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 第二百五十三章争议

第二百五十三章争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然了,这也和福康安入城之后,并没有费心去控制清军军纪有关。

    福康安入城之后,径直前往了义州郡守府,并在郡守府中召集诸将,召开军事会议。

    商讨清军下一步的动向!

    等人都到齐之后,福康安站起来说道。

    “义州之战后,我大清天兵便算是正式杀入朝鲜境内了。”

    “朝鲜战局也是拉开了帷幕!”

    目光环视一圈,福康安接着询问道。

    “诸位将军,敢问大家对于我天兵下一步的用兵方向,可有什么建议吗?”

    在众人面前的一张桌子上,一张舆图就这么摆放着。

    舆图上详细的标注着朝鲜北部边境地带的一座座重要城市,以及各个城市的兵力驻守情况。

    福康安话音落下,只见察泰站出来说道。

    “回大将军的话,在末将看来,我大清于朝鲜的战事,第一步便应该先攻取平壤。”

    “因为,平壤就是目前朝鲜北部的核心所在,只要我大清能攻取平壤,战争的主动权就会为我大清所控制,整个朝鲜北部的平安道,咸镜道,黄海道,就都将成为我大清的猎场。”

    平壤曾经是王氏高丽的都城所在,即使是到了李氏朝鲜时代,平壤也照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军若能攻取平壤,则就能以平壤为根基,夺取整个北朝鲜的控制权。

    进而完成清军此次侵朝的战略目的!

    一旁的其余几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都觉得此战清军此战当先取平壤城!

    福康安闻言,低头思索一阵,然后指着舆图上的几个点,开口说道。

    “我大军主力可以在义州多修整一段时间,而大军前锋则是该继续前出,抢占龟城,安州一线,打通大军进攻平壤的通道,并做好接应大军主力的准备。”

    福康安迅速做出了安排。

    说话间,他将目光看向了面前的众人,似乎是在挑选让人谁来担任先锋。

    立功心切的察泰见此一幕,站出来说道。

    “大将军,末将请战,依旧担任此战先锋!”

    “末将愿在此立下军令状,若不能打下龟城,安州,为大军打通进军平壤的通道,末将提头来见!”

    但是,福康安闻言,却是没有答应察泰的请求。

    而是继续将目光看向了其他人。

    因为察泰已经打过一次前锋了,功劳不能紧着他一个人来立,让其他人干看着不是。

    福康安想要坐稳自己主将的位置,一碗水必须得端平才行。

    最终,科尔沁部的多罗郡王世子桑济扎布站出来说道。

    “大将军,这一战,就请让我科尔沁部的勇士来打前锋吧!”

    “我科尔沁部的勇士一人双马,转进如风,用于前锋奇袭定然可以有奇效。”

    乾隆要调外藩蒙古兵入关助战,科尔沁部这个大清的铁杆盟友自然不能没有表示。

    是故,科尔沁部的科尔沁郡王齐默特多尔济便派出了自己的世子桑济扎布,带了三千科尔沁骑兵入关。

    而这三千科尔沁骑兵在抵达关内之后,也是被派遣参与到了大清对朝鲜的战争中来。

    福康安闻言,思索一阵之后,点头说道。

    “可以!”

    “此战便由桑济扎布你来担任前锋!”

    “本将军再调一千索伦兵,一千直隶绿营骑兵于你,此战绝不能有任何的意外。”

    桑济扎布闻言,用力点头道。

    “大将军放心!”

    “……”

    桑济扎布领了军令,便去点兵。

    旋即,他便带着三千科尔沁外藩蒙古骑兵,一千索伦兵,一千北直隶绿营骑兵,一路向南,直插龟城而去。

    宽阔的旷野上,数不清的骑兵飞驰。

    战马的马蹄踏过农田,踏过官道,烟尘滚滚。

    黑鸦鸦的骑兵一路飞驰,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进行着机动。

    ……

    随着义州失陷,龟城,安州等地相继陷落。

    清军入寇朝鲜的消息,也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速向着汉城传去。

    消息所过之处,朝鲜上下一片沸腾,震怖。

    很多人都是感觉心肝儿都在打颤!

    好好的,大清怎么就发兵朝鲜了呢?

    各地的郡守,府尹,守城大将纷纷都接到了告急的文书。

    并且,纷纷派出使者,前往汉城报信。

    一匹匹快马,奔驰在从各道前往汉城的官道之上。

    传信的快马所过之处,朝鲜上下,无不陷入了惊慌之中!

    汉城,景福宫!

    李氏朝鲜担待君主李在金殿上来回踱步,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焦虑和忧愁。

    而在他面前,朝鲜的左右领议政,两班大臣,六朝判书齐聚,一个个的脸上也都是肉眼可见的忧愁。

    “诸位卿家都说说吧,大清上国为何要进犯我朝鲜?”

