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掌权人 > 第1451章 意外结果

第1451章 意外结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过了两天詹印紧急召开常委会,十一位常委出席了十位,戴计田请病假。

    前车之鉴,如今戴计田能推的活动一概以身体不佳为由拒绝,坚决镇守在铜岭,防止锲而不舍的所谓调研组玩花样。

    詹印把省大数据中心策划书摊在桌上,直入正题道:

    “这个议题有点仓促,没列入年初规划但可以理解,干工作不可能事事预见得那么远,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或者临时捕捉到的商机、灵感,说到这里要批评胜平同志了,百铁财政固然捉襟见肘,但总要预留一块备用金吧,就好比打仗,战斗再激烈手边都得保留预备队防止突况嘛!”

    姚胜平情知替方晟挨的批,低头专心做记录,一言不发。

    今天的会议方晟是做好摊牌准备的,因而一着不让,淡淡道:“备用金留着应付今年压降产能安抚和善后工作,这是黄树上下的大事!”

    詹印顿了顿,继续说:“备用备用本来就是粗估估的事儿,可以十个亿,也可以二十个亿,完全在于财政状况和对今年财政收入的预期,我看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到年底财政收入肯定比去年有质的突破!大数据中心却不能等不能拖,既然喊出口了就必须做到位,不然有可能被兄弟市抢走——咱们的水电站还没开工呢,七道却有黄树最大的水电站和水电站群,我想不需要长篇大论强调建成大数据中心对百铁的重要性,道理大家都懂!前几天有同志说要走正常流程,我说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建省大数据中心并招揽人才是我提议的,由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联合组织的重大项目,没必要再从发改委等等走形式,难道正府部门还信不过党委?”

    这句话应该相当重了。

    方晟随即顶了一句:“形式重于实质,这是市政项目扎口的原因所在。”

    “扎口为了更好的管理,可不是人为设置障碍啊。”詹印道。

    “从修桥到环山工业链,还有牡丹谷项目的确遇到很多困难,但都不是正府部门设置的障碍。”方晟道。

    “省大数据中心对百铁百利而无一弊,唯一问题是没在年初立项,这是它被流程和财政卡住的原因么?”詹印道。

    “目前在建的十大项目都关系到百铁国计民生,如果有负面影响常委会也不可能通过,”方晟道,“好的出发点不能代替程序,超亿元项目要征得振兴领导小组审批才能动工。”

    常委们被两人唇枪舌剑弄得有些紧张,都噤声不语。站在他们的立场看巴不得两人内讧,但内讧的后果是所有常委被迫站队,接下来将是更激烈的碰撞,日子同样不好过。

    杨花看看詹印,又看看方晟,瞪大眼睛不知所措。

    她是最不想看到内讧场面的常委,偏偏因为经历类似复杂斗争经验太少,在此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竟说不出话来。

    也不知如何调解。

    詹印道:“科教兴国,我相信建省大数据中心的报告提交到振兴领导小组也会顺利通过!这样吧,为简化程序,我提议在常委会进行表决!”

    “同意詹印同志的建议。”方晟一本正经道。

    这将是詹印、方晟仕途史上都极为罕见的一次表决,即针锋相对的双方居然事前都没私下与其他常委做过沟通!

    因为这是在百铁。

    詹印、方晟、杨花与黄生等常委根本不是一路人,事实上始终存在尖锐的对立的利益冲突,怎么可能发生盘面下的交易?

    詹印自信在于省大数据中心项目由组织、宣传、统战即系统主持,必定站在自己这边,不可能出现自己否决自己的情况。

    那方晟的自信从何而来?

    没等詹印想明白,表决已经开始:

    “我赞成!”

    “赞成。”

    “………赞成……”

    彭万伟、沈兵立即说,杨花稍加犹豫偷偷瞟了方晟一眼也跟着说,没办法,三个部门都参与活动的筹备与组织,不能自打耳光呀。

    “我反对。”

    姚胜平也别无选择,必须与方晟保持一致。

    第一回合3:1,詹印压倒多数胜,他心里定当许多,微笑道:

    “黄生同志?”

    黄生慢吞吞道:“弃权。”

    魏玉树语速更慢:“弃-权。”

    咦,好端端弃什么权?詹印一愣,接下来就听到张卫康出人意料道:

    “反对。”

    随后孙深紧跟其后:“我也反对。”

    原以为碾压方晟的表决,居然奇迹般地打成3:3,更诡异地是由于戴计田缺席,剩下没表决的詹印和方晟各执一辞,最终竟是平局!

