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跨时空直播后,我成了时代导师 > 第175章 出发

第175章 出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萧盼盼这段对组织运作机制平平无奇的讲述,犹如夜晚的惊雷一般震撼了无数的古人,原来政治决策还能以如此的形态表现出来。

    只是这样的形式本能的和皇权对立,一时间也是让各时空的皇帝们感到了无比的难受和担忧。

    而一些文人士大夫,特别是明代的士大夫群体,则陷入到了无限的向往之中,甚至有些人还跃跃欲试,思考起了怎么在自己的手上实践一下。

    好在萧盼盼当即打破了他们的幻想,也算是侧面保住了各时代皇帝的合法性。

    “你们的时代推行不了这样的运作机制。”萧盼盼提醒道。

    “为什么?”诸葛亮问道,他倒不是想尝试一下,他只是单纯的好奇。

    “因为你们时代的读书人,无论是门阀还是庶族地主,其代表都是落后生产力。”萧盼盼停顿了片刻,“你们各时代的读书人肯定有时候会想,我直播时讲述了很多傻缺皇帝的历史,为什么却又支持皇权。”

    这还真戳中了无数士大夫的心。

    “因为比起一些还有野心,渴望功业的皇帝来说,你们这些文人士大夫是更保守,更落后的。特别是庶族地主出生的文人,如果没有一个皇帝把你们纠合在一起,你们能把这片土地变成彻底的碎片。”

    “你们当中也许会出现一些优秀的,超越时代的人物,但我不喜欢赌个别现象,我相信你们这个群体的整体表现。”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皇帝不可或缺。而你们也取代不了皇帝的生态位,确切的说,你们取代了皇帝的生态位,只会让这个世道变得更糟,因为那将彻底的退化到奴隶制去。”

    本来还兴高采烈的文人士大夫们一瞬间就心态爆炸了,倒是各时代的皇帝们这时舒服了很多。

    “好了,回到之前的话题上来。”萧盼盼将直播的主题拉了回来。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已经没有了指挥权的“他”主张的是战略退却,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准备反攻,待机破敌。”

    “在闵变爆发时,主力部队突破到苏浙的无堡垒地区,将战略防御,转化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人的根本重地,与独立的十九军形成呼应。”

    “闵变被平定后,这一设想便无法实现了,于是“他”主张主力进入湘南地区,以围魏救赵的战术调动敌人至湖南消灭之。”

    “之后取宜章,南雄,从而打破敌人的包围圈。此计不用,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希望便也彻底破灭了,于是只剩下了长征。”

    看着光幕里的态势图,各时代的将领们心中也是无比的感慨,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这次的转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混乱,临时上层除了一个北上抗日的大方向之外,并没有明确的计划,路线,和目标。”

    “根据形式的变化,当时的目标也在变化,一开始是湘西,后来发现路线被封锁于是决定去川黔,然后因为敌人的包围网逼近于是选择去往云贵川边界,之后又定位川西,最后又进军到川陕甘地区希望在此建立根据地。”

    “这时一方面军在知道陕北地区的26,27军在发展的较好,于是便选择继续北上与其会师。”

    光幕里展现出的一个个目的地,让每一个时空的帝王将相都感到了惊骇,这样的行军转移怎么可能实现,而且这不是单纯的行军,这就是在逃命,后面是有追兵的。

    任何一个带过兵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的行军能成功,他们自己更不敢尝试这样的行军,因为其结果不是溃散,就是哗变。

    但嬴政,诸葛亮,李世民这些雄才大略的人却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出了这次的行军会成功。

    这份判断并没有依赖萧盼盼存在的未来历史,而是依靠着她之前说的那些话,这些话让他们已经确定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军队,外加上,还有一个能实现超常规指挥的人。

    “在后续的追击中,敌人的方略是,将这支军队赶到两广地区,让其和那里的军阀厮杀,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他凯申好渔翁得利,所以他也只给一方面军留下了通往广东的道路。”萧盼盼摊手,“这就是名义统一的表现。”

    诸葛亮听到这也是不由摇头,这个口子真是白送的。

    “组织早就洞悉了凯申的想法,于是派人和广东军阀达成了协议,就地停战,互相借道,解除封锁,互通情报。”

    “广东军阀开了先例,广西军阀自然也跟进了,玩了出礼送出境。”

    各时代的古人们对此也是颇为无语,他们很好奇那位凯申在得知这件事后会有多暴跳如雷。

    “在主力开始转移时,临时上层留下了24师和16万地方部队,在赣南坚持游击,后来凯申以五十万大军对其进行清剿,最终这支部队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物资耗尽,吃野菜,烧马蜂窝是常态,没有吃的时候只能忍耐。”

    “另外,“他”的长子此时不到两岁,所以也留了下来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抚养,他的弟弟牺牲后,这个孩子也下落不明。”

    萧盼盼做了个深呼吸。

    “留守的部队在这里忍耐坚守了三年,到最后被重新整编时只保留了450人左右。”

    这的确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古人已经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这样的一支部队了。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这是陈老总,陈元帅在此地坚守时写下的《梅岭三章》。”

    果然是大诗人啊!各时空的文人们还记得之前萧盼盼提过的,这位陈老总是个大诗人。

    “总之这次的离开,等下一次真正的回来便是十五年之后了。”萧盼盼的脑海里回想起了十送红军这首歌,一时间声音有些哽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