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chapter2
回到西边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出头。
周耒停好车进了内院,屋子里的灯还亮着。
“怎么回到这个时候?外面下大雨呢,也不说早着点儿。”姚芸倚在沙发上,见周耒回来,起身去厨房端了姜汤出来。
“有点事儿耽搁了。爸呢?”周耒脱了外套挂在衣架上。
“老毛病又犯了,下午叫了人过来看,说是不打紧,只是要多注意休息,所以我让他早早上楼睡了。”
周耒接过小碗,姜味浓郁:“这些让张嫂他们忙就成,我说了晚上回这边儿就肯定会回来,您甭总费神在这儿等,明儿一早还能见着,不耽误。”
“中午休息过了,这会儿也不困。对了,不说这个,今天见的那位姑娘怎么样?”姚芸话里难掩期待。
周耒用小巧的汤匙搅着姜汤,一言不发。
“你这孩子,都三十的人了,心里总也不着急。我们做父母的,催也不是,不催也不是。妈知道你打小就是自己心里有主意的人,所以你行事我们从不过多干涉,但是婚姻大事你也要自己上点儿心,知道吗?”
“诶,”周耒应道,“不早了,您快上楼休息吧。明儿上午没什么事,我在家陪陪您跟爸。”
是夜,雨势不减,这一场雨似是要拖拖拉拉地下个没完了。
孟禾喝过了褪黑素,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出神。
她总是这样,没事儿的时候就随便盯着个地方发呆,用这种方式放空自己。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什么也不用思考,也能尽量的,不去想起那个人。
只是今晚,这法子好像要失灵了。
——
孟禾生在山西、长在山西,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姑娘。不过她说话做事都自带点南方姑娘惯有的软糯,在外人面前又格外内敛,所以不知情的常误以为她是南方人。
许是从小生活在内陆的缘故,孟禾对江南水乡有一种固执的向往。可阴差阳错,她竟始终不曾去过。其他城市倒是去过很多——西安、威海、青岛、天津、兰州、廊坊、西宁,都留下过她的痕迹。
孟禾爱旅行,在重庆读大学的四年里,遵义、贵阳、成都、武汉、长沙,她也都曾去逛过。
至于北京,大二暑假来过一次后,她的心便一刻不曾离开这里,于是考研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的学校。
说起来,祖国山川辽阔,大江南北似乎也只有江浙一带不曾有过她的任何足迹。
忙碌中,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研一的暑假,学校的事情已经处理了七七八八,杨程轩邀请孟禾一同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暑期学术交流会,届时各个名校都会有学者或专家开设讲座,被孟禾婉拒。
寒假几乎无休,也没能回家过年,整整一年的时间,孟禾都在和学业打交道,好不容易挨到暑假,她想给自己一个好好休息的机会——机器还要停转呢不是。
七月初的一个傍晚,孟禾打开出行软件订了北京到苏州的高铁票。
飞机坐得多了,反而喜欢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还能顺道欣赏沿途风光,何乐而不为。
收拾行李对孟禾来说一向不是什么难事,她惯用的东西少,也仗着底子好不爱化妆,家里只有衣服、包和首饰多一点。
才半小时过去,行李便已收拾了一大半,碰巧姜晚打来电话,孟禾坐在床边接起。
“禾禾,你怎么突然决定去苏州过暑假啊,留我一个人在北京多没劲呐。”
“你还会有无聊的时候呢?”
“你就别寒碜我了,我这两天被我爸绑在公司,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的,你不关心关心我就算了,还在这儿说风凉话。”
“好啦好啦,反正我在苏州有些日子待呢,你公司的事情忙完了就来找我玩儿还不行?”
“你怎么知道我跟你打电话是为了说这个!我就知道你最懂我最心疼我了!”
“丫少跟我在这儿贫啊,不跟你说了,我收拾行李呢。”
孟禾爱北京话,在北京呆久了,说话也带上了一点北京口音。
儿化音她家乡那边也常说,有些特定的词却是北京话里独有的。
曾经她最喜欢的,就是周耒陪她聊天的时候不时地讲几句京片儿出来。
她爱北京话,或者说,她爱讲北京话的人。
谁又能说得清呢。
姜晚则是北京丫头,只比孟禾小一个月,家里是做外贸生意的。她作为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就备受宠溺,人也带点小公主似的娇气。
孟禾常打趣姜晚,说她是正儿八经的“豌豆公主”,然后姜晚就会咬牙切齿地反击:“你—也—不—赖。”
一个24寸行李箱,便装进了孟禾将近两个月要用的东西。她去哪儿逛不喜欢带太多行李,总觉得是累赘,往往是逛到哪儿买到哪儿,遇见称心的东西就买下来,再一起打包寄回去,乐得方便自在。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出头,孟禾坐上了北京前往苏州的高铁。
她订的是商务座,座位宽敞、车厢安静。一路阳光明媚,她欣赏着沿途风景,偶尔拿起随身带的小相机拍几张照片。
下午五点钟左右,车厢广播响起到站提示音。
孟禾坐直伸了个懒腰,心情大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这座城。
司机已经在出站口等候,看到孟禾出来忙上前接过行李:“孟小姐好,请问您是直接回酒店还是?”