    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遭受重挫情况下没自乱阵脚,詹印稳当当道:

    “看来对省大数据中心走快车道的问题还没达成一致,不要紧,工作当中出现分歧是正常的,争论和质疑才会促使我们做得更好。关于这项工作,会后请沈兵同志整理材料报市发改委,请方晟同志、胜平同志配合一下争取尽快在市长办公会通过;请万伟、杨花同志到省里先跑跑,争取相关部门和振兴领导小组同意,为后面正式申报节省时间;至于工程费用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对吧?市正府会进一步沟通协商,争取拿出解决方案。今天的会就到这里,散会!”

    詹印说得不愠不火,但常委们知道他将怒火强压在内心深处,毕竟这是书计市长空降百铁以来第一次公开较量,表面上打成平手实质还是输了。

    杨花满肚子疑惑,出了门紧紧跟着方晟想问个究竟,不料拐弯时他没头没脑道:

    “没时间啊杨部长,我还有个会,失陪。”

    杨花知他恼火自己站在詹印那边,忙不迭解释道:“我有苦衷嘛,毕竟……”

    方晟抬手打断,道:“都为了工作,没关系的。”

    说罢快速闪身下楼,连转两个弯就不见了。

    “哎——”

    杨花恨恨一跺脚,这才领略到体制内站队的麻烦和后果严重性。

    其实方晟并不是小家子气的人,也理解杨花的处境,但站队就是站队没有理由可讲。

    这次反对自己不甩脸色,她会觉得没什么,以后还会继续反对;给她碰个软钉子,下次表决就得惦量惦量,原先反对起码改成弃权。

    ——直到缓缓踱回办公室,詹印才悟出方晟毫无惧色跟自己公开翻脸的原因。

    筹建省大数据中心,技术人员全部外聘,设备因为从美国公司采购必须走正府招标议标流程,加之兴建新址也要由专业团队把关监管,人、财、物三方面半点油花都捞不到,黄生等本土干部对此毫无兴趣。

    那么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就是避免詹印、方晟当中任何一方在常委会取得优势,保持相对均衡的局面,既让他俩不敢忽视本土干部的存在,又要让他俩继续斗下去。

    也是避免公开站队的高明之招。

    不然无论谁取胜,输掉的一方必定把怒火宣泄到本土干部头上,柿子挑软的捏,没准会出现第二个戴计田。

    方晟正是看穿黄生等人的盘算,无所畏惧地放手与詹印一搏。

    方晟相信本土派会帮自己控制住局面,即便戴计田不请假,还是平局结果。

    “果然厉害啊,厉害……”

    詹印独自坐在沙发上暗自嗟叹,总算切身领教到方晟神出鬼没的战术——高明之处在于,从旁观者角度看方晟总赢得很侥幸很偶然,唯有与他正面较量的人才知道窍门所在。

    这是因为,从来没有哪位高官的回忆录会坦露处理每个事件过程中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总会有意无意地美化、修饰或掩盖。

    如果其他人代写,那基本是主观臆测和分析,不可能复原并探究到历史真相。

    不由想起了正治盟友,大肃书计沈直华。

    昨天两人才通过电话,沈直华发了很多牢骚,也有不少感慨,显然沈直华与强势而有主见的窦晓龙磕磕碰碰矛盾不断,无法和谐共生。

    作为地方势力代表的二代子弟,沈直华一路走到现在的秘诀就是“稳”,在此基础上最为人称道的还有“清廉”二字。

    难道“稳”和“清廉”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素质?

    悲哀之处就在这里。

    事实上很多干部做不到,有的干部刚开始能做到,随着地位的提升渐渐迷失自我,又做不到了。

    因此沈直华虽然经济方面毫无建树,却靠果断处理干部、替老百姓伸冤等混出“沈青天”名头,加之父亲或明或暗相助,居然扶摇直上一度还领先詹印等人半个身位。

    相比之下能力、应变、威望等均不在方晟之下的窦晓龙看人何其敏锐,不到三个月就看穿沈直华的底细,开始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

    沈直华之“稳”不代表在面临权力挑战时软弱,立即予以犀利反击!

    今天百铁常委会攻防大战,在大肃已经上演了好多回,总体来说沈直华处于下风,但窦晓龙也没占得太大便宜。

    体制内权力争斗就是这样,绝少会有酣畅淋漓的胜利,或者象方晟把顺坝赶尽杀绝、家破人亡的惨烈。

    更多是平衡。

    旗鼓相当时的平衡;占据上风或落到下风的平衡;主要领导之间的平衡;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的平衡……

    沈高的平衡论深获京都众多领导赏识,也是体制真实生态状况的体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