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 第267章 心中天平失衡

第267章 心中天平失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可这里的情况却更加糟糕。

    人头攒动,车马如织,好像一锅煮沸的饺子,乱得不可开交。

    马车在路上走走停停,不是被前面的车挡住,就是被后面的人挤得动弹不得。

    车夫不停地吹着口哨,试图与前面的车夫沟通,可那些车夫哪听得进去,一个个都忙着抢路,哪里管得了别人。

    “前面的,你倒是让让啊!我们这是回长安城的马车!”

    车夫扯着嗓子喊道。

    可这话在这喧嚣中,就像石子投进大海,一点涟漪都没激起。

    皇上坐在车内,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这猖县,如今如此混乱,实在是大失颜面。

    陆公公头低得都快埋进土里去了,生怕皇上一不高兴,拿自己开刀。

    突然,马车猛地一晃,整个车厢都震动起来。

    紧接着,外面传来了一声凄厉的惨叫。

    陆公公心头一紧,连忙探出头去查看情况。

    只见马车的前轮已经深深陷入了泥坑之中,车夫因为没抓稳车身,整个人从马车上摔了下来,半个身子都泡在了泥坑里。

    “哎哟,我的老腰啊!”

    车夫半个身子泡在泥坑里,捂着额头抱怨道。

    “你还顾着你的腰,快看看马车怎么办!”陆公公急得直跺脚。

    车夫这才反应过来,挣扎着爬起来,与陆公公一起商量对策。

    两人左看右看,最后决定还是找些人来帮忙。

    陆公公同时也不忘安抚皇上的情绪:

    “老爷,请稍安勿躁,马车很快就能推出泥坑。”

    车内,皇上的眉头紧锁,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望着车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水,混合着泥泞的路面,心中烦躁如潮水般翻涌。

    “这简直是猪圈!”

    皇上愤愤地骂道,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

    “老子在清风县时,哪里见过这种景象!”

    车外的流氓闲汉们听到皇上的骂声,顿时笑得前仰后合。

    他们指着皇上的马车,肆无忌惮地嘲笑着。

    陆公公也是一脸尴尬,催促着车夫起身继续前行。

    然而,车夫却像是被泥坑吸住了一般,挣扎着却怎么也起不来。

    “哎呀,这可怎么办?”

    陆公公急得团团转,看了看愈演愈烈的笑声,心中更加烦躁。

    就在这时,皇上开口道:

    “罢了,罢了!不必乘车了,咱们步行进猖县县城吧。”

    陆公公一听,顿时愣住了。

    他看了看外面依旧下个不停的雨,又看了看皇上坚定的眼神,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下车去搀扶车夫。

    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车夫从泥坑里拉了出来。

    然而,车却已经陷得太深,无法再动弹了。

    皇上看了看周围哄笑的流氓闲汉们,心中更是烦躁不已。

    他挥了挥手,示意陆公公不要再管那辆马车了。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在泥泞的路上,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裳,泥水溅满了他们的裤腿。

    然而,皇上却仿佛浑然不觉一般,只是默默地走着,脸上写满了沉思。

    “陛下……”

    陆公公跟在皇上身后,小心翼翼地开口,

    “您是不是觉得……这猖县……”

    皇上停下脚步,回头看了陆公公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突长叹一口气,缓缓地说道:

    “朕原以为一统天下后,施仁政、轻徭役,百姓生活便能自然而然的富足。可是如今看来……是朕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陆公公赶紧安慰道:

    “皇上,您坐拥天下,治理国家非一日之功,需慢慢来。”

    皇上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走着。

    一行人走进内城时,天色已经渐暗。

    皇上全身上下都被雨水淋湿,靴子上沾满了泥污。

    陆公公则是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不时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公公,前面有内卫的据点,你去联系马车吧。”

    皇上停下脚步,环顾四周道。

    陆公公连忙点头称是,转身向据点跑去。

    不一会儿,一辆马车缓缓驶来,停在两人面前。

    皇上上了马车,看着窗外依然泥泞不堪的道路和破败不堪的街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愤怒和悲哀。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清风县那干净整洁的街道和欢声笑语的百姓。

    “为何同为朕的子民,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皇上喃喃自语道。

    马车缓缓前行,夜色越来越浓。

    昼夜交替,经过连日奔波,一行人终于回到了长安城。

    皇上穿过宫门,急匆匆地步入金銮殿。

    “传旨,召集群臣上朝!”

    皇上的声音洪亮有力,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

    群臣们纷纷入殿,按照官职排列整齐。

    “朕离开这段时间,朝政交予晋王殿下监国。诸位爱卿,你们就详细说说治儿这段时间的表现吧。”

    皇上声音中充满了期待。

    此时,一位老臣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朗声说道:

    “启禀皇上,晋王殿下监国期间,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胆识。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朝政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哦?具体说说。”

    皇上微微颔首,示意老臣继续。

    老臣继续说道:

    “首先,晋王殿下整顿了吏治。

    借助“造谣玉米有毒一案”,对贪腐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惩处。

    他亲自审查了官员的履历和政绩,将那些尸位素餐、贪污腐败的官员一一罢免。

    同时,他还推行了廉政教育,使得官场风气焕然一新。

    除此之外,晋王殿下还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

    针对遭遇旱灾的州地,减免了部分赋税,并调拨了大量粮食和药品进行赈灾。

    在他的努力下,灾区的百姓们得到了及时的救助,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

    此外,他还注重农业发展,兴修水利,未雨绸缪,预计明年粮食产量会大增。”

    另一位年轻官员也上前补充道:

    “晋王殿下还推行了教育改革,兴建学堂,鼓励士人求学。他还亲自前往学堂视察,与学子们交流学问,深受学子们的敬仰和爱戴。”

    听着群臣的汇报,皇上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看向李治,只见李治站在群臣之中,虽然年纪轻轻,但神态自若,目光坚定。

    他心中不禁暗道:

    “这孩子果然有出息,我之前的担忧看来是多余了。”

    而站在一旁的李恪,脸色却是阴沉得可怕。

    他嫉妒地望着李治,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心想:

    “凭什么你就能得到父皇的赞赏?我这些年来的努力,难道就比不上你这短短的时间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