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 第320章 321,声势浩大

第320章 321,声势浩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婆子带着安荔浓和宋青城忙忙碌碌,终于把一切准备妥当。

    中午吃过饭后。

    宋婆子就带着她找来的人气昂昂雄赳赳的上街了。

    宋婆子的小姐妹分成几个小队在街上走,一边走一边喊&lsquo;买酒就买石河村清河酒&rsquo;&lsquo;喝酒就喝石河村清河酒&rsquo;

    喊声,锣鼓声,让人精神一震。

    太好奇了。

    现在的人除了八卦传播流言蜚语,就也没有其他的精神活动,本就无聊到抠脚。突然看到有意思的事情,当然要凑凑热闹。

    宋婆子一边走一边喊,遇到认识的人就巴拉巴拉几句。不需要安荔浓培训,宋婆子就知道如何吊起别人的胃口,如何安利石河村清河酒。

    宋婆子以己及人,知道大家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随随便便的几句话,就让别人明白,这个月石河村清河酒搞促销活动,卖酒最划算,不仅八折还送肉和菜。

    不买就是吃亏。

    吃大亏。

    真的?真的送肉?

    现在这个时候别说送肉,有肉买就高兴了。

    别说送一截,就是送指甲盖大小的一块也让人高兴得找不着北了。

    真的吗?真的吗?

    为什么不敢相信?

    谁这么富裕?竟然买酒送肉。

    宋婆子又把石河村养了几千头猪的事情说一遍。虽然安荔浓说的是一千多头,但宋婆子觉得数量肯定是越大越好。

    再说,一千头和几千头也没差什么,都是吃不完的肉。

    几千头猪,漫山遍野都是野,一眼望不到头,全是肉。宋婆子得意洋洋,好像这些猪全都是她的一般自豪。

    而安荔浓也说了,只要她办好这件事就给她家送两块腊肉两斤腊肠还有两条鱼干。

    为了肉,别说只是找人说说话,喊喊宣传语,就是让宋婆子亲自杀猪都没有问题。为了肉,能克服所有困难。

    周围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听了后都倒吸一口凉气,几千头猪?

    这有多少肉?

    然后就是一阵阵吞口水的声音,馋。

    卖酒就送肉。腊肉腊肠,还有鱼干,听说还有腊鸭。

    我也去看看。

    我也要去。

    宋婆子和老姐妹对视一眼,笑了起来,想买就赶紧了,趁早。免得卖完了后悔不及。

    石河村清河酒可不是一般的酒,是名酒。听说以前是给太后老佛爷喝的酒,很多人想喝还喝不到呢?感谢新时代,让我们能喝上太后老佛爷的酒。宋婆子放低声音,听说,大大领导也喜欢。

    呼呼。

    呼呼。

    真,真的?

    不吹牛皮?

    这消息是要捅破天?

    宋婆子不高兴了,如果不是认识了几十年,我还不告诉你呢。听说这酒喝了身体好,石河村酿酒的老师傅已经一百三十九岁了。年纪大了吧?但人家还身体强壮,吃嘛嘛香,还能带徒弟酿酒,还能爬山涉水的找酿酒材料

    如果安荔浓听到,必定会甘拜下风。

    安九爷七十多了,但安荔浓觉得九十九更好听更有深意,长长久久更让人喜欢。但是,宋婆子觉得超过一百更让人喜欢,谁不喜欢&lsquo;长命百岁&rsquo;?

    所以,宋婆子自作主张的又加了一些。

    一百五,听着太假了。

    所以,一百三十九岁,刚刚合适。

    一百三十九?还能爬山?天哪?这是祥瑞?

    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一百三十九,绝对是长寿了。

    寿比南松。

    真的是因为喝了清河酒?

    为什么有点不太相信?

    真的这么有效果?

    蠢蠢欲动。

    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大家当然也想要一年一年的活下去,活到九十九,活到一百三十九。

    宋婆子一脸鄙视的翻个大白眼,人家酿酒人喝的不是酒,难道是水?

    就因为喝多了清河酒才能如此长寿。

    石河村清河酒,可出名了。不买就是吃亏,亏大发了。

    对了。要买到正宗的石河村清河酒才有效哦。

    还能有假?

    宋婆子差点把&lsquo;鄙视&rsquo;两个字写在脸上,怎么没有?多着呢。石河村清河酒在京市只有四个供销社有售卖其他供销社和百货商店的清河酒,啧啧啧,你懂的。

    虽然不是石河村出产的,但都叫清河酒,效果应该是一样的吧?

