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白衣入具象
众生皆圣第四百七十三章白衣入具象虽然看不真切面容,陈安却似乎能从老者的语气中,恍惚见看到一些神色变化。jingfengme
面对着眼前这位自称巫祖的老者那突如其来的杀机,陈安眼睛微眯,意图撤回溯游,却是发现无法做到,这段时空已经被那老者牢牢定住。
他皱了皱眉头,回道:
“若你真的想杀我的话,为什么一开始不动手。”
巫祖语气冷然,说道:
“因为杀你的代价太大,现在的你,还不值得我这般做,况且”
他沉默了一会儿,缓缓道:
“你毕竟是做过一些好事的。”
听见巫祖这番有些矛盾的话语,陈安沉吟了片刻,然后道:
“你出现在此,应该不仅仅是为了与我说这些,告诉我,你想做什么。”
巫祖顿了顿,随后伸出手中的拐杖指向陈安,一道灰光掠过,射入陈安的身体内。陈安只觉灵台处仿佛有什么东西断裂了一般,虽是遥远,但又仿佛触手可及。
巫祖淡淡道:
“我以此光断你圣境之路,此后纵有万般因果,都尽加吾身。”
陈安闻言神情凝重,随后却是说道:
“既然如此,现在的我对你没有了危险,你身为巫祖,想必知道解巫蛊之毒的办法,还请你能告知于我。”
巫祖见陈安这番反应,似是十分诧异,他疑惑道:
“你不恨我?”
陈安摇了摇头,坦然道:
“若有机会,定当报今日之仇。”
巫祖哈哈大笑,然后将手中的漆黑法杖抛向陈安,身形逐渐消散,他说道:
“我知你为何而来,这是巫杖的魂灵,将它融进去,你便知解救之法。”
陈安伸手接过那漆黑如墨的法杖,细细看去,这法杖的样子与那巫祖之杖大不相同,要神圣古朴许多。他抬头望向巫祖,巫祖的身影已经全部消失,连同周围的宇宙也一起幻灭。
眼前的画面也继续到倒放着前进,只是再没有了巫祖的身影,陈安见此撤去了溯游,回过神时,他的手中拿着一根漆黑如墨的法杖。
“咦,这不是祖巫杖吗,那老家伙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阴魔惊讶道,凑过来仔细辨认,确认了下来。
白玉貔貅和绿色光团见状,也好奇的盯着这个法杖,陈安却无心解释这祖巫杖的来历,他精神体散去,消失在精神空间之中。
而在洞穴内,陈安睁开了眼睛,耳边传来谢灵惊恐的声音:
“鬼主大人不好啦!那巫祖巫祖之杖的巫灵好像回来啦,完了完了,我可能要死了。”
然后,巫祖之杖内传来一声声痛苦的嚎叫,伴随着绿色魂火的燃烧,这嚎叫声逐渐消失,最终归寂于无声。
陈安看着手中巫祖之杖的变化,渐渐向着那漆黑如墨,神圣古朴的样式发展,不禁眉头微松。
至于邪灵的求救,他一开始想出手相救,后来又收回了手。这邪灵利用巫祖之杖残害了二十位女子,又将数十个村民当做血食,此番结果也算是罪有应得。
此时巫祖之杖也彻底化为了原本的模样,向着巫女的上空悬浮而去,一丝丝青绿色的气体从巫女的身体上被吸出。
随后,巫女的脸色逐渐恢复了红润,她睁开眼睛,看着一脸关心望向自己的陈安,展颜一笑,仿佛使得幽暗的洞穴明媚起来。
她坐起身来,搂着陈安的腰肢,投进他的怀中,说道:
“你又救了我一次,我该怎么报答你才好。”
陈安闻言心中一颤,他脸色微变,将巫女从怀中推开,退后几步,淡淡道:
“你先前替我挡了毒气,这算是报答。”
巫女微微一愣,随后笑道:
“那你要怎么报答我呢。”
陈安闻言摇了摇头,一言不发的转身向外走去,巫女见状连忙跟了上去,急忙道:
“你走那么快作甚,等等我啊。”
洞外,王晏兮听到里面的动静,转过身去见到陈安拿着一根漆黑的法杖走了出来,在他的身后巫女亦步亦趋。
王晏兮走了上去对巫女关怀,小冰则是从她的肩膀上飞起,落到陈安的肩膀上,一脸警惕的盯着巫女。
陈安将巫祖之杖收起,然后对着小冰问道:
“你可知儒道的至圣之物是何物。”
