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坡往事 > 第七十六章 与“包拯式”人物滕元发的交情

第七十六章 与“包拯式”人物滕元发的交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滕元发想让苏辙加入到自己青州的幕府,这样苏轼两兄弟就可以离得更近了,苏轼对于老藤这样的盛情自然是感激不尽。事后,苏轼还郑重地给滕元发写信询问这事能否办到,因为弟弟苏辙在朝中也没有什么人脉,希望滕大人能够稍加留神,给予办理。

    遗憾的是,这件事到最后不知什么原因而未能如愿。

    过了一段时间,滕元发被调离青州,由京东安抚使向经(字审礼)接任,而滕元发则改知齐州,没多久又出知邓州。

    到密州后的次年三月间,苏轼给表兄、儿女亲家石康伯(字幼安)去了信,言语之间对密州灾荒年景、抢劫偷盗以及流殍遍野的现状深表忧虑。

    石康伯这个人,字幼安,眉山人,石扬休(字昌言)之子。他与苏轼是亲家,因为苏轼的长子苏迈续娶了石康伯之女,而石康伯之婶母又是苏轼的姑母。石康伯年轻时考进士落榜后,就放弃不再考,他本可以凭借父辈的恩荫获得官位,但他只读书作诗让自己高兴罢了,也不去做官,不求别人了解他。小石特别爱好书法、名画、古器及各种奇异的东西,只要看见了,当掉衣服饿着肚子也要谋求到,从不关心还有没有吃穿用度。

    石幼安曾与文与可有交往,二人亲如兄弟,所以得到文与可的画自然就多。而苏轼也擅长画些树木和竹子,就也送给石康伯一些,让他放在自己的画苑中。

    文与可是苏轼的从表哥,也是苏辙的儿女亲家。巧的是,石康伯则与苏轼也是儿女亲家,可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说我们的老祖宗诚不我欺也。

    密州,可以说是苏轼重要的人生驿站。

    此时苏轼已经四十岁了,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父母、妻子永远地离开了自己。政治上,由于新旧党争的影响,使得苏轼被迫地离开了朝廷,来到相对闭塞的密州任地方官。在这里,他虽然勤政爱民,但由于自然灾害加上新法的影响,使得苏轼在政治上极为消极,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谈佛论道。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大量的诗词经典,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苏轼的“密州时期”。

    在这段时间,苏轼与顿起、段绎等人时常诗词唱和,流连于密州的铁钩、卢山与常山等地。

    熙宁八年四月初,饱受创伤的密州百姓,又是一个来月没有见到一星半点儿的雨水,苏轼作为一州之父母官,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为民祈雨的重任。

    从凤翔府再到杭州,祈雨这件官方参与的工作,对于苏轼来说那就是轻车熟路。先不说祈雨祝文文辞的润色,就其灵验程度来说,历次的祈雨没有一次不灵验的。这次苏轼选择的祈雨地点也是颇有讲究的,就在密州的常山,这可是自古以来齐人祈雨最为灵验的所在,由于祈雨常应,因此得名。

    也许是苏轼的诚意感动了上天,就在常山祈雨后的第三天,一场久违的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滋润了密州龟裂的土地。朋友章传道望着苏轼祈来的雨水,还激动地写了《喜雨》诗呈给苏轼。

    章传道这人,只知道是个闽人,其余不详,不过在后来此人与苏轼还有着交集。

    前一阵子,在登诸城县东南四十五里的卢山时,章传道还与苏轼等人唱和《卢山五咏》,苏轼在杭州时,就开始了与老章的交往,此人估计也是科班出身,诗写的也不会赖,要是不入流,苏轼也不会与之唱和。

    祈完雨的苏轼,面对新法对底层民众的干扰,常常是夙夜忧叹,天灾已除,但人祸仍在持续上演。这时候,苏轼想起了自己的老朋友、湖州人刘述(字孝叔)。如今这位因与王安石不和而被贬外任的官员,已由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知州转而赋闲提举崇禧观,成了一位啥也不管的甩手掌柜。在湖州时,刘大人曾陪同苏轼到处游玩,志同道合的二人自然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特别是在对新法上,更是看法出奇地一致。

    于是,苏轼就提笔写下了一首二十二韵,一韵到底“上声七虞”韵的七言长诗,寄给了刘述,将自己心中的郁结一股脑地讲给了刘述听。

    这首苏轼作于熙宁八年四月十一日的长诗,除抒发了自己在仕途上进退维谷之情外,还对变法作了相当尖锐的讥刺(至少在反动派看来)。

    当时的情形是:王安石对外开边,对内变法,本想富国强兵,出发点无疑是好的,结果事与愿违。神宗即位不久,鉴于宋王朝同辽国和西夏的屈辱和约,如今竟先后转而对西夏和南方少数民族用兵,这一年八月遣内侍征调民车以备边,心急火燎有增强兵备,“鞭笞四夷”之意。

    十一月朝廷又令军器监制造战车,“伐木作车轴”,“取鼍(扬子鳄)皮以张战鼓”,虽史无明文,但征集牛皮以供军用却与此相似。而这一切的征调,谁也不敢怠慢,否则就有资斧(利斧)之诛。