    宋婆子又想翻白眼了,北方的米酒和南方的米酒能一样?北方的米和南方的米都不一样,酿出来的酒能一样?北方是旱地米,南方是水稻石河村清河酒的酿酒师傅有一百三十九岁,别的地方也有?石河村清河酒的酿酒手艺是从一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有着千年的历史,如果不是真的好,老祖宗会一年一年的流传下来?其他地方看到清河酒出名了,

    就跟着酿,充其量就几个月的时间,几个月能和几千年比?

    石河村的清河酒有九百九十九道工序,需要经过九百九十九天的酿制是其他随便泡泡的酒能比的?就好像人人都会做腊肉,但做得好吃的毕竟是少数,能让大大领导喜欢的就更少。世界上这么多酒,为什么太后老佛爷就喜欢石河村的清河酒?当然是因为它好。不好,别人也不敢献给她是不是?

    既然买,当然就买最正宗的。

    宋婆喉咙都干了。

    一路说下来,连她自己都相信了石河村清河酒就是这么的棒棒哒。

    哎。

    为了肉,拼了。

    虽然很多供销社都在卖清河酒,但只有这四家是正宗的。你们去这几家,不仅打八折,还送肉和菜。

    要买赶紧了,不要浪费时间。从石河村送来的酒有限,卖完就没有了。

    好东西都是要抢的。

    口口相传。

    宋婆子带着她的老姐妹在街上&lsquo;一传十,十传百&rsquo;,然后大家都知道了。

    而被宋婆子请来的老大爷们则负责和老伙计、老朋友炫耀&lsquo;石河村清河酒&rsquo;。

    是的。

    是炫耀。

    不管喝没喝过,统统都一副上头的模样去炫耀。

    自从喝了石河村清河酒后,身体棒棒哒,干活再也不累了。

    腰不酸腿不疼,能跑三公里。

    虚假宣传?

    安荔浓&lsquo;怕怕&rsquo;的表示,她也是学习,学习别人的宣传方式宣传手段。

    后世那些代言的明星,直播带货的明星,有几个是真实使用、试用的?

    几乎没有。

    明明用的是贵出天际的定制护肤品,却一再宣扬用的是&lsquo;大宝天天见&rsquo;。平时用上千一张的面膜,但为了薅羊毛却说&lsquo;我用过的。&rsquo;&lsquo;我天天用。&rsquo;&lsquo;我的脸能这么白这么紧致,用的就是五毛钱一张的海藻面膜。&rsquo;&lsquo;便宜不贵,好用实惠。&rsquo;&lsquo;五毛钱却有千元的效果。&rsquo;

    呵呵。

    竟然有很多人相信,为了和偶像同款而买买买。

    却不知道偶像的&lsquo;用过&rsquo;,不过是说说而已。

    使用后发现没有效果?

    肯定不是偶像的错。

    只能感慨自己没有偶像的天生丽质。不是东西不好,是他们的脸不配。偶像能把&lsquo;五毛用出千元的效果&rsquo;,而他们却是毛效果都没有。

    虽然没有名人效应,但能以身说效。

    宋婆子找的这些老大爷们都身体健康,精神抖擞,一看就是&lsquo;一口气爬上山顶&rsquo;的人。

    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和认识的不认识的同龄人聊聊天,然后主动聊到石河村清河酒,一天下来就有钱有肉,这些大爷高兴着呢。

    至于如何突出&lsquo;石河村&rsquo;三个字?

    大爷们也有自己的办法。

    欲扬先抑。

    先踩后褒。

    大爷甲,以前听说清河酒好,就让儿子买了一小坛?摇摇头,喝了大半坛子,一点效果都没有,真想砸了。什么狗屁清河酒?半点酒味都没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喝清水。

    后来啊。我才知道,原来我买的不是石河村的清河酒。

    只有石河村的清河酒才能强身健体。其他地方的?就是一般酒,伤身。

    如果买,就要买石河村的清河酒。最正宗,最有效。

    真这么有效?

