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个男生
第一个男生坐在最靠讲台的位置,此时脑袋蔫蔫地耷拉着,似乎在打瞌睡。
他手里还握着笔,底下垫着一本习题册。
顾朝夕朝着他走近,男生并没有被惊醒,脑袋依然一下一下地往下点着。
似乎困极了。
走到跟前,顾朝夕便瞧见了袖口里隐隐约约露出来的一点红痕。
有些奇怪。
她绕了一下,走上讲台就站在了男生的正对面。
蹲下身便可以看清男生的面容。
男生瞧上去有些秀气,此时的眼睛无力地合着。
她垂眸,朝着被他垫着的习题册看过去,上面写着他的名字。
沈安国。
嗯,还挺符合年代的。
顾朝夕这么想着,再次抬眼的时候,却见面前的人已经睁开眼睛,此刻定定地瞧着自己。
他的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一个黑色的眼珠。
分明是不聚焦的,可顾朝夕却能清晰地感知到,沈安国在看着自己。
那双眼睛里的情绪不多,只留了一分的疑惑。
随后,他又缓缓地低下头去,手里的笔随着他打瞌睡的动作一晃一晃的。
松了口气,顾朝夕撑着膝盖站了起来。
第二个男生,是坐在左边的窗户旁。
那里离教室门口倒是远的很,支着脑袋还能看窗户外面的风景。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裴宴此刻正弯腰在那个男生的面前,有些好奇地随着他的目光朝着外面看去。
窗外是树干,上面的树皮有些开裂,露出一点点的白色。
枝干上伸出一些细小的枝叶来,瞧上去一片翠绿。
树与树之间什么都没有,连一个落脚的鸟都不曾瞧见。
男生额前的头发有些长,遮住了部分眼睛,瞧不清他的神色。
他那另一个胳膊横着枕在桌上,胳膊下面压着一本习题册。
顾朝夕走过去,很轻地把他的胳膊朝着一旁扯了扯,露出写在习题册上面的名字来。
齐涛。
他依然是撑着下巴瞧着窗外,似乎外面有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把他深深地吸引着。
秦微兀自走到第三个男生面前,偏着头微微打量着。
这个男生比前两个都胖一些,脸上瞧着肉肉的。
只是,他腕见露出的红痕让秦微觉得有些在意。
这个男生此时微微颔首,眼睛瞧着面前的习题册,似乎在写题。
然后他手里的笔动了动,又动了动,却始终没有真的落下写出一个字来。
秦微绕了一下,便看见了刚刚被胳膊挡住的部分。
上面写着一个名字。
周建国。
这个名字和刚刚在四年三班教室看见的那个名字,倒是挺像的,
这世上总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吧?
教室里的其他人都坐在位置上坐着自己的事情,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秦微直起身,就看见顾朝夕和裴宴正在讲台前面研究什么。
“看什么呢?”
她快步走过去,就看见讲桌上放着一本教案,和刚刚他们教室里的那一本比起来,是一样的。
教案前面翻开都是一些正常的文字,到了后面,又像是会议纪要。
相比于放在三年四班教室里的那一本,这个的会议纪要更像是人物的背景记录。
上面详细写了三个男生的姓名还有家庭情况。
首先是沈安国。
城阳市沈家的独子,称得上是老来子吧。
上面记录,沈家早年是生了一个女儿的,这个女儿被他们送进学校读书,也算是有点成绩,只是后来出国留学的时候不幸染病去世了。
沈家的两老受不住女儿去世的打击,再接再厉生了个儿子。
沈安国可以说是寄托了沈家全部的希望,然而他本身不是一块读书的料,见到书本就开始犯困。
夫妻两为了让沈安国变得出息些,就决定先把他送来学校拿一个文凭,再出国去深造。
顾朝夕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女儿都因为出国留学染病去世,居然还想着让儿子出国,也不担心是出国克命吗?
再说回沈家本身,沈家早年是做布匹生意的,他们家特有的染布技术可以让染色的布匹变得不褪色,因此,在城阳市格外的受欢迎。
后来,沈家招了一个国外留学回来的设计师,开始做起了服装的买卖。
这一下,沈家算是彻底的跻身城阳市的上流圈子了。
只是,他们到底是资本家,随着生意的越做越大,服装厂子开了不少,却对手底下的工人态度一般,甚至克扣工资。
衣服卖的贵就算了,对工人还不好,也难怪不得民心。
第二个便是齐涛了。
齐涛的资料看上去,倒是没有沈安国的精彩。
齐家一直都是城阳市出名的名门贵族,早年间香料的生意做的格外的好,后来开始产出香水,更是受到了众多贵妇的追捧。
只不过,他们家也不是什么好人。
瞧着记录上面写着的,背地里恐怕还做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看上去也没少压迫平民老百姓。
不过想想也对,往早年看去,他们这样的有钱人根本体会不到穷人的痛苦。
第三个是周建国。
关于他的资料,倒是有趣了些。
上面写着,他是被收养在周家的养子,他的生父只是码头的一个搬运工船夫。
整个城阳市的码头,都是周家的产业。
周建国被周家收养之后,就开始过起了少爷的生活,整个人好不快活。
然而周家不满意他不学无术,就把他塞进了这所女子高中。
当然,还有一个目的,是希望周建国可以认识这个学校里名门望族的女儿,然后和他们结亲。
秦微转头看了一眼坐在最后面的周建国,只有他一个人的脸显得圆圆的,坐在位置上似乎都能挤到课桌。
周家居然指望他勾搭上什么千金大小姐?
不过再往下看也就明白了。
在城阳市,周家只能算早年做了个好生意的地头蛇,这种仗着自己占有码头就各种牟利的人,那些富豪背地里是最鄙夷的。
只是
“一个搬运工的儿子,怎么会被周家收养?”
顾朝夕忍不住敲了敲讲台,指着收养那两个字。
显然记录的人在写下这两个字的时候,也有部分疑惑,毕竟这两个字的旁边,画了一个问号。
“这真的是老师的教案吗?”
有哪个老师会对自己学生的家庭这么在意的?甚至关注是不是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