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 > 第226章 夏元吉

第226章 夏元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林一边侃侃而谈,却发现朱标的眉头皱了起来。

    “大哥长时间皱眉头会变丑的,小心大嫂嫌弃你。”冷不丁的一句插科打浑,活跃了一下气氛,当即让朱标不怒反笑。

    “你小子这惩罚措施也太狠了吧?如果卷子上沾染了墨迹,立马就要视为废卷重新作答,那那些学子辛辛苦苦写的东西不就白写了。”

    “没有墨迹,才能显得他们的认真,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再说了,难的是构思,并不是书写,只要他们记的内容重写一遍就是了。”

    “有的时候他们就是凭借着墨迹组成的特殊记号完成作弊的,上面的作弊还能有迹可循,但接下来的作弊方式,那就是天马行空,防不胜防。”

    “可以购买特殊的语句加在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密码,将相同的字加入到每一段之中,或者将一句话大批次的出现在文章之中,这就相当于验证标语一样,当阅卷的人查阅到这些特殊句子的时候就会完成作弊。”

    “什么居然还有这样的办法?”

    “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简直是没法防备啊。”

    “最重要的还是两点措施,第一点,在全国各地设立提学官,也就是对学生专门进行处罚和奖赏的官员。”

    “大明的学生有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等等的职称名号。”

    “当拥有了这些读书人称号的时候,他们便会拥有了一定的特权,虽然现在已经完成了官绅一起纳粮,他们也要交税,但是交的税毕竟少,或者凭借他们的身份本身,便可以大量的攫取土地和利益。”

    “那些秀才见到县令,甚至可以做到不跪,而且县令居然还无权对他们的学位进行罢免。”

    “特有的身份和特权,往往会成为人犯罪有恃无恐的背景,因此还有行不上大夫这样的谬论。我觉得应该严格的规范读书人的行为,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管控。”

    “设立儒学提举司,用来管理那些学子的学籍和档案,如果这些人作奸犯科违法乱纪,往往会有很坏的带头作用,必须要从重处罚,剥夺功名。”

    在明朝的初期,是没有儒学提举司这个部门的,这个部门是正统年间设立的,正统皇帝就是大明战神朱祁镇。

    当时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设立这个衙门,就是为了对读书人进行管理。

    明朝初期的读书人能张狂到什么程度,动不动就仗着自己的身份抗衡法度,仗着自己有钱有地便可以欺压百姓。

    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是小的地主,没有官身,却可以夹在官和民之间,欺压普通的民众,原因就是当地的县令没法剥夺其功名。

    这些人除了有学问以外,和畜牲无异。

    朱标听了朱林的建议之后,直接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在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呀!

    要知道,这些读书人看了名声和功名,和自己的性命一样,如果罢免他们的特权,或许还能忍受,但如果剥夺他们的功名,那就是在打他们的脸。

    这些人的功名可以理解为公务员或者是铁饭碗,更是他们向普通人炫耀的资本名副其实的告诉普通人,他们高人一等。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如果之前有功名享有特权,结果因为犯错被剥夺了功名,那么一定会成为人尽皆知的笑话和乐子。

    “之前加强监考,滴有墨迹的卷子当即作废以及各种处罚措施,我都可以赞同,唯独犯错剥夺读书人功名的事情,我不能同意,大明还是需要这些读书人的。”

    “标儿,我看未必,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当初打天下的时候,没有这些读书人,父皇依旧天下无敌。”朱元璋不喜欢读书人当即赞同。

    “今时不同往日了,朝廷的影响力有限,就需要读书人乡绅小地主来替我们稳定地方传达意见呀,如果他们表示反对鼓动百姓,那我们又要花费力气前去安抚。但是现在百姓启蒙,朝廷影响加重。”

    朱标的考虑并不是无稽之谈,现在没有大广播,没有电视,消息传播很难响彻,全国只能一级一级的传递下去,然后由这些地主相生去替朝廷管理百姓。

    就像元帅的命令,只能传给每一级的首领,而不能下达到整个士兵的身上一样。

    “我们可以做一些调整,大哥,你要知道,如果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那么没人会去珍惜它,如果某样东西不会消失,那么人永远不会去重视它。”

