大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眼前的文章,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这篇文字。他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连呼吸都变得轻微而急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李云连续喊了好几声“老师”,东方宁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

    东方宁的眼神有些迷茫,但很快便恢复了清明,紧接着一种无法抑制的情感涌上心头。

    只见东方宁猛地站起身来,快步走到李云面前,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紧紧抱住了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可能是对他最好的诠释吧。

    而,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可能是他此生最大的骄傲了。

    台下的记者们,疯狂按动着快门,

    张青远从一旁走了出来,轻轻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挺起胸膛骄傲无比的对着台下的众多北大学子说道:

    “这篇师说,是李云给东方院长的,也是给北大毕业学子们最好的礼物。”

    “踏出这个门,日后你们就会成为北大的荣耀,记住刚才李云所说过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不耻下问,

    你们要对行业中领先你们的前辈谦卑,要对你们某方面能力超过自己的同伴诚恳……

    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北大因为你们而伟大,华夏会因为你们而生机勃勃。”

    “加油吧,我的北大学子们!”

    伴着张青远手臂一挥舞,遥远之处那一排排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的烟袋如同一群翩翩起舞的彩蝶一般,

    轻盈地飞向蔚蓝的天空。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鞭炮也齐声奏鸣起来,仿佛一场盛大的交响乐正在奏响。

    那些年轻的学子们满脸兴奋和激动之情,他们纷纷将自己头上戴着的学士帽用力地抛向高空。这些帽子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样,在空中翻滚、飞舞,

    形成一片五彩缤纷的海洋。每一顶学士帽都代表着一个莘莘学子多年来辛勤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它们此刻正以最绚烂的方式庆祝着这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我们毕业啦…”

    而在另一边,这篇师说也在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向传播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达者为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等等《师说》中的语段更是带给了众人极大的震撼。

    网友们纷纷在留言区倾诉着自己曾经因为羞于请教问题而懊悔万分的经历,那些曾经趾高气昂、不可一世但如今却正在走下坡路的品牌公司,也开始放低姿态,努力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众多家长同样深受《师说》的影响,纷纷就此前责备老师一事表示歉意;与此同时,各大中小学校也越发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力度。

    华夏教育部对此亦高度重视,迅速采取行动并顺利通过将《师说》纳入课本教材这一决议案。须臾之间,凭借一篇《师说》,部分华夏各行业的不良社会风气得到显着改观。

    李云这个名字从此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三年已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