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影响
经过众人的一番推理分析,最终的幕后凶手指向了——苏联。
得出结果后,李明轩和丹尼尔如释重负,都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不然无论是对国民还是刘铭华自己,都难以交代。
刘铭华前后重新推理了一遍,发现动手的很大概率就是苏联,道: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在非洲的行动严重侵害了他们的利益。我想,应该是在乍得地区区吧,尤其是在肯尼亚之后,乍得地区几乎被我们围起来了,这应该是引起了当地苏联势力的警惕。
与此同时,我们这些年在非洲大陆上的扩张,想来早就招致了苏联人的不满。怎么说咱们所有的势力团结起来,在明面上可是完全压苏联一头的,这也是苏联人想除掉我的一部分原因,他们觉得只要没有的存在,就可以斩断各国之间联系的纽带。”
“俗话说,不遭人嫉是庸才。这不是正说明我们做的太突出了吗。”
“顾老,你这话说的好啊。我们姑且这么想吧。”
刘铭华再次向李明轩询问起接下来的南洋有什么打算:
“明轩,你对未来有何打算?”
李明轩目光坚定地说道:
“我想就你苏醒的事情继续保密,对外营造你尚未苏醒、伤势严重的假象。至于你后续的一些事务,我认为可以由言言代为出面处理。”
说到这里,李明轩等人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看向刘铭华。
刘铭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这个想法不错,我同意。继续啊?”
刘铭华忍不住抬起头,发现众人都神色紧张地看着自己,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怎么都看着我?接着说啊。”
众人之所以如此小心,是因为他们的这番话颇有夺权篡位之嫌。
在古代,这种话理应由皇帝本人主动提出,若由下人说出口,难免会惹人遐想。
李明轩见刘铭华这样,知道他并未在意这些,想想也是,如果刘铭华真的那么贪恋权利,也没有自己什麽事了,想到这里李明轩觉得自己有些小人了。
李明轩强压下心中的羞愧,深呼吸了几下,然后清了清嗓子,稍稍镇定后继续说道:
“哦,是这样的,我们考虑到你目前的状况,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我们计划直接将咱们这十六个国家联合起来,而且现在美国国内正为总统之位争执不休,根本无暇顾及我们。
苏联呢,因为之前有刺杀你的事情,我们只要适当的暴露出一些线索,想来苏联也不敢在这件事上过多阻挠。至于欧洲那些国家,就更不用提了,现在他们自己的屁股还没擦干净呢。这就是我们的计划,你觉得怎么样?”
刘铭华沉思片刻,然后说道:
“嗯,我觉得可行。毕竟言言也长大成人了,是时候让他走到台前,一展身手了。身为太子,在紧要关头,理当肩负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那么,就照你所言行事吧。”
刘铭华语罢,便把目光移向了端坐于一侧的儿子身上。
刘言敏锐地捕捉到了来自父亲那饱含深意的凝视,瞬间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期望以及肩头那份沉甸甸的担子。
面对周遭众人投来的关注目光,刘言腰板一挺,神情肃穆且庄重地点头示意,以此表明自身已然严阵以待、蓄势待发。
眼见得此番目的已然顺利达成,李明轩心头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欣喜之情。
只见他面带微笑,转头对着刘铭华言道:
“如此甚好!铭华啊,你在此安心静养,好生调养一番身子骨儿。至于言言嘛,明儿个记得寻我一趟,届时咱俩再详加商议后续的诸般事宜。”
闻听此言,刘言当即高声应道:
“放心吧,李叔叔。”
刘言铿锵有力的回答。
就这样,在李明轩等人匆匆离开医院,消失在夜幕中的那一刻起,医院内部的气氛就骤然紧张起来。
为了响应并积极配合国家对于敏感事件的政策要求,方清平对全院人员,下了最强封口令,刘铭华的状况被严格保密,如果泄露出去是要受刑的。
至于对于外界的媒体,院长方清平只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就对医院下令杜绝一切媒体采访了。
一时间,关于刘铭华病情的各种传闻出现在南洋的大街小巷。
南洋的媒体圈中,各家媒体纷纷报道着关于刘铭华的最新情况,尽管刘铭华此刻仍处于昏迷状态,但南洋的媒体普遍秉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
他们更愿意相信星海皇家医院的专业诊断和治疗,坚信未来刘铭华康复的希望是存在的。
这种乐观的论调在民众中引起了共鸣,给予了他们一丝安慰。
然而,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这种乐观态度依然难以完全平息外界的疑虑。
尤其是美国西方的媒体,他们对星海皇家医院的诊断结果持怀疑态度。
他们更愿意相信那些耸人听闻的传闻,认为刘铭华可能已经成为了植物人,永远都无法醒来。
一些极端的媒体甚至宣称,刘铭华已经离世,只是南洋政府出于某种目的,才一直隐瞒着这个消息。
随着事态的发展,南洋政府迟迟没有给出强有力的答复,这无疑加剧了外界的猜测和疑虑。
包括南洋民众也开始感到不安,他们纷纷通过媒体上讨论着刘铭华的病情,各种猜测和谣言层出不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渐渐地倾向相信那些悲观的传闻,认为刘铭华可能真的已经离世。
尤其是当太子刘言随着李明轩出席公共场合后,这种猜测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验证。
在民间,更是流传着各种荒诞不经的传言。
有人说南洋政府已经开始四处寻找珍贵的水晶,打算效仿苏联的做法,为刘铭华制作一个水晶棺。
这个传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纷纷猜测着这个水晶棺的样式和制作过程。
甚至有人开始讨论刘铭华的安葬地,有的人建议安葬在珠穆朗玛峰下,象征刘铭华的至高无上;也有人觉得应该安放在星海市,供后人瞻仰。
这些传言虽然荒诞,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对于刘铭华的怀念和尊重。
尤其是关于制作水晶棺的流言,人们纷纷购买高质量水晶,捐献给皇室,希望能够为刘铭华的制作水晶棺尽一份绵薄之力。
民众的行为,竟然还一度让国际水晶市场出现了大涨。
这种民众情感上的共鸣和支持,无疑给了南洋政府更大的压力。
迫使南洋政府必须给出一个让民众满意的结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