    怀疑。

    当然是真的。我的老寒腿,以前一到冬天就酸痛酸痛的,现在只剩下酸没有痛了。相信再喝几坛石河村的清河酒就能全好了。

    老大爷和老奶奶们分工合作,在各街道宣扬、推广石河村的清河酒,并且贬低其他非石河村的清河酒。

    一抬一踩。

    一捧一贬。

    用意明显。

    如果是后世见惯这种手段的人,一眼就明白其中的深意。但现在的人还比较老实,比较单纯,更容易相信。

    就好像现在人对报纸就有一种蜜汁的信任感。

    而安荔浓就是利用这种信任感来宣传石河村的清河酒。

    老大爷和老奶奶都忙开了,其他聪明又机灵的年轻人?当然也没有闲着。

    都被安荔浓安排出去看看打探情况了。

    石河村清河酒这么声势浩大的宣传,安荔浓不相信其他同名的&lsquo;清河酒&rsquo;会愿意错过这个好机会。

    安荔浓想要趁机摸清楚,京市到底有多少&lsquo;清河酒&rsquo;。

    热热闹闹。

    忙忙碌碌。

    这一天,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石河村清河酒。

    而因为人太多,卖酒的柜台忙不过来。

    即使每个柜台都增加了一名临时工也忙不过来。安荔浓果断让杨雪晴又找来几个小姐妹,务必要做到忙而不乱。

    安荔浓一再要求,不管多忙,都不能随便发脾气。

    不能急。

    宁愿慢点也不要出错。

    该打折打折,该送礼的送礼。

    如果订得多,还可以送货上门。

    看着石河村清河酒的柜台忙得脚不着地,供销社其他员工也不眼红。平时,他们就觉得石河村清河酒的卖酒柜台的员工很傻,竟然哄着别人买。

    对于供销社的员工来说,卖多卖少,他们拿的工资都一样,所以他们宁愿清闲些也不愿意忙忙碌碌。

    平时都是鼻孔朝天,爱买不买。

    不买,他们还能更清闲,还能织织毛衣,打打手套。

    供销社一直都给人一种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感觉。

    没钱进去看看?

    迎接的只有朝天鼻和白眼

    像石河村清河酒这样打着促销还真的很少见。

    不过,石河村的柜台和供销社不一样。石河村清河酒卖得越多,石河村赚的就越多。虽然柜台在供销社里,但和供销社却没有关系。

    看着石河村柜台的收账,供销社领导都忍不住眼红。供销社领导不止一次的后悔,如果当初没有把柜台租给石河村,而是收购石河村的清河酒然后再销售,那现在赚钱的就是供销社。虽然他的工资是一定的,但供销社的业绩好了,他就有可能往上走。能往上走,谁愿意原地踏步?

    京市的供销社这么多,要是能脱颖而出

    可惜了。

    多少人为了往上走而不折手段,想尽办法钻营?现在,这么好一个机会摆在眼前,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白白错过。

    心痛啊。

    供销社的领导有贼心没有贼胆,他知道石河村背后有人,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别看石河村只是个偏远的小山村,在京市看似一无所有,没有后台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关系,好像谁都能踩上一脚,好像谁都能拿捏两分。

    但事实是这样吗?

    不是。

    这一年来,想要踩下石河村清河酒的人有很多,有人蠢蠢欲动,有人已经付之行动,但是,谁成功了?

    没有。

    不仅没有成功,还被人警告了。

    而聪明人看到这个结果后,果断放手。

    不过,还有很多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正在磨拳擦擦的想要分一杯羹。京市很多供销社都在售清河酒,但只有四家是正宗的石河村清河酒。

    以前大家喜欢红高粱、状元红、女儿红、竹叶青,但现在最出名的是清河酒。

    在很多人看来,清河酒就只仅仅是一个酒名,好像竹叶青一样。没有谁规定只有石河村才可以酿清河酒;也没有谁规定只有石河村才可以卖清河酒。

    清河酒,只是一个名词。

    不属于任何人任何地方的酒名词。

    至于石河村的清河酒更出名?大家也不在意。以前也有某个地方的竹叶青或者状元红更好,更出名,但最后呢?

    都已经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剩下的只有竹叶青或者状元红的名称,至于某某地方?谁还记得。

    像石河村这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为&lsquo;石河村清河酒&rsquo;正名,在很多人看来,很傻。就算别人记住的清河酒不是石河村的又怎么样?

    为什么要这么死心眼?

    很多人都不明白安荔浓为什么要一再强调&lsquo;石河村&rsquo;三个字。很多人都认为只要&lsquo;清河酒&rsquo;站到和状元红、女儿红一样的高度时,就再也没有人会记住&lsquo;石河村&rsquo;三个字。就好像别人说起状元红的时候,谁还能在第一时间说起它的由来?

    但安荔浓却希望大家记住的不是&lsquo;清河酒&rsquo;而是&lsquo;石河村清河酒&rsquo;。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