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卿卿日常 > 留言板

留言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棉花种萌了芽,景卿便不再忧心忡忡,地里也不去了,一律交由莲花负责,更多精力放在了悦己楼和三味书屋这边。

    比起悦己楼的火爆,三味书屋这边实在是萧条,不过三味书屋设立的初心原不为赚钱,只要它不赔钱,景卿就很开心。能为好学嗜书的贫苦者提供一个读书学习的机会和地方,景卿便不觉得亏。

    更何况,景卿惊喜地发现自己真的有看到衣衫褴褛的小女孩缩在书架角落悄悄看书,尽管她什么也看不懂。

    景卿花大价钱请了一位坐堂先生,专职答疑解惑,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向先生请教。起初,没有人敢主动请教。景卿用糖葫芦收买了那个小女孩,只要她主动去问先生,景卿便给她一文钱。

    小女孩十分怯懦,可是抵挡不了糖葫芦和一文钱的诱惑,果然鼓足了勇气去请教。之后便带动了很多孩子主动去请教。

    一日,书屋伙计告诉景卿,近日总有一个公子打听书屋为何名曰“三味”,景卿便安了一个留言板在墙上,在纸上写到:有人认为“经书如米谷,史书如蔬菜,子书如点心”;也有人认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醢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还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无论哪种理解,都在说读书是一种很有滋味的生活,只是“人中滋味”有所不同罢了。

    过些时日,景卿便看到留言板上有人回复:妙哉,妙哉。

    这天午后,景卿漫步至三味书屋,竟在书架上寻到了老子的《道德经》,景卿不由疑惑这是什么时空?自己不仅能听得懂当地的语言,看得懂当地的文字,这里还有与现代同样的历史片段,时空交叉吗?

    景卿便取了《道德经》上二楼,要了一壶茉莉花茶,一盘桂花糕,寻了一处无人的角落,便读了起来。因有屏风遮挡,坐姿、规矩什么的早被景卿抛之脑后了。

    开篇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为何用言语表达出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为何能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景卿不由挠头,好歹自己读过大学,怎么完全读不懂老子的意思,感觉自己脖颈上要长出脑袋了!

    读到: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犹如惊涛巨浪瞬间砸到了头上,景卿一时浑身颤栗,震惊之余更多的是看恐惧,所以这便是读书者多为世家子弟的缘由吗?上位者永远高高在上,唯有底层群众世代艰辛,他们犹如蝼蚁般被他人操控着命运,被上位者驯为无知无欲无求的“愚民”,何其不公!

    近西时,景卿起身,在留言板上写下:何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心中有疑,祈蒙解之,拜谢诸君。

    五日过去了,景卿先前在留言板上留下的问题倒是收获了不同笔迹的回答,大家众说纷纭。

    一曰:道是隐匿的在内的,而名是显扬在外的,需懂得藏起锋芒,做到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生生不息。

    二曰: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更有人引经据典:桓公读书于堂,轮人研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在焉 ”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所轮语之: 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景卿扶额,好家伙,头更大了。不过,这位引经据典的,倒是写了一手好字,行云流水,遒劲有力,隽秀工整。

    自此,留言板便热闹起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