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算账——兵力远不止十万
不能不说,康亲王的这个决策是十分正确的。
一路上没有发生任何成规模的战斗,让内心对战场十分惶恐的皇帝,渐渐安心下来。
这位皇帝今年四十来岁,登极接近二十年,在之前几乎没有踏出过京城洛阳半步,唯一的一次离开还是仓皇南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住命。
现在他在萧文明的保护之下行动,让他产生了一种正在巡视天下的错觉,看着关中平原壮丽的河山,想到这就是皇帝自己的率土之滨,让皇帝本人说不出的爽快,脸上也有了笑容。
这时萧文明却是一盆冷水当头泼了下去:“皇上这么多年一直在深宫之中,不知道民间的疾苦。这一回离京虽然是迫于无奈,但也能够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倒也难得。还请皇上小心留意。”
萧文明这话几乎就是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了。
皇帝脸上露出了不快的表情。
然而萧文明依旧不依不饶:“皇上,你看这片关中大地,经过这一场战祸,不知多少土地抛荒。百姓这个年肯定是过不好了,就是开年的种子粮都不知道在哪里。皇上要及早准备,免得兵祸过后,又要遭遇饥荒,百姓的日子不能再难过下去了!”
皇帝赶忙表态:“爱卿所言甚是,就是关中无粮,到时候还要调江南的粮食过来,才能保证民生。”
江南的粮食出产,以及向北运送的渠道,全都掌握在萧文明的手里,皇帝还以为自己这么说,萧文明必然是要推脱两句的,没想到萧文明立刻就答应下来。
“这是自然,守护黎明百姓,既是皇上的职责,也是我们当臣子的责任。然而北方每每发生饥荒,就要调送江南的粮赈济,既要让江南百姓挨饿,路途之中又多有损耗,实在是劳民伤财之举,不可长久。皇上还是应当有些长治久安之策,多多新修水利、建立肥场,这样江北只要能够做到自给自足,朝廷就能用江南多余的物资,好好地做一番大事业了!”
皇帝越听越不是滋味:这分明就是萧文明在教我做事嘛!
原本有一个老师卫玉章在自己面前喋喋不休,就已经够烦人的了,然而他是帝师、是三朝老臣是宰相,皇帝忍了也就忍了。
可是萧文明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资历,居然也敢在自己面前大言不惭?
但是,皇帝真的也只能忍了……
这时的皇帝已经开始后悔了,自己在江南就受够了气,心想着回到江北能稍微缓一缓,没想到还得继续受气。
一样是受气,还要受奔波之苦,这笔生意做得不值!
一路杀奔京城洛阳没有受到什么阻碍,那么行动便十分顺利、也十分迅捷,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已到了洛阳城的郊外,扫清的附近几座康亲王用于屯兵的据点之后,萧文明便安排安营扎寨。
原本与萧文明现在的身份地位,是毫无疑问地会占住中军大帐的位置,但是皇帝在此,这回就要让给这位至尊了。
不过萧文明也没安什么好心眼,特意围着一座山丘安置营盘,而让皇帝就驻守在山丘之上,搭起明黄色的帐篷,升起代表着皇帝的龙旗,显得格外的显眼。
皇帝还没住进属于自己的行辕,就觉得不对劲:“爱卿,朕住在山顶之上,未免太过显眼,也似乎有不合兵法之处。”
“哎哟!没想到皇上还深通兵略,微臣真是佩服。”
萧文明这话分明是在讥讽皇帝,放在以前,当场杀了,都算轻判,还得把你的三族、七族、九族找出来,灭他一灭。
然而现在的皇帝却没有这样的权柄,连这样的想法都没有了,只能竖起耳朵听萧文明教训:“微臣这样的布置,确实有不合兵法之处。但是两军交战,岂能处处都讲兵法?让皇上住于高处,敌军当然看得见,可是我军也看得见啊。我军将士能够一睹龙颜,便能士气大振,也就不怕康逆了。”
“赵希倒行逆施,国军将士无不对他恨之入骨,又怎么会怕他?”
“哈哈哈!”萧文明捧腹大笑,“这个问题皇上马上就要知道答案了。”
萧文明说的果然没错,随着官军进逼洛阳,康亲王这边也在调兵遣将。
康亲王赵希原本就想在洛阳城下进行决战,这时也就没什么需要保留实力的必要了,从他眼下还控制的关中、川陕一带,调集重兵,云集洛阳城下。
皇上也有自己的耳目,就是皇城司的冯海峰。
这只“高脚猴子”离开了洛阳去到江南,失去了以前的手下和耳目之后,就成了个睁眼瞎,现在总算回到老家,顿时耳目清亮,多少恢复了一些往日的能力,各类军情情报便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皇帝的耳中。
这些情报,让皇帝越来越感到惶恐,赶紧找来萧文明:“爱卿,康逆赵希的兵力越来越多,好像都比我们多了……不知爱卿有何破敌的良策?”
