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像妖孽一样纵横官场 > 第144章 陈长安认知中的死

第144章 陈长安认知中的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清明从陈长安的手机里提取了录音资料,当天下午便向省纪委作了工作汇报,不敢有丝毫马虎。

    第二天,杨敬林被省纪委叫去交待问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过一周时间,杨敬林突然从27层高的省政府大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这庸碌无为的一生。

    对于杨敬林的死,吕州官场上的人讳莫如深。

    虽然震撼了无数人的神经。

    公开场合也没谁议论。

    “真正把杨敬林赶上绝路的人并不是我。”看到省纪委公布的死讯,陈长安也是十分惋惜。

    韩思瑶讶异不解地望着陈长安:“那是谁?”

    “市纪委书记,李清明。”

    这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件事情。

    在陈长安接受“走读式”谈话的那段时间里,管委会大大小小的工作都是由钱秋月一把抓,搞出了不少问题。

    商人王庆福在工业园的1号生活区批了一块地,原本想搞个饭庄。

    准备动工的时候,管委会却通知王庆福,说之前的审批文件无效,那块地的开发经营权归属于姚涛和许霏林,暨美食城项目。

    王庆福向钱秋月了解情况,钱秋月给出的理由是申报材料不齐全。

    随后。

    心有不甘的王庆福又往市里跑了几趟,把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乡建设局、信访办都跑了个遍。

    精力和时间都耗在这上面,各个部门都是敷衍了事。

    后来。

    趁省里来工业园考察时,王庆福带两个人打算去管委会门口举横幅维权。

    钱秋月担心自己“暗箱操作、违规批地”的问题被曝光,叫人把王庆福等人拦在半道上,结果引发了暴力冲突,王庆福被打进了医院。

    李清明向省纪委汇报情况时,把这件事情也写进了材料中。

    这无疑是压死杨敬林的最后一根稻草。

    钱秋月是杨敬林的人。

    那么,钱秋月违规批地、暗箱操作、且用暴力解决群众上访的问题,同时也是杨敬林的问题!

    钱秋月为了推卸责任,一口咬定自己是听从杨敬林的安排。

    陈长安道:“这里面的水好深,李清明把这件事情写进材料中,到底是为了实事求是,还是受人指使,这事只有李清明自己知道。”

    “杨敬林一直跟李清明有来有往,把李清明当成是最信得过的人,这世道真是讽刺。”

    韩思瑶感慨万端地摇了摇头。

    当她抬头凝望着陈长安那双充满睿智的眼睛时,心里又泛起了一丝庆幸,庆幸眼前人当机立断,没有把希望寄托在不堪重用的杨敬林身上。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生命本来就短暂,堂堂一个市委书记居然也不去珍惜这有生之年,遇到点打击就草草了结一生,这心理是何等的脆弱。

    脆弱,这是比较好听的一种说法。

    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叫懦弱,面对大灾大难时,只懂怨天尤人,缺少解决问题的智慧和魄力。

    “老公,对于杨敬林的死,你是不是有点内疚?”韩思瑶敏锐地察觉到,陈长安的神色中始终带着一丝遗憾之色。

    陈长安笑了笑,没有急着回答这个问题。

    在陈长安看来,杨敬林那个人虽然庸碌无为,但也算是个清正廉洁的人。

    现在杨敬林落到这步田地,虽有遗憾,但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缺陷。

    不论是混迹官场还是闯荡社会,有四个隐患必须时刻自省:

    一、朝令夕改,沽名钓誉。

    二、自作聪明,刚愎自用。

    三、知过不改,犟头犟脑。

    四、党同伐异,自负矜夸。

    这四个与自身本体息息相关的隐患,陈敬林一个都没有落下,集四患于一身。就像一片长满病斑的树叶,早凋是必然的事,这是自然规律。

    陈长安客观评价:

    “一个人的路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不在于周围人怎么评价他,而在于他自身对世界的认知。”

    “就像省政府那幢27层高的政府大楼。”

    “有的人站在上面,目光所及之处是变幻莫测的风云;有的人站在上面,目光所及之处是城市建筑群。”

    “各人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脑子里想的东西也不一样。”

    “最终,对世界的认知也不一样。”

    “看风云的人,会思考云卷云舒是一种自然常态,它不以人类的意志力为转移,人类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判断晴雨,做好带伞的准备。”

    “看城市建筑群的人,则可能会认为人类就是造物主,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可以主宰一切事物的进程。”

    “杨敬林属于眼中只有城市建筑群的那种人。”

    “他是个唯心主义者,曾认为人类的意志力可以主宰一切。当他痛苦地意识到自身意志力不能改变任何事物时,他的信仰也会跟着破灭。”

    “死,是他选择的一种解脱方式。”

    原本还有些遗憾的韩思瑶,听陈长安这么一说,心里也释怀了许多。

    正如陈长安所说,如果杨敬林选择自杀,这是事物发展规律中的一种必然性结果,那则没必要伤感。

    就像树叶要凋零,姑娘要嫁人,伤春悲秋也没用。

    此时韩思瑶也终于想明白了当初陈长安爷爷去世的时候,陈长安为什么一点也不伤心。

    陈长安欣赏繁花盛开时的美景,也接受秋叶凋零时的衰败。

    这是他对世界的一种深度认知,他不会幻想着用个人意志力去改变自然秩序。

    所以……

    当一个人真的理性到某种程度时,眼中是否无情无爱?

    韩思瑶带着这种好奇心凝望着陈长安:“老公,如果有一天我也死了,你会不会像庄子一样敲盆打鼓唱今天是个好日子?”

    提这个问题的时候,韩思瑶自己也在发笑。

    陈长安不以为然地回道:“首先,我不会唱那么土的歌,其次,一般情况下女人比男人更长寿,大概率我会比你先去见马克思。”

    “我懂了,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活得比我久,我死的时候,你可能真的一滴眼泪都不会流。”韩思瑶郁蹙眉头。

    陈长安含笑轻捏韩思瑶的脸颊:“恋爱脑不适合混官场,赶紧醒醒。等你哪天不想当官了,你再跟我讨论这个问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