    苏轼并不反对抵抗辽国和西夏,他青年时代就表示要“与虏试周旋”,但是,他反对“首开边隙”,反对为此而开矿、置将、伐木、取鼍,加重百姓负担,闹得鸡犬不宁。神宗虽然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厚的哀怜同情之心,但这些新法一个接一个地颁布,事目繁多,加上吏能浅薄,并未取得任何的实效。

    如今密州仍然旱灾、蝗灾不断,老百姓饿得以草木泥土充饥,作为知州的苏轼也是“斋厨索然”,不堪其忧,只得时常与通判刘廷式(字得之),沿着古城废圃,采摘一些杞菊借以裹腹,过着“揽草木以诳口”凄惨的生活。

    在诗中,苏轼称颂了刘孝叔在朝直言敢谏,有补于世,及见朝廷遗使扰民,就立即自请提举宫观,归隐湖山。如今的时局和自己的处境既是这样艰难,原本应接受故人“当归”的劝告,但自己却“未肯衣冠挂神武”,没能挂冠而去、归隐故里。

    我们前面提到过,作为胸无城府的文人官员,苏轼的性格也不能免俗。一旦遇到了知己或好友,就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唯恐有所保留。当然,作为行文与作诗,我们欣赏苏轼的这种坦诚。但从政治角度考虑,这样的做法,就显得有些意气用事了。

    在随后的《乌台诗案》中,诗中那些引经据典、文绉绉的押韵诗句,毫无悬念地都变成了苏轼讥讽朝廷的证据了。

    四月十二,朝廷突然下诏,宣布废止给田募役法。

    此举使得苏轼一头雾水,因为自来密州任后,苏轼就积极推行这项政策,比如先用助役钱招募了一些弓手,老百姓对此也很认同,执行起来也颇为顺利。

    谁知,就在密州官民齐心协力地要将政策推行下去之时,此法又被废止。

    在苏轼眼中,这种给田募役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各级官吏将它执行得有失偏颇,收上来的钱财没有很好地反馈到百姓身上。这种制度中有五利二弊,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只要设法将弊端尽量减少即可,这项制度还是不要废除的好。

    在王安石推行的新政中,原本就是以免役法替代差役法,所以说,免役法成了新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给田募役法实为免役法的发展。就新法的整体而言,苏轼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对于新法中的具体措施,如“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习旗鼓”等则是持以肯定态度的。

    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苏轼就曾称赞过给田免役法,可见到了这一时期,他的思想认识,已较新法执行初期有所发展,也就是说新法推行以来,有些好的结果已经开始凸显出来。

    什么是差役法?

    就是以前朝廷的各种差役均出于民,且各州都有定数,依照宋代的惯例,以衙前(宋代职役之一,负担最重的差役,往往赔累破产)主管财物,以里正、户长等督察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等逐捕盗贼,以承付、人力、散以官等确定差役人数。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种办法实行以后,民间为了规避繁重的徭役,大家有土地也不敢多耕以避户等,骨肉血亲不敢相认以惮人丁。就是这样的无奈之举,官府派给农户的役使依然是居高不下。

    在这种背景之下,免役法横空出世,转而取代了旧的差役法。

    免疫法说白了,就是让农户出钱雇人去完成徭役,只要你有钱,不管是未成丁户、单丁户、女户,甚至是寺观、品官之家,都可以以钱代役,这些钱被称之为“助役钱”。

    关于“免疫法”之义,为什么要在这里讲这么多,那是事关苏轼的政治生活的历史背景,为了在后文中对苏轼的理解之需,我们有必要交代清楚。

    这两天,杭州的余主簙来密,给苏轼带来了包括灵隐寺云知和尚在内的僧俗的书信百余道,并说杭州民众都忘不了苏学士,云云。

    云知和尚,原本属于青原以下十世徒,泐潭澄禅师之法嗣,全称为:临安府灵隐云知慈觉禅师。

    苏轼觉得,钱塘人怀念自己,自己也忘不了那里的百姓。也许是自己与杭州的缘分还未尽吧,就给云知和尚回信说,当初不如向朝廷求得湖州或是明州这样的州郡,在那里就算停留几个月,也能聊慰自己平生之心愿。

    送走了杭州的故旧,苏轼突然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刚从青州离任两个多月的滕元发被朝廷降罪而落职!

    事情的缘由是,右御林军大将军、秀州团练使赵世居谋逆,而滕元发的妻党李逢与赵世居竟是同伙,所以就有小人向朝廷施压想加害滕公。好在神宗皇帝了解滕元发这个“包拯式”的刚正人物,恕他无罪,只给了个降职的处罚。

    后来得知,面对朝中小人变本加厉对滕公的中伤,神宗始终不愿相信。就在滕元发入朝辞行之际,神宗皇帝终于知道了滕公之冤,随即任命他为湖州知州,就在准备重新任用他更高的官职之时,神宗皇帝不幸驾崩了!

    滕公读到了神宗的遗诏后,竟当场扑倒在地,昏死过去,很久才苏醒过来。

    滕公痛哭道,我没有为朝廷尽忠的机会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