小冰想了想后,回道:
“儒道的那些夫子们平常最爱的就是读书,书应该就是他们最宝贵的东西吧。”
陈安心中一动,唤出虞方正赠与自己的明灯,这明灯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和他的心神相连,成为了精神体一般的存在,但也能够唤出现世,颇为奇异。
明灯并非是一盏灯,而是一卷书简,上面无字,却又能浮现出许多答案的文字来。
陈安凝聚心神相问,明灯缓缓展开,亮起一道微光,却是没有半个文字出现。此时王晏兮和巫女凑了过来,听陈安说明了明灯的来历,与他相问的问题之后,巫女说道:
“许是你提的问题连明灯也无法解答,你再换一个问题试试。”
小冰连连点头:“嗯嗯,儒家那些人最喜欢玩些文字游戏,你还是缩小一些范围吧。”
陈安点了点头,又发出一问:
“至圣之物现在何处。”
那明灯微光亮起,这次浮现出大片的文字,从最右边看起,每一块木简上所描述的内容却是独立,上下文没有丝毫联系。
小冰站在陈安的肩膀上,伸出翅膀点指道:
“魔道至圣之物在阴界之门内,道家至圣之物在三清山顶,佛家至圣之物在万法大阵中
咦,真是奇怪,怎么都看到最后了,还是没有见到儒道的至圣之物在哪,难道没有吗。”
小冰歪了歪脑袋,十分迷惑,这明灯上浮现出书简内容的木简共有三十三块,基本上涵盖了三十三天道中的所有至圣之物,却是唯独缺了儒道。
王晏兮看着明灯上的文字,沉吟道:
“看来连明灯也不知道儒道的至圣之物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是不要问它了,回去问问夫子吧,他应该知道。”
话音刚落,明灯嗡鸣,微光闪过,其上显现的所有内容全部随光消失。在然后,在最右边浮现出几行小字:
“儒道至圣之物,乃非金非木非水非火非土之物,却又存在于这五行之中。若要寻得,当行万里之路,读万卷之书,方可见其真容。”
王晏兮撇了撇嘴,摇头道:
“说得这么神秘,其实你也不知道吧。”
明灯上又是微光闪过,这次只浮现出一行小字来:“孺子不可教也。”
王晏兮见状气急,作势就要拿起明灯与它好好说理,陈安怕明灯损坏,连忙收了起来。后面好一番安抚,这小丫头才逐渐气消。
不过这气消之后,陈安也是犯了难,前面明灯说得那般虚幻,但是后来还是给陈安指出了一条路。
只不过那所谓的行万里之苦,读万卷之书,以他现在的这般心浮气躁,即便是做到了,也难以见到至圣之物真容。
他叹了口气,改变了主意,决定先去找第三样东西,佛道圣境老僧的舍利。这东西从名字来看就是妥妥的至宝,只不过却是不可遇也不可求之物。
试想佛道中入了圣境的老僧,那必然是成佛作祖的无上存在,这样的老僧生前享尽众僧和信徒的爱戴尊崇。到了死后,那化道产生的舍利肯定是被小心珍藏了起来,说不定便要好几位半圣境的和尚看守。
虽然创圣学院也有一位圣境老僧,不过从陈安与他相见时的情况看来,这老僧看着苍老,但是体内气机澎湃,至少也能够再活上一千年。
若是自己上门说出了目的,恐怕老僧还是笑眯眯不介意的时候,他气得发疯的弟子就要一哄而上,将自己镇压当场。
但陈安对此却是不太担心,他能够感觉到自己一路走来,都有双无形的手在背后操控。既然这九样东西能够作为自己解救赵飞芸的法宝,那么这便说明了取得这些东西,并非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他理了理思绪,提出了要先获得第三样东西的计划,小冰陷入沉默,寻常话最多的它此时变得一言不发,王晏兮紧皱眉头,觉得无从下手。巫女则是沉吟半晌,然后道:
“我听说西域有一处佛国,相传里面的圣境僧人共有三位。听太上长老说过,他们现在都是到了快要坐化的年纪,不如我们先去那里碰碰运气,如何?”
