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秦时颂乔松 > 第124章 论赛罕太子反思

第124章 论赛罕太子反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新年大朝之后,便是休沐时间,朝廷各部门留少量官员值班之后,大部分都回家和家人团聚了。而皇室也是有一系列的活动,就连宫里面,也小小的进行了一场宴会。

    不过,休息之余,该处理的事情还是得处理。

    蒙吉·赛罕这小子在朝贡上给大家伙儿整了这么一出,事后还是要处理的。

    于是,年初五的时候,嬴政便将心腹重臣全都聚在了一起,办个小宴会的同时,也询问一下大家伙儿的想法,看看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赛罕部从当初一个长城脚下不起眼儿的小部落,成长到今天雄踞草原的五个霸主之一,背后少不了大秦的支持。也因此,赛罕部是教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部族,甚至比起后来扶持起来的林钦还要高。

    举个例子,在赛罕部,不会说大秦官话,是没有资格成为贵族的。大秦的一切,都在那里受到了狂热的追捧。

    几年前,蒙恬那里还上报了一件趣事。有一支大秦商队前往漠北草原做生意,途中遭遇了狼群,损失惨重。后来,商队活下来的几个人流落到了赛罕部。

    得知他们的身份之后,赛罕部让他们混吃混喝了一个多月。赛罕部和驻守九原的蒙恬部确认了这一行人的身份之后,还特意派了一支骑兵亲自将这些人送了回来。更夸张的是,得知这些商旅的财货已经没了,赛罕部竟然补上了他们的损失,给了他们等价的草原物产。

    蒙恬将这件事报上来之后,朝廷还特意奖赏了赛罕部,赐给了老赛罕一对金鹰。

    所以说,赛罕部如今想要加入大秦,不是没有征兆的。只是,在朝贡上提出来,让乔松总有一种这赛罕部是有意为之的感觉。

    “在讨论赛罕部的问题之前……”嬴政看向了李斯,道:“李卿,你来介绍一下赛罕部的具体情况。”

    “臣领命!”李斯站了起来,从袖中掏出了一张图纸铺在了地上。

    众人纷纷围了上来。

    这是漠北草原上的势力划分图,以九原,云中,雁门,以及原本的燕地上谷,渔阳等为一线,是大秦的领地。由两个军团驻守,分别是驻守九原的蒙恬军团,以及驻守上谷郡的屠睢军团。

    北方草原上,从西到东分别是月氏,赛罕,林钦,东胡四大部族。再往北,则是被赶到北海一线的匈奴残部。

    这四大部族均未与大秦接壤,中间相隔着一个个小部族作为缓冲地带。他们之间也是一样,相互间零零散散的分布着不同部落,将他们也相互隔开。

    整个草原上,稀稀拉拉的数一数,足有上百个大小不同的部族。

    而这些部族里面,最强的便是这赛罕了。

    赛罕部西起克鲁伦河流域,东至大兴安岭,往北则是和匈奴残部争夺北海。如此广袤的土地,人数相对来说,却并不怎么多,只有百来万人,但草原和中原地区情况不同,可谓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所以,赛罕部控弦之士却可达十五万,比排在第二名的东胡还要多出两万人。

    “而且,由于赛罕部基本上都换装了我大秦之前淘汰的青铜装备,这些年一直是和匈奴作战的前锋。因此,他们的军队是有着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的,是一群敢战之士。”李斯最后总结道。

    “陛下,可否容臣补充一点。”萧何起身询问道。

    对于这个自己的女婿,嬴政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在萧何执掌户部之后,嬴政也发现,这萧何实在是太好用了,妥妥的宰辅之才。尤其是在理政能力上,甚至还隐隐在李斯之上。

    所以,嬴政很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萧何起身向诸位同僚施了一礼:“臣需要提醒各位的一点,草原虽然人口稀疏,但有着相当丰富的矿产资源。臣和大秦商会的巴会首曾经对接过,目前大秦治下的矿产,有近一成三是来自漠北草原的。折合成金钱的话,在六百万金上下。

    并且,赛罕部还是我大秦最大的羊毛,牲畜供应产地。各位冬日里用来避寒保暖的羊毛衣,四件中便有一件来自赛罕部。

    因此,除了人口和土地上的利益之外,赛罕部所拥有的财富还应该将这些算上。”

    “这么说来,将赛罕部纳入大秦,好处多多。”

    “账不是这么算的。”冯去疾摇了摇头,否定了韩非的说法,一脸正色道:“依在下来看,此举有利有弊。各位所说的利益,算是其中一部分。此外,还应将接纳赛罕部所带来的隐形好处讲清楚。”

