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空心大萝卜
只是这座东山村十分狭小,占地恐怕还不到整个东山岛的二十分之一,东山岛那么大的空间,正好可以让萧文明大展身手。
然而一个不利因素是,东山岛并没有宽阔的平地——要么是湿地滩涂,要么就是几座山头,山头上则长满了百年古树,萧文明还曾经砍伐过十几颗,用来制造大船。
现在形势严峻,萧文明都面临生死存亡地问题了,也就来不及管什么环保主义了,发动大伙儿成片地将树林放倒,把山头削平,取得的木材用来建造房屋,铲下来的泥土烧制砖块石头,都是可以就地使用的建材。
很快的,东山村那一座原本就经过萧文明一轮扩建的码头,再次扩建了一遍,规模比原先大出整整五倍。
村里渔民们的那些屋子,是这几年跟着萧文明走南闯北攒下了银子,新造起来的。
对于这些渔民而言,那是崭新舒适的,可在萧文明眼里却显得太狭小简陋了,萧文明既不愿意征用,也不便推倒重建,那就干脆在东山村旁边的一块空地上重新建造一座村庄。
只是这里的地面狭窄,建造出来的屋子只能够从临海屯撤出来的父老乡亲居住而已,那些纺织厂、染坊、造纸厂、印刷厂、瓷窑、酿酒坊之类的生产厂房,根本就无处容纳,那就只能往山上发展,把这些厂房全都造在山上。
虽然是个无奈之举,但是也并非毫无作用。
要知道洋湖波涛浩渺,常常受到台风洪水之类的灾害,把厂房造在山上,至少可以防止水灾、避免浸水,也保证厂房不会受到大的损失。
只是这些厂房,并不在平地,搬运原材料和产品就会十分困难。
不过马青的铁匠工坊已经开办起来,又有萧文明的指导,在各处存在物流交换关系的厂房之间,上上下下设置了滑轮吊索的装置。
只要将货物挂在吊索上滚动,只需要很少的力量就可以运送极重的物资,异常地方便。
这并不算是萧文明的新发明,在大齐朝甚至更古老的时期就已有了这样的装置。
只不过萧文明这是第一次在有规划的情况下大规模使用,也算是一种创新了。
因为东山村是萧文明在一块白地上几乎重新建造起来的,没有了原本设施的束手束脚,就是因地制宜,按照效率最高化的原则建造起来的,因此各方面的设施似乎要比原来的临海屯更加合理。
于是在萧文明来到东山岛半个月之后,就已经有船舶靠岸,运来了整整一船,从湖州送来的上好的生丝,送到东山村的新纺织厂里,紧接着这里出产的第一批绸缎,便由那艘船送到了南湖屯,被那些期待已久的商人们抢购一空。
这是萧文明在东山村赚到的第一笔钱。
萧文明虽然高兴,却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个重大的弊端,那就是东山岛方兴未艾,还不成气候,没有建立起一套可以内循环的生产流程,特别是诸如蚕丝、高岭土之类的原材料岛上根本无法自行解决,还不得不依靠从外部输入……
看样子,要把临海屯过程当中积累的经验,完全运用到东山村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尤其是现阶段,还要花费比以前更多的银子,提前囤积大批的生产原材料,还有最重要的粮食,对于萧文明资金的流动,在短时间内是一项重大的考验。
好在萧文明对于困难的预计十分充分,并且几乎将临海屯这些年来的发展成果全部抽空,虽然整个建设工程十分困难,启动生产的过程更是难上加难,但也基本达成了预定的目标。
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东山岛本身就像是一块璞玉被雕琢出了精美的花纹,就像是一堆木料被组合成一件家具,就像是一块生铁被打造成了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逐渐运转起来,颇有临海屯当初草创时候那一份勃勃的生机。
只可惜那苏志玄兴冲冲接收的临海屯,空有一个规模,可最重要的人才、技术、物流全都没了,浑似一根空心大萝卜……
此刻已是仲夏时分,江南的气候原本就十分炎热,东山村又在洋湖当中,气候就更加潮湿闷热。
别人的影响倒还不大,萧文明原本就是江南人士,早就习惯了这里的气候,董婉青从小在福建长大——福建那边的气候要比江南更加炎热——也没有大问题。
就是留在此处的高丽国长公主,实在是受不了这里的酷暑。
高丽国那边是常年的冰天雪地,只有夏天北上避暑,或者是冬天南下过冬的,哪有夏天反而从北方跑到南方来感受暑热的?
