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良心发现
刘大凯为了躲避风头,匆匆踏上回老家的路。
亲生父母养了自己8年,就算他们有天大的不对,对自己何等绝情残忍抛弃,他也是儿子,没理由记恨他们。
如今,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就算他们不认我,回去起码要清除掉丧门星的骂名!
他唯一的见证,就是妈妈临走时塞给他的字条,按照上面的地址踏上回老家的路。
刘大凯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村庄和田野,思绪万千。
他的心犹如针扎般难受,归心似箭,巴不得立刻飞到爸爸妈妈身边,可又不知道见到他们又会是怎么样?
经过几天几夜长途跋涉,轰轰隆隆的火车也把他带回到老家。
在他模糊的印象里,他依然记得家乡的一草一木。
从前背着书包上学校坑坑洼洼路面不见了,变成宽敞的柏油马路。
老家的房子却找不到了,从前零乱不堪的马家村变成新型住宅区。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显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有多快,有多壮观。
刘大凯顾不上感慨社会的飞速发展变化,一心一意想见到爸爸妈妈。
他在小区门口搭乘出租车,直接到县民政局。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了解他的身份后,告诉他说
“你是马家村第九个回老家的人。”
刘大凯听到这句话,感慨不已,心情非常激动,迫不及待询问亲人的下落。
工作人员挺热情,给他倒一杯热开水,深深叹口气:
“说来话长,你们马家村本来是个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风景秀丽的地方。
可是有一年,在村里出个能干的人叫苟小军,拉拢一帮人在村里建化工厂。
随着化工厂日新月异的发展,马家村富裕起来。
不过,随着富有的到来,各种灾难和厄运也降临到马家村。
村里出了怪事,总共不到千口人的村子,每年有几十人死于癌症,而且,死亡率每年逐步增加。
由于每年都有人死亡,村民们已经麻木了,眼里的泪也流干了,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从此,马家村变成癌症村。
于是,那些跟你一样没有得癌症的孩子,都被爸爸妈妈狠心赶出去……”
工作人员说到这里,叹一口气:
“没有离开的人,都陆陆续续全部死去,包括你的爸爸妈妈……”
刘大凯听到工作人员的诉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伤心心痛哭起来。
这么多年的委屈的泪,流的稀里哗啦。
现在他才终于知道,原来爸爸妈妈是爱自己的,怕自己患上癌症,才痛下决心出此下策。
在民政局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刘大凯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坟墓,在他们坟前长跪不起,恸哭长啸,哭的天翻地覆,日月无光。
他痛哭完后,良心受到极大的震撼,跑到老家所在县环保局了解当地情况。
也跟一些专业人士探讨污染的处理方法。
在回程的路上,听说公司出了事,马不停蹄赶回公司,看到这番场景,知道自己走到头了。
他走到办公室,副厂长和几个车间主任在议论纷纷。
看到刘大凯回来,大家一拥而上把他围住。
毕竟,公司惹出这么大的事,他们也束手无策,只有等他来决定。
副厂长激动地说:
“老大,你来的正好,咱们得赶紧想办法,公司出这么大的事,环保局长又要来硬的,说我们再不搬迁,他们就要写成材料上报中央,而且,还要请电视台曝光……”
刘大凯知道彻底玩完了,公司里智障人有一批,童工有一批,现在工人们跑的跑,逃的逃。
那些智障人到无所谓,而思维健全的人跑出去不会说吗?
他想到这里,对着工作人员斩钉截铁地说:
“立即通知,从现在开始,停止生产……”
刘大凯此言一出,把所有工作人员搞的云里雾里,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他也开车到环保局。
他现在无路可走,找苟局长说明自己宁愿停止运行生产,再卷起被盖接受自己该受的惩罚。
苟局长正在办公室里查看当地环保卫生情况,刘大凯走进办公室。
他看到刘大凯,气得脸红脖子粗,说:
“我到处找你,这段时间跑到哪里去了?今天反而送上门来,也让我省省心。告诉你,老虎屁股摸不得,我今天摸定了!你的厂不停也得停!”
刘大凯走上前,感到很愧疚,用力握住苟局长的手,赔笑道:
“苟局长,别生气,我也宣布停了!”
苟局长仔细看看刘大凯,他不相信这句话出自于刘大凯之口,这个超级顽固,盛气凌人的家伙,睡在石磨上想转了。
刘大凯看着苟局长满脸狐疑,刘大凯就坐下来讲起回老家躲避风头遭遇的事。
讲完后,刘大凯深深吸口气说:
“我也是个受害者,被化工厂害得家破人亡,如今又是个罪魁祸首的头领,自己的化工污染水源,实不应该。
这次回老家,让我明白了很多,真正意识到我的严重错误,钱要赚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我差点应验爸爸的话,成了丧门星,但我决不能做丧门星,不能为眼前的利益毁了大家幸福生活,不能让五塘镇变成马家村……!
苟局长,我现在停止生产,是不是晚了点儿啊?”
苟局长好像没有听到刘大凯说的什么,嘴里一直在自言自语:
“马家村?马家村?”
苟局长突然咕咚一声跪下来,说:
“兄弟,请受我一跪。”
刘大凯也愣住了,急忙上前把他搀扶起来:
“苟局长,你这是要干什么呀?”
“我这一跪,不但是替五塘镇人民感谢你,更是替我爸爸赎罪啊!”
刘大凯愣住了,说:
“苟局长,你真把我搞糊涂了,你爸爸怎么啦?赎什么罪啊?”
苟局长也给他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跟你一样,也是被爸爸妈妈狠心赶出来的,出来之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无依无靠,流落街头。
那时我才7岁,正准备读书,幸好有一位好心人收留了我,还供养我上了大学。
当我大学毕业后回老家,才知道村里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