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看不见的用心
“夫人您可能不知晓这些事情,但是我们家从前便是经商之人,最为讲究一个地段和风水,这处宅子,绝对是进程里面绝无仅有的好地方。”
陆矜欢的手有些颤抖,她知道红玉没有必要骗她。
当初萧奕祈为什么会这样同她这么说呢?
这里分明是好极了。
陆矜欢觉得自己也是傻的,皇帝说什么就信什么。
这处阁楼,平日里,都被人守着,一般人除了清扫,便不会有人进来这里。
也就这次,她带了红玉来,平时似乎只有她和皇帝两人上来过。
陆矜欢张了张嘴,看着皇宫的方向。
如果不是红玉告诉她,想必她永远都不会知道,萧奕祈说这荒凉隐蔽的小小宅子,不过是他随手安排的。
他怎么要在她面前撒谎呢?
陆矜欢只觉得心头一动,静静地没有说话。
但脸上忽然有些苍白,红玉便有些担心她,“莫不是站的太高,吹了风,有些不舒服?”
“奴婢扶您回去吧。”
陆矜欢看了眼红玉,缓缓点点头。
然而红玉看着她,心里好似憋着话,没有说出来,便直言不讳地问道:“夫人莫不是因为刚刚奴婢那样说,发现事情的真相不是您想的那般,觉得心绪复杂?”
陆矜欢淡淡地看着这阁楼精巧的摆设,心里头的震撼越发地严重。
她点了点头,“我恐怕是误会了他,明明是得了好处,还在埋怨他,是有些不知好歹了。”
红玉笑了笑,“这都是嘴硬心软的人,才会干出来的事情,他说的话不好听,做的事还是好的,还有夫人这话奴婢就当没听见了。”
陆矜欢摇摇头,有些好笑,红玉插科打诨了一下,她终于心里又好受了一些了。
然而到了夜里,她的心绪又开始不平静了起来。
总是想着红玉说的这些话。
皇帝一开始对她,并不是她想的那般,一贯的无情。
他对自己想来是用了心思的。
陆矜欢当然会有些感动和诧异。
但那也只是一瞬的,因为皇帝后来还是对她和昭昭下手,利用她们对对付那些臣子。
朝堂之上的事情,为何他都不用多想,就动手了?
陆矜欢对此很是生气,甚至愤怒。
但是她忘了,她到皇帝身边时,就是带着利用的心,从始至终,她也没有爱过皇帝,他们之间其实也只有利用。
陆矜欢想不到这些,心里只有皇帝对她的伤害。
就算是有一些好,也不足以抵消。
陆矜欢便让自己不去回想,反正她想要离开这里,谁也拦不住。
在皇宅里许久了,这里也不见来什么人,便是易真也没有出现。
不过易真很是上心,总会让人到皇宅里,问陆矜欢,还有没有什么需要。
处处都周全细心着。
等易真忙完手里的差事,再次来皇宅的时候,他着急忙慌看到陆矜欢便为自己说明缘由。
“还请娘娘不要介怀,微臣一直在忙差事,并不是不想来看娘娘,我……”
陆矜欢打断他的自责,“易真大人自然先要忙自己的,您又不是非要来这里看妾身,妾身怎么会怪你?”
然而她说完之后,才发现自己似乎在喝易真置气一般。
两人像是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所以才能这般旁若无人地说着这样的话。
这让她很是懊恼,只能尴尬地掩饰,“其实易真大人有让人过来看顾这里,妾身都是知晓的,您能这样用心,妾身都不知该如何还这样的恩情了。”
易真忽然之间不知该怎么回复陆矜欢的话立刻。
他说到底根本就没有做过几件事,去帮过她。
当初也就是给她和皇帝递话,但那也是皇帝的命令。
到后来他想要帮陆矜欢,但能够做的其实很少很少,相较于皇帝,他做的这些事情,根本什么都算不上。
现在又被陆矜欢说自己对她有恩情,他如何有厚不下这个脸皮认下。
而且易真只不过是个臣子,而陆矜欢是皇帝的女人,他无论做什么都是以下犯上。
他做的事情,怎么看都是他一个人的一厢情愿。
闭了闭眼,易真才吐了一口气,他才将缘由说给了陆矜欢听,“陛下一直挂念着娘娘,他想要知道娘娘过得如何,怕您在这宅子里过得委屈,而臣又在皇宫和宫外两头跑,所以陛下让臣多来看看您。”
“都是正好的事情。”
陆矜欢确实听得心惊胆战,皇帝分明已经都安排妥当了,为何还要让易真出来?
她有些不明白,这个时候让易真到她身边,皇帝该不会是另有计谋?
所以他想算计他们之间,来个捉奸成双不成?
陆矜欢知道傅怀瑾从前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会真的会在平时的时候,来寻找你的问题。
而是等你慢慢地爆发问题,暴露自己的致命性要害,然后等她做错事情的时候,傅怀瑾就会拿捏住她。
让她翻身不能。
傅怀瑾能这样做,这萧奕祈指不定也会这样做。
毕竟皇帝可不是什么好人。
陆矜欢心里就更加怀疑皇帝了,但是她不能直接告诉易真。
只能挑拣着说,“陛下能把这样的差事交给你,也是您的差事办得好。”
“陛下相信你才会让您来做,而且妾身也知道您对妾身,是上心的,这样陛下倒是也会放心了罢。”
易真顿时觉得自己心里很是煎熬,陆矜欢总把他说得太好了,但是他的心里全是见不得的用心。
怎么会是单纯地对她好呢?
易真不愿意认下陆矜欢说的这些话,就只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听见。
反正她也习惯了自己这样,从前同她就是针锋相对,后来误会解开后,他就很少和她这样说过话了。
陆矜欢确实也没有在意,她看着易真有些好奇,弯了弯唇,“所以您来妾身这里,又有何事呢?”
易真被她问到了,他不过是想来看看她,好不好,有没有瘦,有没有开心一点,只是这些话他都问不出口。
只能胡乱找个由头,“其实北边儿出了些灾害,陛下忙得焦头烂额,哪里地龙滚动,臣子们去了两拨,都不曾能将百姓救出水火。”
“陛下为此心急不已,就亲自去了北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