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开局给汉武帝直播晚年[历史直播] > 武周统治

武周统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五胡乱华使得中原大地混乱无序,山河血泪。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带来了草原游牧民族“母系社会”女子为尊的思想,为唐朝开放的男女态度埋下了伏笔。

    来到唐朝,兼容并包的大国思想和来自北方地区的女性地位相互作用,女性迎来了地位的最高峰。

    有唐一朝,女性参政人数之多,参政面之广,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中的佼佼者,正是武则天。

    唐贞观十一年十一月的一天,一个五品才人静悄悄地进入了李世民的后宫,那一天空气干冷、天高云淡,与其他任何一天都没有差别。谁也不知道,一代女帝的故事就这样翻开了扉页。】

    “武则天?”武则天诧异地挑了挑眉毛,有些好笑。

    ——此时的武则天尚且在位,并没有“则天顺圣皇后”的尊号。这样的称呼像是对着活得好好的刘彻喊汉武帝,对着尚且年轻的李世民叫唐太宗。

    武则天当然知道光幕说的就是自己,毕竟没有另一个唐贞观十一年十一月进宫的五品才人了。但是现在的她叫“武曌”,曾经的她叫“武媚”,这所谓的“则天”又从何而来?

    武则天不觉得未来的自己还会改名,所以……这个名字是尊号?

    倒是稀奇。她想。

    【武则天,华夏几千年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她初时蒙太宗赐名“武媚”,登基为帝后为自己取名“武曌”,崩逝后尊号“则天顺圣皇后”。所以大多数时候取其尊号前两个字,称其为“武则天”。

    武则天少年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但是年少的她并没有引起太宗的关注,在后宫度过了默默无闻的十二年。但是,也是在这十二年里,她遇到了当时尚且青涩的未来唐高宗——李治。

    高宗登基后,封她为昭仪,永徽六年立为皇后。上元元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唐高宗与武则天不只是爱人、夫妻,也是极好的政治盟友和政治对手。

    武则天和李治一起从长孙无忌、褚遂良的手中收回权力,巩固了皇权,又在李治风疾发作,不能处理朝政的时候代他理事,并从中极速学习到治国的方法。

    于是,武则天在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天授元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一个短暂却辉煌的时代就此开始。

    武则天在政治上打击门阀,发展科举;运用酷吏,整顿吏治;广开言路,注意纳谏;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当然,一切政治举措的背后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武则天大力推行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压世家,运用酷吏,整顿吏治的根本原因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但是她创造性提出的武举和大力推行的试官制度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因其产生的原因而褪色分毫。

    除此之外,因为在高宗朝后期朝廷中枢混乱,统治集团没有精力顾及边疆而导致的领土流失,在武则天即位后也组织了反攻,并用温和的民族政策将其纳入中央管控。

    当统治者年老,不可避免地总是会有一些不太英明的决定。武则天在位后期大用酷吏,随意任用男宠为官,致使朝政混乱,常被后人诟病,但却不能取代其前期执政的风采。

    “上承贞观,下启开元”——这是对武则天统治的盖棺论定。】

    空旷美丽的芙蓉园中没人说话,抄写的女官们笔触似乎都轻了些,连呼吸都放到最小声。

    ——她们害怕光幕对女帝晚年的评价让她龙颜大怒,以至于殃及己身。

    上官婉儿却仍然神色自若,多年的陪伴到底是让她差不多能摸准武则天的心思。——这位是有些恼怒,却远远不到会迁怒他人的程度。

    再者,上官婉儿也能隐约看出来年老的女帝为什么大肆封赏男宠。

    ……不过是好拿捏的政治花瓶罢了。

    朝政混乱,什么叫朝政混乱呢?只要不出大事就不叫混乱。

    上官婉儿有些冷淡地想。

    在森寒的静寂里,武则天突然叹了一口气,语气里带了些难得的萧索之气:“朕看人终究还是不如高宗啊。”

    “是他们难承圣人深恩。”上官婉儿垂首应承。

    【在武周一朝的社会上,女性地位空前提高。

    虽然唐朝已经是一个开放的朝代,但是初唐女子在上街时还是要穿戴“幕离”,也就是一种遮蔽全身的帷幔。

    这种“幕离”可以把女性的周身遮蔽的严严密密,以至于初唐时期的枭雄李密在从李渊座下叛逃时,都选择“简骁勇数千人,著妇人衣,戴幕离,藏刀裙下,诈为妻妾,自率之入桃林县舍。”

    但是,在武周一朝,穿戴“幕离”上街的女性越来越少,最后终告绝迹。取而代之的则是轻便的帷帽。

    从中可见武周时期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

    太平公主掩唇而笑:“李密是这样逃走的么?我竟然从不知道。”

    上官婉儿本来是沉稳谨慎的性格,却总是在遇到太平公主破功。她微笑着对太平公主说:“不只是李密呢,隋朝宗室杨谅也曾用过这个方法。当时杨谅让士兵们穿上妇

    人的服装,戴着幕离偷偷混进城,从而起兵造反。隋末时期有很多人这么做。”