小冰对此没有反驳,轻轻的点了点头,王晏兮放弃了思考,眼前的办法也只有这般。陈安微微颔首,他也曾翻阅过古籍,在关于西域佛国的章节里,了解到那是三位圣境古佛建立的一方佛家净土。
这方净土名为极乐佛国,在书中对这些佛国的描述中,大约用了数十页洋洋洒洒的文字,极尽赞美和向往。
概括起来,便是人人向善,和谐相处,无欲无求,清静幽然这类的词语。而在对这些文字的批注中,有同样表达了赞美之词的,也有嗤之以鼻,甚至毫不留情批评的言语。
大抵是批评佛国将人都化作了木头,没有喜怒哀乐,更没有一丝生气,整天就知道打坐念经,等于泯灭了人形,不可取。
陈安对于这些或赞美或批评的批注,也只是看过即过,是非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他没有亲自去佛国看过,故此也不好评说。
况且在上面留下批注的人,无一不是震古烁今的先贤前辈,陈安更是不敢乱语。
而在接下来的几日,一行人踏上了去极乐佛国的路程。
南巫州的西北边与具象州接壤,而这具象州便是通往佛国的必经之地,入了此州,陈安发现越是深入,这里的寺庙佛塔也就愈加多了起来。
“奉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碧波粼粼的江面上,一艘小船驶过,在小船的前端,站着一个持伞的白衣少年。那少年环顾前后的百里江波,再看两岸隐于朦胧雾气后的寺庙红砖与佛塔尖尖,轻声自语道。
在一旁摇桨的船夫笑道:
“呵呵,公子你说的可是千年前的那个大奉朝吗。”
少年点了点头,回道:“正是。”
船夫叹了口气,侃侃而谈道:
“要我说啊,那大奉朝当年就是太礼佛了,搞得全国上下处处有佛塔。但这些僧人就每天吃斋念佛,又不去田里劳动,还占了好多地面去修炼寺庙。
唉,搞得那时候好多人都没地去种咯,不过嘛,也没有心思去种,毕竟当个和尚每天吃得饱饱的,这不比自己天天下地,有了收成之后还要给那些和尚捐粮食好得多吗。
要是当年奉朝的皇帝能够晓得后来的情况,把那些和尚都赶出去,全部去搞生产,发展兵力,那么多城池也不至于一下就被宗门联军攻破。”
陈安闻言有些讶然的看向船夫,调侃笑道:
“你这番言语,可不像一个船夫能够说出来的话。”
那船夫是个身体粗壮,面容憨厚的中年汉子,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回道:
“嘿嘿,我这艘小船时常有像公子这般有才学的人上来,我在一旁听多了他们的话,也就记下来了。”
陈安呵呵一笑,说道:
“奉国在国力最为鼎盛时覆灭,其中主要的原因却是由于臣服于奉国的宗门势力内斗严重,看似强大,却是散沙一片。
这其中就不乏道佛两家的明争暗斗,消耗了许多力量,再加上还有一些其他势力的不作为,才使得宗门联军能够一路踏至奉朝的都城。所以我大夏朝才会如此打击宗门势力,让他们不得再次兴风作浪。”
陈安曾在迷雾后经历过奉国的覆灭,对此感触颇深,也见到了一些事情,故而有此言论。
这时船中间的帘布传来一道悦耳的声音,缓缓道:
“船夫,你刚才说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想必是那些高谈阔论的人只讲了一部分的事实,却是忘了与你说,当宗门联军到来的时候。
挡在最前方的便是那些道士和尚,还有一众心怀报国之志的神通者,直到城破之时,他们也不曾退让一步,生生死在了铁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