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攻打大西都城
"这就可以解释了,这就可以解释了。"李自成手抓牢门连连念叨:"我一直没有明白,为何你突然在即将被我拿下的时候,得到虎贲营此等强军相助;为何被我打残了的明军,突然会如此厉害。哈哈哈,原来是这个原因。崇祯,我输的不冤。”
“对,你是输的不冤,朕今日来,还有一事想请你帮忙。”朱由检淡淡说道。
“哈哈,你一个皇帝居然有事让一个阶下囚帮忙?”李自成直接嘲讽道。
“真实的历史你也已经看到了,朕不管你相信与否都不重要。你以往的那些部将,对大明来说是十恶不赦的乱匪,可对朕来说他们都是抗击建奴的民族英雄,朕实在是不忍心就这样杀掉他们。”朱由检顿了顿继续道:“所以,朕想你在这段时间,给他们每人都写一份归降信,让他们为朕为大明效力,朕对他们的过去可以既往不咎。”
朱由检此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知道后世李自成死后,他的那些部将绝大多数人都是联合南明朝廷或者直接归降南明,坚持抗清作战数十年,此等大义让朱由检深感钦佩。
“哈哈哈,你觉得我会答应你吗?”李自成仰天一笑,像看着白痴一样看着朱由检。
“朕觉得你最好照办,至少你可以救你兄弟的性命,给他们一条出路。”朱由检无所谓的答道。
李自成闻言一时语塞,他知道崇祯说的是实话,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李自成断然道:“看在你是后辈儿的份上,同时又解开我长久以来的疑惑的份上,我可以答应你,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你说,能满足的朕尽量满足你。"朱由检道。
"我要从崇祯十七年之后的所有真实史书。"李自成道。
朱由检听到这个要求,先是愕然一番然后也是了然,点点头笑道:"没有问题,这个要求朕可以满足你。不过朕只能借给你观看十日,十日后即刻收回,你应该明白朕的用意。”
“呵呵,我懂,在别人心中你永远都是崇祯皇帝。”李自成道:“我还有一事不明,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告诉我是个死,不告诉也是个死,你为何这样做?”
朱由检缓缓转身,口中飘出一句话:“就两个理由,朕寂寞,朕到这个时代后始终觉得孤独,告诉你只是为了倾诉一番。至于另一个原因”
朱由检顿了顿道:“是让你死得瞑目。”
说罢,朱由检满足其要求后,便退了出去。为防万一,朱由检下令王承恩接手看管李自成,同时严令任何人不得私见李自成,违反者诛灭九族。
回到皇宫后,朱由检心中仿佛一块大石头落了地,长久以来,朱由检虽表面看着正常得很,该干嘛干嘛,可谁又知道他心里得苦处?从一个普通人忽然变成皇帝,还是在王朝末路的皇帝,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他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出来,可这个时代却无人能听他倾诉。现在倒好了,李自成倒成了他最理想的对象,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话说出来后,确实可以让人振奋很多。
本来朱由检内心是不想杀这李自成的,然所有叛军中谁都可以不杀,唯有这李自成是必须要杀的,如放了他岂不是给天下人一个误导的信号?为了江山社稷,这李自成必须要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四川成都府,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此时大明第一集团军已然配合曾英部对成都发起了最后的猛攻。
自龙安府解围之后,杨奇与曾英分别率领各自大军,分两路南下,一路拿下龙安府,经由石门、茂州南下成都;一路经由江油、安县、汉川进入成都。已于前日正式打响这最后一战。
如今日能攻破成都、活捉张献忠,那历时十数年的乱匪贼子就将彻底剿灭,所以今日之战,明军打的比以往任何一战都要勇猛果敢,大有一击中的的架势。
反观大西军一方,前无援军后无退路的情况下,也只能苦苦支撑,此时的张献忠为鼓舞士气亲自来到城楼指挥防御战,但看着明军这犀利的火器,原本还信心十足的张献忠亦是打了退堂鼓。
“这明军攻势如此迅猛,只怕这成都府守不住了。”
"陛下,明军刚刚剿灭李自成,正是士气大盛之际,况且明军火器之利早在李自成的身上就得到了验证,我军恐怕不是对手。陛下,咱们还是撤吧。"大西智囊汪兆龄分析道。
汪兆龄是张献忠少有重用的读书人,此人来历不明,后世嘛有狱中放出或俘虏所得两种说法,在大西军占据武昌后,他有过重要影响。
原本张献忠计划顺江而下占据江南,汪兆龄建议再攻西蜀,以秦蜀两地作为北伐图霸的根本,历史上成功经验较多。北伐一是收复张献忠家乡陕西,二可以取代李自成占据全国,三是江南地方只能自保,要再学习朱元璋从江南占据北方那就重走明朝旧路,也为当时义军所鄙视。
这汪兆龄虽才气还算可以,但其人品可就差的太远了,据说为了实现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极力的挑拨张献忠和他的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曾鼓动张献忠多杀川人,与四川的士绅百姓形如水火。
他心里非常清楚,如若张献忠死在了成都,那他的小命怎么看也不会再有留下来的机会,所以如今明军势大,他又开始鼓动张献忠放弃四川,逃为上策。
“撤?咱们还能撤去哪里?李自成败了,我军亦是一败再败,再撤就只能去喂鱼。”
张献忠深叹一口气,如今的大明已然有了中兴之象,不再是自己等人可以来去自如的时候了,再撤亦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可望和定国已经到哪里了?”张献忠转身对着亲卫问道。
“陛下,二位将军已经过了仁寿,正急速向成都赶来。”亲卫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