    “现如今,义州,龟城,安州等地先后沦陷,平壤告急,北方数道告急,我朝鲜又该如何应对?”

    今年是乾隆四十四年,西历1779年,朝鲜历史上有名的英祖大王李刚刚驾崩也就才过去了三年。

    新君李继位时间尚短,在朝中威望有限。

    面对满清忽如其来的进犯,他难免会有些手忙脚乱。

    面对李的询问,朝鲜的右议政崔英正站出来说道。

    “启奏大王,微臣觉得东虏胡兵之所以进犯我朝鲜,可能是因为大明于中原复起的缘故。”

    别看朝鲜平日里对满清很恭敬,但是朝鲜骨子里是很看不起满清这个鞑虏的。

    私底下对满清的称呼经常是延续自大明的东虏,建夷之类的蔑称。

    朝鲜的朝堂上,从君主到臣子,怀念大明故国的不在少数。

    崔英正自然也是如此。

    一旁的左议政赵嗣光也是开口说道。

    “回大王的话,微臣也赞同崔大人所言。”

    怎么说呢,在之前大明已经亡国的时候,满清那边即使知道朝鲜在怀念前明,也是懒得搭理他们。

    但是,现如今,大明复国了,那么在满清眼中,朝鲜怀念前明的事情,就有些扎眼了。

    满清因此而对朝鲜用兵,也是有可能的!

    李闻言,忍不住蹙眉道。

    “若是如此的话,那我朝鲜该如何是好?”

    “拆除大报坛,来借此向大清上国请罪吗?”

    李虽然也看不起满清这个胡虏蛮夷,但他作为朝鲜国主,却是不会在朝堂上乱讲话的。

    因为,朝鲜朝堂中,虽然大部分人都在怀念前明。

    可死心塌地的愿意做大清的一条狗的,也不在少数。

    李刚刚登基不久,根基尚且不稳,自然得谨言慎行才可以。

    只是,令李没想到的是,他才刚提出拆除大报坛,向大清请罪的事情,就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王,此举万万不可!”

    “大王大报坛绝不能拆,当年壬辰倭乱,我朝鲜两京皆失,国土大半沦丧,若非大明神宗皇帝发上国天兵,助我朝鲜驱除倭寇,恢复我朝鲜宗庙社稷,我朝鲜已然亡国了!此再造之恩,我朝鲜岂能忘记?”

    “大王还当三思才是!”

    “……”

    整个朝鲜朝堂,几乎人人都在反对拆除大报坛。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朝鲜汉化程度颇高,对大明有很高的认同感。

    二是因为朝鲜上下也确实是深受大明国恩,这点不能忘记。

    三则是因为现在大明在中原又复国了,已经占据了两广,湖南,江南等数省精华之地,已然有了复兴之势。

    将来有很大几率可以彻底光复中原,恢复神州之地,重新成为威压整个东亚的天朝上国。

    朝鲜现在拆除大报坛,那和往大明心口上插刀子有什么分别?

    现在朝鲜要是拆了大报坛,将来大明复国之后,肯定是会收拾朝鲜这个不听话的小老弟的。

    再说了,现在满清进犯朝鲜,已然是木已成舟。

    即使朝鲜拆除了大报坛,满清也不可能因此而退兵。

    朝鲜上下又不都是傻子!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才不干呢。

    李闻言,脸色忍不住一凝,但还是开口询问道。

    “那诸位卿家认为我朝鲜该如何应对胡兵南侵呢?”

    “平壤现在正在告急啊!”

    李话音落下,朝鲜的礼曹判书王愍浩开口说道。

    “启禀大王,微臣觉得我朝鲜或许可以向大明求援!”

    做小弟的挨揍了怎么办?

    那还用说嘛,肯定是立马去找大哥来给自己出头啊!

    王愍浩话音落下,还不等李开口,便见兵曹判书柳志安开口说道。

    “来不及的!”

    “现在胡兵已经杀至平壤,平壤告急,估计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若平壤城告破,则胡兵很快就能顺势南下,杀至汉城!”

    “到时候,整个朝鲜怕是都将沦陷于胡兵的铁蹄之下,我朝鲜很难坚持到大明发兵来援!”

    柳志安作为朝鲜的兵曹判书,也能说是朝鲜军事方面的一把手,他对朝鲜的武备情况,心中是有数的。

    并不认为就凭现在的朝鲜兵,能顶得住清军的进攻。

    怎么说呢,朝鲜想来武备废弛,军队的战斗力怕是连绿营兵都不如。

    王愍浩闻言,开口说道。

    “所以,我们还是得向平壤方向增兵,守住平壤城,借此来稳住北方战局。”

    “只要平壤还在我朝鲜手中,那胡兵就无法大举南下,那我朝鲜就能坚持到大明派兵来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