    太平公主看都不看上官婉儿一眼,摇了摇武则天的衣摆,引得女帝轻笑。

    【在武周一朝,由于执政者性别的不同,女性在政治上的地位达到顶峰,诸多宫廷女子和女官介入政治。尤其是女官制度,为除皇族女子外的女性参政提供了渠道。

    在政治上,许多有为女子走出后宅,走进宫廷,成为为武则天参知政事的女官。

    司马慎微之妻李氏、殷履直之妻颜真定、韦余庆之妻裴氏、御正库狄氏、邓国夫人窦氏……以及,那位著名的“女中宰相”上官婉儿。】

    抄写的女官们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她们有些人在光幕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上官婉儿看似冷静,但她在小腹处交握的双手突然狠狠地互相抓紧了。她慢慢放松下来,却胸中一酸,多年的辛苦谨慎似乎都有了最好的回报。

    太平公主状似不经意地用余光瞥她一眼,看到她漂亮的眼眸中遮掩不住的细碎亮光,本想轻嗤一声,却也忍不住弯眼笑了起来。

    李容微手一抖,笔下差点划出一道淋漓的墨痕。但她仍旧紧紧抓住手中的笔,紧得手腕都微微颤抖,她丝毫不觉,心中绽开灿烂的烟花。

    司马慎微之妻李氏……虽然只有一个姓氏留下,但是这种莫大的满足感依旧充斥着她的心房。之前,虽然成为女官,参与政治,但李容微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后宅女子。能帮助圣人办事是荣幸,是能为家族争光的事,但她也不会奢求更多。

    从前的李容微只做自己分内的事,她从来不能理解上官婉儿对政事的热爱,从来不能理解她为什么永远精力充沛,永远野心勃勃。

    但是……一句“司马慎微之妻李氏”让她内心的什么东西疯狂膨胀。史书留名……这种感觉太奇妙了,心中的满足感甚至甚于那些曾诞生于她手下的诏令被颁布的时候。

    ……不想仅仅留下一个名字,不想只是一个作为司马慎微妻子的“李氏”,她想……她想什么呢?

    她想在冰冷残酷的史册里留下“李容微”这个个体存在过的痕迹。

    ——不是作为某人的姐妹、母亲、女儿、妻子,而只是她自己。

    不是其中人,不解其中味。

    李容微恍惚间觉得,她似乎知道为什么即使这个名利场血腥至极,依旧有无数男儿前赴后继地投身了。

    【但是,由于武周一朝女官制度主要存在于上层宫廷之中,在武则天退位后,帝王不再需要这些女子干预政事,参政女官们就大多离开了宫廷,这个群体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解散。

    上官婉儿因政治立场惨遭唐玄宗李隆基杀害,她的墓遭到损毁——墓室顶部已经完全塌掉,四面砖墙最高处仅余13米,地砖被揭的一块不剩,原本墓室西部棺床的位置被彻底铲平,墓室里没有一件随葬器物,棺椁和遗骨不翼而飞……

    太平公主被李隆基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

    各女官均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只有墓志铭上一个个冰冷的“李氏”、“裴氏”、“狄氏”留存人间……

    武则天时期或权倾一时或才情倾国的女儿们,在她逝去后也大都东离西散、不得善终……

    男人不管得志或是不得志,只要有一方面有才华,都会被学者、史书或者各种笔记记载,而女人们从出生起就长在深深的闺阁中,或者落后的村落中,哪怕有惊世的才华也常常被掩盖,就算足够幸运,她们的事迹显露于人前,也大多晦涩,被人打压。

    “即闻,亦不过如野烧之迹,流萤之火,若隐若现,若存若亡而已。”】

    武则天本来是不怎么把光幕所说的内容当回事的。

    ——毕竟看来看去,这神迹都是在说女子的事,想来是想让她这个女帝提供女人的地位。

    武则天虽然是女人,可她更是一个帝王。她最重要的是权力,除此之外,什么男人女人,不过都是为了权谋的工具。提高女性地位对她的统治没有用,她并不打算跟着光幕所指引的去做。

    可是——可是,如果史书中的女人是“野烧之迹,流萤之火”,那她的身后名呢?她费尽心力作为的一切,终究会在后世男人的抹杀下成为泡影吗?

    武则天的心第一次动摇了。

    “李隆基……”太平公主轻声念叨着这个名字。

    就是你,杀死了我和婉儿?

    那就让我的政治生涯从你开始吧。

    ——哪怕你现在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孩。

    太平公主不知道,她现在的侧脸看上去是与母亲如出一辙的冷酷。

    【好在,好在尚有依稀的痕迹供后世的人们去追寻。

    在那些女官丈夫的墓志铭里,在被删改过的史册的角落里,在世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

    就如同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所立的墓志铭,经过岁月流转,经过朝代更迭,经过山河变迁却仍然矗立,无言地诉说着一个优秀的女人对另一个优秀的女人生前死后最真挚的情感。

    “……巨阀鸿勋,长源远系。冠冕交袭,公侯相继。

    爰诞贤明,是光锋锐。宫闱以得,若合符契2。……

    ”】

    上官婉儿怔怔地看着光幕,无声地跟着念:“……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她抬起泪水迷蒙的眼睛,对上了太平公主褪去冰冷的、如花的笑靥。

    但愿一千年一万年之后,尚有人同我一样——

    ——记得你。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