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能不能便宜点
“这
这个
这可是古书记载中的凤凰模样啊!”
听到太叔朗诧异的话,几个人瞬间都围了过来。
开始仔细端详着唐老手里的石头。
这时候太叔朗把石头拿到了自己手里,指着石头和围着的人说道:
“你看这里像不像一个禽类的头。
而这里像不像是几根尾羽”
别人听着太叔朗的话,再去看这块石头。
果真如同他说的那样,有些栩栩如生的样子。
他们觉得这块石头就是山神大人,用来告诉他们金身应该怎么做的。
特意用来指示他们的。
于是下山以后,就按照石头的样子。
刻画出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凤凰形象,放在了建好的凤神庙里。
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都会有源源不断的人,过来上香祷告。
每年的凤凰涅盘的那天。还会专门举行盛大的庙会。
来让百姓们祈福,还有供奉。
而且那几年里,绿城确实如同山神那天许诺的一样。
风调雨顺的,十分安定的样子。
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仰起山神来。
发展到最后,连原来的绿城都没人叫了。
反而变成了凤城。
而今天就是以前传闻里面,凤凰涅盘的日子。
所以才会那么热闹。
大早上街上就已经开始来了很多人,等着祈福还有逛庙会了。
王柱子没有多看,心心念念的都是他的衣服。
刚进到成衣铺子里,就直奔衣服挂着的地方。
指着早就看好的衣服,对掌柜说道:“掌柜的,这套我要了。”
王柱子只要来凤城,就会过来看上一眼,因此掌柜都已经眼熟他了。
听到王柱子的话,麻利的把一套衣服拿了下来,先是仔细检查了一遍有没有破损的地方。
等确定是完好无损的,这才准备打包好递给王柱子。
嘴上说着:“诚惠二两银子!”
王柱子按住了掌柜要叠衣服的手,对着赵掌柜说道:
“等一下!”
赵掌柜看到王柱子虎着一张脸,按住自己的手。
一脸的严肃,加上又黑又壮实的身子站在自己面前,把自己的阳光都挡着了一部分。
赵掌柜还以为王柱子,大早上是要来找事。
于是眉头一竖,就想开始骂人了。
赵掌柜想:找事之前也不打听打听,看看这条街都是谁说了算的。
敢在这找事,那不是茅坑里打灯笼——找屎(死)!
“你”
可是赵掌柜刚说了一个你字。
就看到王柱子一脸的笑意,语气温柔的和赵掌柜说道:
“掌柜的,你看能不能便宜点。”
彻底把找掌柜没说出口的话,给堵了回去。
听到王柱子只是想还价而已,并不是过来找事的。
赵掌柜又摆出一副笑脸来。
“嗨,你早说啊!
我还以为你是来找事的呢。”
王柱子连忙摆摆手:“那不是,那不是。”
赵掌柜看着王柱子,说道:“看到你是诚心想买的,不然也不会来了那么多趟。
这次更是大清早就来了。
这也是铺子里的第一单生意。
这样吧,价格已经是最低了。
但是我格外赠送你一双,配套的绣鞋你看成不?”
说着就拿出来一双全新的绣鞋,让王柱子看看。
“这可是丝绸的面子,好看吧!
配上你买的这身衣裳,那才配套呢。
而且就是这双绣鞋,平日里都要卖上三百多文呢!”
王柱子看着被赵掌柜放在柜台上的绣鞋,绣鞋还是绸面的,淡蓝色的面上绣着精致的花。
王柱子也看不出来是什么花,就是觉得怪好看的。
于是就点点头同意了。
随后非常爽快的交了银子,赵掌柜包好衣服以后,王柱子拿着包好的衣服绣鞋就往外走。
他还等着去首饰铺子去看看,去买他早就看好的耳坠子呢。
首饰铺子和成衣铺子就在一条街上。
王柱子很快就到了铺子里。
和在成衣铺子的时候一样。
指着自己早就相中的耳坠子,让掌柜给包了起来。
当然也没忘和人家讨价还价一番。
因为现在天还早,虽然吴都来了不少的人逛庙会。
但是都集中在另一条街上,现在这条街的铺子,还普遍都是尚未开张的状态。
这些掌柜又都信奉风水命理,认为大早上进来的第一个客人。
要是能卖出去东西的话,那么就说明这一天的生意指定会很好。
当然,这也是在客人没有乱还价的基础上。
能卖的话,他们都会卖的。
掌柜也很爽快的给王柱子抹了后面的零头。
王柱子摸着怀里剩下来的银子,美滋滋的离开了。
坐上了骡车回家的时候,还在想着大早上买东西就是划算。
下次还要大早上过来买。
嘿嘿嘿
这样还能省下来不少的银子呢。
等到另一条街道的时候,王柱子往里面瞥了一眼,看到里面有好多的人。
还都是成双成对的男女,走在一起。
看了一眼以后,也没有多停留。
王柱子还等着赶紧回家,把礼物拿出来给赵丽水看呢。
等到家以后,王柱子发现本来被装的满满的马车架,已经变空了。
知道肯定是凤城的人,已经过来清点完货物。
把鞭子扔给刚好走过来的王物华,让王物华把车架卸下来。
好让骡子能松快一下,喘口气。
嘴上还关心的问着王物华货物的事:“都弄好了吗?”
王物华熟练的把骡车卸下来:“嗯,弄好了。
货款也结了,人家对咱们的货很满意呢!”
王柱子这才放下心来,拍了拍王物华的肩膀。
这下轮到王物华问王柱子了。
王物华已经等不及有人给自己洗臭袜子了,为了现在他昨天换下来的袜子都没洗。
就等着今天呢。
“爹,你回来了,那我的项链”
王柱子看着挤眉弄眼的王物华,还像个孩子一样,对着王物华说道:
“你急啥呀,再等会。
你娘呢?”
王物华指了指灶房,对王柱子说道:
“听到你回来的声音,我娘就去灶房了。
估计是给你盛饭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