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狠辣手段始皇叹
其他几人见此情景,也纷纷知趣地离开,只剩下乔松和嬴政父子二人留在此处。没有了旁人的干扰,乔松终于可以畅所欲言,毫不掩饰地提出了征伐外部、获取俘虏来替代百姓修建工程的大胆想法。
嬴政一开始听到这个提议时,不禁愣住了,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随后,他用一种十分怪异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自己这位向来怀有仁慈之心的儿子。
他万万没有想到,乔松居然会提出如此血腥残忍的做法。是的,在嬴政看来,这已经不仅仅是残酷那么简单,而是彻头彻尾的血腥。
更让他感到震惊的是,乔松竟然还提议允许民间去捕捉异族奴隶。
一旦这个口子被打开,嬴政几乎能够预见到未来大秦境内的商人和侠士们将大规模涌入异族之地,疯狂捕捉奴隶的场景。甚至他开始担心起来,未来镇守边疆的军队是否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故意挑起事端,擅自发动战争。
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放出了一头凶猛的野兽,后果简直难以想象。如果真的形成了产业链,嬴政都开始担忧届时皇权是否还能约束住这头野兽。
他紧紧地盯着自己的儿子,眼中充满了疑惑与警惕,问道:“这真的是你想出来的法子吗?而不是那个陈平?”嬴政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这个法子实在是太过残忍,完全不符合他对自己儿子的认知。他很难相信,自己一向善良温和的儿子竟然能够想出如此冷酷无情的计策。
乔松坚定地点了点头,回应道:“正是儿臣所想。”
嬴政心中顿时感到十分复杂,一时之间不知该庆幸自己的儿子终于学会了使用狠辣手段,还是应该叹息他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接着问道:“你难道就不担心无法控制局面吗?”
面对父亲的质疑,乔松并没有丝毫退缩,他平静地回答道:“儿臣深知其中的风险,但也已经想到了一些应对之策。”
原来,他早已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来确保事情不会失控。这些补偿的方法是专门针对敌对势力的,采用了一贯的策略,给人们留下了一线希望。即使是那些被俘获并被迫从事苦役的人,他们也必须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而且只要工作满三年,他们就有机会摆脱苦役的身份,成为普通的老百姓。
而对于外部友好势力,就必须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才能与残暴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好地展示出国家的威严和恩德。嬴政听完后,深思熟虑了片刻,随后说道:“回去找个人将此策呈上来,但一定要确保将自己从中摘出去。”
听到这里,乔松有些犹豫地说:“父皇,这……似乎不太合适吧。”
然而,嬴政却坚定地回答道:“有什么不合适的?就这样决定了。”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仿佛在警告乔松不要逼我扇你。
这个策略过于残忍,对于在邯郸经历过苦难的嬴政来说,他深知人性的脆弱。尽管乔松认为给予俘虏们只需要三年的工作期限是一种恩赐,给了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但嬴政坚信大多数俘虏都难以熬过这漫长的三年。那些负责管理俘虏的人总有办法让他们“合理”地死去。
乔松虽然展现出了一定的手段,但这个计策实在太过恶毒,不适合与太子扯上关系。面对父亲的命令,乔松无奈地答应下来,并开始思考究竟该找谁来背锅。
父子两个又对于地方官员解读朝廷政策不及时的做法以及减少外徭等几个问题商议了一番,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乔松对这个方案感到非常满意,认为它既合理又可行。
当他们结束讨论时,乔松起身准备离开章台宫。临行前,嬴政却突然想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嘱咐乔松过几天去太学一趟。乔松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答应了下来,表示会按照父亲的要求行事。
……
回到东宫后,乔松开始思考这件事,并意识到自己需要解决一个难题。尽管他有足够的能力处理这件事,但如果不小心出了差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经过深思熟虑,乔松决定听从父亲的建议,寻找一个合适的替罪羊来承担责任。
然而,找到一个合适的替罪羊并不容易。乔松考虑了很多人选,但最终决定选择一个楚系的官员,此人原本是华阳太后的余脉,后来一起投靠了乔松。
经过星宿阁的调查,乔松发现了此人的一些黑料,而且断定这是一个权欲熏心的人。所以,他利用起来就没有任何负担了。于是,便让人将这人带到了跟前。
正如他所料,尽管这人看出了这背后的一些风险,可面对乔松给出的利益还是果断的答应了。
两日之后,这位楚系官员的奏疏在朝中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许多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乔松应该亲自负责。但乔松早已将自己置身事外,巧妙地推卸了责任。只有少数人猜出了其中的缘由,但他们都默契地保持沉默,不愿意揭露真相。
最终,那位被指责的官员站出来解释说,这些措施实际上是为了驯化化外蛮夷,让他们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这一解释勉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争议逐渐平息,此策得以通过。
此策被下达到了驻扎在百越之地的韩信手里,先试行一阵子看看效果。而修建的工程,便是灵渠。
……
百越之地……
韩信所率领的大军驻扎在庐江郡的治所庐陵,往东便是东越之地。知晓自家小公主就在东越,整个大军中对于东越的态度都极其友好,时不时地就会送上一批从中原之地来的珍宝。尽管这些珍宝,都是用车队拉的。
接到来自朝廷的命令的时候,韩信正在用餐。
在这庐江郡,韩信就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周遭的官员也好,部落也好,甚至是百越之地除了东越之外的部族,在他面前都服服帖帖的。
此刻的韩信桌上摆着的正是来自百越之地的三熟稻米,来自海里的奇珍,来自关中的牛羊,来自齐地的精盐,还有底下人寻找来的菌菇,看起来丰盛无比。
“将军!朝廷军令!”
就在这时,一道严肃的声音从外面而来。
话音未落,一个魁梧的身影便快步走了进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韩信的副将——周勃。见到韩信正举着筷子,无语的望着他,周勃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个尴尬的表情。
韩信将口中的菜嚼了嚼,吞咽了下去方才说道:“坐下一起吃吧。”
“这……将军……”周勃犹豫了一下,道:“是殿下的。”
韩信顿了顿,放下了筷子,很是认真的问道:“是何要事?”
周勃将译好的军令递给了韩信,韩信看了一会儿,面无表情的将军令又递给了周勃,示意他看看。周勃看了一会儿,有些为难的抬起了头:“将军,此策是不是通知一下东越,毕竟得给他们几分颜面?”
韩信淡淡的瞥了一眼:“怎么,若是东越不同意,你还不做了?”
“这……”
“你搞错了一件事,我等远离家乡,在这偏远蛮荒之地驻扎,是为帝国领兵,是为殿下征战。”
“末将明白了。”
“吩咐下去,找几个刺头部落,活动活动吧。修建灵渠的总共才不到七万人,殿下一下要让两万人回返家乡。这空出来的名额,得尽快补上,可不能耽误了进度啊。”
“末将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