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末世:漫漫回家路 > 第68章 机械结构

第68章 机械结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多亏了滑坡实验,我们才知道灰雾内部有多凶险,人类根本无法在里面立足。”江为止感慨着,“这个实验也让某些一直主张让人进入灰雾的高层们闭了嘴。”

    商城灰雾里那些史莱姆一样的烂泥状物体和满大街眼窝深陷、面色铁青的死尸再次浮现在眼前。

    李寄秋用力晃晃头,把这些糟糕的记忆甩走,恨恨地说,“为什么要人进到灰雾里?肯定也有从灰雾里逃出来的幸存者啊,还不够让高层知道里面很危险吗!?”

    “呵呵,毕竟不用他们自己进,他们当然不怕。”江为止冷冷地哼笑一声,而后又叹了口气。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毕竟到现在,人类对灰雾还是什么都不了解,着急也是正常的。如果只靠牺牲人就能掌握灰雾的情况,别说他们,我都认为是值得的。”

    “但盲目地让人进入灰雾里,只是白白送死罢了。所以最后的折中办法是,先探明灰雾内部的环境,再现场开会决定是否派人进去。”

    说那么多,不还是要人进。

    李寄秋心里吐槽了一句。

    “当然,实际上绝大多数灰雾都是无法进入的。”似乎是看穿了李寄秋的内心想法,江为止补充道,“而且进入灰雾的人员也是来自军队的志愿者。所有危险性我们都会讲得很清楚,决不会有任何强迫行为。”

    吐槽归吐槽,李寄秋也明白时间的紧迫性。

    来考察队这些天,他对外界情况的危急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全国第一季度的粮食产量已经暴跌至只有往年的百分之四十,国库存粮也只够再供应八个月。

    由于大多数工厂位于城市周边,在灰雾的袭击下往往难逃一劫。此外,近乎隔绝的特性导致灰雾内的高压电网和输油输气管道全部中断。以至于第一季度的工业总产值更是惨不忍睹,只有以往的百分之二十五。

    进口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世界秩序和经济早已不复存在,物流网络也已经基本中断,根本不会有国家会把宝贵的资源卖给他人。目前,政府正在日夜加点地开发北方和近海的石油天然气。

    不过也有传闻,以物易物式的国际贸易开始兴起,两个国家可以一边你死我活地打仗一边交换物资。但这种私下的交易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灰雾灾难如果这么拖下去迟迟不能解决,最多再有半年,整个国家就会陷入彻底的瓦解。

    李寄秋觉得有些心烦意乱,果然是知道的越多越烦恼。

    这种事,不是自己一个来自异世界的普通人该操心的,更何况操心也没用。

    但是,这种眼睁睁看着周围的世界慢慢崩溃,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感觉实在很糟心。

    “所以这次要派人进去吗?”

    李寄秋嘴上问着,眼睛往前方距离警戒线只有十米左右的医疗帐篷看去。

    因为之前出现过从灰雾出来的人员因救援不及而死的情况,所以现在对灰雾进行实地考察时医疗队必须冲在最前线。

    医疗组的十几个人全部身着防化服,静静地坐在那里休息。

    江为止扭头看了看李寄秋视线的方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似笑非笑地说道,“没事的。别看医疗组和灰雾挨得那么近,其实他们很安全。看到旁边那辆车了吗?”

    李寄秋早就注意到医疗帐篷旁边那辆看起来颇有些废土风格的厢型车。

    车子上下全部焊接着灰色的金属板,整辆车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样貌,完全变成一只长着轮子的金属盒。

    稍加回忆,李寄秋便发现这车子和刚刚直升机扔下的金属箱是一回事,“这辆车上装的都是铅板吗?”