    “有的时候危机意识更是能够规范他们的行为。”

    “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有的人的功名被革除,那么他所留下的位置可以在之后的科考中多录取,这样便不会激化矛盾,而会转化矛盾。”

    “但是被革除功名的人无法再获得功名,这样便可以把朝廷和全体读书人的矛盾转变成我们和有功名之人的矛盾。”

    “鞭子不落在自己的身上,是不会感到疼的,这样普通的读书人甚至还会幸灾乐祸,争相举报,就是希望可以将上面的人拉下马,多给自己增加机会。”

    “老五,你跑题了,我们不是在商量如何整治科举的事吗?”朱标说。

    “那就是说,如果科举舞弊的话,会被革除所有的功名。”朱林补充。

    “功名可不是特权的标记,也不是免死的金牌,更不能成为违法乱纪的资本,那些人作弊之后只是失去了考试资格,但他们依旧是举人,回到家乡之后,谁又能知道他们有过多么卑劣的手段呢?”

    “打蛇要打七寸,想要针对这些违法乱纪的读书人那么一定要从他们最在意的事情上下手,这样才能以儆效尤,杀一儆百。”

    “儿臣以为罚过只是片面的,在罚过的同时也要赏功,如果有读书人可以遵守律法救民爱民,心怀慈悲或者是品德高洁,也可以受到奖励赏赐。秀才的功名,日后考试的时候也可以优先录取。”朱标对朱林的建议做出补充。

    朱林不得不在旁边感慨,朱标果然是懂得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的。

    但是他们决定了,不算还得要说服那些大臣同意。

    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因为郭桓案刚过,很多人依旧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担惊受怕,如履薄冰的过日子,这时候再敢违反皇上的意思的话,极有可能会被当成郭桓的同党给收拾了。

    在完成了商讨之后,朱林便乘坐着马车离开了皇宫,但是并没有马上向着王府赶去。

    他此刻心心念念着一个人。

    “影子去找一个人。”

    “还请殿下吩咐。”

    “这个人是夏元吉,今年的新科进士,此人拥有大财,如果能够好好培养的话,说不定可以弥补我们在户部的折损。”

    “属下即刻去办。”

    想要找到一个人是有技巧的,他的身份是进京赶考的学子,要不然住在驿馆,要不然会住在专门开放学子居住的客栈之中,只要按着这些地方找,便可以马上缩小找寻的范围。

    实在不行可以在金榜之下寻找,如今,有人姓名被顶替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朝廷不得不重新取仕,金榜便会重排,到时候几乎所有的学子都会前去看看自己有没有高中。

    那时虽然人多眼杂,但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固定在那片广场之中,想要找人也并非难事。

    暗卫从来没有让朱林失望过。第二日,影子便带回来了找到夏元吉的消息,就是在金榜下面发现的,夏元吉发现自己高中之后异常的开心,便回到了所住的客栈之中,点了一些酒肉庆祝。

    二甲二十七名,进士出身,也就是国考第二十七名。

    进士其实也是分等级的,一甲的前三名人尽皆知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便是进士出身,三甲是同进士出身。

    其中二甲和三甲的第一名称为传胪。

    就在夏元吉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吃着烧肉的时候,突然有人敲他的房门。

    夏元吉先是一阵奇怪,随即打开门一看,只见外面站着几个虎背熊腰之人,然后将他请了进去,推开房门,走进来一个年轻俊秀的公子哥。

    夏元吉虽然不认识眼前之人,但他知道眼前之人一定是非富即贵,凭借着身上的绫罗绸缎和腰间的羊脂玉佩,便能看出此人家世不凡。这两套东西加起来没有几千两银子,可下不来。

    “不知这位公子找夏某来有何贵干?”夏元吉知道这京城里的人都是非富即贵,虽然他现在成为了进士,但是也绝对不敢有半分的狂傲。

    “不错,倒没有那些人的心高气傲,我来是请你喝酒,并给你指一条门路。”朱林说完之后,摇晃着乌木沉香折扇便自己入座, 坐的还是上席。

    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桌上的酒,一喝之后眉头又皱在了一起,还咂了咂嘴。

    “好歹也是中了进士,没必要如此寒酸吧。这是什么马尿?今天让你尝一尝国窖是什么味道?”

