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魔王穿越苦主?血溅五步杀疯了! > 第489章 规模扩大,成立心理健康社

第489章 规模扩大,成立心理健康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沉已经累积了大量优等生的人脉,其中不乏家庭条件比较一般,甚至是差,但是学习成绩却很好的人。

    毕竟这学校的资源摆在那。

    然而,这种学生对学生的辅导,经常性的发生在朋友之间,是无偿的。

    如今苏沉要徒手构建起这个产业链。

    继而抢夺属于老师们的补课。

    当然不够正规,却仍然有操作空间。

    …………

    苏沉直接聚集了整个年级一半的优等生,然后形成了“学习小组”,并且尽量做到同班生为一组。

    然后收取每人一百元的补课费。

    一个月的放假时间,学习小组每周聚两次,只收一百元,相当于一次只需要十几块钱。

    而且还是班级小组,学习进程完全相同。

    大部分都是朋友。

    且是全科目。

    这性价比太高了,大部分的其余学生都参与到了其中。

    而苏沉在收了第一层之后,就赚了一万多,然后每个当学生的“老师”都分了五十块钱和一个零食盒子。

    这个零食盒子在外售价是50元。

    但实际上成本只有20元。

    看似是每个老师都拿到了价值100元的“工资”。

    但实际上苏沉只有70元的支出。

    而且学习小组的构成是一个优等生当老师,管理三个学生。

    这就导致一个学习小组,苏沉净利润就是230元。

    然后。

    苏沉开始收第二层。

    他要求学习小组发布作业,这些作业会比学校作业更加精准。

    然后苏沉开始暗中推广“帮写作业”业务。

    他收取“50元”的费用。

    然后给写作业的人20元。

    20元,让一个学生抄写完所有的作业。

    假期作业这一块,也就完成了。

    ……

    ……

    第二学期开学了。

    放假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苏沉杂七杂八的,在减少了支出后,仅仅赚了一万五。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毕竟利润小。

    苏沉的这点利润空间,其实和那些真正的教培行业相比要差远了,那边才是真的形成了规模效应。

    而他只是在偷偷的瓜分一部分市场。

    并且开拓一个下沉市场。

    因为正常的培训班太贵了。

    可这种在班级内部产生的,由优等生作为“老师”来带三个普通学生的模式。

    在时长、教学进度、可信度、消费……等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唯一比较差的方面,在于这些优等生终究不是老师,有的优等生教导起来很困难,只能够起到“陪着写作业”“直接给答案”“讨论题目”这样的作用。

    可这样,那些家长们也觉得很值得了。

    毕竟花的钱不多。

    ……

    ……

    第二个学期。

    苏沉在原本的框架上持续的扩大自己的规模。

    并且,此时已经开始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学生会。

    虽然在拆拿的教育体系里,学生会并没有多大的权力。

    基本上是校方的下属机构,也就是个打杂的。

    但。

    这仍然是可以镇压一般学生的权力。

    尤其是,在组织工作的时候,可以和各班班级接触。

    故而。

    苏沉也是当仁不让的加入了其中……

    果不其然。

    很快,苏沉就到了发挥的时候。

    初二要举办一次校园安全讲座,苏沉干脆利落的组织布置了场地,这让他直接得到了教导处主任的赏识。

    “这位同学做得好呀。”教导处主任是个胖子,看上去挺和蔼的,但是凶起人的时候也很凶。

    苏沉在校领导面前露脸,而这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罢了。

    之后,各种活动的举办策划,苏沉在学生会里都是颇为活跃。

    苏沉继而能够大量的接触到校领导,迅速累积起来了校领导的相关信息。

    在对上级方面,苏沉迅速增加了解,他已经找到了几个适合当上级的家伙。

    不管苏沉如何去做,他都不可能自己成为校领导,毕竟他只是个初中生,在如今的这个体系里,苏沉需要做到的是「寻找可靠的上级和寻找可靠的下级」。

    上下两端,苏沉都要扩大。

    上级里,不能只有一个班主任。

    下级里,也不能只有一个初一年级的一班班干部和几个班的班长。

    而人在学生会里的优势也体现出来。

    学生会在校方眼里,只是一个各种活动的工具人。

    学生会在家长眼里,是一个好看的履历,可以培养管理能力。

    但学生会在学生眼里,就有些降维打击。

    苏沉不仅可以光明正大的召集各个班级的班长和班干部,同时,苏沉掌握了初中里的另外一个大机构。

    目前。

    他有两大收入来源。

    第一:学习组教培。

    第二:宿舍买卖。

    现在,苏沉开辟了第三个赛道。

    「社团」。

    苏沉看了一下,初中的社团并不多,但也是有的。

    其中有二次元社,还有游戏社,以及篮球社,跳舞社,音乐社等……

    而每一个社团的人数也并不多。

    一个社团多的话十几个人,少的话几个人。

    就这,还是集结了三个年级的成果。

    所以哪怕是那些人数多的社团,一个年级里怕是也只有几人。

    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参与在其中。

    苏沉对此并不意外。

    因为拆拿这边的社团是没有扶持的,就纯粹的是兴趣聚集。

    隔壁樱花那边,社团有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扶持。

    这是高大上的说法。

    具体的来说,就是社团会有一定的社团经费,而且校方和学生会都会对社团进行管理。

    但这里是拆拿。

    社团,聚集起来是靠兴趣。

    有什么活动,也都是自己花钱。

    但。

    这样的情况却也有其好处——那就是不受监管。

    学校对于社团的态度是:不要搞出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好。

    故而缺乏了足够的监管。

    很快。

    苏沉就以学生会成员的身份,办理了一个社团,名为“心理健康社”。

    简称:心健社。

    “我走后,相当于人亡政息。”

    “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顺理成章的传承……”

    “帮助我,在我毕业后都持续的控制这个学校里的生意。”

    同时。

    心健社的人,也将以“心理咨询”为理由,继而光明正大的在学校里游走,和各路学生交谈对话。

    一个依附于学校体系,又独立于学校体系的大规模社团,就此展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