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0 修身养性
整个案件审理的过程当中,萧文明都让宋星遥在一边旁听,让她知道自己和桑淳元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关系;让她分辨一下,到底谁才是好人、谁才是坏人;让她感受一下,当初她要来刺杀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道理……
宋星遥刁蛮一些是真的,任性一些那也不错,但她并不是一个不明是非的人。
原本再来临海屯的路上,他经孙佩兰念叨了几句,就已经意识到:事情根本就不是她被灌输的那样,萧文明故意制造冤情来要挟桑淳元。
而是桑淳元的儿子桑忠昌,的的确确犯了滔天大罪,萧文明想要用这案子来对付桑淳元固然是处心积虑的,但客观上也是在替孙佩兰伸冤,他做得可以说是没有半点错。
而今天听了审判之后,宋星遥更是知道了案件的来龙去脉,更加发现自己是被坏人利用。
气得宋星遥暴跳如雷,只要立即赶赴金陵城,将桑淳元和给桑淳元传话的那个武夷派的管家全都杀死,以解其心头之恨!
这就是在胡闹了。
萧文明立即呵斥道:“林大侠走的时候怎么吩咐你的?要你就待在临海屯里修身养性。没有我的命令,你一步也不许离开这里!”
林丹枫说的话还是管用的——不管是真心佩服这位姑苏大侠也好,还是紧紧慑于他的武功也罢——反正听了萧文明的话,宋星遥便放弃了赶赴金陵的打算,报仇的事情也就只能等今后再说了。
干完了第一件大事,萧文明就得去港口跑一跑了。
如果说临海屯的建设已经渐成气候,那海港还是处在方兴未艾之时,不能不多加关照。
而去港口的时候,萧文明除了带了必要的护卫之外,也同样捎上了宋星遥。
在给海港选址之时,萧文明是多留了一个心眼儿的,海港设在距离临海屯约有五里地的地方,这点距离既可以阻隔一些危险隐患,又不至于太影响商品的流通,可以说在两者之间起到了缓冲地的作用。
他为了进一步畅通物流,则在屯子和海港之间,一样用砖石铺成了一条可供马车交汇行驶的笔直的、宽阔的道路。
道路之上,往来的新人、车马比通往临海屯的更多——这是因为有许多要到港口进行贸易的商人,并不经过临海屯,而是直接到港口开展贸易。
按照萧文明预想的模式,他的临海屯将来是要发展手工业,并且逐步攀升科技树,向流水化生产的大工业发展。
这样,临海屯制造出来的商品,就可以通过海港的海路倾销到全世界,再用赚到的利润反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那么,临海屯就将成为全世界工业发展的中心。
不过这个计划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临海屯现在基础差、底子薄,并且还时刻面临着各方势力的挑战和压制,要说眼下能建立起来的工业,也就是马青负责的那一处铁匠坊而已。
马青在萧文明的支持下,通过融合中原和倭国的冶炼技术,再加上本身的天才,铁匠坊制造出来的刀剑兵器,已经同著名的倭刀的质量不相上下了。
而如果是由马青亲自打造的,其质量还
能更胜一筹,几乎已经达到了冷兵器科技的上限了。
除此之外,马青还制造和改进了弓弩。将大齐朝朝廷配置的制式弓弩,在原有力矩不变的情况下,威力和射程提高了将近三分之一。并且尝试着各部件都采用流水线制造模式,每一个部件都能简单的互相替换,这样在战场上遇到了弓弩损坏的情况,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进行修理。甚至可以用几把坏掉的弓弩重新拼凑出一只完好的,这对于后勤保障而言,当然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同时这也是从手工工坊,走向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对于马青的铁匠坊,萧文明的支持力度是不遗余力的。
因为这一处工坊短期来看,能够满足萧家军装备的需求;而从长期来看,它承载的是一种金属加工业的雏形——将来军事上制造火气靠的是它;工业上制造工具靠的是它;经济上制造生产机械靠的也是他。
属于是最基础的工业门类,是必须大力扶持的。
至于其他工业门类,除了纺织业以外,萧文明打算采取合营的模式引入临海屯。
比如说可以从临海县里印书坊的郑老板合作,合资成立一个造纸厂兼印刷厂。
萧文明现在的钱比郑老板要多得多,就由萧文明出钱占股份的大头,并派人进场参与管理,而实际事务则交由郑老板来打理。
这样,萧文明既可以省下经营那么多工厂、工坊所耗费的精力,同时也可以保证自己对产业的掌控能力。
而对于萧文明视之为核心产业的纺织业,萧文明则是想要进行直接管控的。
因为根据后世的经验,全世界的工业强国,其纺织业都是极其发达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无法跳过纺织业发展这一个步骤。