    “对喽。”江为止微微颔首,“在医疗组的工作彻底结束离开前,那辆车都不会熄火。如果有突发状况,他们随时都可以上车离开。”

    多次实验已经证实,铅对于外壳的破坏和干扰有一定抵御效果。

    李寄秋记得自己看过的什么电影里就有这种桥段。人们要进入危险的核电站之类的地方时,都要穿着厚重的防化服,胸口还要戴上铅板,而车子也要用铅板覆盖起来。

    看来玲云筱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从实验开始就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刚松了口气,李寄秋就发现了个有些矛盾的地方。

    好像有点不对劲。

    “江队,我记得铅有很强的隔绝作用吧?所以才对外壳有一定抵抗力。”

    江为止点点头,“没错,有什么问题吗?”

    “刚才直升机扔进灰雾的铅板箱子里,装的是你们实验要用的仪器吧?是为了采集数据什么的。”

    “对的。”

    “可仪器都被铅板封在里面了,怎么采集数据?铅应该会隔绝掉电波之类的吧?”

    “你就想问这个啊?”

    江为止笑了,似乎颇为开心,“小李你脑子转得还挺快。没错,仪器放在铅板里是无法工作的。所以,研究所里有位机械方面专家设计了一种全机械结构的锁,并将其装进了铅箱里。”

    “外壳会干扰破坏电子设备,但机械结构就没问题。机械锁其实是一种发条装置,先上好发条,在特定时间后铅箱的四面就会打开。过一段时间,四面的铅板就会再次合上。”

    “所以我们只需要上好发条,在第一次到时之前把铅箱扔进灰雾里,然后记好时间在第二次到时后把箱子拉出来就行了。”

    “原来如此。”李寄秋点点头,“我还有个问题。按照您刚刚说的,以前不能把仪器直接从空中扔进去是因为精密仪器经不起磕碰,怎么现在就直接把铅箱往里面丢了?”

    “很简单,因为现在发明了可以充分保护仪器的减震系统、填充气囊和降落伞。最低的灰雾都有一百米高,再算上干扰区,最起码也有一百五十米。如何在不用电子器件的情况下保护一百五十米高空抛下来的精密仪器,还是有些技术难度的。”

    见到李寄秋又想张嘴,江为止马上笑着打断了对方,表情带着些许意外,“小李,你脑子还真挺灵活的。你是想问,刚才也没看到降落伞吧?外壳要用最快的速度穿过,肯定是在穿过外壳后才开伞。当然,开伞时间也是靠发条装置提前设定的。”

    李寄秋点点头,这回他彻底没疑问了。不由得赞叹道,“这个年代还能做出这么复杂的纯机械发条装置,真的很厉害。”

    这番话并非恭维。根据李寄秋半年来的了解,这个世界在科学方面已经半只脚踏进科幻领域了。

    具体的专业知识不明白,但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一辆普普通通的电车电池寿命算上衰减也是五十万公里起步,而这么一辆车充满电连十分钟都不用。。

    在这些天和考察队吃饭时,李寄秋也听到了关于室温超导本已成功验证的新闻。和曾经地球上某起小丑行为不同,这里的室温超导材料经过了世界各国实验室的认可。

    这里的材料学比地球要先进太多了。

    再加上核聚变和太空工厂,这个世界原本是前途无量的,已经迈出了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如果不出意外,自己也不是不能凑合着呆在这里。说不定有生之年就能看到人类殖民太阳系,造出世代飞船远征更加广袤的太空呢。

    但这一切,都因为灰雾的出现戛然而止。

    “其实这个装置并不复杂。但铅板太重了,一面铅板就有1300公斤,做出能运转起来这种重量的发条装置才是最难的。”江为止哪里知道李寄秋刚刚的复杂念想,自豪地说,“那位机械专家在全世界都属于顶尖人才。至于其他国家”

    江为止苦笑着,摇了摇头,“有些国家想得到灰雾内的信息,他们又做不出这样高水平的机械装置。你猜他们会怎么办?”

    李寄秋看看远处站岗警戒的士兵,咽了口唾沫,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

    还能怎么办呢?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