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平乌丸之战(十七)决战开始
“州牧,从今日的交战情况来看,右北平军准备充足,其弓弩很厉害,那箭与我们的箭不同,是铁箭,威力极大。我们处于下风,如果强行冲过来的话,会损失惨重。”鲜于银这个回答很奥妙,双方刚交手,他便觉得自己的军队不如右北平军。他是一名将领,自然从将领的角度去回答了这个问题。至于徐庶的话对不对,他并没有直接回答。
刘虞点了点头,又说:“对了,我儿刘和现在何处?”
“听说在袁绍那里,袁绍乃四世三公,必不会为难公子,还请州牧放心。”
“唉,如果真与右北平军打起来,恐无胜算,万一如徐庶所说,公孙瓒趁机攻蓟县,我将亡矣!我儿又该怎么办?”
鲜于银并没有说话。
刘虞思考良久,终于做出决定,退兵。看着刘虞大军撤离,徐庶松了口气,有惊无险,总算完成太守所托。
……
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后,面对士兵悲观、士气持续跌落的局面,丘力居终于决定孤注一掷。
这天,蹋顿率七八千骑兵突然向右北平大军左翼发起冲锋。
右北平的军队仍以中路重骑、右翼重步、左翼轻骑的阵形应对。战场比邻草原,比较宽阔,这阵形扩宽横向的宽度,有利于阻止敌方左右包抄。只是,刘鑫没想到的是,匈奴先从左翼发动冲锋,中间与右翼却纹丝不动。
左翼率领轻骑的是太史慈,他接替张辽成为轻骑的统帅。面对乌丸骑兵的冲锋,他并不慌乱,而是下令以弓弩应对。
几轮弓弩之后,乌丸骑兵损失不小,蹋顿并不没有下令退兵,反而大喊叫:“冲啊!冲啊!”
乌丸骑兵顿时变得悍勇起来,不断地往右北兵的骑兵冲去,双方很快就短兵相接,战到一起。战场上呈现出奇异的一面,只有一边在打,另外两边却仍是按兵不动。更奇异的是,双方似乎约好的一样,左翼开打的士兵也不会去影响中路位置。
左翼双方的战斗进入白热化,杀得你死我活。刘鑫看着战场形势,感到些许疑惑。他所站的地方略高,又位于敌军射程之外,只是距离远了,看得不是很清楚。
突然,他发现左翼的战场上,双方虽杀到一起,不成阵形,但乌丸军中仍有约几百人的士兵聚集在一起,犹如一把尖刀一般,向太史慈率领的骑兵深处插入。他大吃一惊,指着那个方向,问旁边的贾诩和荀攸:“你们看,乌丸骑兵只攻左翼,但那里有支小部队,边冲杀,边往前跑,必有用意?”
如果是中路,他自然会想到敌方的这支小部队的目的是擒贼先擒王,可王在中间,不在左翼。
荀攸很快就想明白,脱口而出:“不会是辎重吧……”他犹豫了一下:“是攻城器械!”
刘鑫也醒悟过来,果然敌方的目的是摧毁攻城器械。这次他带过来的攻城器械只有云梯,数量也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云梯制作简单,而幽州的城墙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相对低矮,尤其是像管子城这种比邻草原的乌丸人聚集地,城墙才两丈多。
此次讨伐丘力居,攻城器械由太史慈率的三千步兵负责,一旦攻城,他们便是主力。每次战时,刘鑫都会要求士兵把攻城器械带出来,时刻做好准备。他与丘力居野外对决,压根就不需要攻城。只是他依然如此,为的是一旦丘力居撤回管子城或一战击溃乌丸大军,步兵能迅速推进,迅速攻城。一旦攻城器械被毁,就算他想重造也没办法就地取材。
丘力居的想法很有可能是,以中路和右翼兵力牵制右北平的重骑和重步,以重兵攻击左翼。攻击时以小部队穿插,目的是摧毁右北平军的攻城器械。一旦得手,再退回管子城,凭城坚守几个月甚至半年,届时右北平军不战自退。就算右北平军不退,援军也会到,到时他就不怕了。
太史慈接替张辽,掌管了轻骑兵,但原来的三千步兵仍归太史慈掌管。此时,他把五千多骑兵放在前面与乌丸军对战,三千步兵携带攻城器械肯定在后面。
刘鑫想了一下,丘力居既然这么做,必定会在左翼投入大量兵力,中路和右翼则兵力空虚。如他以中路和右翼兵力求援左翼,反容易被乌丸所乘,还不如直接攻击其中路和右翼,增加乌丸军的压力,从而缓解左翼的危机。
于是,他向赵云和张合下了指令,要求两人发动进攻。指令下了之后,他又觉得不放心,再抽调一百士兵给许褚,让许褚去消灭乌丸军中的那支小部队骑兵。赵云和张合得到命令,开始主动进攻。
赵云得到指令,立即下令进攻,右北平的重骑冲向乌丸大军。果然中路的乌丸骑兵早就做好准备,一阵弓箭狂射。重骑带甲,但乱箭仍能给重骑带来一定的杀伤。右北平的盔甲主要材质是皮革,个别要害部位是铁皮材质,但仍无法挡住弓箭正面射击。如此一来,右北平的重骑兵进攻一时受挫。赵云早就预料到这点,既然太守的命令是强攻,他就不能退缩,而是一鼓作气,冲杀过去。
两轮弓箭之后,赵云率右北平骑兵问过到中途,他松了一口气。按照骑兵的作战方式,乌丸骑兵断不会等他杀到眼前,才匆忙抵抗,骑兵的冲杀需要一段距离的助跑,才会有气势。果然,乌丸骑兵收了弓箭,手持短刀冲杀了过来,与赵云的骑兵正面冲撞……
右翼,张合接到进攻的指令。只是他率的是步兵,不能学赵云那样往前冲。他下令把盾牌架起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一口气推进了五十多步,乌丸开始骑射起来,但弓箭被盾牌所挡,效果不大。
如果是以前,丘力居直接下令骑兵直接冲垮眼前这支步兵,但他见识这支步兵的厉害,知道这支步兵能克骑兵。他吃过亏,自然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