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唐枭 > 第二卷 祖孙藩主 第94章 争食

第二卷 祖孙藩主 第94章 争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昭宗一滞,好在知晓李顺节是个粗鲁武人,若是个心机深沉之辈,必然明白皇帝的恩宠,只是一时的利用,未必真的背叛杨复恭。

    “嗯,朕命你出兵,拘捕杨复恭。”昭宗只好说道。

    “臣领旨。”李顺节恭敬回应。

    “好,事成之后,朕重赏卿家。”昭宗说着套话。

    李顺节说道:“陛下,拿下了杨复恭,臣是不是可以领兵南下,接管了夔州和归州。”

    昭宗意外的一怔,镇江节度使只是尊贵象征的虚职,他问道:“卿家想去夔州上任?”

    “臣愿在长安城为陛下效力,不过臣是镇江节度使,治下岂能让别人霸占,臣想去收管,之后留下副使镇守,臣回来长安继续为陛下效命。”李顺节说道。

    昭宗点头,順话道:“卿家勇猛,可去收管了夔州和归州。”

    “诺!臣这就去拿了杨复恭。”李顺节铿锵回答,说完后退一步转身走了。

    望着李顺节的魁梧背影,昭宗的脸色阴沉了,他让李顺节拘捕杨复恭,主要用意是压制神策军的不稳。

    李顺节拘捕杨复恭属于窝里斗,能够让很多杨复恭势力倾向观望。

    李顺节为什么想去收管夔州和归州,却是与杨辉有关。

    杨辉受命于韦扶风,书信问候认识的杨复恭势力成员,李顺节是背叛杨复恭的军将,与杨辉的境遇也算有几分类似。

    杨辉的书信,都会呈给金州刺史过目,韦扶风的祖父看过,指示杨辉怂恿李顺节和其属下。

    书信大意是节度使乃一方霸主,李顺节既然获得节度使官位,应当获得治下的军政和利益。

    杨辉说自己是川南军监军,李顺节率兵收管夔州和归州,他可以出兵两万助战。

    之后,再一起夺取夔州上游诸州,一旦功成,川南军和镇江军长久的结盟互助,对抗东川军,西川军和荆南军。

    杨辉还说朝廷内的事情多有变数,一旦皇帝不待见了,后果轻则罢官,重则丧命,何不尽早谋求地方根本,经营一个退身地盘。

    李顺节和属下心动了,杨复恭的下场就是警钟,李顺节虽然粗鲁但不傻,他之所以投靠皇帝,贪图的是升官和权势,属下们却是重视节度使治下的官位和利益。

    怂恿李顺节的事情,韦扶风不知道,金州刺史有自己的行事主见。

    因为韦扶风所做的一切符合祖父心意,所以祖孙二人同心协力,其乐融融。

    金州刺史的策略是引狼斗虎,夔州云安盐井是荆南节度使的一条命脉,李顺节若是赴任夔州,成汭说什么也不会相让。

    ......

    李顺节领旨离开大明宫,回去天威军营率领三千将士出兵,奔去昭化坊捉拿杨复恭。

    杨复恭虽然是宦官,但却拥有自己的官宅,在昭化坊还有一千多的家兵,被罢职,不能再有神策军堂正为用。

    李顺节出兵之前,使出心腹先去了昭化坊报信,告诉杨复恭他念着前恩,让杨复恭主动逃离长安城。

    李顺节当然不是念着前恩,而是有感于兔死狐悲,而且做了大官之后,也学会了笼络人心和避免名声被诟病,毕竟他曾经是杨复恭的义子。

    杨复恭听说皇帝要捉拿他,罪名是图谋造反,不由气的大骂昭宗忘恩负义。

    事实上,杨复恭没有造反之心,只想着官复原职即可,他一个太监,造反之后又不能做皇帝。

    有了通风报信,杨复恭不甘心的激发了愤恨,立刻使人跑去知会神策军的支持者,妄图真的造反,兵变迫使昭宗退位另立。

    结果,只有玉山军使响应了杨复恭,其它的支持者都抉择了观望。

    玉山军使也是杨复恭义子,闻讯带着数千军力来到昭化坊外,与迟缓而到的天威军狭路相逢。

    李顺节一看立时火冒三丈,他已然给了杨复恭逃走的机会,两军对垒,玉山军使指责李顺节忘恩负义,后果不得好死。

    李顺节憋火之极,下令进攻,两军在昭化坊外展开了厮杀。

    杨复恭的家兵也冲出参战,只是李顺节颇能治军,麾下将士战力强过玉山军。

    李顺节不愿倾力火拼,他压下憋火,还是希望杨复恭能够见机走离,结果双方的战斗成了少数人角斗,大部分在后观望的‘实战军演’。

    从上午一直斗到午后,大明宫等候消息的昭宗耐不住了,命令孙揆出击。

    孙揆率领三千军力离开大明宫前朝,浩浩荡荡的奔向了昭化坊。

    有眼线飞报李顺节,李顺节大喊:“孙大人率军来了,尔等还不归降吗?”