    “哦?冯相有何看法?”嬴政来了兴趣。

    “此前,我大秦官员,臣民皆来自本国以及征战六国之后合并的人口。除此之外,想要成为大秦的子民,便只有在大秦对外征战中所获取的俘虏,在大秦服够徭役之后,方才能算大秦子民。即使如此,还有三代不得为官的限制。

    可如果接纳赛罕部,那就无异于对外释放了一个信号,主动投效大秦,也可成为大秦子民。

    此举,臣以为当慎重为之。

    而弊端也很明显,假如接纳了赛罕部,帝国该如何对待?与帝国子民一般无二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对赛罕部进行规划,移民,建城,教化等等,都需要慎重考虑。

    可如果区别对待,那么帝国也很容易落人口舌。

    更有甚者,臣担忧长此以往,很容易埋下分裂的种子。”

    冯去疾的这一番话,犹如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层浪,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皱起了眉头。的确如此,帝国对于赛罕部的处置方式,恐怕已经成为了一个典型范例,周边各国必定会紧紧关注着。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之际,韩非却出人意料地开了口:“臣还记得,太子殿下曾经给太学出过一道题。”这句话犹如一把利剑划破沉闷的氛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众人纷纷望向韩非,期待着他接下来的话语。

    韩非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就在他准备继续说下去时,却突然猛地捂住嘴巴,剧烈地咳嗽起来。那咳嗽声如同狂风暴雨般激烈,仿佛要将肺部咳出体外一般,让人不禁心生担忧。

    嬴政见状,急忙挥手示意内侍快去请太医前来。

    然而,韩非却连忙摆手拒绝道:“多谢陛下关心,不必麻烦太医了。”说着,他迅速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瓷瓶,倒出一颗药丸放入口中。

    药丸入喉,很快他的咳嗽就平息下来,脸色也逐渐恢复了正常。只是,他的脸颊上泛起了一丝不寻常的红晕。

    乔松心中暗自叹息,韩非的身体状况终究还是因为年轻时过度饮酒而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今病情越发难以控制。

    本来大秦分封之后,也给了韩国一块地方,韩非应该去就番的。但是韩非没去,而是从韩国宗室中挑了一个性格温和的去了,自己则是留在了咸阳。

    至于张良,则是跑去了新韩封地。

    如今韩非手中的药,乔松也知道,是端木蓉开的急用的药。只是,这药有一些不太好的副作用。可现在韩非也是没办法了,不得不饮鸩止渴。

    压住了体内难受的感觉,韩非再度开口:“当年,太子给太学出了‘华夷之辩’一题。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大秦不是昔日的西垂小国,而是雄踞天下的帝国。既然为帝国,那就该有帝国的样子,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赛罕以诚待帝国,希望融入帝国。倘若帝国因顾虑,而裹足不前,将来如何面对更广阔的天地?难道,真的一路打过去吗?

    如此的话,帝国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况且,若赛罕真的融入帝国,便是帝国的子民。帝国给他们活下去的条件,给他们上升的机会,给他们帝国子民该有的一切,若还有人想要造反,并且能撼动帝国的统治。

    真到了那个时候,或许帝国的皇帝,大臣,贵族就该反思了。是什么,逼得这些人宁愿放弃‘安稳’的生活,也要反抗帝国的统治了。”

    听到这番话,乔松不由得沉默了。

    或许,是自己心胸狭隘了吧。看惯了史书上记载的一笔笔血债,让他习惯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可事实上,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大家把族谱往上翻一翻,真正的“汉”人,又能有多少呢?

    后世的网友经常开玩笑,看到霍去病封狼居胥心潮澎湃不已,一看地图,发现匈奴是我自己;本以为自己是炎黄子孙,往上数一数,没想到是蚩尤后裔;看到岳飞殒命风波亭,心中愤恨不已,结果一翻身份证,上面大大的满族二字是如此的尴尬……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

    所以,这样的一味抗拒,或许真的有问题。

    后世大唐之所以强盛,不只是因为她的强大,还在于她的胸怀。即使是异族,也能够在大唐封侯拜相。何以到了现在,自己却畏首畏尾呢?

    想到这里,乔松抬起了头,却发现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父皇都在看自己,用的是询问的眼神。

    乔松愣了一下,干咳了两声:“各位看本宫做什么?”

    “殿下,我等已经讨论到是否要接纳赛罕部了。”萧何无奈的提醒了一声。谁能想到,自家殿下竟然在议事的时候发呆啊,这波属实是没办法了。

    “哦~~~”乔松点了点头,道出了自己的决定:“本宫以为,韩卿所言甚是。不能因噎废食,这赛罕部倘若真的有意,将其纳入大秦也未尝不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