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455章 南中后续

第455章 南中后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许多时候矛盾看似因为一件小事爆发,但实则是积蓄已久矛盾恰好到了临界点而已。

    益州郡的佤人叛乱,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导致了整个南中四郡的佤人都不太安稳。

    当南中佤人叛乱的消息传至仍率军在广汉郡驻守的赵瑾耳中时,他有些不理解。

    明明他还在呢,南中那边怎么敢的,就这么直接地发起了叛乱?

    然而当他准备抽到郡兵前去平叛之时,他才发现了不对。

    数月前为了平定马秦高胜之乱,桓典和种拂联合额外征调了不少郡兵,广汉郡的储粮更是被消耗地差不多了。

    而巴郡那边荀攸为了雇佣板楯蛮兵,还有屯田的支持,同样没有余粮。

    蜀郡虽没雇佣蛮兵,但在屯田之上的投入不比巴郡来的少,且最初马、高之乱就是从蜀郡而起的。至于三蜀中最后的犍为郡,受叛贼影响最是严重。

    是以,当赵瑾环顾一周,发现现在竟还真是南中起事的好时机。

    益州九郡,除了不安稳的南中四郡,还有余力的,竟只有一个北边的汉中郡了。

    南中地形特殊,在益州作战经验丰富的赵瑾很明白,要去南中平叛,势必旷日持久,单靠汉中一郡绝对支持不了大军入南中。

    但益州靠不住,他还有靠山啊!

    赵瑾当即上书朝廷——非是臣不想平叛,实在是益州刚经历战乱,难以组织起大军啊!

    当然了,赵瑾在上书自己的苦楚之余,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在荀攸审配等太守硬扣出来的钱粮的帮助之下,赵瑾带着一些板楯蛮先行出兵,不求立马平定叛乱,起码要先表明朝廷坚定的平叛态度,并阻止叛军侵扰富庶的巴蜀。

    南中佤人作乱……

    雒阳,刘辩看了看手中的奏书,又看了看面前年不过十四的诸葛亮。

    他忽然想起,史载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不知此时是否还是个小屁孩,也不知他有没有参加此次叛乱。

    但眼下可没人对他七擒七纵了。

    不过,诸葛亮治理南中的办法仍然值得他学习。

    “孔明可听说过南中的佤人?”

    “回陛下,亮才疏学浅,并未听闻过。”

    “那你总听过南方的蛮夷吧?”

    诸葛亮答道:“以前曾听叔父提起过,这一两月来,也曾在信中见兄长提起。”

    “那你对于如何治理这些蛮夷,有何想法?”

    见诸葛亮想说又怕说错话的样子,刘辩鼓励道:“孔明畅所欲言,便是说错了,也绝不会有人怪你。”

    诸葛亮这才说道:“亮以前听说过蛮夷之事,知晓他们许多仍在山林之中刀耕火种,甚是不解,不知为何不传授他们更好的耕种办法。”

    “兄长来信时也说,虽然下山参与屯田的蛮夷逐渐学会了如何耕种土地,但那些在山上的蛮夷,却没有此机会。”

    “窃以为,蛮夷屡次叛乱,未必是其不服教化,而是教化未至。”

    刘辩听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如今十四岁的丞相,已经有了些未来的风采。

    教导蛮夷们最新的耕种技术,让他们不用饿着肚子,再施以真正的教化,让他们明白对错,再辅以公正的法令在教化之后,才是王道。

    但长久以来,固然有能做到这一点的官员,但也往往只是凤毛麟角,人走政息。

    刘辩笑道:“可叹,过往这诸多封疆大吏,竟无孔明看的透彻。”

    将心比心的道理真有那么多人不懂吗?非不能也,实不愿也。

    毕竟,想要教导、教化,需要投入的精力以年计,而等到成效的时间同样以年计。

    对于绝大部分追求短期政绩的长吏来说,能立竿见影的,才是他们最愿意做的事。

    不然,做了一任两任长吏就被调走了,好不容易要做成的政绩要么被继任者废止,要么被人摘了桃子……

    听了刘辩的夸赞,诸葛亮有些脸红,推辞道:“不过是亮之浅见,陛下过誉了。”

    “旁人说这话可能只是嘴上说啥,但朕却知道,孔明说这话,将来若有机会,一定会身体力行地去做的。”刘辩化身夸夸党,继续夸道。

    诸葛亮的脸更红了。

    见诸葛亮真的要不好意思了,刘辩才止住了自己的恶趣味。

    不过,要想彻底解决南中问题,光派兵镇压是不够的,必须得有一个类似诸葛亮的人前往南中。

    刘辩想到了诸葛玄,能力虽然跟诸葛亮没法比,但品德上很是值得信任,是個老实人。在今年的移民工作中,诸葛叔侄的考评一直为最高的上上,诸葛玄的确可以升迁。

    但刘辩对于诸葛玄的能力终究还是有几分质疑的。

    他有心想给诸葛玄派一个得力的副手。

    诸葛亮他肯定是舍不得的,且最迟明后年,诸葛亮十五六岁,大诸葛亮两岁的万年公主也到了该出嫁的时候了。

    这时候,就要体现出皇帝的优势了——想不到就不想,刘辩当即写了个小纸条,交给了尚书台。

    自有外置大脑来替他想。

    ……

    而就在赵瑾率军被佤人牵制在南中和巴蜀之间时,蜀郡,审配那叫一个恨啊!

    他恨佤人叛乱的不是时候。

    原本他都打算派出阎行去羌中探路,尝试经营了,但赵瑾的率军离开再一次打乱了他的规划。

    没有赵瑾率兵在侧威慑,他用脚指头也能想到,蜀郡必定会有人在蠢蠢欲动。

    尤其是那些被他杀掉的豪强的家人部曲。

    没办法,他只能推迟了经略羌中的时间,将全部精力再度投入到内部。

    其实早在决定下杀手之初,审配就多次给了他们活命的机会,只是他们不知道珍惜。

    在放了两个豪强之后,审配还专门派出赵甯去安抚这些人的家人。

    起码在赵瑾还在雒县时,这些人表现地通情达理,纷纷表示他们的“兄长、仲父、从兄……”罪有应得。

    但眼下,审配却没有让他们继续通情达理的把握了。

    审配召来阎行与赵甯。

    眼下,其他出身本地的郡吏们都有可能与豪强们有所勾结,唯独参与了诛杀的阎行和赵甯两人绝对清白。

    (本章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