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故乡的云和伙伴
这个时候二叔李正华也在家。
爷爷一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二叔排老三,老二是姑姑李正锦,嫁到了隔壁灌水县。
二叔今年三十,堂弟8岁,二年级,还是在村里面上的小学,前年二婶又生了个女儿,李悦。
算是儿女双全了。
前世李现和二叔一年见不了几面,这个时候在看年轻时候的二叔特别亲切。
二叔对李现特别好,没结婚之前,经常给李现买学习用品,李现的第一台学习机(插卡打游戏的小霸王)就是二叔送的。
二叔性格很老实敦厚,后来堂弟李宁大学毕业找工作,也是李现找的关系,安排在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品牌方的公司里面当助理,薪资待遇还不错。
李宁也算比较争气努力。
他们一家,相对比而言,二婶要更精明一些,这也是很多年以后李现家和二叔家变得不是很亲近的主要原因。
“亮亮回来了啊,国庆放几天啊”看到李现回来,二叔放下手中的活问到。
“大后天就得开学呢,要分班考试”李现回答道,看着二叔手中的钳子和铁丝,估计应该是在扎菜架子。
“那你怎么不在家复习复习啊”
“这不背着书包了么”说着李现抖了抖书包道,其实李现书包里面就放了几本掩人耳目的书,主要还是一个笔记本,用来记录资料库里面有用的关键信息。
本子上面已经记了好多李现觉得有用的信息,但是近期能用到的基本没有。
李现放下书包帮忙搭了一会菜园子,没过一会小锅屋(苏北方言,烧柴的厨房)就开始生火做饭了。
奶奶在烧火,这个爷爷奶奶的头发都还没全白,尤其是爷爷很多活都能干,60多岁的时候还跟着乡亲出去帮人搞绿化赚点生活费。
炊烟袅袅升起,升上天空,消失在远方。炊烟是老家的记忆,也是老家的灵魂,能怀着30多岁的记忆回到十几岁,吃上一口爷爷奶奶做的饭,李现觉得是最幸福的事情,比给他金手指都幸福。
金手指能给的只是多金,却没办法升华温情回忆的幸福感。
饭桌上爷爷跟李现说:“一大队的那个魏海洋,没考上高中,你知道吧”
“啊,好久没联系了”
爷爷说的魏海洋李现稍微回忆一下就知道了,是李现2年级没到县城上学之前的朋友,他们家堂屋的相框里还有8岁左右和魏海洋的合影,两个人手掐腰,站在村里小学的花坛里面。
魏海洋小学毕业从村小到二中上初中,李现在二中强化班,他在普通班,两人隔三差五还是有交集的。
每次节假日或者周末李现回农村的时候,偶尔也会找他一起玩,后来初三下学期时间紧就很少联系了,尤其是暑假更是没见过一次。
“那要去中专么?还是出去打工啊?”李现接着问道。
“前两天我看到老魏(魏海洋的爷爷),说过几天要跟着他舅舅去南面打工,还问你回没回,说想找你玩呢”
南面打工,一般这里的人去的比较多的就是苏锡常了,想着李现还是说道:“下午我去他们家看看,找他玩。”
接着又说到李宁上学的事情,打算找二爹李崇官(江水这边把爷爷辈的都叫爹,比如爷爷就是老爹,二爷爷就是二爹)看看能不能调到县城去读二年级。
这个时候的二叔二婶已经在县城租房子了,二婶在棉纺厂,二叔跟着别人贴瓷砖。
吃完饭李现晃晃悠悠的向一大队走去。
李现他们家是二大队,距离一大队大概六七分钟路程。
“现哥,”大老远魏海洋就看到李现朝他们家走来,他刚好坐在门口逗狗。
其实李现月份比魏海洋小,但是魏海洋一直都叫李现现哥
“上午刚到家,听我老爹说你还在家就过来了”
这个时候的魏海洋有点胖,圆脸上肉嘟嘟,身高和李现相差无几。
“大亮来了啊,搬个凳子坐啊”这时候魏海洋的妈妈也从屋子里面出来,端着碗筷,招呼李现坐,“吃过没,我们中午吃的饺子,你要不要来点。”
原本李现打算婉拒的,可是听说是韭菜饺子,好吧,吃点吧,韭菜鸡蛋饺子,李现的最爱。
还有一个原因让李现和魏海洋走的比较近是魏海洋的爸妈就是王金花撮合的。
王梨花和王金花在外婆那边是本家,两个人关系好,王金花嫁过来后就给王梨花也介绍给了魏海洋的爸爸,见面几次就成了,这个事情李正荣经常说道:你妈老厉害了,当红娘成功率100。因为这么多年也就介绍过这么一个。
吃了一碗饺子,魏海洋就拉着李现到菜子河钓鱼玩。
菜子河算是通榆河的支流的支流吧,有好几里长,农闲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那边钓鱼。
刨几根蚯蚓,提着小桶,拿着两根竹竿做的鱼竿,魏海洋骑着自行车载着李现就出发了。
菜子河距离二队自行车不到5分钟。
扒好窝,两个人都不是专业的,李现从来都没有钓鱼的爱好,没兴趣更没耐心,不过体验一下却也是很有感觉。
“海洋,你三中分都没够么”
虽然不想提,但是李现还是开口问道,当李现中午听老爹讲魏海洋的时候,李现就在心里有一个计划,初中以后魏海洋和李现基本就没联系,直到工作,李现偶尔回村也很少见过,但是儿时的记忆让李现觉得魏海洋应该算靠得住的。
