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攻丹阳之战(五)火烧濡须口
徐盛不再犹豫,便下令鸣金撤退。鸣金声音响起,已经上了战船的士兵一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还是听从军令,开始往岸上撤退。
片刻之后,火船被大风吹到了濡须口。越来越多的火船聚集于港口里面,火势越来越大,停靠在港口的龙傲军战船也被慢慢点燃,燃烧了起来。
一些还没来得及撤退的士兵惊恐万状,吓得赶紧往后上岸。
随着火势蔓延,越来越多的战船被烧着,港口边上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也慢慢地被烧着,火势已无法控制。没有来得及逃跑的士兵被烧着,发出凄厉的惨叫,让人慎得慌。
此时,天已蒙蒙亮,虽仍是大雾弥漫,但视野好了许多。在江上观看的周瑜,看到港口燃烧的大火,心中一阵畅快,哈哈大笑起来。
“黄公覆,下令击鼓,告诉蒋公奕、朱君理,做好准备,待火稍停,杀上岸去,击破攻军。”
“是!将军!”
岸上的鲁肃及龙傲军已经撤到了几十步外了,看着熊熊大火,鲁肃等人心痛至极。
步骘连忙上去提醒:“将军,敌军火烧港口,必会趁势上岸掩杀,我军要么引军撤退,要么准备阻击,还请将军早做决断呀。”
鲁肃才明白过来:“不错,敌军必会上岸掩杀,只是现在火势太大,上不了岸,我大军不能撤,若撤了,周瑜上岸后便能威胁到庐江了,会影响丞相大局。”
“今港口被烧,战船损失无数,但我龙傲军久经训练,士兵乃有序撤退,并不慌乱,我军仍有一战之力。我们必须阻止周瑜大军上岸,文向,立即下令布防。”
好在,港口的物资都放在后面,大火一时没烧着。步骘带着一些士兵抢救物资,包括粮草和器械。鲁肃和徐盛收拢士兵,布置防线。
半个时辰之后,火势开始减小,由于烧得不均匀,一些地方的火已经停下了。周瑜下令从濡须口东面五十步的地方登岸,这里没被火烧着,正好可以上岸。
由于大火仍在燃烧,能上岸的地方太少。黄盖、蒋钦和朱治三人各率一军,按顺序上岸,这速度慢了许多。
吴景和徐琨率一部分士兵收拾战场,搜刮没有烧着的战船。
上了岸之后,黄盖等人发现龙傲军已经撤到外围去了。黄盖看到前面一些稀稀拉拉的士兵正在逃跑,他心中大喜,看来,敌军正在败退,正是追击的好时机。他连忙率军往前追,追了不到一里路,才杀了几个逃兵。
突然,一阵弓弩射来,密密麻麻地射向扬州水军。扬州军被射了个措手不及,前面的士兵纷纷倒地。
黄盖这才注意看到,敌军正在一个高处,手持弓弩袭击。他一时不知虚实,连忙下令:“敌袭,敌袭!赶紧停下来,戒备!”
前面旗帜舞动,后来的士兵看得明白,就停了下来,各自找掩体藏好。可是这里空旷,哪里有掩体?
鲁肃看到敌军进攻受滞,就抓住机会:“进攻!进攻!”他准备反击起来。
一声令下,徐盛率军出击,龙傲军手持弓弩,一边往前冲,一边射弩,射杀扬州军士兵。
一阵攻击之下,扬州军是顿时慌乱。黄盖看到龙傲军的弓弩太厉害了,他想了一下,如果撤了,那就败了,还不如杀一阵。于是,他便下令:“将士们,杀过去!”
扬州军得到将命,士兵又开始往前冲,很快两军就战到了一起。龙傲军也收走弓弩,开始搏杀。
扬州军刚烧了濡须口,打了胜仗,此时也挟胜而击。龙傲军虽败了一仗,但经过鲁肃和徐盛一阵安抚和激励,竟是没有丝毫气馁。双方似乎士气都很盛,战得不可开交。
很快半个时辰又过去了,双方仍是不分胜负。扬州军中,黄盖、蒋钦和朱治拼命杀敌 但徐盛也是英勇无敌,率军冲杀,使扬州军不能前进一步。
此时,鲁肃和步骘坐阵后方,仍在收拢士兵,有徐盛一阵冲杀,龙傲军士气大涨。鲁肃看到时机成熟,便再次下令,将所有的兵力都投进去,与扬州军大战。
扬州军的压力越来越大,毕竟其一部分兵力正在后面乐呵呵地收拾战利品,一时也上不了岸,没有及时杀上来。
龙傲军隐隐占据上风,黄盖心中着急,他想不到敌军港口被烧,不仅不撤退,还这么勇猛。他看到形势不由己,便下令撤退,准备将龙傲军重新引入港口。
然而,黄盖引军撤退,鲁肃却没有下令追击,而是让士兵也退回来,以巩固防线。这下,黄盖尴尬了,进军冲杀又杀过去,退回到这港口又有什么用?此时港口火势已灭,但已是废墟。
周瑜此时才上了岸,看到黄盖进攻受阻,心中也是惊讶。他也想不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敌军居然能稳住阵脚。鲁肃果然非常人能比。
如果周瑜无法率军击溃鲁肃,也只能退回芜湖,不可能占据港口。他千方百计才火烧了港口,又岂能善罢甘休?
此时已是午时,周瑜让士兵加强戒备,先休息一阵子。
午后,周瑜再次下令大军进攻,双方再次杀到了一起。此战只打了两刻钟时间,周瑜便下令撤兵了。原因很简单,士兵三更就出发,直到现在,早已疲倦,再也没有力气厮杀。
他心知无力击败对方,只好下令撤退,让士兵退回船上,回芜湖去。虽然没能消灭敌军,但此战他火烧港口,摧毁了敌军的战船,敌军已无江上一战之力。想到这里,周瑜又是高兴地哈哈大笑。
扬州军撤退以后,鲁肃看着满目疮痍的港口,心中一阵悲痛。此战自己真是大意了,竟中了周瑜的奸计。虽士兵折损没多少,但港口被烧,战船尽毁,以后还怎么征战?没有战船,龙傲军都成了陆上军队了。
“将军,事亦到此,我等已无能为力,只能将此事报于丞相,让丞相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