“麻烦把行李送去酒店吧,我去逛逛,晚上回去的时候再联系你。”
“好的孟小姐,您注意安全。”
孟禾把相机装进包里,坐上地铁二号线。人有点多,孟禾抓着扶手,听着车厢里人声嘈杂,没来由地想起跟周耒在一起的那个国庆假期。
——
周耒这人,一向以工作为重。舟和于他而言是怎样的存在,孟禾再清楚不过。那是周家几代人的心血,周耒接手时,舟和已涉猎互联网、土地开发、工商管理、人工智能、财经投资等多个领域,有着辽阔的商业版图和错综复杂的生意网络,即使身处企业姣姣者如云的北京,舟和也仍是极有权威与话语权、令人望而生畏的存在。
而周耒处在那个位置,要肩负的东西早已远非明面上那么简单。
外人眼里,周耒极富商业才识、雷厉风行,是舟和的旗帜,殊不知他永远在努力走得更高、看得更远,以凭自己和舟和每一个人的力量去推动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走向更加繁荣的地段,从不肯给自己一点喘息的机会。
所以当九月的最后一天,孟禾下了课走出教学楼,看见周耒站在楼下等她的时候,一瞬间有些恍惚,不知道是梦境还是现实。
他笑着看她,眼里只有她,一如校园里等待女友下课的大男孩。
“你怎么会有时间过来!”孟禾怀里还抱着两本书,小跑着扑进周耒怀里。
周耒搂住她的腰,语气宠溺:“想你了,来陪你过国庆。”
十月的重庆并不过分凉爽,孟禾低低地扎了个马尾,穿了一件娃娃领白衬衫和一条半身格子长裙,外面一件卡其色风衣,脚下一双帆布鞋。
周耒则是衬衫西裤,配一件黑色长风衣,尽显成熟气质。
两人就这么并肩走在校园里,登对极了。
孟禾一手抱着书,另一只手挽着周耒的手臂,兴冲冲地向他介绍着自己的学校。
走过孟禾刚刚上课的教学楼,前面就是一个运动场。每到晚上,热恋中的情侣们就手拉着手在那里散步,草坪上会有社团乐队弹着吉他唱歌。
孟禾碎碎叨叨地跟周耒说着,他听得认真,也不忘留意校园里来来往往的车辆。
“我们之前每个学期都有28次跑步打卡,这学期读大三,居然涨到35次了,等我跑完,少说也得瘦个三四五六七八斤。”
周耒拉着她的手,提醒她看着点脚下,淡笑道:“本来就没二两肉,再瘦得成什么样儿了?”
“谁说我没二两肉?”怕路人听到,孟禾把声音压到最低,凑到周耒跟前,“我身材好着呢!”
说完,还示威似的冲周耒瞪了下眼。
“是好。但要我说,还是要多锻炼锻炼。身体素质一差,遭罪的是你自己。”
周耒俯身凑到她耳边,学着她的样子把声音压得低低的:“再者,也防着你一到晚上,还没怎么折腾呢就嘤嘤哼哼地不想动弹了。”
孟禾脸霎时红了,在他手臂捏了一记,嗔怪道:“这话你也说得出口!”
校园里,略带稚气的大学生们来来往往,时不时向他们二人投来打量的目光,却并无恶意。
逛累了,两人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孟禾把脸埋进他怀里,突然无厘头地说了一句:“周耒,我好喜欢你。”
周耒抬手揉揉她的脑袋:“我也一样。”
孟禾追问道:“那你的喜欢跟我的喜欢比起来呢?”
“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时候,那些时候,真美好啊。
美好到孟禾曾固执地认为,他们可以一直并肩携手,共度余生。
——
一幕幕往事在脑海里呼啸而过,难免让人黯然神伤。
孟禾深吸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地铁车厢里的人群。
人们各自忙碌,孟禾笑笑,又重新低下头盯着地面发呆。
日子过得飞快,一晃竟也两年过去。
造化弄人。
——
“前方到站,苏州火车站。”
车门打开,地铁车厢里瞬间涌进一大批或拖着行李箱、或背着大包小包行囊的人,孟禾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被挤到角落,背部紧紧贴着车厢。
车厢拥挤,孟禾动弹不得。
到了下一站,车厢门刚打开,孟禾就逃也似地走了出去。
她拿出包里的便携式消毒喷雾,在手上、手机和身上都认认真真地喷了一圈,才放心地把喷雾装了回去。
出了地铁口,夜幕已至。她漫无目的地走了一段路,竟来到一条热闹非凡的古街,墙上写着“七里山塘”的字样。
孟禾想起明代民歌里唱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人群熙攘,孟禾一路穿行。初夏的夜晚,并不过于炎热难耐。
白墙黑瓦,美得像泼墨的山水画卷。老人摇着蒲扇坐在水边乘凉,小孩子拿着玩具跟同伴打闹。
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设计独具匠心。
路旁的街灯做成了灯笼的样子,随晚风轻轻摇曳,似乎要照尽这里千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