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陶谦托孤
就在所有人以为李骏会和刘备开战的时候,两人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克制。
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条件,经过长期的灾情,刘备的存粮基本告罄。
李骏虽然有四百多万石的存粮,但是对于一千三百多万人口来说,这些存粮并不多。
一年的赈灾就花掉六百多万石存粮,现在存粮不到五百万石,李骏心里是很没安全感的。
还好,秋收还算顺利,税粮加上官方收购,存粮又回到了七百万石,算是勉强超过了安全红线。
唐婉知道自家男人忧虑的事情,麾下的商船络绎不绝地往徐州、扬州跑,不停地往幽州运粮食。
就在全天下以为,建安六年会和建安五年一样平稳度过的时候,一场意外发生了。
建安六年十一月,居住在徐州琅琊的曹嵩一家突然遭到洗劫,全家被杀。
有幸存下来的家仆指认贼人身穿的是徐州官军服色。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曹操在兖州几次哭晕过去,最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决定起兵讨伐徐州陶谦。
于是,在十一月,这个不应该发生战事的时节,大战发生了。
此时的九江寿春城中,袁术一脸兴奋的看向杨弘
“事情办妥了吗?”
“主公放心,那张闿已经灭口,那陶恭祖就算全身是嘴都说不清楚了。”
袁术已经乐得合不拢嘴了,这个计划他和杨弘自从去年开始就在准备了
“哈哈哈,好,那我们就按计划响应曹阿瞒吧。”
“诺,属下这就去写檄文。”
就在曹操宣布对徐州陶谦宣战的半个月后,豫州牧袁术突然跳了出来。
说得很好听,说自己自幼和曹操结识,曹嵩算是自己的叔父。
好家伙,这是当全天下都是傻子呢,这尼玛就是想趁机捞一波啊。
陶谦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与世无争了一辈子,到老了会被两路围攻。
心急如焚的陶谦很快病倒了,群龙无首,这下整个徐州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陶谦也算是天下名士,坐镇徐州多年,不说有多大功劳,但是至少没有折腾百姓,整个徐州倒也安居乐业。
谁知道最后因为因为一个名字都没怎么听过的张闿惹怒了曹操,更是给徐州百姓带来了灾祸。
失去理智的曹操所到之处皆尽屠戮一空,百姓们惊惧不已,纷纷背井离乡。
这可乐坏了袁绍、袁术和孙策三人,他们派出兵马趁机收拢难民。
不仅仅白白获得了人口,还赚到了民心和声望,可以说一举两得。
远在幽州的李骏也没闲着,捞好处他最积极了,派出商船前往徐州收纳流民。
东海郡,郯城,州牧府。
徐州牧、安东将军陶谦现在正靠在床上,眼窝凹陷,面色惨白,形容枯槁。
他的两个儿子陶应和陶商带着一帮徐州文武一脸悲戚地围在病榻旁。
“唉……想我陶恭祖兢兢业业,一刻不敢忘了朝廷重托,牧守黎民,谁想到……”
说着陶谦老泪纵横。
“父亲,父亲保重身体啊……”
“应儿,商儿,你们过来,为父有话说。”
二人知道陶谦这是要宣布继承人了,连忙上前跪在病榻前。
陶谦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才开口道
“按理说这州牧之位应当传给你们兄弟二人,只可惜你们实在太不成器了,我若强行扶持你们上位只会害了徐州百姓……”
“父亲……”
“你们什么德行大家都看在眼里,去肖想那些自己配不上的东西只会害人害己”
陶谦随后看向了众人
“陈元龙,你陈家乃是徐州名门,你又是难得的人才,我想把徐州托付给你,你可愿意”
陈登没想到这个帽子居然会突然到了自己头上,心想这陶谦会不会在试探自己,连忙跪拜在地
“陈登才疏学浅,德名浅薄,担不起使君如此重担,愿意辅佐二位公子……”
陶谦抬起手打断了陈登的表忠心
“老夫不是在试探你,是真心托付于你,只是希望你们保住我两个儿子的性命,让他们衣食无忧。”
说完陶谦挥了挥手,马上有人端出一个托盘,上面放着徐州牧和安东将军的印信。
这下所有人都看愣了,谁能想到陶谦居然玩真的,顿时所有人看陈登的眼神都充满了羡慕嫉妒。
陈登也是聪明人,马上明白了陶谦的打算,这是给自己的儿子买命啊。
陈家是徐州名门望族,顶级豪门,若说谁能在如今的局势下保住陶应和陶商的性命,非陈家莫属。
而且陈家和曹家、萧家交好,能够掌控大半徐州兵权,也就广陵太守笮融和琅琊的臧霸和自己不对付。
一念及此,陈登也不纠结了,接过托盘
“使君放心,陈登一定护卫两位公子周全,若有负所托定不得好死。”
“好,好,有你陈元龙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好了你们下去吧,应儿和商儿留下。”
等众人走后,陶谦费力地躺下,开口道
“你们二人是否还是不服气。”
陶应和陶商虽然不说话,可是从他们的表情里面看得出不甘心。
“你们两个人什么德行自己不清楚吗?若是现在徐州平安无事我定然不会如此安排,可是现在徐州大敌当前啊”
陶谦眼神空洞地看着上面,继续说道
“若是我强行推你们任何一个人上位,只怕不过半年就要身首异处了。”
“那陈登就能……”
“他有这个能力保全徐州,更能保全我们全家。”
“父亲就不怕陈登食言而肥”
“陈家是大家族,要脸面,若是你们过得不好,别人会怎么看他所以只要你们两个不争不抢,今后定然衣食无忧。”
两个人是纨绔,但是不傻,心中也明白了父亲的打算,只能咬牙应下了。
三天后,陶谦病逝于徐州郯城,陈登就任徐州牧。
陈登一面派人前往曹操处请降,一面安排给陶谦发丧。
萧建和曹豹二人获得了足够的好处,便没有多说,欣然接受了这个现实。
只不过笮融和臧霸二人偷偷离开了郯城,他们对于陈登上位还是非常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