    朱林说完之后拍了拍手,便有两人送来了一坛美酒。

    “还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我姓朱,单名一个林字,家中排行老五。”

    “朱林…”夏元吉在心中默念出了这个名字,先是一愣,随后瞳孔骤然放大,瞬间跪倒在地上行大礼。

    “草民不知汉王殿下来临,失了礼数还请汉王殿下勿怪。”

    “无妨,起来说话。”

    “谢汉王。”

    “草民还得多谢汉王殿下为草民主持公道。如果您不是发现这次取仕,其中有人顶替名字,草民或许已经走投无路了。”

    “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我看了你的卷子,论述的是国家经济方面,你怎么看国家的经济?”朱林问。

    “启禀汉王殿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了,不管是治理朝政还是供养军队,钱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那你说说我大名。如今的财政如何?”

    “汉王殿下建立大明商会,同时掌管户部和税部,使得各处的金银都有流错,严厉惩治贪官开源节流,使得大明的励志清明财源广进。”

    “如果只有恭维的话,你就没必要说了。”朱林虽然嘴上的语气十分严肃,但是表情却是云开天明,必定有人夸赞自己的功绩不高兴才会奇怪。

    “在经济枯萎的时候要谨慎,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更要谨慎,因为这种环境才是极容易滋生腐败的情况。”

    “想要振兴和安稳大明边境的经济,那么就要多修路,使得人口还有商品可以快速的流通。

    大明如今商业繁荣,对周边的各国都有贸易和经济上的往来,但是这种贸易和经济上的往来并不长久。

    “如何说说这种商业模式并不长久。”

    “优势聚集,恃强凌弱。”

    “如今,大明河周围各国的贸易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平等,大明挣得是盆满钵满,而周边各国却是供养着大明。”

    “大明在北方用极其廉价的茶叶,丝绸,盐巴,还有粮食获得珍贵的酒肉,羊皮等珍贵的药材,运回到内地之后,转手一卖便是十倍的利润。”

    “对待海外贸易以及其廉价的屡次丝绸,茶叶等同样的东西购买,外国的矿石等物品。”

    “这就出现了大明大占优势,而其他各国均被大明吸血剥削的情况,如果把天下比喻成方寸之地,就是大明是占尽优势的大地主,而那些普通的国家便会沦为被大明吸血的农民和佃户。”

    贸易顺差,商品倾销就是这样,大明凭借着生产力以及商品的优势开始疯狂的以廉价的商品掠夺其他各地优质的实体资源,这就是在戏全世界的血供养自己。

    老美如今便是如此。

    “随着双方的交流,信息是互通的,这些商品东西值多少钱,自然也会流露出。”

    “商业想要长久,它的价值和价格就要相互应对,商品的价值是由价格决定的,但由于大明的垄断以及强权,军权的背书才可以卖出超高的价格,如此压迫必定使得周围的小国不满。”

    “如今,大明强大,他们能生存的下去,或许还能坚持,但一旦衰弱,这些小国便会报复大明。”

    “这其中的双方百姓都能察觉,官方给不了高价,百姓可以给,这就会诞生出走私有的百姓,为了利益,便会绕过大明的官府,悄悄的向草原运输物资。”

    “这样使得您制定的九座贸易边城,经济围剿的办法便会土崩瓦解,同时外族之人和走私之人做生意,大明的财政和威望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之后如何呢?放任不管,看着您十几年经营的贸易封锁战略崩溃,还是出兵围剿。”

    “刚出现一种情况的时候,必然有其出现的原因。如果强行围剿,只会使得人离心离德,九座贸易边城垄断了北方的商贸。”

    “这导致人口过度聚集,而周边的人却享受不到半分的便利,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人心离散走私横行,要不了多久北方的防线就是千疮百孔。”

    “那你说面对这种事情,又该如何处理呢?难道真的要和那些人进行平等的交易?”朱林问。

    “贸易从来不是平等的,但可以相对公平。”

    “将一些贸易的份额分散到其他的城镇之中,有人吃肉,有人喝汤,所有人都有利可得,才不会出现有人冒着杀头的风险走私。”