    杨复恭也明白了李顺节的用意,见其他的旧属不肯来应,只好含恨撤离,与玉山军一起撤离昭化坊,去往通远门离开长安城,逃去了兴元府。

    孙揆抵达,自然是扑空,向李顺节应付性的恭贺几句,一起去往了大明宫交差。

    杨复恭逃离,昭宗例数杨复恭的罪过公布朝野。

    传旨罢免杨守亮山南西道节度使官职,罢免杨守贞武定节度使官职,罢除龙剑节度使,剑州和龙州重归东川节度使治下。

    同时任命孙揆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府招讨使,天威军使李顺节为招讨副使,率军三万出征。

    传旨洛阳留守韦昭度兼任武定节度使,兵部郎中王文清外任洋州刺史,兼任武定军行军司马,金城军使为东面招讨副使,出兵进攻洋州。

    这一次昭宗命令金州出兵,顺势让李顺节也参与夺取兴元府,毕竟杨守亮的势力强大。

    长安城发生的事情,附近的藩镇自然能够很快获知,李贤及时飞告。

    金州获知,一面飞告川南,一面议论该如何应对,二伯父力主响应朝廷命令,否则会被朝廷抓住把柄讨伐金州。

    韦轩认为应当观望,不能言而无信,还说皇帝任职大伯父为武定军节度使,明显是遥领虚职。

    金州出兵之后,不能有权收管武定节度使治下。

    金城军使韦良在均州坐镇,老八韦康沉默,韦扶风的十四叔韦雄,跃跃欲试的赞成出兵。

    结果,祖父采取了敷衍策略,让十四子韦雄率领三千团练出兵。

    当着韦雄的面,祖父严令副将高岩,此去是冒充金城军虚张声势,绝不能真正的攻打洋州,那怕洋州的敌军撤离,也不得去占据。

    韦雄难以理解,辩驳武定节度使是大伯父,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洋州。

    祖父告诉儿子,洋州那块肉吃不得,首先皇帝不是真心的任职,二是金州需要防御韩建的潼关军。

    韦雄无奈,只好带着三千长枪兵离开西去。

    出城行军,韦雄因为得偿所愿的领兵,情绪又变的很好,他一直遗憾没能去往河东见识,怨怪过韦扶风多事,从未有过躲过一劫的庆幸之心。

    韦雄走后,祖父书信一封,使人快马送去洋州那里,解释不得已出兵,绝对的守诺不攻。

    祖父的解释有一半是为了儿子,担心洋州先发制人。

    拥有洋州的前武定军节度使杨守贞,接到金州来信,知晓来的是战力低下团练兵,也就没有采取出击。

    韦雄西行抵达洋州地域,在副将兵马使高岩的劝说下,率军驻扎去了大巴山麓,采取随时撤退入山的保守策略。

    就在韦雄军驻扎在山麓三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一面向朝廷请任为兴元府招讨副使,一面陈仓发兵两万南下进袭凤州。

    凤州属于山南西道治下,位于秦岭之中,是扼守陈仓道的战略要地。

    凤翔军雷霆夺取凤州之后,出陈仓道夺取兴州顺政县城,继而马不停蹄的进夺阳平关,控制了汉中门户,切断了杨守亮的后路,兵锋指向汉中盆地。

    昭宗接到上书,惊怒李茂贞的擅兵,但随后又接到华商节度使韩建的上书,也是请为讨逆招讨副使,也不等皇帝准奏,发兵两万走过京兆府地域,通过子午道直扑洋州。

    金州获得军情,一面知会韦良防御韩建军声东击西,一面组织一万团练兵守御金州城池,使人命令韦雄率军回来。

    局势的变化,出乎金州刺史的预料。

    皇帝意图掌控山南西道,凤翔节度使和华商节度使,不约而同的闻风而动,一起出兵虎口夺食,破坏皇帝的打算。

    韦雄接到命令,得知有两万潼关大军即将抵达洋州,惊惶之下居然没有奉令回归,命令军力退入山中。

    兵马使高岩解释归途能够错开,韦雄执意的不肯回归,理由是潼关军能够在途中埋伏。

    两万潼关军,不可能为了三千弱军而绕路伏击,出子午道直扑洋州,洋州只有了两千军力镇守,大半军力出征进攻东川。

    杨守忠迫不得已,放弃了洋州治所西乡县城,退去兴元府合兵守御。

    潼关军轻易占据洋州,留下五千军力镇守,一万五千军继续向西进袭兴元府。

    凤翔军和潼关军,只差一日先后兵临南郑县城,一个堵住西城门,一个堵住东城门。

    两日后,朝廷的三万军力抵达兴元府,渡过汉水,驻扎在北城门外。

    兴元府城高大坚固,城中能战兵力不少于两万,凤翔军一万,潼关军一万五千,朝廷军力三万,其中有李顺节的五千天威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