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决定了,挖通南北大运河
“南方水系,以长江为主,贯穿东西,然而长江与淮水亦不相连,同样,早在数百年前,有人曾在广陵挖一渠,使淮水和长江相通。遗憾地是,此渠窄小,随着时间推移,此渠如今已经被堵,长江与淮水再不相通。”
“且长江与淮水想通于下游,其意义也小了许多。若能将黄河、淮水和长江挖通,则南北贯穿,水运通行,运输便极为方便,走陆路需要数月时间,走水路或许只是十天八天就能到达。”
“运输的时辰越短,途中损耗就越小,元颖筹集过军粮的话,想必知道,若是陆路上运输,损失很大,皆因运输途中出现掉漏、官吏贪腐偷盗、蛇虫鼠蚁偷吃等诸多现象。”
“粮草运输到目的时,损失不可估量,有时只有原来的一半,更有甚者,有时只有原来的两三成。若是挖通一江一河一水,这些问题立马得到解决。”
“挖出来的这条贯穿一江一河一水的河,与一江一河一水自身的水运网道,构成了我大汉的整个水运网络,我称为漕运。”
“这漕运可了不得了,可不仅只是押运粮草。一旦建成,水运疏通,地方治理,需要缴粮纳税,亦可用漕运网络,各地出现天灾人祸,亦可调运物资……除此以外,若是发生水患,漕运网络发达,亦能疏通水道,总之,其作用巨大。”
刘鑫滔滔不绝讲了一刻钟时间,刘馥完全成了听客,他也慢慢领悟了刘鑫的想法。只是,他仍有疑问。
“丞相,这漕运工程太大,若是动工,恐怕得花数年时间,征用无数百姓,如今战乱刚刚平息,民生未恢复,百姓困苦,若是百姓负担太大,恐怕会引起民变。”
刘鑫看了一下刘馥:“元颖,这是我选择你的另一个原因,你心系百姓,爱民如子,我深为赞扬。在淮南、徐州之时,你都曾征百姓修筑堤坝,也从没看到有百姓反对闹事或发生民变。”
“咱们修筑这运河,乃是春秋大计,非一日之功,需要数年才能完成,你亦是如此。如此大的项目,自然不能一次征募太多百姓,而是要分段修筑,有先有后。再者,若是没先后,我哪里来那么多钱粮来支持你的工程呀!”
“北方之地,乃我经营多时,民心归附,修筑时应选择农闲之时,避免农忙之时修筑,且向参与修筑的百姓发放一定的酬劳,百姓有额外收入,自然就不会反对或闹事。”
刘馥也惊讶了:“丞相,这也要发酬劳?恐怕会耗费太多钱粮呀!以前我在淮南修建堤坝,都是给饭吃就行。”
“哈哈哈哈,那是因为你财力不足,淮南之地,经袁术瞎折腾,又多次成为战场,百姓困苦,活着只为一口饭。我幽、冀两州多年经营,钱粮充足,如若不给钱,百姓就不愿意受这个苦帮你做事了。”
“元颖,你在扬徐等贫困之地待得太久,对北方的情况不了解,该多去北方看看。”刘鑫这话,把刘馥说得满脸通红,看来是自己无知了。
刘鑫又接着说:“所以,这漕运,要从北到南开始修,先把黄河和淮水挖通,只是要挖哪里,具体怎么挖,我就不得而知了,这就需要你来决断。”
“修筑时,需要与百姓搞好关系,要善于安抚百姓,需知他们长期修筑堤坝,见不到家中亲人,必会心中苦闷,你有爱民之心,必能安抚于他们,以让他们排解心中之忧。”
“等日后我大军南下,击败刘表和孙策后,你才可以挖通长江和淮水。元颖,这漕运网络一旦成了,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必会名垂青史!”
此刻,刘馥心里也激动起来:“丞相,我必会倾力而为,让这曹运早日畅通。”
“哈哈哈哈,这就对了。”刘馥终于答应了下来,刘鑫心里也高兴:“你为工程总负责,若是需要其他人配合,尽管找我,我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刘鑫心里忍不住在脑补,这贯穿南北的运河挖成之后景象。
“只是合肥的土坝呢?”刘馥仍关心他在合肥未完的工程。
“你无须担心,我另派去处理,保证将堤坝修好。”
……
建安五年(200年)五月,刘鑫终于收到赵云从前线发来的消息。鲜卑和匈奴已亡,他心中大松了一口气,对于战后事宜,他交给赵云和田豫了,就按照消灭东部鲜卑和乌丸时的做法处理便是。
对于赵云提议重建朔方的建议,他也同意了下来。另外,他还下令,让赵云、田豫等龙啸、龙骧两军主要将领和军师可率一千军队回洛阳,见识一下都城,接受封赏,同时让京城人见识一下边军的风采。
当然,从朔方到洛阳,有两千五百里路,等赵云、田豫等人来到洛阳时,恐怕都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
刘鑫就不等他们了,既然北境获胜,那么他南下的时机就到了。
这天朝会,刘鑫也罕见地出来参加,他都快两个月没来参加朝会。在场官员也是议论纷纷,一般没有大事,刘鑫是不来参加朝会的。
处理了一大堆事情后,眼看着要到退朝时间了,刘协看到刘鑫还没说事,心里都有些焦急了。
“诸位,不知有何事启奏呢?”刘协一边坐在上面高喊,一边看着刘鑫,显然是督促刘鑫赶紧说事。
他急着回去看《梁山伯与祝英台》,昨日没看完。白素贞被压到雷峰塔下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唉!白素贞好是凄惨,希望结局会好些。若是白素贞死了,恐怕伏后会不高兴的,他也不得安宁。
“陛下,臣还有事奏!”刘鑫站了出来。
朝中诸臣松了口气,终于出来了,再不出来就影响退朝吃饭了。
“丞相日理万机,罕有来朝,今日上朝,多半有大事,不知是何事呀?”
“臣有一大喜事,要报于陛下与诸臣得知!”
“哦!不知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