    “不能对外族的人进行过多的压迫。茶叶,丝绸,瓷器是分等级的,他们进贡的羊肉也是分等级的,等级进行对应,保护贸易的公平性十分的要紧。”

    “双管齐下,一边放利遏制走私,一边抬高利益增加收入,自然可以使得北方的贸易稳定。”

    之后几年可能要在北方动兵,北方的安定自然是重中之重,如果北方的贸易或安定出了问题,那么想要攻打倭国自然是难上加难。

    夏元吉提出的建议可以快速的缓和北方的局势,使得北方的贸易重新恢复活力,笼络巩固草原人心。

    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能算得上是能才,如果能提前预料到未来所发生的问题,并且防患于未然才是大才。

    如何处理经济方面的事情?夏元吉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天赋,夏元吉在原本的永乐一朝也是发光发热,号称朱棣的钱袋子。

    永乐皇帝五征漠北,疏通大运河,修建永乐大典,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花钱如流水的事。

    平时的皇帝能做成一件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有了夏元吉这个钱袋子统领户部和大明太子朱高炽一起努力,硬生生的让大明的经济没有倒退,反而增长为郑和下西洋又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持。

    原有的历史中,大明永乐一朝经济如日中天,此人绝对功不可没,想到这里结合他今天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北方经济的问题。

    夏元吉也不傻,他知道汉王能找到他,肯定是想给他机会,这是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当即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要知道其他人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你说的倒是有这么几分道理,要知道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能像赵括一样只会纸上谈兵。”

    “当你完成了殿试之后,不论结果如何,我会将你调到户部,从户部主事开始做起。”

    “户部的事大多数要经过你的手,你要仔细的学,到时候我会让如今的户部尚书王检亲自知道你,你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朝廷会对你进行栽培,可不要让朝廷和本王失望。”

    “多谢汉王殿下,草民有幸成为您的门生,简直是莫大的恩情,草民一定会唯汉王殿下马首是瞻。”

    “对我忠心的人有很多,但我更看重的是你的能力,不要忠心于我,要忠心于大明。”朱林说。

    “汉王的教诲,草民谨记于心。”

    “没必要如此谦虚了,你早已经不是一个草民。”朱林一笑,然后便向着外面走去,夏元吉跪地恭送。

    朱林总算有了名义上的第一个门生。

    郭桓一案,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为了扩大自己的功劳,对户部出手,导致朱林在户部这些年的经营毁于一旦。”

    户部尚书刘诚被逼死,如今户部侍郎王检继任户部尚书,另一个户部侍郎郭桓也以身死,整个户部的官员少了三成,户部几乎都要停摆了。

    现在替户部网罗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好在老天爷把夏元吉送到了自己的面前,日后培养夏元吉一定可以成为户部的顶梁柱。

    “王爷,属下还得知了有几个学子,并没有门路,我们可以趁这个时候进行投资施恩于他们,到时候这些人也会成为殿下门生,在朝廷之中,也会为汉王殿下说话。”影子说。

    “大道没必要,我只招揽真正有才能的人,其他人的资质普通,我们只需要静候即可,而且我不需要结党。”

    几日之后,殿试结束,韩立和夏元吉的成绩都不错,朱林马上动用自己的关系,将二人的前路铺好。

    韩立去了吏部,夏元吉则是去了户部。

    在殿试完成之后,这次的科举舞弊案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当代大儒刘三吾被门生连累,被革职,好在没有遭受到其他的处罚,正当他灰头土脸的离开宫门之时,突然有一辆马车停在自己的面前。

    “可是当代大儒刘三吾刘先生。”

    “不错,老夫正是刘三吾,不知道阁下是何人。”

    “我们主人请您上前回话。”

    硫酸无虽然将信将疑依,但还是走到了马车之前,只见马车的窗户打开,帘子被里面的人掀起,坐着一个面冠如玉,温文尔雅的年轻人。

    “刘三吾拜见太子殿下。”当看清马车里面坐的是何人的时候,刘三吾当即面色大变下跪行礼。

    “先生言严重了,久闻先生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如今,先生因门生牵连被贬官,想请先生成为太孙的启蒙先生可好?”

    “太子殿下隆恩,草民不胜感激。草民一定好好教太孙读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