大长公主这样反其道而行之,就有点水土不服了,她这么个女子也就毫无意外地病倒了。
萧文明这段时间全都忙于东山岛的建设,十天里面,倒有八九天都住在工棚里。
因家里的事都有姐姐萧文秀做主,因此他通常并不过问,而大长公主又有意让手下人,不要去打扰萧文明的工作,因此当萧文明听说大掌公主病倒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临海屯里原本就养着名医,并且还跟着萧文明一起过来了。
几位名医会诊断定大长公主的病并不严重,不过就是寻常的暑热而已,暑热并不同于寒热,虽然不会引发为肺部炎症之类的顽固疾病,症状也不会那么的严重,但唯独迁延日久、很难痊愈。
大长公主是皇亲国戚、金枝玉叶,即便是这样的小病,萧文明也不敢怠慢,一面让医生开出最好的药方、取出最名贵的药材,给大长公主服用,一面则是他亲自在一旁服侍。
虽然萧文明这人笨手笨脚的,也不会服侍个人,但是他亲自看护,原本就是一种姿态,说明大长公主的身体要比建设东山岛更加重要。
大长公主的病情,其实最主要还是水土不服,虽然病情并不严重,并不影响吃饭睡觉走路行动,但一日没法适应江南的气候,就一日没法彻底好了——药也不知吃过多少,总是不见痊愈。
萧文明见了也十分自责:“公主殿下,都是我不好。我这个当丈夫的放着新婚的妻子不守着,却一直在忙活着工程上的事,实在是不像样。”
大长公主速来深明大义,对萧文明说道:“夫君就不要自责了,自古忠孝难两全,儿女情长更是如此。其实我的病也并不严重,能看着夫君把东山村一点一点建设起来,我大开眼界、心里高兴,病其实也好了一大半了。”
萧文明相信长公主并不全然是在安慰自己,光这个东山村的建设过程,就是他所掌握的现代的工程理念以及在大齐朝那么多年的生活经验的完美结合了,可以说是完全超乎了这个时代,堪称是一项工业史上的奇迹。
那些呆瓜自然不知道厉害在哪里,可是有明眼的内行一看就会忍不住为其击节叫好。
可见大长公主能有这样的判断和评价,说明他虽是个女子,但也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已经领悟到了精髓了。
萧文明来不及夸奖他几句,便沉沉叹息道:“大长公主,知道我为什么这些日子没日没夜的干活吗?唉!是因为我过不了多久,就要跟着大长公主去高丽了。东山村这边我待不了多长的时间,总想着趁着有限的时间再抓紧多办些事情。”
“回高丽?”大长公主支撑着站了起来,“夫君,这是什么话?高丽国现在太平无事,就连我都想再多待些日子在大齐,夫君这么着急走做什么?”
萧文明苦笑着摇摇头:“不走不行啊!我们是夫妻,有些话不妨说得明白一些。其实我大齐的皇上对我已经有了猜忌,全靠着公主做保,我又答应要去高丽国,皇上这才能放我一马。而前几个月移交临海屯的时候,我又任性了一把,或许皇上对我就更加怨恨了。要是继续滞留在此处,恐怕皇上的猜忌一日胜过一日,唯恐今后有所不测……”
“这样啊……”大长公主沉思道,“要是就这么走了,这边能放心吗?”
“放心?怎么说呢?这里已经初具规模,又有姐姐坐镇,又有董婉青负责具体事宜,按理说经营的是不会有错的。再加上这里孤悬湖中,我的水师力量又极其强悍,安全也不成问题,照理说是没什么不放心的……”
“说了这么多,你还是不能完全放心啊……”大长公主咬着下嘴唇说道,“其实你要想留在此处,倒也并无不可。只要我亲口说,你跟我一起走了不就行了?即便是大齐国派人问起来,只要我这边不松口,他们又能奈我何?这回来大齐我也看明白了,大齐国虽然是庞然大物,但是沉疴难愈,像夫君这样的人才,但还是得要留在国内,才能镇压百邪!”
其实说到底,萧文明也是想留在东山村的,只不过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全大齐国,而是要想趁着这个国家在分崩离析的时候,自己可以去分一杯羹,那样也就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