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落袋为安
“呼!!”
拿毛巾洗了把脸,陈盛才松了一口气。
应付程小咚他们,简直比昨天在双子塔走钢索还要累啊。
“打开系统。”这个时候陈盛才有空确认新的挑战任务。
【挑战任务:完成一次自由潜水运动,要求下潜深度超过30米。(难度7级,完成可获得7星奖励。)】
“ok。”
经历过双子塔走钢索后,陈盛对这种难度的任务,心中已经毫无波澜。
比起挑战任务,他目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接着陈盛就拿起手机,拨通了职业经纪人马克·姆斯的电话。
“sheng,你昨天在双子塔完成的挑战,我已经在电视上看到了,你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电话一打通,马克就开始喋喋不休的宣泄着对陈盛的敬佩之情。
“哈哈,那些都是小意思而已,不过你漫威那边的收购事项处理得怎么样了?”
“很顺利,漫威目前的公司账户已经没剩多少钱了,而罗纳德·佩雷尔曼为了抬高股价,还想将toybiz玩具公司合并到漫威娱乐。
这段时间董事会的股东觉得罗纳德就是要杀鸡取卵,榨干漫威的最后一点价值后离场,所以已经在联合抵制他的合并计划。
现在听说有人愿意接手漫威,他们都很乐意将手中的股份出售。”
“很好,那人员精简问题呢?”
“目前漫威已经确认好了裁员名单,计划是一共裁员4225人,按你的要求,公司只剩下395名员工,用于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
这其中大部分员工,也都是漫威影业的工作人员,他们会确保在你接手后,漫威依旧保有基本的电影制作能力。
只不过罗纳德的意思,就是要等你完成交易接手漫威后再开始裁员,而后续的员工赔偿问题,也将由你自己承担。
这笔赔偿金我帮你计算过了,一共是2900万美金,同时漫威现在的债务规模是4亿美金。”
哪怕这笔债务有可能会吓退顾客,但在交易前,职业经纪人和卖家对此都是有告知义务的,这也能避免日后买卖双方对簿公堂。
“行,我清楚了。”陈盛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得到陈盛与漫威股东的最终意见,马克也开始推动。
此前联系马克帮忙处理收购事项时,陈盛也已经完成了收购意向书的签署。
现在买卖双方达成了最终收购意向,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在漫威向纽约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以公告后,前后半个多月时间,漫威就正式落入了陈盛的手中。
因为陈盛采用现金一次性付清方式进行交易,所以本次收购,他一共花了11亿美金,就让盛大资本成为漫威娱乐公司的完全控股人。
也就幸亏《女巫布莱尔》在北美大卖,加上这边的电影公司,一向是对院线采用更为霸道的阶梯递减分账模式。
也就是在首映周,制片公司可以拿到总票房70到80之间,最高也不超过85。而电影院则主要靠卖汽水和零食赚取收益。
然后在第二周,电影公司拿到的则是60到70,第三周45到60,只有在第四周以后,才会下降到25至45之间。
而迪士尼和电影院的霸王条款则更为夸张,他们甚至还能多拿到10的比例。
只不过这种霸王条款,随着21世纪许多院线倒闭后也被废除,让陈盛只能赶在末班车享受这最后几年了。
但也得益于这种分成方式,截止到《女巫布莱尔》下映,报得票房161亿美金,陈盛的盛大影业能拿到的北美地区票房分成是8700万!
当然这其中,还有1300万是支付给米拉麦克斯的发行费用了。
而且在陈盛忙活着漫威的收购工作时,《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也在北美院线上映了两个多星期。
经历过《女巫布莱尔》的惊吓,《独立日》的震撼后,《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也如同一杯香茗。
让本来冲着陈盛进入电影院的观众,能够静下心来欣赏这部没有激光的科幻片。
陈盛一开始还在担心,前世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不走院线,是靠家庭影音拿到的35亿美金票房,现在走的是院线,会不会卖不动。
结果票房成绩出来,陈盛才知道自己是杞人忧天了。
首周4800万,第二周4100万,成功打破《女巫布莱尔》先前创下票房记录记录,仅次于威尔·史密斯的《独立日》!
此前盛大影业,已经按照这边的分成模式,先后收到了《女巫布莱尔》预支的3000万。
现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大卖,盛大影业那边又收到了预支的3500万美金,加起来已经入账6500万美金的票房分红!
这才让陈盛能够一次性掏出11亿美金买下漫威。
恰好在暑假档的下半场,北美这边上映的大片,居然只有华纳制作的《杀戮时刻》票房表现还算可以,但也仅有《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接近一半的收入。
在票房上一骑绝尘的的亮眼表现,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超过《女巫布莱尔》的票房只是迟早的事情了。
哈维甚至在想,《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能不能超过华纳和环球联合出品的《龙卷风》24亿美金,暂时占据本年度第2票房记录。
而陈盛则是在漫威的所有事情终于尘埃落定,想到启程返回港岛前,再一次前往纽约第五大道417号。
此时漫威影业办公室,就位于这栋三层楼高,弗兰克g威尔斯大厦的第二层。
一踏进这家在未来缔造电影票房奇迹的公司,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了陈盛。
现在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老板已经变成眼前这位年轻的华夏人了。
也就是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华夏人,一接手就将公司员工裁得只剩十分之一。
幸亏在裁员潮过后,管理层表示已经没有新的裁员计划,才短暂的控制住人心惶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