“哦?是吗?不知道康逆现在集结了多少兵马?还请皇上示下。”
这就是在明知故问了。
萧文明才是掌兵的统帅,皇帝都知道的事情,他能不知道?
但是皇帝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十分老实地回答:“冯海峰说了,已经有六万多人了。各地的人马还在集结,人数一日多过一日,这可如何是好?”
“皇上啊,看样子冯海峰这人办事不牢,你要责罚他。这家伙分明是在给皇上传假情报嘛!”
如果冯海峰这时在皇帝的行辕之中听到萧文明这话,非得要鸣冤叫屈不可——康亲王兵马的人数虽然在时时改变,但是六万左右的人数的确是千真万确,是经过他本人亲自审核的,不会有错。
而皇帝听了似乎松了口气:“哦?原来如此!原来是冯海峰,侦查不力,虚报敌军的人数。他这样是动摇军心、危言耸听,朕自然会……”元宝小说
“皇上先听我把话说完吧!冯海峰的确是侦查不力,但没有危言耸听,反而是轻敌了。康逆的兵力可远不止六万人而已啊!”
于是萧文明便给皇帝算起了账。
除了城外集结的六万人之外,康亲王在洛阳城内还有至少四万守军,散落在关中各处的黑旗军,加起来也不会少于两万人。
这些人暂时来看,并没有听从康亲王的指挥,但是到战士焦灼的时候,他们是必然会投入战役的。
另外还有戎羌所部的兵马未曾出现。
戎羌虽然内乱,但是内乱的烈度和进展,中原一概不知道,内乱的两方——无论是达多可汗还是董鸿儒——都很难保证不会在这个时候介入中原的战事。
这样林林总总凑起来,康亲王的兵力,就可能超过十五万人!
一下子就把皇帝的心气吓倒了大半:“没想到赵希兵力居然如此雄厚,不如咱们稍避其锋芒,先返回潼关,再集结重兵不迟……”
所以说一个人啊,一定要亲身体验,才知道事情难办。
皇帝之前,端坐在江南温暖乡里,不知道出兵放马在外打仗是何等的凶险,总是一味地催促萧文明赶紧进攻,最好明天就能收复洛阳,后天就能捉住康亲王他这个弟弟,大后天就能彻底平定叛乱了。
现在他身在前线就连仗还没打呢,就已经知道害怕了,这时候知道稳妥为先了。
可萧文明偏偏就不愿意撤……
“皇上说得轻松,可是江南现在已经没有兵力可供调动了!现在江南各地的屯田兵加起来有个两三万人,驻守各处封闭长江,防止叛军南下。光凭这点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又如何能够调动到江北呢?”
“那么……那么就不能临时招募吗?”
“临时招募当然可以,只是皇上为什么不早早地就想到这一出呢?我在江北打仗,皇上这边既不供应粮草,也不训练新军,到现在才知道兵力捉襟见肘?想要从江南调兵了,只是已经晚了,现在临时招募的,也不过是一群平民而已,就连刀都拿不稳,怎么上阵杀敌作战?”
萧文明一下子就把责任推到了皇上这一边。
但实际上皇帝在江南,也就是个招牌而已——江南的军队,他是一个也调动不了,更何况是整编招募新军了?
就是他之前发动北伐所用的兵力,也都是从江北逃过来的中央禁军,只是在那一场北伐当中损失巨大,现在就剩下那么两三万人而已。
皇帝也是无言以对:“那么暂时撤到潼关总是没错,编练新军需要时间,那么就再等等吧。只要能够一举平叛,多等个一年半载的,其实问题也不大……”
“那可不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皇上御驾亲征,就断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更不能临阵脱逃。否则士气一衰,就再也鼓动不起来了,还请皇上稍安勿躁,再坚持些许时日,或许战局就能有转机。”
说着,萧文明一扭头就走开了,其实已经是断然拒绝了皇帝的提议。
皇帝虽然命令不了萧文明,但还是可以节制禁军的。
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他将禁军全都召集到自己驻跸的小山丘的旁边,想尽办法都要保证圣驾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