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2 乡巴佬
果不其然,毅亲王府的门头极其气派,一道宽阔的朱漆大门左右是两条一眼看不到边的围墙,围墙之上古树名木越墙而出,正门口两座石狮子威武雄壮,这石狮子的大小、形状和装饰,那也是符合朝廷规矩的,同样体现了毅亲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再抬眼看去,门楣之上挂着一块高大的牌匾,牌匾上用极其端庄雍容的书法写着三个大字“毅王府”!
能给一个人的府邸牌匾提词,他的书法造诣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人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而以毅亲王的身份地位,能在他的府邸前涂鸦的,恐怕不是当今皇帝就是先帝了。
在这块牌匾之下,萧文明当然也不敢造次,小心翼翼地敲开了大门,对门内之人说道:“在下苏州府临海县萧文明,前来拜见毅亲王爷。”
萧文明当然知道王府的规矩,一边说话一边从门缝里塞进去一坨银子……
之所以是“一坨”,那是因为萧文明带来的银元宝,在马尾驿被白炎教的邪火全都烧化了,重新凝固之后已经没了形状,就成了这一坨一坨的了。
并且这一坨银子因为受到了污染,所以成色也变得差了许多,非但不是银光灿灿的,反而这里黑了一块、那里红了一块,就好像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破石头。
一看见这块成色极差的银子,王府的门卫心里就不高兴了。
说起来苏州府那也是天堂一般的地方,怎么拿出来的银两竟都是这样的货色,十有八九,是乡巴佬拿散碎银两私自融注的……
因此这看门人看着萧文明就多了几分鄙夷:“啊……临海县来的,咱家王爷听说在那里也的确认识几个人,就是不知可带着名帖,是怎样的官职?怎样的履历?”
名帖就是一个人的名片,进门递名帖表明自己的身份,是大齐朝官场的规矩之一。
萧文明也是在官场上混的人,名帖这种官僚主义物品,他怎么可能没有,当然也是做了一份的,只不过萧文明素来不喜欢这种装腔作势的做法,因此很少使用就是了。
但是这回进京城,那可不是在江南老家,该讲的规矩还是得讲的,东西也被他随身带了出来。
可偏巧不巧,萧文明想用名帖的时候,偏偏这份名帖也在马尾驿那场大火之中,也被烧成了灰……
萧文明正在解释,却听一旁的温伯明说道:“明天咱们出来得急,忘了带了,可否请这位先生稍等片刻,我临时写一份出来就是了。”
参见亲王这种重要的事情,居然还会忘记带名帖,果然是乡巴佬……
这看门人对萧文明的不屑又增加了几分。
不过毅亲王府的家风还算不错,从来严禁手下人狗仗人势,因此这开门人倒也十分客气,只说了句:“那诸位就随便了。”便又重新掩上了王府大门,不再搭理萧文明他们了。
这里是京城,什么东西没有——只要银子管够,就是皇帝所用的御笔,宫里的太监都能给你偷出来,更何况是寻常的文房四宝了。
因此小半个时辰之后,重新出现在毅亲王府看门人面前的,是一张普通的而并不怎么名贵的黄封纸,而纸上则用一笔异常俊秀的蝇头小楷只写了三个字“萧文明”。
按照大齐朝的规矩,越是资历浅地位低的人,名帖就越是要写得详细;而反过来,越是资历深地位高的人,名帖反而显得简单。
就好像当朝宰相,谁不认识他?根本就不需要细细地介绍。
而萧文明只单单的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是因为他的地位实在是太低了,小小一个六品千户,在毅亲王的面前,恐怕芝麻还比他大一点。
所以说温伯明替萧文明写的名帖,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称呼,只是简简单单写的三个字——萧文明而已。
不过这反倒让开门人产生了误会,以为这份名帖的主人真是哪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更何况虽然只有区区三个字,可这三个字在温伯明的手下却有如龙飞凤舞,王府的看门人那也是见过点世面的,一看这三个字就是眼前一亮,心想:这乡巴佬倒是一笔好字,光凭这手书法,就足以在京城里安身立命了。
因此这看门人顿时变得恭敬了许多,接过萧文明递过来的墨迹未干的名帖,一转身便小跑进了王府,动作不可谓不快,显然是使了劲了。
毕竟萧文明在递上名帖的同时,又塞了一大坨银子给他……
原本这看门人就吃不准萧文明的路数,可是将名帖递给毅亲王之后,这位老王爷的反应更是让这看门人惊讶无比。
只听老王爷说了:“怎么?萧文明来了?还就在门外?怎么这小兔崽子也不事先通报一声?”