这个时候的江水还有一个三中,属于唯一的一个乡镇中学高中,在下面的一个镇子里面,基本上随便考考不要交白卷都能上,或者选择去县里唯一的中专,至少是能读书的。
00年以后中专不再吃香,大学扩招,高中的生源的数量远超过中专,上大学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大专也是大学嘛,所以不管是社会层面还是一般家庭都是希望孩子能考上高中,而不是去中专。
魏海洋的脸上泛起了落寞和无奈:“其实够得上,但是我爸和我妈都说三中没意思,还不如早点出去上个班打个工,也好攒点钱。”
原时空李现也是好多年后才偶然知道的魏海洋高中没上就出去打工了。
“那你自己呢,就不想读了么。三中好歹也是高中,努力一下考个大专也算上过大学了,将来找工作肯定好点”
“我也想了,也觉得是吧,我和我姐都不是读书的料,她至少还能到二中的普通班,我就不行了,还不如出去赚点钱。”虽然说出来这样的话,但是魏海洋的表情是迷茫的,眼神是空洞的,这个年纪孩子读书甚至可以说唯一的成长途径,如果不读书谁知道未来什么样子。”
“现哥,我跟你不一样,我爸妈都没读过书,他们自己的名字都还是我和姐教的,我姐读书好歹比我好点,但是你说她将来能考上大学么?不好说,但是我觉得你一定能,你是我认识的人里面成绩最好的,也是我们村子里面现在念书的里面成绩最好的,你别笑话我,我知道我比你大,但是我还是愿意叫你现哥,我觉得你将来肯定比我有出息”
说着耸了耸鼻子,对这李现傻笑。
魏海洋的姐姐魏海霞也是在二中南校区读书,不过和李现在原时空是基本没有交集的。
“其实你还想读书对不对?”
“中考成绩刚出来的时候我也想的,后来我爸我妈我舅舅跟我讲了很多,我也想开了,其实读了又能怎么样,学不会,浪费钱,还浪费时间,我是真的不想读的,我只是觉得出去打工能干嘛,还没成年只能跟着我舅舅去工地,可是我不想一直待在工地”
魏海洋说着又看向李现,“现哥,你说现在外面初中生找工作是不是很难?”说完又道,“我瞎问的,你还要上高中呢”又把脑袋耷拉下去。
李现不是救世主,更没有当雷锋的觉悟,但是既然是朋友,把自己当做很好的朋友的那种,李现就不想看着他这么低沉下去。
于是笑着对魏海洋说:“别愁眉苦脸的,我就是问问你的想法,其实你完全没必要担心,我虽然还要读高中,但是外面的事情我还是知道的,我有一个叔叔在南面打工,听他说现在很多厂都在招人,16岁的话,小厂很多不看的,进得去,可能工资低一点,但是进去跟着学好技术,等过两年你还能去考个电大,里面有高中和大学连起来的,把学历搞上去其实也一样的,人家都认,或者你到那边不进厂,就找到修车的或者技术的当学徒,不一定要到工地,有手艺了,学几年自己开个车行多的是,我那个叔叔就在无锡开修车店,都在无锡买房了,听我爸说,很多大学毕业的也没有车行老板挣得多”
其实李现没有这个叔叔,说的是真话,但是希望比现实更重要不是么,至少在现在!
“真的?”在魏海洋的视野里面,初中毕业只能去工地搬砖,其他的就没有出路了,这个时代信息有限,很多学生上网除了打游戏聊天有几个会去把电脑当工具去用呢?
更多的是电脑的工具人,毕竟电脑对于年轻人而言,新鲜感和好奇心很能让人沉迷。
此时他的眼神才有了些色彩,表情也不再沮丧,感觉世界有了一点亮光。
“海洋,你把我当朋友吧?”魏海洋听着话一愣,立马说道:“现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那我给你一个建议,如果可以,不要去南面的无锡苏州常州,去浙江,浙江有一个城市叫做义乌,到那边看看小商品,那里是全球出名的小商品市场,你看到的商店里面二三十块的电子表那边批发价才几块钱,还有很多我们日用品和服装,电子产品都非常便宜,你到那边呆两年,当学徒,当售货员,从里到外学到位,不要混日子,多认识朋友,我感觉那边的机会肯定比进厂或者进工地好”
这个时候李现不敢承诺什么,他认识的魏海洋还是儿时的,未来怎么样他也不知道,但是冲着这份情谊,李现也愿意多帮助一下。
2006的义乌小商品已经颇具规模,06年市场规模就有300亿,占据了全国小商品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
2006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更新换代到第四代,设置的新摊位达7100个,是十年前第一代市场的十倍,再加上老摊位,一共接近14万个,即便如此规模,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最后整个市场被分为5个部分。
这天下午李现和魏海洋聊了很多,不管听得懂听不懂,李现还是尽可能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希望他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