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顾后陆
顾府之人平时外出之人极少,所以孙家酒楼的酒菜还真没几个人吃过,所以第一次吃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jingyunme
不过孙权也不在意。
在客人面前流露这种姿态,也算是没把自己当外人啊。
不过顾雍可是觉得不好意思的紧,实在是太丢脸了。
刚才自己一个劲的劝说,结果根本不管用。
看来才接任族长之位半年时间,自己的威望还不够啊。
不过顾雍想到饭后要跟孙权商谈之事,顿时心中冒起一团火焰……
如果孙权所说之事能成,那么不说顾家了,就是放眼整个大汉,我顾雍之名也会响彻十三州之地。
不过这件事现在还不能直接做,以孙顾两家的实力,现在还不能守住这个重宝。
所以他们现在也只是先定下合作的大致框架,等以后时机成熟了再宣告天下。
孙权和顾雍相谈甚欢,谈完正事儿之后,开始天南地北的胡侃开来。
孙权是来者不惧,自己这些天可是没事的时候就读那些现在流行的历史典籍,再加上自己两千年以后的知识,应付顾雍还算是简单。
而且万一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不会岔开话题吗?
而顾雍则是越谈越心惊,这个孙权居然这么的不简单?
不管自己所闻何事,对方都能对答如流,甚至还能给出一些让自己都非常惊艳的解决办法。
此子以后必成大器。
这是顾雍此时对孙权的看法。
所以顾雍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心底就产生了与孙权深交的想法。
并且定下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合作意愿。
而孙权隐约的表示出对吴郡都尉许贡的不满,也得到了顾雍的认同,以他顾家的情报渠道,当然能知道前些天轰动三郡之地的那一起孙家酒馆被洗劫之事的幕后原因。
所以孙权对许贡不满也就说的过去了。而且顾雍非常赞同,并且表示以后孙权有用得着顾家的时候可以知会一声。
两个人好似遇到知己一般,一直相谈到鸡鸣之声响起的时候,才恋恋不舍的各自回房睡觉。
休息了一上午,中午在顾雍的饯行宴之后,孙权打道回府。
顾雍在送走孙权之后,一个人回到自己的书房之内。
看着那两本书籍发愣。
书籍是非常普通的《左氏春秋》。
两本是一样的,甚至里面的字迹居然也是一样的,每一个字都没有区别。
对照着两本书籍的字迹,这让顾雍想不通,到底是何人才能把所有字通篇都写成一个样子?
然后再看看手中的书页,这种纸张就是孙权改良后的纸张吗?
果然非常坚韧,利于书写。
而且墨迹聚而不散,还可以长久保存。
一旦这种改良后的纸张面世,相信会引得无数的文人雅士疯狂的。
现在的蔡侯纸和左伯纸比孙权改进的纸张,质量差了那么多,都卖的那么贵,相信这种优点更多的纸张肯定会大卖的。
钱财倒还是次要的,由新型纸张带来的名声,那可是更重要。
还有这种据说可以大范围传播的书籍,到时候我顾雍的名字也会随之广传天下。
虽然最后大头肯定是孙家的,但是只要自己挂名,参与了纸张的改进和经典书籍的传播,那史书之上必定要有我顾雍的大名。
顾雍越想越激动。
当他在联想到昨夜和孙权秉烛夜谈的事情,更是心惊不已。
顾家属于有钱的大家族,所以家里用的起蜡烛,这个时候应该是叫蜜炬。
然后顾雍又想到孙权提到他对许贡不满,仿佛也在暗示着什么。
顾雍是丞相之才,所以很多事他都已经分析的八九不离十了。
孙权从顾府出来,直接回到孙府。
四大家族,目前已经算是搞定了两家,张家后面自然会有办法对付他们,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陆家了。
这个陆家现在的家主现在虽然还是庐江的陆康,但是他的儿子陆绩,却已经返回吴郡。
去年陆绩刚刚见完袁术,发生了那件非常着名的“陆绩怀橘”的典故。
而现在袁术还没有下令让自己的便宜大哥去进攻庐江呢,可是陆绩居然直接以陆康之子的名义回到了吴郡的陆家,从叔伯手中接过了准家主之位。
并且让刚刚12岁的堂侄陆议和其他族老辅佐。
陆议就是后来的陆逊,只不过现在还没改名而已。
难道是陆康预料到了袁术马上就要派兵进攻他了吗?
所以才把家中重要的成员都从庐江往吴郡转移,同时把陆绩放到了准家主之位。
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陆康出了意外,那陆绩马上就可以继承家主之位。
而孙权了解到,陆家依然善于造船之术,相信以自己脑海中远超这个时代的造船技术一定会折服陆家的。
于是孙权在家中利用一些简单的技术,准备了一些船只的模型,然后带上重礼,再次出发前往陆家。
记得陆康担任庐江太守的期内,百姓生活非常的安逸,执政能力极高,口碑极好。
孙权在去往陆家的路途之上,也是让人打探过了,吴郡陆家同样也是非常受附近百姓的爱戴。
平时造桥修路,赈济灾民之事,更是数不胜数。
孙权暗自点头,看样子,陆家之人不错,此行应该非常顺利。
当孙权一行人来到陆府的时候,陆绩居然带着陆府十几人出府迎接。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顾雍的顾家和陆家交好,所以特意派人过来,说孙权有可能会登门拜访,希望他们可以以礼相待,交好孙权。
一番行礼之后,孙权等人被带入府内。
孙权身边只带了徐庶和贾华二人,一文一武。
而陆府方面居然只有陆绩和陆议,以及两位年长之人。
他们是原来负责吴郡陆府事务的族老,现在奉陆康之命辅佐陆绩。
当寒暄之后,孙权道明来意,并且把带来的船只模型呈上。
陆家除了才八岁的陆绩不太懂之外,其他的三人都是露出了一副惊容。
他们对于孙权口中所提“尖底船”,“水密舱”,甚至是不用船桨就能开动的轮船,展现出极大的兴趣。
陆家世代造船,可以说在汉末时期,陆家就是船舶业的南波万。
而且陆家也往往以此自傲。
但是谁能想到,眼前的孙家二公子,居然提出了一些前所未闻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