毅亲王就是这样一个散淡而又随意的个性,越是同他关系生分的人,他就越是客气,往往还会摆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子;可越是同他亲近的人,他就越是随便,并且由于是曾经带兵打过仗的缘故,往往军营里那些粗言秽语张口就是,放浪形骸,一点也没有朝廷顶级勋贵的模样。
毅亲王一口一个“兔崽子”,都把这门人听晕了——按照老王爷一向以来的做法,能让他叫的这样亲热的,通常都是以前带兵打仗时候的部下,可是毅亲王都多少年没打仗了,也就之前去福建江南跑了一趟,并且一个兵都没带就去了,回来的时候也同样是一个兵都没带,因此他一本正经的部下,还都是几十年前的呢!
这帮子人,年纪少说也有四五十岁了,说句难听的,像萧文明这种二三十岁的小军官,哪有资格被毅亲王骂一句小“兔崽子”?
难不成门口那个“乡巴佬”是毅亲王以前部下的子侄?
这看门人自己都有些怀疑了,仿佛毅亲王那一声“小兔崽子”,骂的不是萧文明,而是他自己……
这看门的一个愣神,却听毅亲王又下达了命令:“你跟我走一趟,老夫要亲自去接这个萧文明……”
毅亲王竟然要亲自接此人,这面子可都大到天上去了——能劳动毅亲王老人家走两步路出去迎接,恐怕要比动用御林军还难……
这看门的知道情况不对,立即问了一句:“王爷是开正门,还是走侧门?”
按照规矩,只有迎接身份地位和自己相同甚至更高的人,才会打开王府正门,就毅亲王的资格和地位,要么是迎接圣旨,要么是能下达圣旨的皇帝本人来了,否则就没有打开正门的道理。
不过这看门人实在是吃不准萧文明的路数,所以才多此一举地问了一句。
“废话!当然是开侧门了!”毅亲王一边嗔怒道,一边趿上了鞋。
就凭自己和毅亲王之间的关系,见上一面肯定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一点萧文明还有颇有几分自信的。
可是忽见毅亲王亲自出门来迎,还是着实把他吓了一跳,也赶忙迎上前去,十分恭敬地作揖行礼道:“老王爷怎么来了?可真折煞卑职了!”
“你问我?我还问你呢!你萧文明也少跟我在这儿耍什么官场上的弯弯绕,一声不吭跑到京城里来做什么,你就有话直说吧!”
“来找王爷当然是有最重要的事情,只是这里不方便说话,可否让我进府详谈?”
这话说的倒也没错。
不过毅亲王这人生性豁达,说话也没有那么多忌讳,他一边将萧文明让进门一边说道:“你也别卖关子了,要我说是不是和桑淳元有关?”
这话还真说到点子上了。
萧文明心中一怔,忙问道:“老亲王怎么知道的?”
毅亲王看似是一个百世不搭理的闲散的王爷,实际上门生部下遍布天下、耳聪目明,或许比其他朝廷官员消息更加灵通。
更何况位居江南道总管这么紧要位置的桑淳元突然失踪,那是朝野关注的一件大事,即便是远隔千山万水,各种消息和传言也已经是满天飞了。
出了这等大事,就连皇帝也被惊动了,已派出了皇城司的人马前去江南查看情况,一切都要如实上报。
皇城司原本是负责京城洛阳治安的部门,工作职能大抵同京兆尹相重合。
但因为编制上属于御林军,直属于皇帝指挥,因此权力就更大一些,并且还会执行一些皇帝亲自下达的机密任务。
尤其是当今这位皇帝,因为继承大宝之时皇位不稳,又有新党和旧党的党争喋喋不休,故而皇帝又加强了皇城司的职能,让其渐渐有了监察百官的权利。
如果用真实的历史事物去类比的话,大约是一个低配版的明朝锦衣卫。
然而就算是低配版,其权力之大、约束之少,也足以让百姓和官员忌惮的了。
因此,动用皇城司查办桑淳元之案,除了侦查的力度极强,其实也摆出了皇帝的一个姿态——那就是要把桑淳元失踪一事差个水落石出,其紧要程度甚至还要超过承办白炎教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