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你们也不用见外,这都是拿你们大唐皇帝的打赏购买的。fanghuaxs”
“你们就当是大唐朝廷的俸禄就行!”
郭昕:……
万朝中的所有人:……
在场的所有将士听到这里,不敢置信的抬头,难道说,这个女子,竟是他们大唐皇帝派来的不成?
陛下他,还记挂着他们吗?
一众老将纷纷泪目。
郭昕更是感动地眼眶微红,他向乔安所在的方向郑重一礼,“下官,多谢乔姑娘!多谢陛下!敢问乔姑娘,陛下他,可还好吗?大唐,如今可有恢复生机?”
“额…你们误会了。”
“这批粮食,不是用你们当今宪宗皇帝李纯的打赏买的,而是用你们太宗皇帝李二的打赏买的。”
郭昕:……
郭昕则是一脸茫然,什么宪宗皇帝李纯?
他记得那一年他离开长安之时,当今陛下,名讳应当是李适。
可与长安失联这许多年以来,莫不是朝廷已经更新迭代?
陛下已经作古,而后新帝登基么?
那位乔姑娘所说的,太宗皇帝又是何意?
太宗皇帝,那可是天可汗一般的人物,如今也已时隔百年,又怎会知道他们的存在?
而李世民听到,乔安所说的一字一句,早已确定。
这就是他大唐将士。
只是不知为何,大唐会选用一批白发老者来充军。
李二满心疑惑不解。
乔安的声音继续传来:
“万朝中的各位大佬,我向大家郑重介绍一下,这是一支与整个大唐失联,却镇守在边防,控制西域近五十年的孤军勇士。”
“他们也是整个大唐,最后的风骨。”
“他们所守护的这个地方,是在唐太宗年间,灭高昌国之后所设立的安西都护府。”
“其作用为统辖安西四镇,震摄西域诸国。”
“这支部队,便是安西军。”
“在当时,安西军可以算是唐军中的精锐之师,他们经常会出动两三千的兵力深入焉耆等地区作战,往往都是屡战屡胜,未尝有败绩。”
“此后数十年,大唐更是用军事实力,使得那些西域小国甘心臣服,”
“可惜的是,到了玄宗一朝,安史之乱爆发,因为中原军备废驰,面对安史之乱的局面却无力挽回,只能节节败退。”
“无奈之下,只好抽调安西军紧急赴中原平叛,只留下数千将士镇守安西。”
“而等到战乱结束,大唐国力衰退,再也无力节制西域,而吐蕃则趁机控制了河西走廊,切断了大唐内地通往西域的通道。”
“留守西域的5000名安西军顿时成为了一支孤军。”
“安西军与大唐失联,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大唐是否还在,大唐朝庭也不清楚,安西之地,是否还归属于大唐,他们只以为,那里早就丢失了。”
“在这段失联的时间之中,大将李元忠以及安西大都护郭昕率领安西军驻守在安西以及北庭地区,数次将吐蕃军队的进攻打退。”
“虽然吐蕃暂退,但灭安西军的初心不变,也因为吐蕃的威逼,西域的那些国家也不敢为安西军提供粮食,而得不到补助的安西军只得自己开荒种粮。”
“但最可悲的,不是没有粮食,而是得不到援军。”
“直到二十多年后,郭昕与伊西庭节度使曹令忠一起派使者借道回鹘,赶赴朝廷上奏情况。”
“此时的大唐,已是唐德宗李适在位。”
“大唐朝庭这才知道,原来安西之地,竟还在大唐手中,大唐将士,哪怕孤立无援,却依然没有放弃,守卫边疆!”
“可惜,在那个时侯,安史之乱的后遗症依然没能彻底解决,地方割据势力属实强大,再加上君臣们不思进取,于是并没有对安西军进行增援。”
“只是口头嘉奖一番,将李元忠封作北庭大都护,将郭昕封作安西大都护,而且将全部的军兵连升七级。”
“这是他们所能得到的最后荣誉。”
“而他们也为了这份荣誉,此后一直坚守边防,直到白发苍苍。”
“他们便是,安西白发军。”
“这其中,因为当时镇守西域的唐军没有任何支援,很多将士都在当地娶妻生子,父子相继守土。”
“其中很多将士从少年时代守到了暮年,纵使满头白发,他们依然敢于拿起武器,尽忠报国。”
“就是这样一支孤军,在吐蕃的频频攻击之下,居然为大唐镇守边防近半个世纪!”
“哪怕直到最后,吐蕃倾举国之力讨伐,他们也未曾后退一步!”
“后世有诗赞曰:”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
【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生是汉家人,死亦大唐兵。】
“这,就是大唐军魂!”
大唐李二:……
大唐李隆基:………
大唐李纯:……
万朝中的所有人:……
李二看到这一幕,只觉得心中犹如针刺火烧一般,一个安史之乱,折损了大半大唐国力,整个大唐,从此日益下颓。
可即便如此,他的大唐将士,依然坚守在边防前线,紧守大唐国门,始终不曾后退一步。
而李隆基则是面露羞愧之色。
被乔姑娘在直播间公开处刑的时侯,他没有觉得羞愧,被好大儿逼宫的时侯,也没有太多犹豫。
因为乔姑娘口中所说的惨象,他虽有意动,可毕竟尚未发生。