比如说第一代世界工厂的英国,就是从发展毛纺织业开始的,用圈地运动来赚取了第一桶资本积累,随后又发展棉纺织业,在全世界的殖民地推广棉花种植,为本土的纺织企业提供原料。
第二代世界工厂的美国,发展的则是化纤纺织产业,通过科技进步,从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化学纤维,一口鲸吞了很大一块传统纺织业的蛋糕和份额,并且在掌握化纤产业专利的前提下,逐步去工业化,依旧通过金融和科技手段攫取大量利润。
穷逼世界工厂的日本,则是从丝绸纺织业入手,逐步跨进到化纤纺织业,只可惜他面对的对手都太强大了——又是中国又是美国——自身国力和资源又有限,就只能在一两个细分明类里占据一席之地而已。
而第三代世界工厂的中国,则是各个纺织业全都推进发展,到鼎盛之时,一两个纺织业集中的城市就能占据全世界某一细分品类产量的五成以上——一旦这个城市哆嗦一下、打个摆子,全世界都要跟着感冒!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因为纺织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相辅相成产业,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活法,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方式,就能发展起纺织业来,并且十分容易进行技术迭代,通过纺织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
而一个更加关键的作用是——人人都要穿
衣吃饭,纺织业制造出来的布匹,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刚性需求,只要价格合适、质量合适就不愁销量。
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可以长期保存,不用害怕销路一时受阻,造成严重的损失。
同时,纺织业的发展也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蓄水池。
以上种种,就是萧文明计划大规模发展纺织业的原因,他也做了长期的准备。
萧文明一开始就准备发展高端纺织业,赚有钱人的钱,从各地引入了优良的桑树品种——现在已培育了桑树林四百余亩,等他忙过了这一阵,就要从别处购置良好的蚕宝宝的幼虫,开始组织和发展丝绸纺织业。
这是长远计划之中的一个短期计划,萧文明准备过年前就逐步推行。
但是眼下在经营港口的过程中,萧文明采取的还是“二道贩子”的贸易模式——即将从各地运来的货物统一进行收购,再将收购的货物出售给过来贸易的商人,赚取其中的利润差。
这种商业模式可是旱涝保收的——反正外国人对中国的商品是极度渴求的,不愁卖不出去。
但是贸易利润差这种快钱谁都想赚,凭什么就给萧文明一个人赚?
凭什么?
凭的就是武力的支持和政治势力的支持。
一方面,萧文明有皇帝的圣旨,特许他在临海屯开展同倭国的海外贸易,相当于就占有了垄断地位——别人想经营?不行!违反着大齐朝的国法呢!
另一方面,萧文明身后站的是战斗力日益增强的三百萧家军。
这三百子弟兵已经将倭寇给打服了,在各种外国势力中都产生了足够强大的威慑力。
威慑力就是信用力,这两种力量的集合就能产生影响力,也就能够吸引海外的商人敢来进行贸易。
这一套组合拳,后世美帝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了。
如此这般,萧文明港口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了,虽然还比不上泉州、广州、明州等几个传统大港,但也逐步发展为一个正在兴盛起来的新兴港口。
光从临海屯到海港的这一路上,运输的商队虽然不能说是摩肩接踵,但也是络绎不绝,其中有的是第一次来,有的是来了好几回了。
他们的目的都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赚钱!
对于长期经营的大主顾,萧文明或许可以拖欠一些货款,但对于临时赶来经营的小商小户,萧文明向来是现银交割的。
这对小本经营的非常友好,也就给了这些小商人,多了一条存活的途径。
所谓夺人钱财,有如杀人父母;那给人钱财,无疑就是再生父母了。
会不远千里赶来萧文明这里做生意的,哪个会把钱看轻了?
在他们眼里萧文明就是财神爷,就是再生父母!
因此不管认识不认识,他们听说萧文明来了,都排着队地跟他打招呼,先混个脸熟再说……
这里头的人,一大半都是奸商,萧文明原本是看不起他们的——这帮家伙都是一群苍蝇,奈何自己也是一块臭肉,惹得他们“嗡嗡”乱叫对自己趋之若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