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难楼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徒河县南部靠海,安全得很,北部主要为山地,且有林,这种地形不利于骑兵作战,就算苏仆延或丘力居发现我军囤积物资于此,想打主意,我军亦不会被动。”
刘鑫和荀攸一听贾诩说到徒河县的地形,心中都忍不住佩服,这就是贾诩的本事。他刚来幽州时间也就半年时间,幽州哪里有河,哪里有山,都搞得清清楚楚。简直是个活地理。
同样是谋士,荀攸就觉得自己做不到这点,他最多了解每个郡县在哪个方位,路程大概多远,其余的也就无能为力了。
刘鑫本不愿意随意把粮食放在不可控的地方,容易被敌方查探到并袭击,后世的官渡之战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更喜欢把粮食随行携带,尽量减少长期作战。
只是听了贾诩的话,他也觉得有道理,且贾诩看起来很有自信。所以,他想了一下也就答应了下来。
“好!就这么办!”
一次重要的会议就这么结束了。结束前,刘鑫对赵云和张辽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俩尽快对阎柔送过来的战马进行筛选,做好出战的准备。
随后,刘鑫以乌丸中郎将的名义向难楼、苏仆延和丘力居发出请帖,请三人来土垠城聚一聚,商讨大事。
很快一个多月过去了,过了限期。果然,只有难楼来了 ,苏仆延和丘力居都没来。反倒是公孙瓒和刘虞都派人过来,询问有什么事。这两人一个是朝廷封的太尉和幽州牧,另一个是涿郡太守和都亭侯,要么官职比他大,要么爵位比他高,又都是幽州重量级的人物,前来过问也是应该的。
刘鑫将两人派来的人留在土垠城,然后单独见了难楼。
“难楼大人,我乃朝廷亲封的乌丸中郎将,这次将你和苏仆延、丘力居三位乌丸大人同来土垠城,结果只有你来了,他们俩却没有来,你知道这是为何吗?”
难楼心里一阵苦闷,这原因谁都知道:“兴许是苏仆延和丘力居两人还在路上,中郎将不如多等一段时间。”
“哈哈哈哈,难楼大人讲得汉话不错,想来学了很长时间的吧?”
“我自幼在上谷长大,与汉人接触多了,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刘鑫沉吟一会儿:“我要求苏仆延和丘力居限期来土垠城,如今期限已过,两人恐怕是不会来了,难楼大人,他们不给我面子,就是不给朝廷面子,就是藐视朝廷,难楼大人,你说我该当如何呢?”
“这……我不明白中郎将之意。”难楼心里感到很苦恼,他和苏仆延、丘力居同属乌丸人,但他又与那两人少有往来。所以,三郡乌丸叛乱之时,他才会置身事外,对汉人唯唯诺诺。然即便如此,他仍担心汉人不放过他。
“哈哈哈哈,你无须明白,对了,难楼大人,我右北平向你购买战马,你为何会屡屡拒绝?”
难楼又是一阵苦闷:“中郎将,并非我有意如此,而是这几年战乱频繁,战马需求量大,上谷的战马已是不足,马场一年也近一万多匹马,中郎将、都亭侯、州牧都需要战马,我都不敢得罪,今年给了中郎将七千匹了,已是最大量了,再多我的马场也没有了,还望中郎将海涵。”
“我是海涵了,但又听说你给公孙瓒的马便宜,给我的马价格就贵,有这事吗?”
被当面质问,难楼感到有些恐惧:“这……”
“我听说,你害怕公孙瓒,所以不敢要太多钱,却不怕我,敢向我要高价,是这样吗?”刘鑫长期带兵,又处高位已久,身上自有威严,这番话把难楼吓了个踉跄。
“中郎将,并非如此,都亭侯的马匹我只供少量,有时他会直接去跟我部落下的牧民买马,我亦是不能阻止。”难楼显然有狡辩之嫌,想把自己干的事情推到牧民身上。
刘鑫也不想过于为难他,并不纠结这个问题,于是改变话题:“四年前,张纯、张举勾结丘力居、苏仆延、乌延三郡乌丸发动叛乱,想必他们肯定也约了你吧?你为何不起兵呢?”
如今难楼已是汗流浃背,刘鑫问的问题个个尖锐,连拐弯抹角都省了。这种过于直接的问法,让他觉得刘鑫似乎故意在抓他的把柄来为难他。
如果是几年前,难楼还不怎么怕,可如今不一样了。他进入右北平时,简直吓呆了。右北平与涿郡、上谷、代郡等地方的一片萧条完全不同,这里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媲美盛世。他深深地感觉到刘鑫的厉害之处,难怪右北平有那么多钱来买马。再加上右北平军打败乌延、苏仆延,南下中原而声名大振,难楼对右北平产生了恐惧心理,这种恐惧甚至超过了他面对公孙瓒之时。
“我与苏仆延、丘力居等人素无往来,上谷乌丸臣服于大汉,才得这上谷郡之地栖身,免得在草原之上过着飘零的日子。上谷乌丸人对朝廷很是感激,是以苏仆延和丘力居叛乱之时,我并不愿意参与。”
难楼的回答很有技巧,他处处称自己是上谷乌丸,显然想与苏仆延、丘力居等人划分界线。
“我听祖辈上说,上谷乌丸部落以往游牧于草原之中,常与鲜卑、匈奴纷争,又因草原天气变化无常,常常四处迁徙,生活居无定所、孤苦伶仃,后投靠了朝廷,得朝廷眷顾,向南迁徙,住在这上谷之地,比邻草原,能养马、羊等,又不需要四处飘零,这日子才好起来。”
“苏仆延和丘力居等人起兵叛乱,掳掠财物,为的是自己,而无视百姓苦难。我志不在此,我只希望我上谷乌丸百姓能过上平稳的生活。”
“如今州牧在上谷开放集市,幽、冀、并各地商人也前往上谷,与我乌丸部落交易牛、羊、马匹以及皮毛,我乌丸人获得粮食、厨具等,这日子也好得很。说实话,右北平的铁器和粮食在上谷都很受牧民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